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79162/ 为您提供螺旋记:把酒引香来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递锦帕的是位年约四旬的中年人,身着青色幞头袍衫,姿容雅致,面若冠玉,修眉俊目,颌下一缕长髯,手中摇着一把画着山水的纨扇。
翟霏霏看着这人颇有些熟悉的感觉,忙不迭歉然道:“此乃郎君之物,贱妾一时失察,污了锦帕,实在不该。”
这人微微一笑:“小娘子不必客气。适才听得高论,我等佩服之至,区区一件锦帕不成敬意,且请收下。”
翟霏霏不由得暗骂自己一时兴起,口不择言,又惹来了麻烦。
“同寿此言甚是,小娘子竟知草圣之名,想必家学渊博,深谙此道,不知如何称呼?”
说话的是与长髯男子同坐之人。
两人一般的年纪,一样的穿戴,只是袍色略有不同,五官轮廓分明,鬓若剪裁,上唇两撇八字胡,虎虎有神,英姿勃发。
这二人虽已中年,却都是丰神如玉,儒雅斯文。
翟霏霏忙道:“二位郎君过誉,贱妾翟氏,只是随口胡乱一说,切莫当真。”
长髯男子抱拳拱手:“原来是翟小娘子,失敬!在下姓刘,这位是鄙友姓杜,敢问翟小娘子,贵府居于何处?”
“这个……”翟霏霏回头看去,赵媛姬和贺迹春正听那寒山子讲得入神,竟全无反应。
犹豫片刻,方才答道:”贱妾刚从太原来,久闻盛世长安之名,便来走亲访友,暂居兴化坊。”
刘郎“哦”了一声道:“原来翟小娘子由并州来此,不知要在这京城盘桓多久?”
隋初文帝设并州,就是今天的山西中部地区,炀帝即位后更名为太原郡,唐初恢复并州建制,再改回太原府,又是武则天当政后的事了。
翟霏霏心道:“这人刨根问底,意欲何为?从面相上看,倒不似奸邪之徒。”
“少则数日,多则月余吧,不知刘郎有何指教?”
那刘郎刚要说话,杜郎接口道:“我与同寿都是喜文爱字之人,遇到文笔德行同道,有心结交,翟小娘子千万不要见怪。”
翟霏霏一听这话,心倒是放下不少:
唐人风雅之士颇多,随便个人便能出口成章,这二人既欲结交,至少说明自己不算碌碌之人,不免心里有了几分得意。
“贱妾年轻又是女流,所知甚少,偶尔卖弄,二位郎君莫要见笑。”
刘郎道:“翟小娘子说笑了,我等久居长安,自是人文荟萃之地,只是像小娘子这般年华却又见多识广者,确是少之又少,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这话一捧,翟霏霏有些飘飘然了,浅浅一笑:“赐教可是万万不敢,不知刘郎、杜郎欲问何事?”
刘郎道:“早闻草圣之名,却从无真迹留世,不知翟小娘子何以确定这位大师所书便为张伯英之风?”
翟霏霏心道:你这是考我不成?
她自幼母亲便教授讲解名家名作,古人书法的精髓尽在其中,经常临摹他们的笔迹,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下过苦功,至少也有五六分相似,骗过一般人倒是问题不大。
“二位郎君有所不知,章草缘自篆书,却是隶书的草化体段,只不过东晋以后,行书、楷书、草书日臻成熟,章草方才落没。章草用笔之法延续了篆隶书的平铺直叙,运笔体现拖和绞转之法,点画线条迟涩,结字灵动,纵横交错、常有奇趣。”
“张伯英所创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故而深受名家推崇,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之草法,均源于张伯英。虽然他的真迹早已失传,但后世却有不少临摹者,可惜难抵神韵,就连书圣王羲之也自叹师法多年,远不及张伯英。”
翟霏霏娓娓道来,直听得二人目瞪口呆,婉如亲见。
其实此番论断,除了有妈妈的言语,其他多引自张怀瓘的《书断》一文。只是这位书法理论家成长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若是知道有人早在百年前便盗用自己的评语,他老人家不吐血才怪。
翟霏霏看着这人颇有些熟悉的感觉,忙不迭歉然道:“此乃郎君之物,贱妾一时失察,污了锦帕,实在不该。”
这人微微一笑:“小娘子不必客气。适才听得高论,我等佩服之至,区区一件锦帕不成敬意,且请收下。”
翟霏霏不由得暗骂自己一时兴起,口不择言,又惹来了麻烦。
“同寿此言甚是,小娘子竟知草圣之名,想必家学渊博,深谙此道,不知如何称呼?”
说话的是与长髯男子同坐之人。
两人一般的年纪,一样的穿戴,只是袍色略有不同,五官轮廓分明,鬓若剪裁,上唇两撇八字胡,虎虎有神,英姿勃发。
这二人虽已中年,却都是丰神如玉,儒雅斯文。
翟霏霏忙道:“二位郎君过誉,贱妾翟氏,只是随口胡乱一说,切莫当真。”
长髯男子抱拳拱手:“原来是翟小娘子,失敬!在下姓刘,这位是鄙友姓杜,敢问翟小娘子,贵府居于何处?”
“这个……”翟霏霏回头看去,赵媛姬和贺迹春正听那寒山子讲得入神,竟全无反应。
犹豫片刻,方才答道:”贱妾刚从太原来,久闻盛世长安之名,便来走亲访友,暂居兴化坊。”
刘郎“哦”了一声道:“原来翟小娘子由并州来此,不知要在这京城盘桓多久?”
隋初文帝设并州,就是今天的山西中部地区,炀帝即位后更名为太原郡,唐初恢复并州建制,再改回太原府,又是武则天当政后的事了。
翟霏霏心道:“这人刨根问底,意欲何为?从面相上看,倒不似奸邪之徒。”
“少则数日,多则月余吧,不知刘郎有何指教?”
那刘郎刚要说话,杜郎接口道:“我与同寿都是喜文爱字之人,遇到文笔德行同道,有心结交,翟小娘子千万不要见怪。”
翟霏霏一听这话,心倒是放下不少:
唐人风雅之士颇多,随便个人便能出口成章,这二人既欲结交,至少说明自己不算碌碌之人,不免心里有了几分得意。
“贱妾年轻又是女流,所知甚少,偶尔卖弄,二位郎君莫要见笑。”
刘郎道:“翟小娘子说笑了,我等久居长安,自是人文荟萃之地,只是像小娘子这般年华却又见多识广者,确是少之又少,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这话一捧,翟霏霏有些飘飘然了,浅浅一笑:“赐教可是万万不敢,不知刘郎、杜郎欲问何事?”
刘郎道:“早闻草圣之名,却从无真迹留世,不知翟小娘子何以确定这位大师所书便为张伯英之风?”
翟霏霏心道:你这是考我不成?
她自幼母亲便教授讲解名家名作,古人书法的精髓尽在其中,经常临摹他们的笔迹,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下过苦功,至少也有五六分相似,骗过一般人倒是问题不大。
“二位郎君有所不知,章草缘自篆书,却是隶书的草化体段,只不过东晋以后,行书、楷书、草书日臻成熟,章草方才落没。章草用笔之法延续了篆隶书的平铺直叙,运笔体现拖和绞转之法,点画线条迟涩,结字灵动,纵横交错、常有奇趣。”
“张伯英所创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故而深受名家推崇,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之草法,均源于张伯英。虽然他的真迹早已失传,但后世却有不少临摹者,可惜难抵神韵,就连书圣王羲之也自叹师法多年,远不及张伯英。”
翟霏霏娓娓道来,直听得二人目瞪口呆,婉如亲见。
其实此番论断,除了有妈妈的言语,其他多引自张怀瓘的《书断》一文。只是这位书法理论家成长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若是知道有人早在百年前便盗用自己的评语,他老人家不吐血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