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致命脉搏


小说:政路沉浮   作者:月映寒松   类别:官场风云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71517/ 为您提供政路沉浮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通过建设棚圈的方式扶持养殖户养羊,并不是天峰市首创。吕子正曾经跟着县里的学习小组,到海东省的一些地区参观学习过,其中有几个地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对养殖户进行扶持的。吕子正记得,当看到一个个红砖墙蓝顶子的棚圈一字排开之时,他当时就觉得蟠山镇也可以这样搞。只是,镇里面财政紧张,上面有没有拨款,吕子正这个念头也就一闪即过。
    现在钱有了,而且即将面临干部调整。吕子正就有意要把这件事情做出声响,因此他才在党政联席会上,反对米一川提出各村申报的合理要求,在蟠山镇设立三个试点村,目的就是让扶持户集中,这样才能有规模效应,领导来检查的时候才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才能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吕子正明白,即便自己把这50万一分不少的全发下去,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最多也就能够为100户养殖户建棚圈。这还得要求村里自己出人出力。也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他第一次看到申报材料之后,才给几个村支书打了那个电话。
    他不知道这几个村支书的脑子是怎么想的,竟然按照老样子又报上来了。特别是这个郑广发,不但没少还多报了5户。他刚看到时,心里直骂郑广发贪婪,为了伸手要钱,什么都不管不顾。可是接了郑广发的电话,揣摩着他那口气。吕子正觉得有必要到郑家甸村看看。
    这个项目事关前途,吕子正也就特别的上心。放下电话,吕子正就对韩俊峰说道:“走,咱们去郑家甸村看看。我看看这个郑广发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够一下子弄出这么多养殖户。”
    “吕镇长,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了。我们是不是吃了饭再去。”韩俊峰看了看,吕子正办公室里的钟表说道。
    “不了!这顿饭就倒郑家甸去吃!如果这个郑广发给我来弄虚作假那一套,看我怎么收拾他。”吕子正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
    郑家甸村距离镇政府不过十几里,小车不一会儿就到了村口。村口站着一个人,看到了小车就迎着走了过来。他直接打开了后排的车门,笑着说道:“吕镇长好,应该还没有吃饭吧。我已经让家里的准备好了。咱们就直接去我家吧,大家伙都在那里等着呢。”
    “上车吧!”吕子正没多少,不过话中明显有一股气,只是现在他还没有发泄出来。那人上了车之后,吕子正看了看韩俊峰对那人说道:“小韩,省里的选调生,现在是我的助理。”然后,又对韩俊峰说:“这就是村支书,老郑。”
    韩俊峰转过身,和郑广发握了握手,并且寒暄了几句。在握手的时候,韩俊峰感觉到郑广发的手修长光滑并不是一双农民的手,再看看他的脸也没有多少风吹雨打的痕迹。韩俊峰从资料上知道郑广发今年已经48岁,但是他看上去明显比自己46岁的父亲还要年轻一些。农村出来的韩俊峰很难想象,郑广发这样的人在以土地为生的农村是怎么生活的。
    郑家甸村布局很简单,村子中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村民们的家就沿着主干道的两侧分布。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农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郑家甸村仍然多是土坯房,这就让那些零星点缀的红砖房看起来特别显眼。郑广发的家位于村子靠西的位置,这一带有七八户都是红砖房,似乎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这是村里的中枢所在。
    小车直接开进了院子,这个院子很大,小汽车在里面可以转圈。院子里的人不少,有七八个,看见吕子正下了车,就都凑了过来。吕子正向他们介绍了韩俊峰,然后大家都做了自我介绍。吕子正见这么多人在场,不好再一副生气的样子,就笑着和大家聊起了郑家甸村发展的问题。
    “吕镇长,这大冷天的就别在外面站着了,我看咱们还是到屋里边吃边聊。”郑广发这边一发话,村里的领导赶紧把吕子正和韩俊峰让进屋。
    郑广发家的房子很气派,一溜六间砖瓦房。一进门就是一个三十多平米的大客厅,窗明几净,让人觉得十分舒服。客厅中间摆着一张圆桌,上面摆好了碗筷。
    农村里大家吃饭讲究的是长幼有序,一般年长的人坐在主位。官场上则是按照职级大小进行排序,所以今天的主位只有吕子正能坐。郑广发安排韩俊峰坐在吕子正的左手边,按照规矩韩俊峰觉得这不合适,他觉得自己现在的身份就是一个办事员,所以坚持让郑广发坐在那,后来又让村主任坐在了吕子正的右手边,自己挨着郑广发坐了下来。
    这期间吕子正和大家一直是有说有笑。韩俊峰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不清楚吕子正心里究竟忘没忘了查看郑家甸村养殖户申报的事情。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喝起酒来更是厉害。他真担心吕子正喝酒误事。
    由于喝酒之前吕子正打了招呼,说韩俊峰不会喝酒,再加上韩俊峰积极主动的和各位村干部共同喝了认识酒。所以韩俊峰今天逃脱了被灌酒的命运。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韩俊峰也明白,大家没让他多喝,就是怕吕子正喝多了没人照应。
    酒过三巡,大家也就没有了刚开始时的战斗力。有几个村干部明显已经有点多了。此时,郑广发在吕子正的耳边说了点什么,然后对大家说:“我陪领导出去方便一下,两个人就出了屋门。”韩俊峰本想跟上去,可是看两个人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觉得自己不便打扰,所以坐那没动。
    吕子正心里明白,既然自己来了,郑广发就要给自己一个很好地解释,对于这一点吕子正不担心。至于郑广发什么时候给,吕子正相信他一定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正是因为吕子正心中有数,所以下车和村干部们见面之后,一切表现的都十分自然。
    郑广发带着吕子正从他家后面菜园子的后门走了出去,走了不远就走到了一个小土包上面。这个小土包不算太大,可是粘在上面能够看清整个郑家甸村。
    “吕镇长你看,60多户养殖示范户,大部分都在六小队和八小队。这两个小队,一个是养殖户多,一个是住房集中且比较整齐。要是在这两个小队家家都建起棚圈,那看起来绝对是一道风景。”郑广发手指着村子中间部位的一片区域说道。
    站在土包上,吕子正发现,郑家甸村地势的整体走势是西高东低。顺着郑广发手指望去,那一片地方正是位于郑家甸村相对平坦的一块开阔地。村民的房子如同田字格一般排列在道路的两旁,显得整洁有序。确实如郑广发所说,在这里建棚圈至少从视觉感官上来说就很好。但是这不是郑家甸村能申报60多户的理由。吕子正看了看郑广发没有说话。
    “文件我看了,咱们蟠山镇有50万。文件里说用这些钱给养殖户建棚圈。可是至于这棚圈具体怎么建,文件里没有说?”郑广发说着抽出一支烟递给吕子正,然后掏出打火机点着了。
    吕子正吸了一口说道:“那你老郑想怎么建?”
    “吕镇长,我在电视上看过。知道有的地方搞这个建的是砖瓦棚圈。那个看起来很气派,也很显眼,但是我觉得不适用,而且价格也太贵了。我知道要是按照那个弄法,给咱们镇的50万最多也就建100个棚圈。”郑广发说着也抽了一口烟,“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那样搞。我们完全可以用‘干打垒’的方式建棚圈,这样的棚圈不但省钱,而且还冬暖夏凉。如果觉得不够美观,那么完全可以给墙面抹上一层水泥。这样的话效果也就不会差。”
    “你是说‘干打垒’!”听了郑广发的一番话,吕子正有点心动了。
    “没错!吕镇长,我给你算算。用‘干打垒’每个棚圈就节省了一大笔材料费,至于人工费,老百姓是给自己干活也就是吃顿饭的事。即便是统一购买那种蓝色保温的棚圈盖,再加上墙面用的水泥,每个棚圈也就3000多元。”郑广发说道,其实他还是没有和吕子正说实话,其实他早就计算好了,如果一切弄好了,一个棚圈不到2000元就能建成。郑广发明白别看领导们整天喊着转款专用,可是到了每个地方都会雁过拔毛。他要是说少了,吕子正说不定把这钱干什么去呢。蟠山镇的财政反正吃紧着呢。
    吕子正听郑广发说的有鼻子有眼,好像还进行了一番测算,他的心思就活动了。不过,他还是有点不放心:“你们郑家甸村,在明年五一之前,真的能够保证这么多养殖户家里都有至少50只羊?”
    郑广发听吕子正这么一问,就知道吕子正开始倾向自己的办法了。他清楚吕子正重视这项目,是为了凸显政绩,就说道:“吕镇长,明人面前我老郑不说暗话。要是按照实际情况,就是再过两年,郑家甸村的养殖大户也打不到这个数目。”说完郑广发又冲吕子正一笑,“可是吕镇长,现在有哪个地方的工作全都是真实的。别的我不敢保证,我只能保证明年领导来检查的时候,郑家甸村所遇养殖示范户家里都至少有50只羊。”
    郑广发的话再明白不过了,领导检查的时候,他只能造假。吕子正清楚这是欺骗,不过现在他已经顾不了这么多。要是市里的领导能看到,他用这笔钱干出了超预期的工作,那他的前程就不成问题了。
    当然这不是说吕子正不担心造假暴露影响自己的升迁,而是他觉得这种事情只要办得好暴露的风险很小。再说全市这么多乡镇,领导也不可能天天盯着蟠山镇。只要到时候关系走到了,没人打小报告,一切也就成了。
    吕子正心里高兴,嘴上仍然严肃地说道:“郑书记,你工作的这种开拓精神很好。不过工作一定要做好,特别是群众的工作。要让大家充分体会到政府政策带来的实惠。”
    吕子正这话相当于告诉郑广发要封好众人之口。郑广发自然心领神会说道:“绝对做到群众满意,领导满意。”
    郑广发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已经把准吕子正的致命脉搏。郑广发听过一个段子,说“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他认为这其中固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也反映出了存在的一些现象。而这现象背后的诱因才是真正耐人寻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