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47119/ 为您提供穿越之大明永历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七章中原大战
廖文希在偃师西‘门’外苦跪三天,最后体力不支晕倒,永历便趁机借坡下驴,将洛阳的兵权重新拿回来,并且派方孝‘玉’先赶往洛阳,接替廖文希指挥第四军团。
方孝‘玉’去的时候,永历亲自面授机宜,让他进入洛阳之后,马上宣读自己的圣旨。
圣旨的内容,没有一句是关于廖文希或者第四军团作战不利的,而是对第四军团的官兵大加褒奖,凡是河南历次战役中立有战功者都准备进行表彰,甚至每个将官皆官升一级。
此外,永历还嘱咐方孝‘玉’,对原来廖文希任命的军官先不要裁撤,也不要打压,对他们要表示亲近,暗中在慢慢观察其人是否可用。所有的一切,都要以先稳住军心,鼓舞士气为主,凡事不能‘操’之过急。
这一次方孝‘玉’进入洛阳城,是要接替廖文希的,掌控第四军团的四万人马,为了名正言顺,永历特赐方孝‘玉’一柄“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有临机处置之权,有调动兵马之权,反正就是将第四军团‘交’予方孝‘玉’指挥。
方孝‘玉’赶去洛阳城接受第四军团的指挥大权,廖文希却还在偃师城中,永历名义上是给他治病,其实就是将其软禁,他住处的四周由御林军看守,吃的用的皆由专人送进去,别说他的自=由,就是他的‘侍’卫,也禁止出入。
就这样,廖文希被与世隔绝了,其实以廖文希的才智,他岂能不知道这是永历的算计,但是他没有办法,毕竟君臣身份摆在那里,他就是有别的想法,第四军团数万人,岂能是他一人所有左右的?
要知道第四军团以刘体纯的夔东军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高级军官以前都是夔东十三家的人,就算廖文希拉拢了一部分,可是短短几个月内,他又能确立多大的威望,所以永历才吃准了廖文希,他绝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在洛阳有任何异心。
永历每天都去探望廖文希,说一些鼓励和安慰的话,廖文希更是表现出感‘激’滴零的模样,每次见到永历的时候,都要忏悔自己的过错,请求永历赐罪。可是永历闭口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让他安心休养,不必有什么顾虑。
其实两人都各怀鬼胎,互相都是虚以委蛇,但是却不知道对方打着什么算盘,故此都在逢场作戏,将戏演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君臣二人关系密切,廖文希,廖大人有多么受宠呢。
偃师城内君臣两人逢场作戏,而方孝‘玉’却带了一千人的卫队前往洛阳,一路之上,虽然有清军游骑窥探,但并未遭到大队清兵拦截,小半天之后,安然无恙到达洛阳。
进了洛阳城之后,方孝‘玉’来到洛阳知府衙‘门’,此地是第四军团的临时指挥驻地,以前廖文希就在此处处理军务,现在则变成了方孝‘玉’掌管军团的指挥大权。
方孝‘玉’先了解了一下衙‘门’内的人,发现衙‘门’里不管是卫兵,还是寻常杂役,廖文希都换了一遍,根本就不用原来洛阳知府衙‘门’的人。
不过方孝‘玉’并没有和廖文希一样,将人都换掉,而是只将卫兵撤换,让那些卫兵还回到原来的军队,换上了自己带来的‘侍’卫,防卫也是外松内紧。
接着又派人将城内的营长或者七品及以上的文武官员,全部请到知府衙‘门’,包括洛阳知府江连和他的下属,也被一并请到衙‘门’里,说是有事要宣布。
就在五天前,洛阳城的官员们闻听大明皇帝御驾亲临偃师城,第二天就与八旗骑兵打了一仗,两千骑兵出击,击溃三万满‘蒙’骑兵,从而大获全胜,这个消息让他们无不惊讶万分。
但转念一想,偃师距离洛阳不过数十里,但皇上没有直接来洛阳,而是到了偃师就不走了,这摆明了表示对廖文希的不信任。再联想以前廖文希的所作所为,还有一些风言风语,可以肯定这是皇上准备要出手对付廖文希了。
果不其然,廖文希去偃师面圣,去而不回,接着据说是第一军团的政委方大人来到洛阳,这其中肯定有些事情发生,难道是廖大人被皇上扣下了,要治其罪吗?
正当文武官员们胡思‘乱’想的时候,接到方孝‘玉’的邀请,请他们去知府衙‘门’议事。
官员们一听,心思就更‘乱’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头一天,来洛阳代替廖大人的方政委就急着召集城内所有的官员,难道他要拿谁开刀不成?
就在官员们胡思‘乱’想,尤其是那些亲近廖文希或者是由他提拔的将官们更是惴惴不安,心里没底,担心自己去了以后,会被那个方政委趁机拿下,然后问成廖文希的同党,下狱治罪。
但是这个方政委可是带着圣旨来的,而且据说还有“尚方宝剑”,掌握洛阳所有人的生杀大权,他若相招,岂敢不去?如果不去,就是抗旨不遵,这不是找死吗?
于是洛阳城内的大小官员们闻令而动,纷纷赶去知府衙‘门’,准备觐见新到的方大人。
来到知府衙‘门’,有传令官站在‘门’口迎接,将文武官员们依次请进衙‘门’大‘门’,那些心里不安的官员们看到大‘门’两边的卫兵已经换了人,全都是生面孔,不像是原来第四军团的人,但是岗哨还是那几个,并未多加,而且也有没有感觉有异常,便心中稍安。
进了大‘门’之后,来到大堂,方孝‘玉’早就等候在那里。因为人太多,路途远近也不同,所以来人有早晚,但是每一个人进了大堂之后,方孝‘玉’都微笑着对他们点头,然后自我介绍,当他们要下跪行礼的时候,方孝‘玉’均让他们免礼,并不端着架子。
等人来齐了,方孝‘玉’这才回到大堂正位,巡视了一遍下边的官员,看到洛阳知府江连也到了,不过他却站在最后边。
方孝‘玉’向江连招招手,高声道:“江大人,过来这里坐。”
可是江连无动于衷,方孝‘玉’只好再次大声喊道:“洛阳知府江大人,请来这里坐”
这时,江连才确信是喊自己,急忙挤过人群,来到方孝‘玉’面前,撩起衣角就要下跪。
方孝‘玉’从台案后绕过来,亲手扶起江连,说道:“江大人,不须多礼,请上座”
江连闻言,就是一怔,但马上明白过来,这是要自己去正位就坐。但是当着那些武夫的面,给他三个胆子,他也不敢去坐那个位子,何况面前的方政委品级比自己高多了,而且还是皇上身边的红人。
于是江连急忙躬身施礼,说道:“这可使不得,折杀下官了”
其实大堂之上,明镜高悬之下的正位本来就是洛阳知府的,但廖文希来了以后,便鸠占鹊巢,要去知府衙‘门’做了他的住地,倒是知府江大人成了无家可归之人,最后只得去了洛阳县衙,和县令挤在一起办公。
方孝‘玉’不想强人所难,便对身旁的‘侍’卫说道:“去拿一把椅子给江大人坐”
然后转身对江连继续说道:“江大人,我是客,你是主,这里本来就是您的地方,我们只是暂时借用,听说你搬出去了,我看没有必要,这里本来地方就‘挺’大,不如你搬回来吧?”
江连一听,又是一愣神,没想到面前这位年轻的大将军竟然如此通情达理,但是他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在做戏,赶紧摆手,说道:“使不得,如今洛阳在打仗,还是以军务为首,下官可不能影响了将军啊”
方孝‘玉’笑道:“呵呵,不,江大人,你是洛阳的知府,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请教您,如果你搬回来,岂不是更方便些?”
江连想了下,而后决定不再推辞,答道:“好,既然方将军不嫌下官碍事,那么下官就搬回来好了。”
这时,‘侍’卫已经将椅子搬过来,就放在正位的下首。方孝‘玉’示意江连坐下,江连也不推辞了,径直坐下。
方孝‘玉’转过身,从台案上拿起一卷黄绢,明显就是圣旨,而后大声说道:“诸位请听圣旨”
众人闻言,急忙跪下,全都抬头注视着方孝‘玉’,准备仔细聆听圣旨的内容。
方孝‘玉’打开圣旨,朗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明第四军团进入河南以来,与清军接连大战,官兵上下,皆奋勇杀敌,挫败清军多次进攻,朕感念其英勇报国,特赐第四军团全体官兵品位晋升一级,并着军团送报立有战功者,将赐予其军功,以兹鼓励。钦此——”
短短几句话,就把圣旨读完了,话音刚落,下边跪着的那些军官们无不欢欣鼓舞,相互之间忍不住开始议论起来。
原来以为皇上要以河南战事屡败,或者因廖文希,将军团中的一些将官治罪,却没想到结果却是官升一级,虽然没说职位变动,但是品级却升了一级,意味着更大的荣耀和更多的实惠,这绝对是意外之喜。
“吭”方孝‘玉’假装咳嗽一声,然后高声道:“诸位,还不谢恩吗?”
这时,众将才想起“谢恩”之事,急忙连连叩头,一起高呼:“万岁”谢恩。
待众人高呼之后,方孝‘玉’又说道:“诸位都知道,军团长刘国公被围在潼关,形势危急,而廖大人前几日去偃师觐见皇上,因为‘操’心劳力,竟然病倒在偃师城,皇上将他留在那里调养,等日后康复,再复出主事,故此皇上任命本官来洛阳,暂代第四军团军团长一职,以后还请诸位同僚鼎力相助,咱们同心协力,共御外辱,将清军赶出河南,为大明光复江山”
众将闻听此言,又一起高声相应,大声喊道:“驱逐鞑虏,光复大明”
方孝‘玉’点点头,而后又从台案上拿起一把宝剑,这把宝剑的剑鞘是黄梨木做成,剑身由黄金包裹,还镶嵌着数颗宝石,剑柄上一条黄丝流苏垂下,剑身未出,但高贵之气跃然入目。
“诸位,皇上对咱们抱有很大的期望和信心,临来之时,还钦赐这把‘尚方宝剑’,给本官生杀予夺大权,让本官带领诸位,一起杀敌,所以希望诸位以后一定要谨守本分,英勇杀敌,但凡有图谋不轨,犯上作‘乱’者,皆杀无赦”
方孝‘玉’说道最后几句话,语气突然变得严厉,眼睛里也‘射’出一道寒人的‘精’光,‘逼’视着众人。
没等诸将反应过来,江连倒是先跪倒在地,说道:“方大人在上,下官愿效死命”
诸将闻听,急忙也都跪下,一起高呼道:“我们愿为方将军驱策,誓死相随”
(昨天没更,是因为太累了,周末多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