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47119/ 为您提供穿越之大明永历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六章中原大战
方孝‘玉’率领两千大明骑兵,杀进八旗战阵,四进四出,将对方的阵线搅个稀巴烂,三万多满‘蒙’骑兵搅合在一起,难以转身,使明军得以从容地杀进杀出,而后退回城内。
此战狠狠地打击了八旗主力的嚣张气焰,竟然消灭了五千左右的满‘蒙’骑兵,而明军只付出了千人左右的伤亡,可谓是大获全胜。
但是首战虽胜,但偃师城的形势并未朝向明军好转,四万多清军将在城北十里外驻下大营,时刻威胁着偃师城的安全。
偃师县城比较狭小,长宽不过两里有余,城墙也并不高大,不要说红夷大炮,就是普通的土炮都没有一‘门’,城内只有不到两万明军,故此偃师城并不安全,如果清军倾力来攻,极有可能被对方攻陷。
为此,方孝‘玉’、‘毛’八重和方美‘玉’三人一起觐见永历,请求永历快些移驾去洛阳,或者撤回郑州也行,只要不留在偃师。
永历却一口回绝,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坐着等,等廖文希来救他
廖文希会率军来偃师吗?他敢来吗?方孝‘玉’他们都怀疑廖文希有拥兵自重之嫌,如今洛阳驻扎有四万多明军,全听命于廖文希一人,第四军团军团长刘体纯却被包围在潼关,难以指挥河南的明军,所以便宜了廖文希。
其实就是永历心里都有些吃不准,现今河南形势糜烂,明军接连吃败仗,刘体纯有责任,廖文希作为军团参军,也同样有责任,甚至其责任更大,本来情报就是由他来掌管,竟然出了很多疏漏,他难辞其咎。
还有廖文希两次见死不救,多少也有排除异己的可能,尤其是刘体纯被围困在潼关,他无动于衷,放任张英一个文官领军去救,这就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所以永历觉得廖文希如果心里有鬼,那么他绝不会来偃师,甚至有可能故伎重演,放任清军围攻此城,坐视偃师被攻破,或者他还有可能主动投敌,投靠清廷,以逃避自己的罪责。
最后永历决定,不管廖文希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反正洛阳的兵权绝不能再由他掌控,方孝‘玉’和‘毛’八重都是有勇有谋的战将,带兵打仗总比他这个文官强得多。再说只要剥夺了他的兵权,他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来吗?
永历接着又犯愁了,心想:怎样才能夺了廖文希的兵权呢?
偃师首战的第二天,响午时分,永历正在吃午饭,虽然一口一口地吃着偃师的本地美食“酥油饼”,但是永历却没有感觉到任何滋味,一脸的愁容,显得心事重重。
这时,有人走进来,永历竟然没有察觉到,还是在咬着手中的大饼,头也不抬。
“陛下,廖文希来了”
永历没有答话,痴痴呆呆的。
“陛下,陛下?”
“啊”永历这时才抬起头,发现‘毛’八重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自己面前,正躬身向自己施礼。
“你刚才说什么?”永历问道。
“回禀陛下,廖文希领军到达偃师西‘门’,他本人只带着几十个‘侍’卫,请求入城参拜陛下”‘毛’八重答道。
“啊,哦”永历一听,心中就是一震,急忙再次问道:“是廖文希来了吗?”
‘毛’八重点头应“是”。
“呵呵,果然不出朕的所料,他到底还是不敢明目张胆地造反”永历像是自言自语。
“那么请问陛下,现在他正在西‘门’外等着,是不是要他进城?”‘毛’八重问道。
“不”永历决然道。
皇上不许廖文希进城,这虽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毛’八重其实也能猜得出来,如今两军‘交’战,即使廖文希有错在先,也不宜阵前换将,以免节外生枝,但廖文希到底心意如何,还是需要试一试的。
‘毛’八重不再说话,躬身施了一礼,而后转身离开。
廖文希在西‘门’外由中午站到晚上,看到城‘门’紧闭,向城墙上喊了数次话,可是没人应声了,都装作哑巴,到了晚上,他只好转身,回了城西新建的军营。
第二天一早,廖文希又来了,还是请求觐见皇上,永历依然拒而不见,这回廖文希跪在西‘门’外,一跪就是一整天。
结果一天过去了,偃师城西‘门’还是没有打开。
第三天,廖文希依然如此,跪在西‘门’外,早来晚走,也不再说话。
城墙上的明军官兵看了,刚开始还不以为然,到了第三天,还打趣地将廖文希比作“受气的小媳‘妇’”,可是到了第四天,他们就笑不出来,因为廖文希竟然在西‘门’外晕倒了
听闻廖文希晕厥,永历也觉得没有必要将事情闹大,不说别的,洛阳城还有数万明军正在看着,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军心士气。
于是永历终于下令,让人将廖文希抬进城里,并且找来随军郎中和城内的郎中为他诊治。
经过一番诊疗,有人回报永历,说是廖文希并无大碍,只是这些天‘操’劳过度,体力不支,故此才晕厥的,只要安心静养,补充营养,就会好的。
见到廖文希没什么事,永历也安下心来,其实他心里也是有些糊涂,如果说廖文希是虚情假意,可他竟然在城外连续三天经受风吹日晒,长跪不起,难道这是他的悔意,还是做的“苦‘肉’计”呢?
永历拿不定主意。对于廖文希,自从五年前,井冈山的时候就跟随自己,说起来,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他从贾氏族长手中救出自己,恐怕就没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
可是廖文希此人过于‘阴’沉,凡事藏而不‘露’,让人‘摸’不准,以前朝中出现的一些事情,背后好像都依稀有他的影子,他到底想要什么呢?
等到廖文希清醒之后,永历决定还是自己亲自去看看他,不管怎么说,廖文希能守住洛阳,亡羊补牢,也算是将功补过,即使有错,也要等大战结束之后,再做处理。
当永历来到廖文希暂住的地方,廖文希还躺在‘床’上,旁边有一个近身‘侍’卫伺候,满屋子的‘药’味,非常呛人。
廖文希看到永历走了进来,想要从‘床’上爬起来,稍不留神,失手翻落‘床’下,等‘侍’卫作势要把他扶起来,他却用力挣脱了‘侍’卫的手,而后爬向永历。
一边爬向永历,一边哭诉道:“陛下,臣有罪,臣有罪啊——”
永历皱起了眉头,心里说道:别让廖文希抱着自己大‘腿’哭,倒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再说演戏谁不会啊,自己千万别着了他的道啊。
想到这里,永历往后退了一步,说道:“文希,你身体有恙,还是快起来吧,地上凉”
可是廖文希并不起身,但是在爬到距离永历只有三步远距离的时候,他停了下来,悲切地说道:“臣有罪,请陛下赐罪,不然臣心中难安,求陛下赐罪啊”
永历摆摆手,淡然地说道:“你还是起来吧,这件事以后再说,朕找你,还有别的事。”
说着,永历向身旁护卫自己的‘毛’八重使了个眼‘色’,然后‘毛’八重走过去,伸手将廖文希扶起,还说道:“廖大人,快起来吧,陛下这是关心您,可别再凉坏了身子”
廖文希这才被‘毛’八重扶了起来,颤颤巍巍地站在永历面前,一连的悲苦之‘色’,如失考妣。
永历伸手指指‘床’,说道:“把廖大人扶回‘床’上,让他躺着和朕说话,如今朕有两个得力臂助被困在外边,可不能再失去一个,太不值得”
廖文希‘欲’言又止,‘毛’八重这回没伸手去扶他,而是对屋内的‘侍’卫说道:“你去把你们廖大人扶回‘床’上”
那个‘侍’卫不敢怠慢,马上走过去,将廖文希搀扶着,走回‘床’边,帮着廖文希躺在‘床’上。
廖文希不敢真的躺下,而是靠在‘床’边,对着永历,说道:“臣有过在先,陛下还如此厚待臣,臣有愧啊——”
永历走了过去,也坐在‘床’上,就在廖文希的身边,伸手拍了拍廖文希的手,脸上满是和煦的笑容,说道:“文希,你连日‘操’劳,身体都快累垮了,一定要好好休息,朕可不想你有什么事,不然朕倒是心有愧了”
“臣不敢,如今河南形势危急,洛阳四周就有十余万清军,据说满清皇帝也到了孟津,臣只要休息一下,就会好的,还要为陛下分忧”廖文希如此说道。
“文希,你要听朕的话,你确实该休息一下了,你看你面‘色’苍白,肯定是身体虚弱,朕已经找了好几个名医,为你诊治,这些天你就好好调养,不要再‘操’心战事了,不过等你康复了,朕一定要你再来帮助朕,还是要替朕出谋划策的”永历笑着说道。
“不,不,陛下,臣真的没事”廖文希急道。
“嗯?难道文希看不到朕的一番好意吗?”永历作‘色’不悦地说道。
“呃——”廖文希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永历这才站起来,说道:“文希,你就在这里安心养病吧,至于军务,朕会‘交’给方孝‘玉’和‘毛’八重他们处理,你可要快好起来啊”
廖文希从‘床’上爬起来,想要再次下‘床’,却被永历按了回去。
永历说道:“不要送朕了,朕还有事需要处理,以后朕还会来看你的”
说着,永历向‘毛’八重递了一个眼‘色’,然后与‘毛’八重一起向屋外走去,只留下廖文希跪在‘床’上,还高呼:“臣恭送皇上——”
出了廖文希的住处,永历霎时感觉轻松不少,笑容也变得更真诚了,竟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毛’八重觉得有些奇怪,问道:“陛下,有什么高兴事啊?”
永历看了看‘毛’八重,反问道:“你不知道吗?还来问朕?”
‘毛’八重挠了挠脑袋,有点不好意思,轻声笑道:“嘿嘿,陛下啊,高实在是高”
“哈哈——”永历随之大笑起来。
洛阳城中有四万明军,这是河南最大的一支大明军队,永历御驾亲临河南,想的就是重新将兵权拿回来,不能再让廖文希掌握,不然将来可不好控制。
可是如何才能将廖文希的军权拿掉,永历着实伤透了脑筋,本来廖文希在洛阳城中,当初还以为他不会来偃师,但是没成想他到底还是来了,往城外一跪就是三天,竟然就此病了。
这时永历认为时机到了,不管你廖文希是真病还是假病,是真心还是假意,反正你自己送上‘门’来,正好可以用这个由头,将你的兵权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