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6701/ 为您提供战国大帝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公元前326年,楚怀王元年,齐威王二十九年,宋君偃三年。
宋国都城商丘。
春风拂过,桃红柳絮,天气渐暖,少男少女们迫不及待穿上单薄衣裳,显示自己好身材,这本是踏春游玩谈情说爱的好日子,商丘城内街道上却是冷冷清清,见不到几个人影,只有兵士衣甲荷戟,沿街搜查,给回暖的天气平添一丝寒意。
城南酒肆,三位胡须花白老头默然坐在楼上,紧皱眉头望着大街,压低声音道。
“不知宫中有何变故?”
“听说来了刺客!正在全城搜捕!”
“哪有什么刺客!不过是唐鞅借机敛财!”
说话之间,只听楼下嘭一声响,甲兵破门而入。
“大司马有令,搜查刺客,搜!“
酒肆钱柜被刀剑劈开,柜子里的刀币被哄抢干净,所谓刺客却没有找到,甲兵扬长而去。
“哎,宋国危矣。”
三年前,公子戴偃夜袭商丘,攻占沙丘宫,驱逐兄长,自立为君。
戴偃篡位这年,距离微启子建国,已过去七百余年,曾被周天子夸为一等公国、曾在襄公时代称霸诸侯的宋国,错过了变法的黄金时代,国力日益衰弱,男丁不过十万,战车不过百乘,在齐楚魏等强国的包围下苟延残喘,已经到破灭的边缘。
魏楚齐三大国为平衡势力,默许将宋国作为缓冲地带不予侵占,宋国才得以苟活。
然而这种平衡即将被打破。
戴偃篡位后,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他的努力下,宋国国力大增,兵马逐渐强大,戴偃下令在宋国边境修筑坚城与各大国对峙,甚至不顾齐国警告派兵抢夺滕国粮食!
滕国是齐国附庸,抢劫滕国就等于打齐国的脸,齐王大怒,命黔夫率兵南下,向宋君问罪。
昨日,戴偃在沙丘宫大殿上召集群臣讨论如何对付齐国。
有人建议迁都,还有人建议投降,敢和齐军正面对抗的,几乎没有,戴偃望着懦弱群臣,急火攻心,竟然当场昏倒。
国君昏迷不醒,商丘大乱,有人传言说齐国刺客混入城中。
大司马唐鞅下令搜查刺客,重点盘查在商丘经商的各国商旅,每一辆马车,每一处仓库,都要彻底搜查,发现刺客,一律格杀勿论。
沙丘宫。
烛影晃动不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鱼腥味,青铜烛台灯芯燃烧着动物脂肪。
齐孟从噩梦中醒来,感觉鼻腔里充斥着浓郁的油脂燃烧味道,味道如此恶心以至他几乎窒息。
广告词在耳边响起。
“着火了,温州皮鞋厂着火了,老板黄鹤带他小姨子跑了!皮鞋大甩卖,只要九块八!”
凭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齐孟推断烧的不是皮鞋,而是鱼油,准确来说是鲸鱼油。
鲸鱼油又称鲸膏,人鱼膏,作为燃料,在中国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有记载秦皇陵地宫以鲸鱼膏燃灯。(1)
齐孟睁开眼,眼前景象顿时让他震惊了。
一位身材瘦削胡须花白的老者站在面前,老者身披白单衣,头裹白帻,一副死者家属打扮。
我不是在漂流吗?这是在哪里?
齐孟还没有反应过来,老头子一个熊抱就扑过来了。
“君上醒了!!”
老者扑到身前,扯着齐孟衣袖。
“君上!臣以为再也见不到君上了!“
“大爷请自重!
齐孟以为自己遇上了碰瓷儿的,这种人在景区十分常见,专门挑选落单的游客碰瓷儿,齐孟不是土豪,连忙躲开老头,尽量避免身体与老头发生直接接触,一边伸手从兜里摸手机,自拍,取证。
自拍也是种生存技能。
可是摸索了半天也没摸到那部香蕉7S。
齐孟低头一看,脑子嗡一下就大了,尼玛什么时候自己竟然穿起了裙子!
既不是连衣裙也不是超短裙更不是迷你裙,这是一款类似于小孩穿的开裆裤,齐孟早已经错过了穿开裆裤的年龄。
一切如梦似幻。
靠,不会遇上变态异装癖吧!
“齐人大军压境,唐鞅城中作乱!君上,宋国危矣!”
老头没有离开,反而更加往前凑来,颤颤巍巍就朝齐孟扑来。
“君上,齐人来了!”
齐孟无语,这是什么鬼?
“什么齐人?唐鞅,我没碰你啊,你倒了跟我没关系啊。现在碰瓷台词都这么高大上,都整起文言文了,是不是要飙英文啊?”
“君上!你不记得老臣了?“
老头申请悲伤,含情脉脉望向齐孟。
“不记得!”齐孟斩钉截铁回答,表示不愿和眼前这位奇葩发生任何联系。
“老臣是太傅申不益啊!”
齐孟愣了片刻。老头逼真的表情,不像在演戏,四周无论是鲸油灯还是青铜器皿,做的都是那样精致,很难想象哪个五毛特效道具组花钱会这样任性,莫非是好莱坞来拍戏了?
过了很久,齐孟才恍然大悟:穿越了?
在老头子断断续续的讲述中,齐孟知道自己穿越到了宋康王戴偃身上。
戴偃是什么人啊!
简直就是人渣啊!
《史记》记载,戴偃夺兄长君位,自封为王,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国,一系列疯狂举动终于引发众怒,齐魏楚三国联合攻宋,宋王出逃,被齐军擒获杀死,宋国灭亡。
《吕氏春秋》记载,隆冬时节,戴偃乘肥马衣轻裘路过河边,瞅见渔夫光着脚走在水中,立即派人将渔夫抓来,敲开小腿腿骨,研究渔夫为啥不怕冷。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这位奇葩用皮囊盛放人血,挂到城头,用箭射击,血雨四溅,还乐呵呵的说这是在射天。(2)戴偃统治下的宋国也正是因此被称为桀宋。
实际上,关于戴偃如何残暴的记述不绝于史,南朝《搜神记》中也有这位暴君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韩凭妻》。
各种史料如屎尿般泼洒过来,齐孟痛苦的闭上眼睛,反思自己到底是造了什么孽,竟然穿越到这位奇葩身上,眼前一黑,差点又昏死过去。
“君上!君上!”
老头在齐孟耳边发出杀猪叫喊声。
齐孟痛苦睁开眼,摆摆手,示意自己还没聋。
凭借被穿越者的记忆,齐孟辨认出喊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心腹大臣太傅申不益。
“寡人无恙,申不害是你什么人?”
齐孟迅速调整语言词汇,开始让自己显得稍微正常一点,眼前这位奇葩老头让他想到了韩国著名法家申不害,名字如此相似,莫非这两位有一腿?
申不益听了这话,眼泪哗啦啦就流下来了。
“君上,唐鞅作乱,齐国来犯,宋国不保啊!申不害是臣祖父,君上怎么忘记了?”
齐孟瞅着老泪纵横的申不益,感到一阵莫名酸楚。
真是忠心耿耿啊,大敌当前还不跑路!
“君上,唐鞅此刻正在街头杀人啊!”
齐孟心里咯噔一下,内忧外困!内忧外困!
没有时间留给齐孟迟疑,犹豫,或者感伤。
齐孟来到的是一个杀人的时代,诸侯与诸侯相互残杀,国君与卿大夫相互残杀,杀人或者被杀,这是个问题。
“卫士安在!”
侍卫轰然向前,垂手侍立。
“传大司马进宫!赏赐万金!”
侍卫听罢,面面相觑,竟没有反应。
“都·聋了么,召唐鞅入宫!”
“诺!”
待卫士远去,齐孟自言自语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唐鞅想死,寡人就送他一程,”
“君上想除掉唐鞅?”
申不益心脸色大变。
齐孟斩钉截铁道:“不除唐鞅,宋国危矣!”
太傅沉默半响,抬头望向齐孟道。
“唐鞅长久经营,势力遍布朝野,周书有云:毒蜂,蚂蚁尚且能害人,何况是君上的宠臣呢?臣冒死进谏,今日唐鞅猖獗,都是因为君上宠爱过甚!”
申不益白胡子轻微颤抖,齐孟感叹竟有这样肱骨之臣。
“太傅之言,寡人未尝不知,只是黔夫杀来了,如果宋国不能上下一心,虽有雄兵百万,恐怕也不是齐国对手。”
战国时代早没有春秋君子之风,嬴王扫六合,无论抵抗与否,列国诸侯,无一善终,齐王饿死,楚王战死,魏王被杀,连嬴政的发小太子丹最后也不得好死,首级被李信从蓟城搬到了咸阳。
投降这个选项是不用做考虑的,要想活命,只有拼死活下去。
要想对付齐人,就必须先把白眼狼除掉。
“太傅莫非畏死,不敢杀唐鞅?”
韩人申不益乃儒家名士,为小人谗害,被韩王逐出新郑,流浪列国,公子戴偃偶遇申不益,慧眼识珠,收留了他,且以国士待之,申不益甚为感动。戴偃入主商丘后便任命申不益为宋国太傅,辅佐自己。
“君上何出此言!老臣是将死之人,死又何惧?只是怕谋事不周,大事不成,连累宋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齐孟心中唏嘘。
“太傅宽心,有寡人在,宋国不会亡!”
齐孟眉宇之间闪过一丝浓浓杀气。
“等杀了唐鞅,再杀黔夫!”
注:1中原居民对鲸鱼早有认识,先秦时代鲸鱼利用已经很广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地宫)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太平御览》中也有关于先秦人鱼膏记载:“始皇塚中以人膏为烛。”
2,射天,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三〈殷本纪〉等。居史传,某些暴君常用革囊盛血﹐悬而仰射﹐以示威武﹐与天争衡。后借以“射天”指暴虐和叛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