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汉中对


小说:浪漫三国行   作者:石剑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2192/ 为您提供浪漫三国行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当张郃和徐晃率部到达白马的时候,已见张泰和张辽一起,在含笑相迎了。
  哈哈哈哈!
  众将相见,分外亲热,均明其意,均是仰天大笑。
  他们悄然聚在一起,谋划如何袭击黎阳。
  因为袁绍率部逃往黎阳,屯兵黎阳,欲再战李白。
  袁绍之子袁尚也率部南下,增援其父。
  袁尚,字显甫,汝南郡汝阳县人,袁绍的第三子。
  他容颜俊美,受到父亲袁绍的偏爱。
  所以,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支援,能加重自己在父亲心中的份量,借此让父亲早日定世子,将来袭父亲之位。
  ~~
  李白则是揽着吕瑞玲,进入中军大帐,召来女兵,服侍他们俩沐浴更衣。
  两人恩爱几天,李白便辞别吕瑞玲,稍作乔装,领几名骑兵服侍自己,便以小商队的形式,南下汉中。
  他要寻找一位重要人物魏延。
  此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义阳人,字:文长。
  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性矜高。
  此人原是山贼,后被汉中太守张鲁收编,但是不得重用,至今也仅是张鲁军中一个部曲督而已。
  ~~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县人,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
  ~~
  魏延如此有勇有谋之人,得不到重用,令李白感觉十分可惜,所以,李白要收服魏延为其所用。
  李白通过花钱,四处打探,终于找到魏延的军营。
  他以魏延远房亲戚的身份,在一家小酒肆宴请魏延。
  ~~
  魏延艺高胆大,单身赴宴。
  李白亮明身份。
  魏延拔剑,要杀李白。
  当然,他也是试探李白。
  毕竟李白是汉相,名声在外。
  他不可能杀死李白。
  他心里明白,李白是来招安的。
  他也盼着有大人物来招安,这个大人物要比张鲁好。
  张鲁之前招安他,却不重用他,让他感觉憋屈。
  ~~
  李白淡定地说:“文长兄,稍安勿躁!汝武功高强,李某乃一介文酸,待李某说说情况后,汝再杀吾不迟,可否?”
  魏延摇了摇头说:“汝非文酸,乃万马军中来去自如的刀客,雒阳朝廷的丞相、大将军,统兵数十万。汝来此,定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他话是如此,但也收刀入鞘。
  ~~
  其实,李白是一个剑术高手,而不是刀客。
  但当年太皇太后何氏赐他鸿鸣宝刀,他现在偶尔在万马军中过过手瘾,也是刀作剑用。
  他明面上是用宝刀杀敌,但他使用的是剑术。
  ~~
  李白打个手势,示意魏延落座。
  然后,他也坐下说:“文长兄,张公祺所处的汉中,既是连通四周之战略要地,也是腹背受敌之危险之地。
  一是东面,张公祺需要面对益州的强敌。
  二是面对西面的韩遂、马腾。
  所以,公祺自守有余,不敢惹事。
  然自守非长久之计,终有一日,汉中会被人夺取。而无战事,汝必不得重用。
  现汝之状况,尚不如之前当山贼强。”
  魏延沉重地“唉”了一声,神情有些沮丧。
  现实如此,李白一语直击其心窝。
  ~~
  李白见状,便给魏延倒茶,双手端茶碗而起,呈送到魏延面前。魏延受宠若惊,不敢接。
  李白遂端碗于自己嘴边,一饮而尽。
  他放下茶碗,又说:“当今,雒阳朝廷虽小,但是,代表汉家天下正宗,武有赵子龙、徐公明等等名将,文有荀文若、戏志才等理国奇才,所辖区域地盘也在逐渐壮大。
  人口就不用多说。目前天下各区域中,以雒阳朝廷人口数量最多,达三千多万人。
  李某在官渡、延津打败袁绍,斩颜良、诛文丑后,雒阳朝廷又多了很多人口。
  屯田制和建安之治,确保了雒阳、许县之繁华,也确保河内、并州、幽州逐渐繁荣。
  若兄来投,必受重用。
  目下,李某正与袁本初大战,乃急需用人之际,兄何不来投,把握机会,建功立业。
  若兄来投,即封校尉,并授以兵权,独立领军征伐袁本初,以后视建功情况再晋升。
  若兄能引名将来投,即封兄长为中郎将,如何?”
  ~~
  魏延闻言,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他随即起身移步,下拜于李白面前。
  他泣声说:“丞相恩宠,小人愿誓死相随。
  但小人目前身份地位不高,恐怕无法劝服其他名将来投。
  故小人愿先为丞相伐袁之战中,充当马前卒,抢立战功,再来替丞相招揽将才。”
  ~~
  李白扶起魏延说:“吾得文长兄,如得樊哙也!”
  魏延闻言,更是激动,泪流满脸,又拜于地:“既得丞相看重,小人当为丞相战至最后一滴血。”
  李白又扶起魏延,亲切地说:“文长兄休多礼。平定天下,才是李某心愿,但愿文长兄尽快随李某回归中原,征伐袁本初。”
  他说罢,扶魏延落座。
  ~~
  魏延也疑问:“丞相虽是天下奇才,但袁本初乃关东士族首领,虽官渡一战损兵折将七万余,但其实力不减。丞相如何完胜之?”
  ~~
  李白便给魏延介绍袁绍的真实面目。
  他说袁绍此贼实为大汉帝国的真正掘墓人。
  袁贼也是眼下全新士族时代的揭幕者。
  此贼费尽半生心血,所谋划的巨大阴谋,乃是为推翻延续四百年的汉家王朝,开启一个持续四百年的新时代。
  袁贼将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一齐埋葬,最终摧毁这两根支柱支撑下的汉室皇权,彻底颠覆大汉王朝。
  魏延频频点头,表态感受深刻,若非如此,自己也不至于去当山贼,弄得出身不好,至今报国无门。
  ~~
  接着,李白又分析说,袁贼力主请董卓率大军进京,就是为了把整个中枢朝局彻底砸烂,让整个天下彻底分崩离析。
  然后,袁贼他自己起兵,握着讨伐逆贼的大义名分,接着去依次扫荡各地诸侯,最终牢固掌控天下,由他自己来当皇帝。
  但袁贼万万没想到的是,其引董卓入京,也打破其梦想。
  前宦官首领张让临死前曾哀泣:“我等灭绝,天下大乱也!
  魏延怔怔出神地望着李白,听入迷了。
  ~~
  李白为争取魏延,也为争取魏延背后的朋友,又继续深入分析袁绍必亡的原因。
  他说董贼入京都,却不受控于袁贼,反而自立,这也让袁贼最终功败垂成,一腔雄心壮志成空。
  接着,袁贼一错再错,又称长安帝刘协非先帝亲生骨肉,欲另立刘虞为帝。
  袁贼此举为世人看穿其心思,也使袁贼从此踏上不归路。
  ~~
  说到此,李白又给自己倒茶,端茶润润喉,然后又接着说袁贼一直高估了他这个关东盟主的影响力。
  但袁贼这个盟主的头衔其实没有法统上的效力,对其部属和其他士人的号召力也是极其有限。
  张儁乂来投雒阳朝廷,便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袁贼部属对其无法像对绵延数百年的汉室的那样从心底里效忠。
  其部属跟着袁贼最主要目的是要争取最大利益,这就造成其内部河南派与河北派激烈的内斗。
  ~~
  魏延如少女一般,托腮望着李白,凝神听着李白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感觉李白太厉害了。
  李白续说袁贼既无雒阳朝廷那样的合法性,其在招贤揽才方面就远不及汉室,即便有人去投袁贼,但有丁点不舒服便会走人。
  袁贼在官渡之战中的失败,很多人认为败于此贼之个人优柔寡断、不会用人。
  实乃是袁贼之合法性不及李某,其必须兼顾内部所有派系的利益。
  而李某麾下,则是团结一致,都是同心匡扶汉家天下之名士名将,袁贼如何是李某之对手?
  ~~
  魏延听得,眼睛眨也没眨一下。
  李白说官渡之战前,袁贼本应重视本地民生。
  因为袁军经过几年鏖战公孙瓒,已经师老兵疲,但袁贼急于当霸主,还要出兵和李某斗。
  而李某呢?一直屯田养兵,兼推“建安之治”,人口钱粮,李某远多于袁贼。
  除了军事上的谋略,战争背后打的是人口、钱粮。
  文长兄,汝可想想,官渡战后,袁贼还有多少人口?
  李某现是凭绝对的硬实力碾压袁贼。
  还有,袁贼一直做不到像李某如此不拘一格用人才。
  袁贼是以关东地域为号召,所以只能重用关东人。
  一些关西将领就算有本事也只能放弃,即便是沾染了关西风格的关东人也不行。
  比如出身并州的吕布,先后投靠袁贼兄弟,结果在二袁那里都讨不了好,只能灰溜溜跑掉。
  ~~
  魏延又频频点头,完全被李白分析袁绍必败的原因所迷。
  李白说完许久,他还在对面频频点头,尚未回过神来。
  因为李白分析袁绍必败的原因,太精彩了。
  李白伸手,在魏延面前晃了一下。
  ~~
  魏延才回过神来。
  他又晃晃脑袋,说:“丞相分析太精彩,小人听入迷了。
  不过,听丞相一番分析,小人也可以为丞相立一大功,可为丞相引荐一人。
  因为小人可以拿丞相这番话,来劝服此人。
  此人乃是荆州长沙郡虎将黄忠。
  小人以前在义阳为山贼之时,黄老将军曾率部来平叛。
  小人荣幸,曾与其交锋,败于其刀下。
  其文韬武略,非一般人可比。
  而且,此人忠于汉室,但因年纪偏大,也是一直不得重用。
  小人有幸,与黄老将军不打不相识,不打不成交。
  现在,小人与之交情甚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