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卫兹助曹


小说:浪漫三国行   作者:石剑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2192/ 为您提供浪漫三国行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曹操前来行刺,也是有备无患。
  他有人接应的。
  接应他的人乃是戏志才,颖川人士。
  此人精通兵法,深有算略,智虑千里。
  当初,曹操短暂投靠董卓,以保性命,也曾问过戏志才。
  戏志才遂劝曹操:“董贼残暴不仁,必死鼠辈之手,不足道也,不与图之。以成大事,则名重于天下。”此时,戏志才策马牵马,接应曹操。
  ~~~
  两人逃到中牟县时,便被守关兵士抓获,即下狱。
  因县令没即刻审讯曹操。
  戏志才还会看相,见那县令面善,便在狱中向曹操献计:“孟德见县令,当慷慨陈词,晓以大义,必无害。”
  ~~~
  曹操遂心中有数。
  而且,即便县令不放,自己也是必死无疑。
  最坏打算,是必死无疑。
  前因后果皆已想清楚。
  所以,当县令来审,曹操反而放言,称其刺董,乃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现其返乡,组兵抗董,并将发檄文以集各路诸侯于许都,联军诛贼,匡扶汉室。
  如此,那县令反而佩服服曹操,半夜果然放过曹操。
  ~~~
  曹操与戏志才策马夜行。
  翌日一早,他们路过成皋。
  曹父好友吕伯奢热情款待,问罢情形,安排食宿,便骑驴出门打酒。
  曹操与戏志才因累合眼躺会,忽听庄后有磨刀声响。
  曹操疑吕伯奢欲行不轨,乃先动手,杀其全家,又握刀追杀一人至厨房。
  却发现那里绑着一头猪待杀。
  有人磨刀,乃是杀猪,并非杀曹。
  此时,吕伯奢骑驴带酒菜回来,曹操无奈杀之。
  ~~~
  戏志才怒斥曹操胡乱杀人。
  曹操握着滴血之刀,冷冷地说:“宁吾负人,毋人负吾。”
  戏志才无语。
  两人亦累,遂歇会,不知不觉,曹操睡着了。
  戏志才暗自思忖:孟德虎狼之心,残刻少恩,用人时轻为人屈,不用人时亦轻弃人。若其得志,天下皆为鱼肉矣!
  他思前想后,决定不与曹操为伍,遂不辞而去。
  曹操醒来不见戏志才,痛哭一场,哀呼如失手臂。
  ~~~
  无奈,曹操独自策马回乡,募兵买马。
  他树起“忠义”大旗,并得其妾、温婉大美人卞氏支持和鼓励。
  随后,曹操率部投奔陈留太守张邈。
  他按李白所教,又于陈留当地,找到卫兹,以求资助。
  卫兹甚是豪爽,也为曹操胆识震撼。
  他甚为佩服曹操敢在此时首先起兵伐董。
  他不仅散尽家财,资助曹操,还放言:“将来得天下者,乃此人也!”
  他此举令曹操十分感动。
  ~~~
  曹操也得以又招募兵马五千。
  其同族夏侯渊、曹仁、曹洪,还有乐进、李典等人皆率部来投奔。
  也在此时,曹操感觉李白确非常人。
  曹操心里暗赞李白:太白此子,胆智过人啊!
  太白还是神算子,他连曹某将来到哪里?何处募兵?何时起事?在哪起事?
  竟然都算到了。
  若吾成事,将来揽此人于麾下,霸业定成。
  哦,不!太白已待在太后身边,已成汉室相国。
  其身居高位,必不肯为吾所用。
  怎办?难道将来,吾与其刀兵相见?
  唉,以后再说吧。
  ~~~
  曹操整顿军马,发檄文讨董。
  这檄文,也只有他才能写的好。
  曹操雄才,霸气侧漏。
  若非他执笔,天下谁会响应?
  ~~~
  昭宁元年,冬。
  大雪纷飞,北风呼啸。
  但是,这个冬天却不冷,反而热气腾腾,天下暖心。
  因为有人在呼号诛贼,有人在为此四处奔走。
  于是,在曹操的鼓动下,各路诸侯也因此找到借口,纷纷积极回应。
  【古时出师,必须师出有名。】
  李白、何太后的许都小朝廷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他们过上了几个月的安稳日子,并抓住机会,派宦官出“宫”,招收新宦官,招收新宫女。
  同时,让孔融出面招兵买马,壮大实力。
  ~~~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使者、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起兵,奔赴许都,救援何太后和刘辩,讨伐董卓。
  就连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长沙太守孙坚也率部跑来。
  刘备与关羽、张飞也随公孙瓒前来讨伐董卓。
  除刘备以外,其他人麾下,均有数万人马,并共推袁绍为盟主。
  不过,孙坚是哭丧着脸而来的。
  曹操位卑,好友袁绍乃给其一个“行奋武将军”头衔。
  伐董大军,声势非常浩大。
  若事成,真可恢复汉室雄风,威武天下。
  但历史轨迹在变,因为李白穿越而来。
  原定酸枣会盟,改为许都会盟
  时间节点也在改变。
  ~~~
  本书暂以【昭宁】为年号,毕竟刘辩是汉室正宗皇帝。
  因李白及时入京勤王,刘辩免遭董卓毒杀。刘辩不死,年号不改。
  不过,各路兵马并未到达许都。
  ~~~
  洛阳。
  消息传来,董卓非常愤怒。
  他本无代汉之心,此时则有之。
  首先,他掌权后,对关东士族非常不错。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均是董卓任命。
  其次,董卓不怕,其麾下均是并州和凉州能征善战之士。
  不过,董卓也会盘算,其控制区域主要在西部。
  西部穷,运输成本也高。往往因为路远路难行,需经峻山险岭,运输队伍沿途运送消耗物资比到达目的地之物资还要多。
  而满朝士族公卿,望向董卓的,都是卑视的眼神。
  他们那份对董卓的轻蔑,根本没有隐藏。
  恐惧是恐惧,但他们仍然蔑视董卓。
  在他们看来,董卓虽然位高权重,但也只是一介兵痞。
  ~~~
  盟军数十万奔赴许都而来。
  华雄等诸将只得率部回师,撤离许都城外。
  他们会合吕布大军,阵兵于虎牢关下,阻击各路兵马。
  董卓也斩杀袁绍和袁术之叔父、当朝太傅袁隗及其家眷仆役五十余口,以此立威。
  他又令吕布携袁隗首级前往虎牢关滞敌。
  吕布携袁隗首级,耀威扬武而来。
  ~~~
  昭宁二年,春。
  阳光灿烂,天地回暖,桃红柳绿。
  在这个赏花的季节里,冀州治所邺城,城外的盟军大营,传来哭声一片。
  袁绍、袁术接报其叔父袁隗被董卓斩杀,均嚎啕大哭,落泪如雨,难过异常。
  他们兄弟俩于中军大帐设灵位吊唁袁隗,借此激励士气。
  各路兵马首领纷纷前来吊唁,并纷纷举袖抹泪安慰袁氏兄弟。
  然后,他们又纷纷握拳,誓言要为袁太傅报仇雪恨。
  但鲜有真正落泪者。
  很多哭声也是假的。
  对有些诸侯而言,袁隗惨死更好。
  如此,可以打击袁绍、袁术兄弟俩的四世三公地位及两袁兵马士气。
  因为各路诸侯皆想着将来自己的大业,谁会真心拥护袁氏兄弟呀!
  能成一方诸侯者,都是聪明人,也皆是狠毒人。
  在此乱世,无毒不丈夫,谁也不想别人比自己好。
  有人举袖抹泪,抹来抹去,因无泪水,竟将脸皮擦伤。
  袁术也是佯哭,一直无泪。
  他是后将军,地位远高于袁绍的渤海太守之职,岂甘于位居于袁绍麾下?
  不过,真正的重心,还不在于吊唁袁隗,而在于李白。
  在此之前,各路兵马首领没碰面,不好议论李白。
  现在,他们碰在一起了,得对李白了解清楚。
  ~~~
  稍后,各路诸侯出来,又议论李白究竟何人?
  此子年纪轻轻,竟为相国,何太后会否已疯?
  陛下会否被李白挟持?
  有人反驳说,当年甘罗十二岁拜相。
  现今李白已十八岁,对比当年甘罗拜相,已大六岁,有何不可!
  ~~~
  【甘罗:甘氏,名罗,战国时期秦国人。甘罗自幼聪明并入吕不韦门下,任少庶子。十二岁时,出使赵国,妙计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获秦王嬴政授上卿,赏田及宅。】
  也有人称赞李白当上相国乃是天下大势使然。
  他敢单兵抗董贼,现如今保太后和陛下安全也唯有李白一人。
  当今相国之位,舍李白又能其谁?
  ~~~
  可忽然又有人说李白岳父乃是蔡邕。
  他说蔡邕此前在陈仓,曾与董贼一起,并称皇甫嵩老将军可以作证。
  这次董贼另立新君,也曾召蔡邕入朝为官。
  可见,李白是在谋夺相国之位,并非真心护汉。
  说此话者,乃袁术袁公路也!
  ~~~
  顿时,各路诸侯一片哗然。
  他们纷纷怒斥李白无道无德无能,乃卑鄙无耻小人也。
  有人宣称,此战之后,必清君侧,诛李白。
  也有人握拳举誓,此战过后,入许都营救何太后和陛下。
  ~~~
  还有人怒骂李白比董贼更可恨,必诛之而后快。
  说此言者,乃是张飞张翼德。
  众诸侯侧身看张飞一眼,便又不理会他了。
  因为此时,没有人会瞧得起刘、关、张三人。
  ~~~
  张飞乃直性人,但听李白如此可恨,便起身怒吼。
  一直坐着不动的刘备急急起身伸手捂住张飞大嘴。
  关羽也伸手按着张飞蹲下。
  ~~~
  刘备参加此次会盟,是曹操好心给了刘备一张很小的木凳子坐。
  关羽和张飞则是站着,连坐的小凳子也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