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9580/ 为您提供梦回前世当教主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姑苏城,东城门。
在临近那道雄伟的城门前,姜北远远便察觉到有些不对劲,没有看到平日中那扇敞开的城门同时,也没有看到平时在城门处进进出出的行人,只是遥遥看到人头攒动的百姓围着一堵紧闭着的城门,相互拥挤推搡着,发出混乱而吵杂的抱怨、谩骂声。
一条直通城外的驿道上,阳光灼热,道路两旁皆种有两排树木遮挡出阴凉,供路人行走。
树影婆娑下。
当白衣公子在稀疏的人流中度步时,从身旁偶然路过两位结伴而行的秀才。
只见其中一位手持折扇的秀才一边拍打着手中的折扇,一边愤慨道:“这是何故?不曾战乱、未逢饥荒,为何无故关城门?!……”
另一位手捧书卷的秀才皱着眉头,认真思索了一番随后开口道:“既然门候会突然关城门封城,就代表肯定不单单只是东城门,估计整个姑苏城东西南北四道城门都被封锁了,而那门候又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说法,支支吾吾的,在下敢说那门候绝对是不敢擅作主张的,背后肯定有人授意,说不定是官府的某位大人亲自下吩咐的……”
两道书生身影与姜北错身而过,顺着驿道向姑苏城内走去。
姜北随即停下脚步,眉头微皱,若有所思的开口唤道:“苏姑娘?”
追随在姜北身后有些愣神的苏晴竹忽然回过神来,方才她一直跟随姜北身后,低头踩着白衣少年留下的一道道脚印,显得乐此不疲,当听到身前姜北的呼唤声后,才后知后觉地抬起头来。
两人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只差半步距离,苏晴竹轻轻抬头,头戴的幕离便磕在身前公子的后背上,被碰歪了几分。
苏晴竹赶紧悄悄用素手扶正幕离,俏脸上浮现出一抹羞红,再次低下头,上前几步走到姜北身旁,柔声回问道:“公子,怎么了?”
姜北瞥了身旁的苏晴竹一眼,先是伸出一只手将后者肩上的一片落叶弹开,然后再指了指远处那扇被百姓层层围住的城门,郁闷道:“苏姑娘,不知道何故,城门被关上了……”
苏晴竹听到姜北的话语后,再顺着姜北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如后者所言,遥遥可见那堵被百姓围住的城门紧闭着,隔绝了城外的景色。
“公子不必惊慌,应该只是凑巧遇上了些事情罢了,奴家估计明日早早便会开城门了,无妨,今日找处客栈应付一晚便是。”苏晴竹眼眉间虽然有些许疑惑,但为了安慰身旁的姜北,还是强压下心中的猜疑,故作轻松的开口说道。
而在苏晴竹的印象中,即便是把近些年来姑苏城紧急封城的次数加起来,都寥寥无几。
身着一袭粉裙的苏晴竹偷偷观察着身旁姜北的反应,方才,当姜北观看了那场据说是江湖中两位赫赫有名的大侠决斗之后,直到现在都还一直闷闷不乐、沉默不语。
一开始,苏晴竹还以为是因为姜北身体羸弱,没能挤进那被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中,所以致使他没眼福看到那场据说很精彩的决斗,所以才导致他如此郁郁寡欢的。
而后来当苏晴竹试探着问起姜北方才那场决斗如何时,便已经提前准备好安慰姜北的话语了,却不曾想当姜北听到她的询问后,原本便阴沉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沉默着轻轻摇了摇头。
即使姜北没有明说,苏晴竹便已经猜出大致情况了。
方才当集市上有决斗时,她站在一棵树下,远远观望着将决斗场围得水泄不通的人们。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群中时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几度将决斗场中那两位“大侠”的嘶吼声淹没,那时,苏晴竹便有些疑惑,这姑苏江湖中,何时冒出两位绰号为“南堂鹰王”、“火林英杰”的高手?
现在想来,十有八九只是两个无名之辈哗众取宠罢了。
但是秉着能让姜北早日弃武从文,趁早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的心意,所以即便姜北如何郁闷难受,苏晴竹都只能装作视若无睹、置之不理。
驿道上,身着白衣的姜北轻轻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
姑苏城太守府。
客堂中,几道黑衣身影坐在一张红木桌前,桌上各自盛有一盏茶水。
几位婢女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像是面对着洪水猛兽一般,可不是,要问自家老爷是何等人物?那可是在这姑苏城中只手遮天的太守大人!官居从五品!但这又如何?还不是在这几位风尘仆仆的黑衣男子身前毕恭毕敬、不敢造次?
还记得当这几位黑衣男子来到太守府大门前,对那守门的人说要见太守大人时,可没少招人鄙夷、白眼,而这几位也不是善茬,反复说明来意之后,还不让进?那硬闯便是。
也是奇了怪了,就算是姑苏城太守府再怎么不济,也是堂堂太守府,足足有数十位武学高手镇守,但是不知为何,眼看着那四位黑衣身影明显是势单力薄的一方,却被他们一路势如破竹般闯到了太守府客堂,而那数十位镇守太守府的高手护卫,则是横七竖八的倒在太守府中,不知死活。
当那位正在外游玩的姑苏城太守大人听说太守府被几人硬闯之后,那叫一个大发雷霆、火冒三丈,备马车一路快马加鞭赶回太守府。
到底是什么人竟敢如此胆大包天?
若是此事传了出去,闹得姑苏城人尽皆知,太守府沦为笑柄,那么置身为堂堂姑苏太守的他颜面何存?
而当这位太守大人率领百八十位武林好手回到太守府中,与那几位坐在客堂内的黑衣男子对峙,准备一雪前耻时,还没等那些武林好手亮出兵器,只见那几位黑衣男子中为首的人从袖中拿出一样东西,起初太守身边那些好手还以为是什么暗器之类的,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高呼着“大人小心!”拦在太守大人身前,看那你追我赶的模样,好似生怕暗器落不到自己身上一般。
但遗憾的是那位黑衣男子掏出的明显不是暗器,而是一块精巧木牌,之后只见那男子将一块木牌丢在桌山,木牌上面刻有几个字样,而那些充当太守大人护卫的一众好手虽然一个个武功不俗,但都大字不识一个,看什么字无异于是看鬼画符一般无二,而那位被百八十位武林高手围住的太守透过缝隙远远看到那一面木牌后,虽然并未看到上面的字样,但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突然瞳孔紧缩、如遭雷击,之后连忙吩咐身后那一排弓箭手松开弓弦、放下弓箭,不顾身旁那数十位护卫再怎么好言相劝,那位太守大人像是变了个人一般,执意将一众护卫尽数赶出客堂,眼不见为净。
之后太守府客堂中除了太守与那几位黑衣身影之外四下无人后,那位太守大人连忙赔着笑走到那几位黑衣人桌边,看那模样姿态便像是青楼老鸨般迎上来,让为首的那位黑衣男子感到一阵恶寒。
当那位太守大人轻描淡写地瞥了一眼那块放置在桌上的木牌后,不露声色的咽了一口唾沫,之后落座与那几位黑衣男子心平气和的交谈了几句,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即下令将那至今还昏迷不醒的守门人拖出去再打上五十大板。
然后这位太守大人便唤来几位婢女,吩咐倒了几杯茶水,随后听到几位黑衣男子的嘱托,便来不及喝茶,急匆匆的走出客堂,不知去向了。
顷刻之后。
只见那位油光满面的微胖男子身着官服,头戴一顶显眼的乌纱帽,兴冲冲地从客堂外走入,这位便是当今姑苏城的太守大人,吴炜。
客堂中,吴炜边走边眉飞色舞的开口说道:“几位大人的命令我已吩咐下去了,现在姑苏城已经封城,不知几位大人接下来……”
吴炜火急火燎的走到座位处坐好,抿了一口还温热的茶水之后,目光灼灼地看向那几位黑衣身影,大有一副有事敬请诸位吩咐的奴才模样,哪还有半点当今姑苏城太守的威严,而一旁那些身形颤栗的婢女却早已见怪不怪了。
“封城只是第一步,而接下来,本来按照我们平时办案的惯例,应该是趁今晚的乱局之中浑水摸鱼,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这样做才能减少最大的伤亡。但奈何圣上此次龙颜震怒,怒火无处发泄之下,迁怒于满朝文武大臣,导致满朝大臣每日上朝都要承受圣上的雷霆震怒,一个个苦不堪言,长此以往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便不能这样做了,要尽快解决目标,趁早平息圣上的怒火。”身着黑衣的男子抿了口茶水,微微眯着眼眸,一边轻轻吹着手中的茶水,一边开口说道。
吴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单刀直入道:“不知本官能为诸位大人做些什么?”
“劳烦吴太守通知全姑苏所有的捕快集合,今夜听候差遣。”身着黑衣的男子把玩着手中的木牌,沉声道。
听到黑衣男子的吩咐后,吴炜不敢怠慢,连忙起身向客堂外走去,对那守在门口处的一名护卫小声叮嘱了几句。
“谨遵大人口谕!”护卫急忙应道,之后便匆忙跑开了。
吴炜扶了扶头顶的乌纱帽,抬头瞥了一眼那不知从何时起变得阴沉的天空,心中喃喃道:“要变天了啊。”
作为堂堂从五品太守、朝廷命官,寻常时吴炜是完全没必要畏惧客堂中那四位黑衣男子的,毕竟他只要不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身正不怕影子斜,即便是那几位直接听命于圣上的黑衣男子也奈何不了他。
但今时不同往日,当那位神秘的红衣魔女来到姑苏城后,他这位姑苏城太守大人便站在风口浪尖上,被无数权倾朝野的王臣贵族所注视。
毕竟那位红衣魔女几次三番刺杀朝廷命官,最后虽未得手,若还放任她继续逍遥法外,置当今满朝文武大臣的安危于何在?置当今楚国皇室、朝廷的脸面于何在?
他吴炜区区一姑苏太守,还能与那荆州一州刺史相提并论?
单单是客堂中这几位黑衣男子,便不是他这一区区太守能请动的。
太守府客堂中,那位黑衣男子将木牌收回袖中。
站在一旁的婢女不经意间瞥了那木牌一眼,当即愣住,随后有些惊奇,就这一个小小的木牌,便能让她家眼高于顶的老爷如此点头哈腰、低声下气?
只见那木牌上铭刻有三个字,勉强读过书识些字的婢女在心中将那几字略显晦涩的念出来:
“六扇……门?”
在临近那道雄伟的城门前,姜北远远便察觉到有些不对劲,没有看到平日中那扇敞开的城门同时,也没有看到平时在城门处进进出出的行人,只是遥遥看到人头攒动的百姓围着一堵紧闭着的城门,相互拥挤推搡着,发出混乱而吵杂的抱怨、谩骂声。
一条直通城外的驿道上,阳光灼热,道路两旁皆种有两排树木遮挡出阴凉,供路人行走。
树影婆娑下。
当白衣公子在稀疏的人流中度步时,从身旁偶然路过两位结伴而行的秀才。
只见其中一位手持折扇的秀才一边拍打着手中的折扇,一边愤慨道:“这是何故?不曾战乱、未逢饥荒,为何无故关城门?!……”
另一位手捧书卷的秀才皱着眉头,认真思索了一番随后开口道:“既然门候会突然关城门封城,就代表肯定不单单只是东城门,估计整个姑苏城东西南北四道城门都被封锁了,而那门候又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说法,支支吾吾的,在下敢说那门候绝对是不敢擅作主张的,背后肯定有人授意,说不定是官府的某位大人亲自下吩咐的……”
两道书生身影与姜北错身而过,顺着驿道向姑苏城内走去。
姜北随即停下脚步,眉头微皱,若有所思的开口唤道:“苏姑娘?”
追随在姜北身后有些愣神的苏晴竹忽然回过神来,方才她一直跟随姜北身后,低头踩着白衣少年留下的一道道脚印,显得乐此不疲,当听到身前姜北的呼唤声后,才后知后觉地抬起头来。
两人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只差半步距离,苏晴竹轻轻抬头,头戴的幕离便磕在身前公子的后背上,被碰歪了几分。
苏晴竹赶紧悄悄用素手扶正幕离,俏脸上浮现出一抹羞红,再次低下头,上前几步走到姜北身旁,柔声回问道:“公子,怎么了?”
姜北瞥了身旁的苏晴竹一眼,先是伸出一只手将后者肩上的一片落叶弹开,然后再指了指远处那扇被百姓层层围住的城门,郁闷道:“苏姑娘,不知道何故,城门被关上了……”
苏晴竹听到姜北的话语后,再顺着姜北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如后者所言,遥遥可见那堵被百姓围住的城门紧闭着,隔绝了城外的景色。
“公子不必惊慌,应该只是凑巧遇上了些事情罢了,奴家估计明日早早便会开城门了,无妨,今日找处客栈应付一晚便是。”苏晴竹眼眉间虽然有些许疑惑,但为了安慰身旁的姜北,还是强压下心中的猜疑,故作轻松的开口说道。
而在苏晴竹的印象中,即便是把近些年来姑苏城紧急封城的次数加起来,都寥寥无几。
身着一袭粉裙的苏晴竹偷偷观察着身旁姜北的反应,方才,当姜北观看了那场据说是江湖中两位赫赫有名的大侠决斗之后,直到现在都还一直闷闷不乐、沉默不语。
一开始,苏晴竹还以为是因为姜北身体羸弱,没能挤进那被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中,所以致使他没眼福看到那场据说很精彩的决斗,所以才导致他如此郁郁寡欢的。
而后来当苏晴竹试探着问起姜北方才那场决斗如何时,便已经提前准备好安慰姜北的话语了,却不曾想当姜北听到她的询问后,原本便阴沉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沉默着轻轻摇了摇头。
即使姜北没有明说,苏晴竹便已经猜出大致情况了。
方才当集市上有决斗时,她站在一棵树下,远远观望着将决斗场围得水泄不通的人们。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群中时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几度将决斗场中那两位“大侠”的嘶吼声淹没,那时,苏晴竹便有些疑惑,这姑苏江湖中,何时冒出两位绰号为“南堂鹰王”、“火林英杰”的高手?
现在想来,十有八九只是两个无名之辈哗众取宠罢了。
但是秉着能让姜北早日弃武从文,趁早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的心意,所以即便姜北如何郁闷难受,苏晴竹都只能装作视若无睹、置之不理。
驿道上,身着白衣的姜北轻轻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
姑苏城太守府。
客堂中,几道黑衣身影坐在一张红木桌前,桌上各自盛有一盏茶水。
几位婢女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像是面对着洪水猛兽一般,可不是,要问自家老爷是何等人物?那可是在这姑苏城中只手遮天的太守大人!官居从五品!但这又如何?还不是在这几位风尘仆仆的黑衣男子身前毕恭毕敬、不敢造次?
还记得当这几位黑衣男子来到太守府大门前,对那守门的人说要见太守大人时,可没少招人鄙夷、白眼,而这几位也不是善茬,反复说明来意之后,还不让进?那硬闯便是。
也是奇了怪了,就算是姑苏城太守府再怎么不济,也是堂堂太守府,足足有数十位武学高手镇守,但是不知为何,眼看着那四位黑衣身影明显是势单力薄的一方,却被他们一路势如破竹般闯到了太守府客堂,而那数十位镇守太守府的高手护卫,则是横七竖八的倒在太守府中,不知死活。
当那位正在外游玩的姑苏城太守大人听说太守府被几人硬闯之后,那叫一个大发雷霆、火冒三丈,备马车一路快马加鞭赶回太守府。
到底是什么人竟敢如此胆大包天?
若是此事传了出去,闹得姑苏城人尽皆知,太守府沦为笑柄,那么置身为堂堂姑苏太守的他颜面何存?
而当这位太守大人率领百八十位武林好手回到太守府中,与那几位坐在客堂内的黑衣男子对峙,准备一雪前耻时,还没等那些武林好手亮出兵器,只见那几位黑衣男子中为首的人从袖中拿出一样东西,起初太守身边那些好手还以为是什么暗器之类的,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高呼着“大人小心!”拦在太守大人身前,看那你追我赶的模样,好似生怕暗器落不到自己身上一般。
但遗憾的是那位黑衣男子掏出的明显不是暗器,而是一块精巧木牌,之后只见那男子将一块木牌丢在桌山,木牌上面刻有几个字样,而那些充当太守大人护卫的一众好手虽然一个个武功不俗,但都大字不识一个,看什么字无异于是看鬼画符一般无二,而那位被百八十位武林高手围住的太守透过缝隙远远看到那一面木牌后,虽然并未看到上面的字样,但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突然瞳孔紧缩、如遭雷击,之后连忙吩咐身后那一排弓箭手松开弓弦、放下弓箭,不顾身旁那数十位护卫再怎么好言相劝,那位太守大人像是变了个人一般,执意将一众护卫尽数赶出客堂,眼不见为净。
之后太守府客堂中除了太守与那几位黑衣身影之外四下无人后,那位太守大人连忙赔着笑走到那几位黑衣人桌边,看那模样姿态便像是青楼老鸨般迎上来,让为首的那位黑衣男子感到一阵恶寒。
当那位太守大人轻描淡写地瞥了一眼那块放置在桌上的木牌后,不露声色的咽了一口唾沫,之后落座与那几位黑衣男子心平气和的交谈了几句,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即下令将那至今还昏迷不醒的守门人拖出去再打上五十大板。
然后这位太守大人便唤来几位婢女,吩咐倒了几杯茶水,随后听到几位黑衣男子的嘱托,便来不及喝茶,急匆匆的走出客堂,不知去向了。
顷刻之后。
只见那位油光满面的微胖男子身着官服,头戴一顶显眼的乌纱帽,兴冲冲地从客堂外走入,这位便是当今姑苏城的太守大人,吴炜。
客堂中,吴炜边走边眉飞色舞的开口说道:“几位大人的命令我已吩咐下去了,现在姑苏城已经封城,不知几位大人接下来……”
吴炜火急火燎的走到座位处坐好,抿了一口还温热的茶水之后,目光灼灼地看向那几位黑衣身影,大有一副有事敬请诸位吩咐的奴才模样,哪还有半点当今姑苏城太守的威严,而一旁那些身形颤栗的婢女却早已见怪不怪了。
“封城只是第一步,而接下来,本来按照我们平时办案的惯例,应该是趁今晚的乱局之中浑水摸鱼,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这样做才能减少最大的伤亡。但奈何圣上此次龙颜震怒,怒火无处发泄之下,迁怒于满朝文武大臣,导致满朝大臣每日上朝都要承受圣上的雷霆震怒,一个个苦不堪言,长此以往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便不能这样做了,要尽快解决目标,趁早平息圣上的怒火。”身着黑衣的男子抿了口茶水,微微眯着眼眸,一边轻轻吹着手中的茶水,一边开口说道。
吴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单刀直入道:“不知本官能为诸位大人做些什么?”
“劳烦吴太守通知全姑苏所有的捕快集合,今夜听候差遣。”身着黑衣的男子把玩着手中的木牌,沉声道。
听到黑衣男子的吩咐后,吴炜不敢怠慢,连忙起身向客堂外走去,对那守在门口处的一名护卫小声叮嘱了几句。
“谨遵大人口谕!”护卫急忙应道,之后便匆忙跑开了。
吴炜扶了扶头顶的乌纱帽,抬头瞥了一眼那不知从何时起变得阴沉的天空,心中喃喃道:“要变天了啊。”
作为堂堂从五品太守、朝廷命官,寻常时吴炜是完全没必要畏惧客堂中那四位黑衣男子的,毕竟他只要不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身正不怕影子斜,即便是那几位直接听命于圣上的黑衣男子也奈何不了他。
但今时不同往日,当那位神秘的红衣魔女来到姑苏城后,他这位姑苏城太守大人便站在风口浪尖上,被无数权倾朝野的王臣贵族所注视。
毕竟那位红衣魔女几次三番刺杀朝廷命官,最后虽未得手,若还放任她继续逍遥法外,置当今满朝文武大臣的安危于何在?置当今楚国皇室、朝廷的脸面于何在?
他吴炜区区一姑苏太守,还能与那荆州一州刺史相提并论?
单单是客堂中这几位黑衣男子,便不是他这一区区太守能请动的。
太守府客堂中,那位黑衣男子将木牌收回袖中。
站在一旁的婢女不经意间瞥了那木牌一眼,当即愣住,随后有些惊奇,就这一个小小的木牌,便能让她家眼高于顶的老爷如此点头哈腰、低声下气?
只见那木牌上铭刻有三个字,勉强读过书识些字的婢女在心中将那几字略显晦涩的念出来:
“六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