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章 武陵一役 天下同悲


小说:皇朝未央   作者:天风堂主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0498/ 为您提供皇朝未央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武陵知府胡楠,以六千余众守军,火焚武陵,同十万余敌军玉石俱焚。
  消息传到长沙、荆州等地,各地百姓父老自发摆设香案,朝武陵城方向遥祭。
  武陵一役四日后,左龙武卫大将军徐英亲率六万轻骑昼夜兼程驰援荆州城。
  于荆州城下得知武陵之事,徐英同六万将士下马,朝武陵方向跪拜。
  武陵一役八日后,安国公尉迟涛于行军途中得知此事。
  尉迟涛面沉似水,召集麾下众将,通报武陵之事。
  众将闻之,俱是满腔悲愤,几近落泪。
  “诸位,长沙卫何大将军携九万壮士以身殉国。
  如今武陵知府胡楠,以六千忠义之士,同武陵城与十万敌军同归于尽。
  本将闻此噩耗,肝胆皆裂。本将在此立誓,誓以敌军如山尸骨,为忠义之士血祭。”尉迟涛说到最后,几近哽咽。
  武陵一役十二日后,消息传到洛阳兵部。
  当晚,坤极宫中,晋帝司马未央手握两份奏折,潸然泪下。
  其中一份,乃是武陵知府胡楠所写遗折,于封死城门当日,派人送往洛阳。
  另一份则是兵部尚书所写武陵一役军情。
  苏城在一旁也止不住落泪,语带悲伤:“央哥儿!武陵知府胡楠率六千壮士,以死相抗。
  火焚武陵,敌军十万灰飞烟灭。若非此举,荆州城难以保全。
  武陵一役,岭南敌军震动,数日未敢进兵。如今徐英大将军已到荆州,荆州可保无忧。
  若失荆州,尉迟涛大人想顺利渡江,绝非易事。”
  “苏城,朕只在书卷之中,听闻前代有如此忠臣英烈。
  朕从未想到,朕之朝中,亦有此等忠烈。
  传旨下去,命礼部赶制丧服。明日早朝,朕与百官,皆要为武陵忠烈披麻戴孝。
  半月之内,禁止歌舞声色,凡我大晋之地,皆要为武陵忠烈举哀。”
  皇帝说罢,再次打开胡楠那份遗折:微臣胡楠叩拜陛下。
  微臣有罪,私开国库,将八万库银分与守城将士。
  微臣无能,为陛下守不得武陵城。
  微臣唯有一死以报效朝廷。位卑未敢忘忧国,微臣死而无怨。唯愿王师早日退敌,还百姓一方平安。
  “卿舍身成仁,朕无以为报。区区数万库银,何足道哉?
  有朝一日,朕必亲赴武陵,为卿与六千忠烈公祭。”未央将那份遗折,翻阅多次,方才放下。
  次日早朝,皇帝与百官皆身披重孝,连守卫军兵,宫中內侍宫女,也都身穿孝服。
  金殿之上,白衣如雪。
  “兵部吴卿可在?”皇帝开口,兵部尚书吴启恒连忙出班。
  “吴卿,武陵之悲,朕肝肠寸断。即日起,兵部发文,责令各州县府招兵。
  朕欲成立左右骁卫,此二卫各十二万人建制。
  待兵员齐备,便交予安国公节制。
  于左卫,左龙武卫军中抽调兵将,与左右骁卫互换。此二卫大将军之职,一并由尉迟涛暂代。
  兵者,国之凶器。朕并非穷兵黩武之辈,然树欲静而风不止。
  朕需拥兵,以保国土臣民平安。”
  吴启恒领旨,心情同样沉重。
  皇帝盛怒,皆因武陵一役。此时募兵,也是无奈之举。
  “陛下,天下重启战乱,军费激增,国库不堪重负。
  若此时再度募兵,请恕老臣无能,户部恐无饷银可发。
  此时正是夏粮未熟,冬粮耗尽,青黄不接之时。光是筹集大军粮草,户部已是刮地三尺。
  若继续增兵,无粮草供应,恐会引起军士哗变。”
  户部尚书杨枫出班启奏。杨枫不想给皇帝当头泼冷水,可是实情如此,他也无法遮掩。
  皇帝一皱眉,他知杨枫所言句句属实。然此时发言,却让皇帝心中不悦。
  “陛下,杨尚书所言非虚。粮饷皆是大事,马虎不得。
  换而言之,此时募兵,恐非上策。新募之兵,未经训练,无甚战力可言。
  与岭南之战,有尉迟涛大将军,兵员尚可足用。
  陛下之意无差,募兵之时可从长计议。
  待到秋冬时节,粮饷充足之时,由兵部出面募兵训练,有一二年,便可形成战力。”
  陈日飞出班启奏。皇帝此时也醒悟过来,自己过于求成。
  未央心情平复下来,开口说道:“杨卿陈卿所言,思虑周全。
  朕一时急于求成,险些酿下大错。就依陈卿之见,募兵之事待冬日再行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