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剑拔弩张


小说:三国女霸王   作者:烛轩语风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6713/ 为您提供三国女霸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身为匈奴王的刘渊,之所以看见年纪轻轻的石虎,会有这么大反应,原因在于石虎手中,握着一支强大的羯族骑兵部队,整整两万清一色的重装骑兵。
  羯族,其起源应当追溯更早的大秦帝国时期。
  在当时匈奴族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冒顿。
  冒顿是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的长子。起初,头曼立冒顿为继承人,后来偏宠后娶阏氏生的少子,想废冒顿另立少子。于是,头曼送冒顿去月氏做人质。冒顿刚到,头曼就急攻月氏,想借月氏之手杀冒顿。
  危急关头,冒顿偷了一匹善马,逃回匈奴。头曼见冒顿勇壮,觉得杀了可惜,就改变主意,命他为万骑长。
  冒顿仇恨父亲,决心夺权。他发明一种镞矢,射出时发出响声,称为“鸣镝”。他向士卒发令:凡是鸣镝射击的目标,士卒必须跟着射,不射者斩!冒顿以鸣镝射自己的善马,有不发箭者,斩;以鸣镝射爱妾,犹豫未射者,斩;以鸣镝射头曼的善马,将士皆随鸣镝发箭。于是,冒顿知道士卒可用了。
  到了后来冒顿随父头曼前去狩猎,趁机以鸣镝射头曼单于,士卒一并随射,匈奴单于头曼就这样死在了儿子的乱箭之下。接着,冒顿将他的后母、弟弟及不服从他的大臣全部杀掉,自己做了单于。
  冒顿执政后,一连改善了许多政策,首先创立了军政合一的游牧国家。随后攻灭东胡,西击月氏,南侵中原,北服浑瘐、屈射、丁令、鬲昆、薪犁,开辟了匈奴最强盛的时期。
  在当时正是西汉高祖刘邦建业称帝之时。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大汉天子。在面临强大的匈奴帝国时,也不得不上演了一场汉民族的耻辱战争“白登之围”。
  随着刘邦在后来一连制定了和亲、纳贡等屈辱政策,汉帝国才得以保持和平,稳定。
  但是,对于当时的大汉来说,北方强大的匈奴,一直是汉人们无法泯灭的噩梦。
  直到60多年以后,汉王朝迎来了一位同样拥有雄才大略的明主。
  汉武帝刘彻。
  刘彻在位期间,为了摆脱汉人在匈奴面前的懦弱,先是派张骞出使西域,打算联合当时被匈奴打败的月氏,共同抗击匈奴。
  等张骞到了西域才知道,月氏一族在匈奴族的侵略下,大多跑为了躲避战乱,跑到了中亚地区休养。而一小部分则没有西迁,而是选择南下与羌人混居成为小月氏。
  经过几年的长途跋涉,张骞虽然成功找到了中亚地区的大月氏,结果已经习惯了安定生活的大月氏,完全放弃了回归旧居的打算,不愿意再与匈奴抗争。
  就这样,在完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汉武帝刘彻,正式向匈奴人宣战。
  那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尊严的战争,那是一个英才辈出的年代。
  在大将军卫青与少年将军霍去病的努力下,汉人终于战败了不可一世的匈奴,拿下了河西走廊,大汉帝国也进而奠定了东方霸主的地位。
  然而,时光荏苒,今天的匈奴卷土重来,新一代匈奴王刘渊,联络各个民族决心一雪前耻,再次踏足中原。
  而其中的羯族,便是当初小月氏繁衍出来的后代。
  这次联军,羯族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五万余人,但是其战斗力却非常强悍。第一个攻破玉门关大开通往关中道路的部队,就是羯族的战士。其中战力尤为突出的,便要属石虎手中的两万重装骑兵。
  严格的讲,羯族部队分别由石勒和朱尔容统领,石虎则是石勒的子侄。
  两位首领虽然同属一脉,但却一直面和心不和,暗地里皆有收编对方之意。
  在诸葛亮进驻金城以后,为了切断轩军的粮草供应,刘渊打算派羯族部队攻取西平。本来是要派朱尔容去的,但在这时石勒却自告奋勇,希望自己能代替朱尔容趟一回险。
  其条件是,朱尔容能分给自己一万步兵。后者思前想后,决定答应对方,毕竟镇守西平的可是汉军大将马超。
  就这样,石勒带着自己与朱尔容所部,共计两万羯族士兵向西平进发。
  其实石勒的想法也没有错,毕竟当时形势一片大好,自己虽然有些冒险,但却能光明正大的收编对方一万士兵,进可拿下西平为自己取得一座汉家城池,作为日后的根据地。退则可按兵不动,等待时局的变化。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石勒才出发没多久,就被诸葛亮夺下令居大营,切断了归路。在等候援军之时,又因为轻敌迎战了关羽、张飞这两个“万人敌”。最后还被马超白白捡了便宜。使得这位在后世“五胡乱华”璀璨一时的后赵开国君主,就这样在三国轻而易举地丢了脑袋。
  驻军在武威的胡人联军,当然还不清楚石勒的动向,不过时间一长,石虎便开始担心叔叔的安危,几次求刘渊发兵夺回令居大营,但终被刘渊以等候鲜卑援军为名,放弃了这个打算。
  又一连等了多日,鲜卑军队总算赶到,这令石虎大为喜悦,可是当他来到军营门前时,看到的却不是大军出发的尘土,而是歌舞升平的安逸。
  这一场面,引得这位年轻的将军大为恼火,所以才发生刚刚那样的场面。
  刘渊见石虎到来,自知多少有些理亏,所以起身陪着笑,想要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
  奈何石虎真根本就不给他这个面子,见刘渊示弱,就变本加厉,大声质问道:“刘渊!我倒要问问你,你究竟打算何时发兵,解救我叔父?”
  “放肆。”
  一声长吟,在朱尔容嘴中响起:“匈奴王是我们联军的首领,怎容你在此大呼小叫?还不赶快谢罪!”
  石虎扭头看向朱尔容,怒气哼哼地说:“呵呵~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俩穿一条裤子,你们就是想让我叔父死,然后收编我羯族士兵。”
  “大胆。”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匈奴军师靳准,拍案而起道:“石虎!我家大王看在你叔父的面上,一再忍让与你,你却变本加厉不分尊卑,真当这里是什么地方?来人!”
  一声令下,立即涌出十余名甲士,将石虎五人围在当中。
  石虎与四名护卫同时也抽出武器,拉开架势,随时准备应战。
  一时间,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其他首领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暗自庆幸。人人各怀鬼胎。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司马懿站起身,干咳两声道:“请诸位稍安勿躁,听我一言。”
  众人将目光集中在司马懿身上,后者朗声讲道:“诸位可知,想当年汉弱于匈奴,却能一次次侵入漠北,其根本原因在哪里么?”
  见众人不答,司马懿继续说道:“其原因就是在于匈奴内部不和,外有强敌,内部还要拼个你死我活,这才给汉人可乘之机。如今我们既然已经联合到了一起,若是还自相残杀,不是重蹈覆辙么?”
  说着,司马懿跨出桌子,对刘渊抱拳拱手道:“大王,石虎将军正值年少,言语中多有冒犯之语,念其是心中挂念自己的叔父,还望大王得以宽恕。”
  说实话,刘渊也不想与石虎刀兵相向,见有人劝解,索性摆了摆手,令甲士退下,随后说道:“石虎将军,稍安勿躁,本王正与众人商议打算近日出兵,夺回令居大营。”
  石虎见危机解除,知道今日若是翻脸,单凭自己是走不出军营的。旋即宝剑入鞘,拱了拱说:“那小将就回去等候大王的消息了,告辞。”
  说罢,头也不回地带着侍卫转身向外就走。
  石虎走后,人们又虚伪了几句,酒也失去了之前的味道,宴席便早早散去。
  司马懿回到自己的营帐后,亲自写了一封信,随后找来贴心的侍卫说:“将此信送到石虎的营中,亲自交给他,切记不要让旁人看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