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552/ 为您提供重生之国公嫡女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孙姨娘被领了进来,她身着白色罩纱裙,腰间用淡紫色软烟罗系着,梳着坠马髻,身上钗环首饰皆无,只有那耳朵上有米粒大小的白色莹润耳坠,真是素到了极点。
有人说要想俏,一身孝,林珺想着果真如此。
“贱妾拜见六姑娘。”孙姨娘袅袅娜娜的上前对林珺福身道。
林珺请了孙姨娘坐下后,开门见山的柔声对她说道:“姨娘有心了,以后就不要做了。两个哥儿的衣服都有他身边的伺候的给做,府里的针线房每季也会准备六套衣服给哥儿。”
“平日里也没有事情,做些针线活也能消遣时光,一点也不会劳神费力的。这个时辰叨扰姑娘,贱妾——很抱歉。贱妾这也是实在没了法子,才厚着脸皮来叨扰姑娘的。”孙姨娘此时脸上带着晕红的表情,侧低着头犹豫了一会,方才带着不自然的语气说道。
林珺体会过人在无助时求天天不应的心情,但她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不知孙姨娘求她什么,她姐弟在府里也算得上孤立无援了。
“姨娘直说所求之事便可。”林珺声音更加的柔和,让孙姨娘紧张的心思放松了些。上一世孙姨娘并没有求过她什么,素来安分守己,到大房被抄后,孙姨娘再一次的被官卖了。
“贱妾以前有国公爷照拂,国公爷——去了,如今贱妾的月例银子经常——经常拿不到手里,上个月的月例就没有发到手上——贱妾想——想姑娘能不能跟二太太说说——”孙姨娘犹犹豫豫的说着,面色间显得楚楚可怜。
“孙姨娘可知宿鸭,博山水库的重要?两座水库决堤造成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近十万百姓死于此灾造成的瘟疫。我听说你父亲是贪了那修筑加固堤坝的银子这才获罪抄斩。你父亲虽是从犯,但死伤百姓众多,你父不修福德,我父亲还会看在你服侍周到的份上照拂你家,可我不是我父亲。”
“姑娘,贱妾——贱妾实在是没了办法,也求过老夫人,可老夫人并未回贱妾话——”说道这里,孙姨娘的眼睛立刻便酸涩了起来。
她和林珺都未说话,沉默良久,她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面色凝重的说:“这事情说来也冤枉,家父当时只贪了十两的银子。要是不拿那钱,南阳郡官场风气如此,到时候得罪了上官,家父不仅会被排挤,还会受到那些贪污的官吏陷害。为保全家人,家父才拿了那十两银。——家祖母当时已逾七十高龄,就我父亲一个儿子。事发后,她还曾对贱妾说道,因她孩子连番夭折,就得了这么一个儿子,虽十分疼爱,但平日里家国天下,忠君爱民也多有教导,唯恐儿子不成器。她要知道家父会做出如此之事,还不如出生时就掐死在襁褓。最终她老人家在官兵没来之前让我外家舅父连夜赶往南阳,然后将手中积攒的棺材本尽数捐给了灾民。她懊悔自己养子不教之过,眼看孙家就要因此事被牵连而断后,当晚就气病了,不几日就去了。只是可怜我那无辜的的幼弟,当年仅不到六岁。家母知道我母女二人会被官卖后,因看我姿色上佳,哭着跪求我不要寻死,以后能照应弟弟,然后逼我发了毒誓,她便在家父被斩首当日死在了牢里——”
说道这里孙姨娘已经泪流满面,林珺先前不知内情,听了孙姨娘的话后,内心哀叹一声,上一世大舅舅不也是被别人牵连吗?官场身不由己的事情屡见不鲜,感同身受下,不免也跟着落泪。
她听了孙姨娘的话,心里不好受,一时无言,孙姨娘接着说道:“那时押解流犯的官差知道我家之事,家祖母素有善名,他知家祖母高义,在押解途中对家弟多有照顾,加之由贱妾舅父花钱打点,这才留得我那弟弟性命。可救急不救穷,舅父如今家里也没什么钱了。虽知家父——家父死不能抵罪,贱妾也本不求苟活于世,但家弟若就此去了,孙家就绝了嗣——今年年初家弟这一批官犯罪奴被从河北转押送去辽东,听说是辽王要进京,因此抽调一批官犯充当镇边之人。贱妾这几年观姑娘言行,知姑娘能耐,便想着姑娘能否帮忙打点一二,这才——这才——厚颜求到姑娘这里。”孙姨娘说道这里已经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孙姨娘先起来。”林珺让人扶了孙氏起来。
她本听了孙氏之言,正随着她凄然落泪,却被孙氏最后几句话牵绊住了心思。对了,藩王里辽王势大,可不就是最近要被召回京都圈禁么?
只是孙姨娘无意中的那句话让她想到的还不止这些,除去河北,调去辽东的还有各地不少的流放官奴,数量之巨,不下二十万。
但是真是为镇边这么简单?若不是有上一世的经历,对于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她也是会信的吧?
林珺深皱了眉头,暂且将那要深究的心思放下,想着先将孙姨娘的事解决再说。她抬头看到此时伺候在侧的谷香已经哭成了泪人,觉得她主仆二人好笑,为避免尴尬,她低声呵斥谷香道:“你哭什么?”
此时屋内气氛,她好笑的表情到底不合时宜,林珺便忍住了,只吩咐谷香下去自去梳洗。
“我不知这其中有内情,你父亲听着确实冤枉,但或许当时你父亲暗自将此事举报或可不至于如此,可或许当时你父亲被监视着也未可知——因事发牵涉之人都已去了,当时情景如何,我们这些后人无法猜知是何状况,因此可惜了——。哎……我父亲刚直不阿,想来他能帮你,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说着林珺叫来玉珠,让她拿了她装银子的盒子,从里面捡了二十两银子。“——这里有些银子,你先拿去用吧,你那点月例银子因我父亲去世也减了多半,如今估摸只剩三两了吧?”林珺问道。
“是的,姑娘。”孙姨娘还跪在地上,狼狈的擦着眼泪磕头道。孙姨娘生得若柳之姿,这样的人就算什么也不做,让人看着也怜惜,何况此时哭过一通。
“姨娘起来吧,我年纪小,受不得你这礼。我看既然你是往转押之地寄去银子,又得多方打点,这点银子就杯水车薪了,但你不用担心,打点的银子我这里会出的。可银子好解决,就是那流放地的监官要费心思搭上关系,我试试吧,你别抱太大希望,我年纪小,人微言轻,力有不及,所以——”林珺想了想后说道。
林珺姑母林薇在嫁入襄阳侯卫家五年便去世了,此时她那便宜姑父已经续娶了填房,林珺便想着求他帮忙。
上一世卫家十分冷漠,在周家和她们姐弟出事后没有人出面救助,因此她认为卫家相帮的可能性不大。
只除了卫家,在那远地她就没有认识的人了。加之她直觉的想将卫家这条线再搭起来,因此便想借此事试探卫家一二,看这卫家是否真那么无情?最不济,若卫家不肯相帮,她将此事托给周家商行管事即可。
“让姑娘费心,贱妾无以为报。”林珺话未完,孙姨娘说着这话就要行那三拜九叩的大礼,忙被林珺拦了下来。
林珺避了开去,让人扶着孙姨娘起来,又温和的安慰了她一番,才让丫鬟送了孙姨娘出了院子。
“姑娘也太好说话了,也不知孙姨娘说得是真是假,姑娘就又是拿银子,又是要照顾她弟弟的。”春融站在林珺身后不满的说道。
“伺候梳洗吧。”林珺这时也没了睡觉的心思,准备这就收拾了去闺学。她只是没想到春融竟然是她的丫鬟里最冷静的一个,她只是可怜孙姨娘罢了,是真是假,她派人帮着打点时,自然会探明。
有人说要想俏,一身孝,林珺想着果真如此。
“贱妾拜见六姑娘。”孙姨娘袅袅娜娜的上前对林珺福身道。
林珺请了孙姨娘坐下后,开门见山的柔声对她说道:“姨娘有心了,以后就不要做了。两个哥儿的衣服都有他身边的伺候的给做,府里的针线房每季也会准备六套衣服给哥儿。”
“平日里也没有事情,做些针线活也能消遣时光,一点也不会劳神费力的。这个时辰叨扰姑娘,贱妾——很抱歉。贱妾这也是实在没了法子,才厚着脸皮来叨扰姑娘的。”孙姨娘此时脸上带着晕红的表情,侧低着头犹豫了一会,方才带着不自然的语气说道。
林珺体会过人在无助时求天天不应的心情,但她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不知孙姨娘求她什么,她姐弟在府里也算得上孤立无援了。
“姨娘直说所求之事便可。”林珺声音更加的柔和,让孙姨娘紧张的心思放松了些。上一世孙姨娘并没有求过她什么,素来安分守己,到大房被抄后,孙姨娘再一次的被官卖了。
“贱妾以前有国公爷照拂,国公爷——去了,如今贱妾的月例银子经常——经常拿不到手里,上个月的月例就没有发到手上——贱妾想——想姑娘能不能跟二太太说说——”孙姨娘犹犹豫豫的说着,面色间显得楚楚可怜。
“孙姨娘可知宿鸭,博山水库的重要?两座水库决堤造成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近十万百姓死于此灾造成的瘟疫。我听说你父亲是贪了那修筑加固堤坝的银子这才获罪抄斩。你父亲虽是从犯,但死伤百姓众多,你父不修福德,我父亲还会看在你服侍周到的份上照拂你家,可我不是我父亲。”
“姑娘,贱妾——贱妾实在是没了办法,也求过老夫人,可老夫人并未回贱妾话——”说道这里,孙姨娘的眼睛立刻便酸涩了起来。
她和林珺都未说话,沉默良久,她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面色凝重的说:“这事情说来也冤枉,家父当时只贪了十两的银子。要是不拿那钱,南阳郡官场风气如此,到时候得罪了上官,家父不仅会被排挤,还会受到那些贪污的官吏陷害。为保全家人,家父才拿了那十两银。——家祖母当时已逾七十高龄,就我父亲一个儿子。事发后,她还曾对贱妾说道,因她孩子连番夭折,就得了这么一个儿子,虽十分疼爱,但平日里家国天下,忠君爱民也多有教导,唯恐儿子不成器。她要知道家父会做出如此之事,还不如出生时就掐死在襁褓。最终她老人家在官兵没来之前让我外家舅父连夜赶往南阳,然后将手中积攒的棺材本尽数捐给了灾民。她懊悔自己养子不教之过,眼看孙家就要因此事被牵连而断后,当晚就气病了,不几日就去了。只是可怜我那无辜的的幼弟,当年仅不到六岁。家母知道我母女二人会被官卖后,因看我姿色上佳,哭着跪求我不要寻死,以后能照应弟弟,然后逼我发了毒誓,她便在家父被斩首当日死在了牢里——”
说道这里孙姨娘已经泪流满面,林珺先前不知内情,听了孙姨娘的话后,内心哀叹一声,上一世大舅舅不也是被别人牵连吗?官场身不由己的事情屡见不鲜,感同身受下,不免也跟着落泪。
她听了孙姨娘的话,心里不好受,一时无言,孙姨娘接着说道:“那时押解流犯的官差知道我家之事,家祖母素有善名,他知家祖母高义,在押解途中对家弟多有照顾,加之由贱妾舅父花钱打点,这才留得我那弟弟性命。可救急不救穷,舅父如今家里也没什么钱了。虽知家父——家父死不能抵罪,贱妾也本不求苟活于世,但家弟若就此去了,孙家就绝了嗣——今年年初家弟这一批官犯罪奴被从河北转押送去辽东,听说是辽王要进京,因此抽调一批官犯充当镇边之人。贱妾这几年观姑娘言行,知姑娘能耐,便想着姑娘能否帮忙打点一二,这才——这才——厚颜求到姑娘这里。”孙姨娘说道这里已经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孙姨娘先起来。”林珺让人扶了孙氏起来。
她本听了孙氏之言,正随着她凄然落泪,却被孙氏最后几句话牵绊住了心思。对了,藩王里辽王势大,可不就是最近要被召回京都圈禁么?
只是孙姨娘无意中的那句话让她想到的还不止这些,除去河北,调去辽东的还有各地不少的流放官奴,数量之巨,不下二十万。
但是真是为镇边这么简单?若不是有上一世的经历,对于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她也是会信的吧?
林珺深皱了眉头,暂且将那要深究的心思放下,想着先将孙姨娘的事解决再说。她抬头看到此时伺候在侧的谷香已经哭成了泪人,觉得她主仆二人好笑,为避免尴尬,她低声呵斥谷香道:“你哭什么?”
此时屋内气氛,她好笑的表情到底不合时宜,林珺便忍住了,只吩咐谷香下去自去梳洗。
“我不知这其中有内情,你父亲听着确实冤枉,但或许当时你父亲暗自将此事举报或可不至于如此,可或许当时你父亲被监视着也未可知——因事发牵涉之人都已去了,当时情景如何,我们这些后人无法猜知是何状况,因此可惜了——。哎……我父亲刚直不阿,想来他能帮你,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说着林珺叫来玉珠,让她拿了她装银子的盒子,从里面捡了二十两银子。“——这里有些银子,你先拿去用吧,你那点月例银子因我父亲去世也减了多半,如今估摸只剩三两了吧?”林珺问道。
“是的,姑娘。”孙姨娘还跪在地上,狼狈的擦着眼泪磕头道。孙姨娘生得若柳之姿,这样的人就算什么也不做,让人看着也怜惜,何况此时哭过一通。
“姨娘起来吧,我年纪小,受不得你这礼。我看既然你是往转押之地寄去银子,又得多方打点,这点银子就杯水车薪了,但你不用担心,打点的银子我这里会出的。可银子好解决,就是那流放地的监官要费心思搭上关系,我试试吧,你别抱太大希望,我年纪小,人微言轻,力有不及,所以——”林珺想了想后说道。
林珺姑母林薇在嫁入襄阳侯卫家五年便去世了,此时她那便宜姑父已经续娶了填房,林珺便想着求他帮忙。
上一世卫家十分冷漠,在周家和她们姐弟出事后没有人出面救助,因此她认为卫家相帮的可能性不大。
只除了卫家,在那远地她就没有认识的人了。加之她直觉的想将卫家这条线再搭起来,因此便想借此事试探卫家一二,看这卫家是否真那么无情?最不济,若卫家不肯相帮,她将此事托给周家商行管事即可。
“让姑娘费心,贱妾无以为报。”林珺话未完,孙姨娘说着这话就要行那三拜九叩的大礼,忙被林珺拦了下来。
林珺避了开去,让人扶着孙姨娘起来,又温和的安慰了她一番,才让丫鬟送了孙姨娘出了院子。
“姑娘也太好说话了,也不知孙姨娘说得是真是假,姑娘就又是拿银子,又是要照顾她弟弟的。”春融站在林珺身后不满的说道。
“伺候梳洗吧。”林珺这时也没了睡觉的心思,准备这就收拾了去闺学。她只是没想到春融竟然是她的丫鬟里最冷静的一个,她只是可怜孙姨娘罢了,是真是假,她派人帮着打点时,自然会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