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4602/ 为您提供小厂风云录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余主任和小张从汕头调查回厂,他不知道该向郑仲显怎样汇报。
他这个平日在全厂大声作思想教育工作的厂办主任,没想到一出了厂门才能全然发挥不出作用。这倒是不能说他自己没有自知之明,他早就知道自己这点能干是无法胜任这项调查工作的,但郑仲显偏偏点名叫他去。他一路上都在揣测郑仲显的意图,郑仲显明知道他们俩个都不懂业务,却让他们去查,这不是要出他的洋相。可是,他想来又想去,自己并没有在哪方面得罪他啊。他这个年龄他这个水平他是不存在着更大的野心,他只想平平稳稳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罢了。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最后他推测郑仲显一定是在这个事上想和稀泥。
他和小张来到汕头按照地址还真找到了那个五金店,这个胜利当时确实给了他们不少信心,接下来的事情便如一盆冷水从头淋到脚了。
当他们向店老板说明来意,并将从厂里带来的调查证明给老板看。
老板将证明只扫了一眼,连接都没接过来看一下,便说:“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有那么多生意,哪里还记得清楚,至于想查一下帐单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帐只有工商、税务部门可以查,哪里能说看就看,说查就查的。”
余主任和小张还想说些什么,那老板却早已丢下他们去和其它顾客谈生意了。他们在那里又呆了一会,看到全是摆满五金工具及一些乱七八糟的小电器,电子元器件却是一个也没看到,他们想就此叫老板解释一下。但那老板只应了声“没有时间”便再也不理他们了。他们只好灰溜溜地返回招待所。
余主任当时是一点主意也没有了,便问小张说:“我们明天就回去?”
小张说:“那么早回去,会给别人造成此事易办或者是我们办事不负责任、草草了事的印象,这两种印象不管哪种都对我们不利,我是一个小人物倒没什么,可是对主任可就不是很好了。”
余主任一想很对,便与小张在汕头各个景区玩了一个礼拜才返回。
回去的当天,余主任回家放下行李就赶回厂去了郑仲显办公室。
余主任在厂办工作久,知道这种调查取证工作的严肃性,不敢对郑仲显隐瞒,一五一十地将所见所闻如实汇报给他听,只是夸大了他们寻找这家商店的艰辛。
郑仲显听完后深思良久,这便令余主任开始浑身冒汗。
郑仲显问:“经你们调查,确实有这家商店?*也确实是这家商店开出的?”
“对”
“那依你们调查来看,这次采购的器材符不符合正规采购渠道?”
余主任脑子转了几圈后说:“应该是正常,有商店有*,就算其中价格有些高,也属于商家的事情。”
“这次你们辛苦了,你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开个办公会,你把这次调查情况好好梳理梳理,在会上汇报一下,并拟一份书面材料好上报省局里。”
事情的进展显然在郑仲显的意图之中,第二天的办公会很快便形成了一致意见。郑仲显马上在电话里向局长做了汇报,局长对他们处理此事的方法和态度乃至结果给予了肯定,叮嘱他一定要做好下面工人的思想工作。至此郑仲显心中才舒了一口气。
余主任去汕头调查此事前,郑仲显已经叫方越将消息向下面透露出去,引起全厂大多数人热血沸腾,更有许多人幸灾乐祸地等着看热闹。
徐天、高平便也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都在转着同一个心思:这次李达忠死定了。
余主任与小张离厂后这个星期,全厂出奇的安静,任何任务完成的很好。李达忠、钟成德也显得很镇定,与过去不同的是脸上经常挂着笑脸,不管面对何种身份的人都会与之说说笑话,全厂处处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这种祥和现象一直到余主任回来开始变得有些凝重,因为所有关注些事的人都发现李达忠脸上的笑容更加具有自然之色。果然就在厂办公会开完的那天,消息已经传遍全厂每个角落,调查结果是器材采购渠道正常无疑点。
全厂顿时哗然,大多数事不关已只想看热闹的人兴味索然,一些正直的人直摇头:自古官场皆是官官相护。
一车间有的更是聚集在一起忿忿不平,无心工作。
李达忠知道此时众怒难犯,便当作没有事情发生一般,有什么工作尽量叫徐天去安排落实。
后来高平等一帮人又在徐天的授意下集体到郑仲显那里反映情况。
郑仲显当即表态此事厂里还会跟踪调查,如果证据确凿,一定会严肃处理。
众人明白郑仲显在敷衍了事,却也无可奈何。但是对厂里不满的情绪渐渐在更多人的口中流露出来,三三两两无事聚集在一起的人闲谈中将厂里发生的黑暗事情一一暴露出来。这便有机会让凌心竹、齐辉、余军等后进厂的年轻人大饱耳福。
这种不满的情绪起起伏伏在人们心里荡漾着跨到了第二年。
赵总退休了,李达忠被任命为新的总工。
刚听到这消息,人们有些惊愕,后来便似乎反应过来。大家奔走相告,兴奋的神情重新洋溢在许多人的脸上。大家都说,这回李达忠可是明升暗降了,因为谁都知道厂里的总工没有什么实权,仅负责科研及业务培训事项,而且最关键的是航电厂还从没听说哪一届总工能够再往上升的。“他被郑仲显挂起来,他就在那个位置上等着退休吧!”大家开始佩服郑仲显的手段。
徐天如愿被任命为一车间主任,高平亦被提升为副主任。跟着这批任命的中层领导还有朱自惠被正式任命为二车间副主任。唯一技术科科长黄胜养没能开心,因为他老早就盯着总工这个位置,现在却被李达忠捡了个现成便宜。他可不像其他人那样想法,说什么李达忠明升暗降,升了就是升了,坐了总工在位置,就自然进了厂常委,什么事情都有说话的权力啦。
郑仲显为了活跃一下厂里的气氛,重新营造积极向上场面,叫厂部策化一个活动。余主任与宣传干事绞尽脑汁,便拟了一个关于“知厂、爱厂、建厂”演讲比赛活动计划。郑仲显一听,给予高度赞扬,叫余主任马上着手办,争取在“五一”前举行。
余主任觉得技术科档案室的刘萌是个文学爱好者,平时偶有一些小散文发表在《滨江日报》上,便把她从技术科借调过来负责演讲的筹措工作。
刘萌刚到厂部,以为自己大显身手的时机到了,非常积极地工作起来。她经常拿着文件夹下车间督促演讲工作落实情况。她去车间时往往带着一付上级机关检查工作那种趾高气扬神态,在车间办公室里往往一坐就是大半个钟头,一会吹嘘她的文章,一会叙述余主任是如何请她去厂办帮工。如果有人因此向她请教,她便会毫不客气地认真地指点起来。
只有徐天是真心盼望她过来,他自从当上主任,雄心勃勃想干番事业,自然不能经常去技术科会她,更关键刘萌还能经常带些有关机关的最新动态给他。
但刘萌没到厂办工作一个星期便又回到了她原来的位置。原来刘萌想正式调到厂办,便跑到郑仲显那里大吹特吹,说上次局里宣传处长来厂里时亲自接见了她,她将她写的文章给她看,处长说很了不起,并许诺有机会安排她去省里学习进修。
郑仲显一听,心里想居然拿处长来压我,转头他叫来余主任,说:“这刘萌不安心在厂办里工作,你马上把她给调回技术科去,如果在技术科也不安心的话,就将她下到车间去。”就这样刘萌又回到了技术科,这件事情让大家彻底忘记去年的不快。
二车间黄天琴在女人堆中私底下说:“我们这个厂长别看他长得瘦弱,却真是有男子汉的气魄,什么事情说一不二,还有他那笔尖子也相当厉害,可不像我们厂办余主任,长得那么魁梧,却像姑娘一样软巴巴的,对谁都是满口甜言蜜语,有一次他见到我说,‘多嘴琴’你真是越来越漂亮了。他妈的放屁,我长得怎么样我自己还不知道吗?居然还说我比谁谁漂亮,男人就算在心里想着谁漂亮,也不用整天都挂在嘴上啊,搞得自己一点威信都没有,谁找他办事屁都不顶用。当你的面说你多行多行,许下诺言最后从来没有兑现过,做男人就应该像郑厂长一样说一不二,别和妇娘婆一样婆婆妈妈的。”
他这个平日在全厂大声作思想教育工作的厂办主任,没想到一出了厂门才能全然发挥不出作用。这倒是不能说他自己没有自知之明,他早就知道自己这点能干是无法胜任这项调查工作的,但郑仲显偏偏点名叫他去。他一路上都在揣测郑仲显的意图,郑仲显明知道他们俩个都不懂业务,却让他们去查,这不是要出他的洋相。可是,他想来又想去,自己并没有在哪方面得罪他啊。他这个年龄他这个水平他是不存在着更大的野心,他只想平平稳稳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罢了。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最后他推测郑仲显一定是在这个事上想和稀泥。
他和小张来到汕头按照地址还真找到了那个五金店,这个胜利当时确实给了他们不少信心,接下来的事情便如一盆冷水从头淋到脚了。
当他们向店老板说明来意,并将从厂里带来的调查证明给老板看。
老板将证明只扫了一眼,连接都没接过来看一下,便说:“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有那么多生意,哪里还记得清楚,至于想查一下帐单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帐只有工商、税务部门可以查,哪里能说看就看,说查就查的。”
余主任和小张还想说些什么,那老板却早已丢下他们去和其它顾客谈生意了。他们在那里又呆了一会,看到全是摆满五金工具及一些乱七八糟的小电器,电子元器件却是一个也没看到,他们想就此叫老板解释一下。但那老板只应了声“没有时间”便再也不理他们了。他们只好灰溜溜地返回招待所。
余主任当时是一点主意也没有了,便问小张说:“我们明天就回去?”
小张说:“那么早回去,会给别人造成此事易办或者是我们办事不负责任、草草了事的印象,这两种印象不管哪种都对我们不利,我是一个小人物倒没什么,可是对主任可就不是很好了。”
余主任一想很对,便与小张在汕头各个景区玩了一个礼拜才返回。
回去的当天,余主任回家放下行李就赶回厂去了郑仲显办公室。
余主任在厂办工作久,知道这种调查取证工作的严肃性,不敢对郑仲显隐瞒,一五一十地将所见所闻如实汇报给他听,只是夸大了他们寻找这家商店的艰辛。
郑仲显听完后深思良久,这便令余主任开始浑身冒汗。
郑仲显问:“经你们调查,确实有这家商店?*也确实是这家商店开出的?”
“对”
“那依你们调查来看,这次采购的器材符不符合正规采购渠道?”
余主任脑子转了几圈后说:“应该是正常,有商店有*,就算其中价格有些高,也属于商家的事情。”
“这次你们辛苦了,你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开个办公会,你把这次调查情况好好梳理梳理,在会上汇报一下,并拟一份书面材料好上报省局里。”
事情的进展显然在郑仲显的意图之中,第二天的办公会很快便形成了一致意见。郑仲显马上在电话里向局长做了汇报,局长对他们处理此事的方法和态度乃至结果给予了肯定,叮嘱他一定要做好下面工人的思想工作。至此郑仲显心中才舒了一口气。
余主任去汕头调查此事前,郑仲显已经叫方越将消息向下面透露出去,引起全厂大多数人热血沸腾,更有许多人幸灾乐祸地等着看热闹。
徐天、高平便也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都在转着同一个心思:这次李达忠死定了。
余主任与小张离厂后这个星期,全厂出奇的安静,任何任务完成的很好。李达忠、钟成德也显得很镇定,与过去不同的是脸上经常挂着笑脸,不管面对何种身份的人都会与之说说笑话,全厂处处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这种祥和现象一直到余主任回来开始变得有些凝重,因为所有关注些事的人都发现李达忠脸上的笑容更加具有自然之色。果然就在厂办公会开完的那天,消息已经传遍全厂每个角落,调查结果是器材采购渠道正常无疑点。
全厂顿时哗然,大多数事不关已只想看热闹的人兴味索然,一些正直的人直摇头:自古官场皆是官官相护。
一车间有的更是聚集在一起忿忿不平,无心工作。
李达忠知道此时众怒难犯,便当作没有事情发生一般,有什么工作尽量叫徐天去安排落实。
后来高平等一帮人又在徐天的授意下集体到郑仲显那里反映情况。
郑仲显当即表态此事厂里还会跟踪调查,如果证据确凿,一定会严肃处理。
众人明白郑仲显在敷衍了事,却也无可奈何。但是对厂里不满的情绪渐渐在更多人的口中流露出来,三三两两无事聚集在一起的人闲谈中将厂里发生的黑暗事情一一暴露出来。这便有机会让凌心竹、齐辉、余军等后进厂的年轻人大饱耳福。
这种不满的情绪起起伏伏在人们心里荡漾着跨到了第二年。
赵总退休了,李达忠被任命为新的总工。
刚听到这消息,人们有些惊愕,后来便似乎反应过来。大家奔走相告,兴奋的神情重新洋溢在许多人的脸上。大家都说,这回李达忠可是明升暗降了,因为谁都知道厂里的总工没有什么实权,仅负责科研及业务培训事项,而且最关键的是航电厂还从没听说哪一届总工能够再往上升的。“他被郑仲显挂起来,他就在那个位置上等着退休吧!”大家开始佩服郑仲显的手段。
徐天如愿被任命为一车间主任,高平亦被提升为副主任。跟着这批任命的中层领导还有朱自惠被正式任命为二车间副主任。唯一技术科科长黄胜养没能开心,因为他老早就盯着总工这个位置,现在却被李达忠捡了个现成便宜。他可不像其他人那样想法,说什么李达忠明升暗降,升了就是升了,坐了总工在位置,就自然进了厂常委,什么事情都有说话的权力啦。
郑仲显为了活跃一下厂里的气氛,重新营造积极向上场面,叫厂部策化一个活动。余主任与宣传干事绞尽脑汁,便拟了一个关于“知厂、爱厂、建厂”演讲比赛活动计划。郑仲显一听,给予高度赞扬,叫余主任马上着手办,争取在“五一”前举行。
余主任觉得技术科档案室的刘萌是个文学爱好者,平时偶有一些小散文发表在《滨江日报》上,便把她从技术科借调过来负责演讲的筹措工作。
刘萌刚到厂部,以为自己大显身手的时机到了,非常积极地工作起来。她经常拿着文件夹下车间督促演讲工作落实情况。她去车间时往往带着一付上级机关检查工作那种趾高气扬神态,在车间办公室里往往一坐就是大半个钟头,一会吹嘘她的文章,一会叙述余主任是如何请她去厂办帮工。如果有人因此向她请教,她便会毫不客气地认真地指点起来。
只有徐天是真心盼望她过来,他自从当上主任,雄心勃勃想干番事业,自然不能经常去技术科会她,更关键刘萌还能经常带些有关机关的最新动态给他。
但刘萌没到厂办工作一个星期便又回到了她原来的位置。原来刘萌想正式调到厂办,便跑到郑仲显那里大吹特吹,说上次局里宣传处长来厂里时亲自接见了她,她将她写的文章给她看,处长说很了不起,并许诺有机会安排她去省里学习进修。
郑仲显一听,心里想居然拿处长来压我,转头他叫来余主任,说:“这刘萌不安心在厂办里工作,你马上把她给调回技术科去,如果在技术科也不安心的话,就将她下到车间去。”就这样刘萌又回到了技术科,这件事情让大家彻底忘记去年的不快。
二车间黄天琴在女人堆中私底下说:“我们这个厂长别看他长得瘦弱,却真是有男子汉的气魄,什么事情说一不二,还有他那笔尖子也相当厉害,可不像我们厂办余主任,长得那么魁梧,却像姑娘一样软巴巴的,对谁都是满口甜言蜜语,有一次他见到我说,‘多嘴琴’你真是越来越漂亮了。他妈的放屁,我长得怎么样我自己还不知道吗?居然还说我比谁谁漂亮,男人就算在心里想着谁漂亮,也不用整天都挂在嘴上啊,搞得自己一点威信都没有,谁找他办事屁都不顶用。当你的面说你多行多行,许下诺言最后从来没有兑现过,做男人就应该像郑厂长一样说一不二,别和妇娘婆一样婆婆妈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