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手工业计划


小说:掌舵大宋   作者:一号nio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3428/ 为您提供掌舵大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关于侬智高起兵的这段历史,薛志勇其实也并非了解很深,也就清楚里面几个重点人物,如狄青、杨文广、余靖等。
  而对于魏瓘这个人,薛志勇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但有一点他却可以确定,魏瓘担任知州外,必然也会担任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
  他之所以会清楚,主要是他之前,曾在某个羊城历史协会开办的活动里,做过一次演讲,其中有一个历史资料他印象深刻:
  皇佑四年,六月,(仁宗)诏令知广州从此兼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经略安抚使遂为广东最高长官。
  经略安抚使是宋时的地方民政长官,用后世的话通俗来讲,就是广州市长从此之后兼任广东高官。
  现在薛志勇等人所处的时间,已是皇佑四年七月底了。而魏瓘的上任时间正好在这个诏令之后。
  可让薛志勇没想到的是,古代信息流通缓慢,而且魏瓘尚未上任,赵贺这个身处于南部小县的县令,还并不知道魏瓘这个知州会兼任安抚使。
  所以当薛志勇说出那句话后,赵贺‘刷’地一下从座位站起来,着急问道:“你怎么知道魏大人会兼任广东经略安抚使?”
  愣了一下,薛志勇知道自己说太快说漏嘴了。可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难道赵大人还不知道吗,今年六月官家便诏令,知广州从此兼任安抚使了。”
  妈耶,还有这种事。
  赵贺慌了,他明白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了。如果魏瓘只是知州,那他的权力范围也仅局限于广州。
  侬智高东征时,州内各个县令都贪生怕死第一时间躲到广州城去了。
  赵贺是料定魏瓘不敢一口气全把广州的县令给撤了,否则他麾下管理会出现断层。所以才亡羊补牢做各种善政。
  可现在人家是经略安抚使,整个广南东路的官员都随他调动。魏瓘要是觉得广州各个县令都是腐败堕落,那全废掉了又如何,从其他州再调几个过来填补空缺即可。
  “你是从何处得到这个消息的,是否属实?”
  “学生自有渠道,至于属实与否,魏大人几日后便到任,届时赵大人自然清楚。”
  从薛志勇的口气来看,赵贺知道这件事十有八九应该是真的。
  忧愁的赵贺来回踱了几步,随后转身握着薛志勇的双肩,问道:“薛兄,你既然知晓此事,肯定也有破局的办法,对吧?”
  笑了笑,薛志勇道:“大人,学生还没分析完了。”
  “对对对,你继续说!”
  略微酝酿一下,薛志勇又言道:“那学生斗胆说得更直白一些,此次岭南官场频发乱象,整治已然是铁板钉钉的了。而赵大人你,应该也在整治范围之内。”
  能分析出这个结果的,薛志勇不是第一个,但他是肯定是说得最直白的那个,而且是直白过头了。可没办法,这一点虽然是赵贺的痛楚,却也是他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
  “想要从整治的名单里面跳出来,赵大人必须证明你的价值,甚至做到南海县非赵大人你担任不可的程度。”薛志勇渐入佳境,又道:“而如果只是单单发粮救济流民,并不能提现出大人的价值。因为这种事换作任何其他一名县令都可以做到。”
  “对啊!”赵贺猛拍大腿,他这阵子就一直在想,除了善政好像还缺点什么。经薛志勇一点拨,他头上似乎有个灯泡亮起。“薛先生大才也,那我应该怎么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从直呼其名,到薛兄,再到薛先生。赵贺对薛志勇的称谓越变越高,由此可见赵县令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学生这里有民政、财政、军事三条计策,不知大人想听哪一条?”
  哎哟,还有三个解决办法。“全都听,一一说来。”
  “那好,学生先讲民政这一条。”薛志勇伸出手指了指外面,说道:“大人难道不觉得,外面那一群流民,是破局的关键要点吗?”
  “知道啊。”赵贺对于这个回答不太满意,说道:“所以我开仓放粮了啊!”
  “但是流民终究只是流民,他们虽然记念大人的好,可迟早还是会离开此地,返回原籍。而好的政绩需要百姓反复议论才会流传开来,只有这一批接受过恩惠的流民在此落地生根了。那将来魏知州即便想罢免大人你的职位,百姓纷纷反对挽留的话,那他也不敢违背民意啊。”
  是这个理啊!赵贺觉得听完后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可转念一想,“你的意思是,给所有的流民办理户籍?可我这县里既没有足够的土地,也没有足够的粮食,更没有足够的人员去管理啊。本官何尝不想治下户口众多,可施政一旦失误,那将祸乱丛生啊!”
  “那这个时候就需要说到第二条计策,财政!”薛志勇的三条计策本来就不是分开的,他只是想起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流民固然是一个负担,可与此同时也是一大劳动力。这个时候县令大人需要给他们的并非只是捐赠,更应该给他们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他们心里有了盼头,自然不会生乱。”
  “劳动力?工作?”这些词倒是挺新鲜的,在赵贺印象中,百姓的生活方式无非就几种:种田、做生意、做帮工。
  薛志勇口中的‘工作’,应该是做帮工的意思,可现在谁的生活都不好过,哪有钱雇他们啊?
  “具体如何运作,学生可以简单讲一下。”薛志勇伸出了一根手指,说道:“第一,大人现在手中尚有余粮,与其随意发放,不如以工代赈,让流民们在镇内盖几间大厂房。”
  “第二,将流民分成几批,每一间大厂房都可以用来集中生产货物。如纺织、造纸、水果加工等。”
  “第三,生产需要成本。我相信州内还有不少乡绅土豪,大人动用一下权力,让他们掏钱作为成本。许诺生产出来的货物售卖之后他们都能占到一定的份额。”
  “第四,广州海运便利,还有不少海外船只停泊。生产出来的货物可以通过他们售与沿海各地。”
  “第五,交易产生的利润分发给各个掏钱的乡绅土豪之外,剩余的还能作为百姓的工钱,让他们有动力继续生产。如此一整个链条一旦生成,那对于大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天大的功绩啊。别说保住当前的官位,再晋升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一番话说得赵贺热血沸腾,可等他反复琢磨了几次之后,发觉到一个大问题:“可是你所说的纺织、造纸,和什么什么水果加工的,都是一些匠人的传家技术,那些流民基本都不会啊!”
  “大人,这些我都会,而且全部都可以教给那些流民!”
  薛志勇的笑容里充满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