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3359/ 为您提供传奇歌星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马上就要元旦。
自从那日去过温柔的家,孟新不但帮助温爸顺利买下了夜市新增的商铺,他和温柔的爱情也获得了家人们的祝福。
这期间,孟爸顺利出院,在家休养。
孟新则是重操旧业,继续干起了夜市,随着更新换代,“西游蚵仔煎”的吸引力不比从前,于是孟新开始卖起了臭豆腐。
毕竟,烤鱿鱼、蚵仔煎和臭豆腐,可是旅游景区的小吃三巨头。
独特的酱料创造出新奇的美味,夜市的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等到明年初店铺建好,就可以继续扩大经营。
这中间,陈华陆陆续续来过几次,他让孟新等待禁演令结束,而陈华继续筹划未来怎么让孟新成功出道。
夜市生意不忙的时候,孟新也专门找过林威等朋友,喝酒谈天,继续关注着演艺圈的动态。
这三个月里,华夏演艺圈也发生了不少趣事。
王义敏借助《真心绝情》,意外捧得金曲奖杯,获得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的他,还不知道他的歌唱生涯会继续坎坷,反而借助这段日子在电视节目打歌时展露出的才华,吸引到电视节目制作人的注意,从而在明年一飞冲天,成为宝岛综艺“三王一后”中最后归位的天王。
而香江的红磡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摇滚演唱会,来自内地的烈焰三英和大唐乐队让香江的朋友们享受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
周边小报上是这样描绘的这次演出:才子横笛仙气盈,流浪诗人唱前尘,钟鼓楼上麒麟跳,梦回大唐长安城。
秀场的更新换代很快,曾经辉煌一时的“海报哥”彻底消失在观众们的记忆里,没有成名曲的情况下,人们只是依稀记得曾有个擅长模仿的歌手。
孟新沉住气,继续自己的练习。
现在的身体天赋着实出色,孟新重生将近半年,气息方面的短板已经基本补齐,虽然较前世仍有很大差距,但也当得上唱功优秀的评价。
温柔没有再回到秀场,反而和孟新整天腻在一起。
白天跟随孟新学习唱歌,做孟新的头号粉丝;晚上孟新出夜市的时候,打打下手,解放温暖和温婉,让他们用心功课,多多休息。
温柔俨然就是孟新的贤内助,她勤快大方的表现深得孟妈的欢心,孟新在家中的地位,与日俱减。
……
12月23日。
冬至日。
宝岛的冬节,这一天是合家团圆,吃冬节圆(汤圆)的日子,谓之“添岁”,过了冬至日,算又添一岁。
孟新两头忙活,早上在家吃的,中午去温柔家吃的。
刚吃过午饭,孟新就被温柔拉出家门,坐上车,到了位于市郊的养老院。
“阿新,咱们下午要给养老院的老人们表演,以前我和二叔在蓝宝石的时候,每年冬至都要来陪老人们说说话,给他们表演节目,让不能和家人团聚的他们也能过个开心的冬节。”
“好的,我保证圆满完成表演任务!”
温柔轻笑道:“不用这么严肃,老人家们是最好的观众,比起精彩的节目,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陪伴。
去年我唱歌跑调,爷爷奶奶们都很宽容,不停地安慰鼓励我,这几个月跟你学了学,我这一次要好好唱首歌。”
到了接待处,温柔熟悉地打着招呼:“邱院长,我又来了!”
“小柔啊,欢迎欢迎,阿豪呢,怎么没跟你一起?”
“我二叔还在宝南,今天是我男朋友孟新跟我一起来的。”温柔大方地介绍着。
邱院长夸了句“男才女貌”,就领着两人到了老人们所在的娱乐室。
“我们家小柔长大了,都有心上人喽。”
“小伙子,你怎么追到我们家小柔的。”
“小柔可是个好女孩,你可不能辜负她。”
……
原本沉闷的气氛被老人们的话语引得热闹起来。
对于这些孤独的老人家,每年都来看他们的温柔,就像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
老人的话满怀关心,孟新再三保证会好好照顾温柔。
听着这些暖心的话语,孟新准备使出看家本事,让老人们过一个有趣的冬节。
模仿达人“海报哥”偷偷重出江湖,怀旧的老人们又听到了那些流淌在旧时光里的岁月金曲。
曾经的宝岛第一美男,柳正,宝岛最早的流行巨星,无论是亮晶晶的“钻石”,还是开创民谣辉煌的“兰花草”,都是老人们心心念念的难忘名曲。
男唱柳正,女唱郑晶。
其中的郑晶,就是华娱歌坛的永恒经典,“女帝”郑晶晶。
14岁出道的郑晶晶,自幼学习黄梅调和声乐,拥有和天赋相对应的音乐素养。
六十年代末出道的她,横跨六零、七零、八零、九零四个世代,唱遍国语、粤语、岛国语三地歌坛,是真正超越时代的永恒巨星。
唱功的评判见仁见智,总有争议;但是,郑晶晶的影响力,毋容置疑,无与伦比。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郑晶晶的歌声。”
这是对郑晶晶影响力的最好评价。
模仿完郑晶晶之后,孟新却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掌声。
“小孟你学的不像。”
“不像?”
孟新很诧异,模仿的演出,他前后做了几百场,郑晶晶的歌,也唱过数百次。
这还是第一次有观众反映学得不像。
论起对歌声的模仿,孟新毕竟是开过挂的。
“晶晶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你学得声音很相似,但是我们就是感觉不像。”
老人家的解释让孟新恍然大悟,原来这边的老人家很多都来自附近的云村,郑晶晶就是出生成长在云村,长大后才到的台北市里。
孟新于是就和郑晶晶较上劲,不断地调整唱歌的方式,试图为老人家们还原出郑晶晶的歌声。
连续唱了有二十首歌,仍然没能得到老人们满意的评价,这些老人们执拗得可爱,根本不会敷衍,只要孟新唱,他们就听,然后指出哪里不像。
老人们不懂音乐,只能点出哪句听着不对劲,却说不出具体的问题。
孟新只能自行调整,反复尝试。
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直到天色黄昏,孟新终究没能唱出让老人们认可的歌声,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可刚出了休息室的门口,一道身影挡住了孟新的去路。
“就这么放弃了嘛?”
这个声音,孟新无比熟悉,他刚刚模仿了一下午。
眼前的人,竟然是:
女帝,郑晶晶。
自从那日去过温柔的家,孟新不但帮助温爸顺利买下了夜市新增的商铺,他和温柔的爱情也获得了家人们的祝福。
这期间,孟爸顺利出院,在家休养。
孟新则是重操旧业,继续干起了夜市,随着更新换代,“西游蚵仔煎”的吸引力不比从前,于是孟新开始卖起了臭豆腐。
毕竟,烤鱿鱼、蚵仔煎和臭豆腐,可是旅游景区的小吃三巨头。
独特的酱料创造出新奇的美味,夜市的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等到明年初店铺建好,就可以继续扩大经营。
这中间,陈华陆陆续续来过几次,他让孟新等待禁演令结束,而陈华继续筹划未来怎么让孟新成功出道。
夜市生意不忙的时候,孟新也专门找过林威等朋友,喝酒谈天,继续关注着演艺圈的动态。
这三个月里,华夏演艺圈也发生了不少趣事。
王义敏借助《真心绝情》,意外捧得金曲奖杯,获得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的他,还不知道他的歌唱生涯会继续坎坷,反而借助这段日子在电视节目打歌时展露出的才华,吸引到电视节目制作人的注意,从而在明年一飞冲天,成为宝岛综艺“三王一后”中最后归位的天王。
而香江的红磡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摇滚演唱会,来自内地的烈焰三英和大唐乐队让香江的朋友们享受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
周边小报上是这样描绘的这次演出:才子横笛仙气盈,流浪诗人唱前尘,钟鼓楼上麒麟跳,梦回大唐长安城。
秀场的更新换代很快,曾经辉煌一时的“海报哥”彻底消失在观众们的记忆里,没有成名曲的情况下,人们只是依稀记得曾有个擅长模仿的歌手。
孟新沉住气,继续自己的练习。
现在的身体天赋着实出色,孟新重生将近半年,气息方面的短板已经基本补齐,虽然较前世仍有很大差距,但也当得上唱功优秀的评价。
温柔没有再回到秀场,反而和孟新整天腻在一起。
白天跟随孟新学习唱歌,做孟新的头号粉丝;晚上孟新出夜市的时候,打打下手,解放温暖和温婉,让他们用心功课,多多休息。
温柔俨然就是孟新的贤内助,她勤快大方的表现深得孟妈的欢心,孟新在家中的地位,与日俱减。
……
12月23日。
冬至日。
宝岛的冬节,这一天是合家团圆,吃冬节圆(汤圆)的日子,谓之“添岁”,过了冬至日,算又添一岁。
孟新两头忙活,早上在家吃的,中午去温柔家吃的。
刚吃过午饭,孟新就被温柔拉出家门,坐上车,到了位于市郊的养老院。
“阿新,咱们下午要给养老院的老人们表演,以前我和二叔在蓝宝石的时候,每年冬至都要来陪老人们说说话,给他们表演节目,让不能和家人团聚的他们也能过个开心的冬节。”
“好的,我保证圆满完成表演任务!”
温柔轻笑道:“不用这么严肃,老人家们是最好的观众,比起精彩的节目,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陪伴。
去年我唱歌跑调,爷爷奶奶们都很宽容,不停地安慰鼓励我,这几个月跟你学了学,我这一次要好好唱首歌。”
到了接待处,温柔熟悉地打着招呼:“邱院长,我又来了!”
“小柔啊,欢迎欢迎,阿豪呢,怎么没跟你一起?”
“我二叔还在宝南,今天是我男朋友孟新跟我一起来的。”温柔大方地介绍着。
邱院长夸了句“男才女貌”,就领着两人到了老人们所在的娱乐室。
“我们家小柔长大了,都有心上人喽。”
“小伙子,你怎么追到我们家小柔的。”
“小柔可是个好女孩,你可不能辜负她。”
……
原本沉闷的气氛被老人们的话语引得热闹起来。
对于这些孤独的老人家,每年都来看他们的温柔,就像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
老人的话满怀关心,孟新再三保证会好好照顾温柔。
听着这些暖心的话语,孟新准备使出看家本事,让老人们过一个有趣的冬节。
模仿达人“海报哥”偷偷重出江湖,怀旧的老人们又听到了那些流淌在旧时光里的岁月金曲。
曾经的宝岛第一美男,柳正,宝岛最早的流行巨星,无论是亮晶晶的“钻石”,还是开创民谣辉煌的“兰花草”,都是老人们心心念念的难忘名曲。
男唱柳正,女唱郑晶。
其中的郑晶,就是华娱歌坛的永恒经典,“女帝”郑晶晶。
14岁出道的郑晶晶,自幼学习黄梅调和声乐,拥有和天赋相对应的音乐素养。
六十年代末出道的她,横跨六零、七零、八零、九零四个世代,唱遍国语、粤语、岛国语三地歌坛,是真正超越时代的永恒巨星。
唱功的评判见仁见智,总有争议;但是,郑晶晶的影响力,毋容置疑,无与伦比。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郑晶晶的歌声。”
这是对郑晶晶影响力的最好评价。
模仿完郑晶晶之后,孟新却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掌声。
“小孟你学的不像。”
“不像?”
孟新很诧异,模仿的演出,他前后做了几百场,郑晶晶的歌,也唱过数百次。
这还是第一次有观众反映学得不像。
论起对歌声的模仿,孟新毕竟是开过挂的。
“晶晶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你学得声音很相似,但是我们就是感觉不像。”
老人家的解释让孟新恍然大悟,原来这边的老人家很多都来自附近的云村,郑晶晶就是出生成长在云村,长大后才到的台北市里。
孟新于是就和郑晶晶较上劲,不断地调整唱歌的方式,试图为老人家们还原出郑晶晶的歌声。
连续唱了有二十首歌,仍然没能得到老人们满意的评价,这些老人们执拗得可爱,根本不会敷衍,只要孟新唱,他们就听,然后指出哪里不像。
老人们不懂音乐,只能点出哪句听着不对劲,却说不出具体的问题。
孟新只能自行调整,反复尝试。
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直到天色黄昏,孟新终究没能唱出让老人们认可的歌声,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可刚出了休息室的门口,一道身影挡住了孟新的去路。
“就这么放弃了嘛?”
这个声音,孟新无比熟悉,他刚刚模仿了一下午。
眼前的人,竟然是:
女帝,郑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