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找死


小说:不聊斋   作者:陈留堂   类别:古典仙侠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2314/ 为您提供不聊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道观院外,长着几棵槐树,不算高大。入秋了,片片叶子金黄,掉落下来,树冠变得稀疏寥落,一根根树枝横陈。
  子时过后,乌云蔽月,有怪鸟自西方飞来,落在树枝上。
  一只、两只、三只……
  最后足有九只之数,定定地站在树上,排列成一串儿。各自睁着一双碧莹莹的眼睛,眼勾勾地盯着下方的小道观,分外瘆人。
  又过了一阵,有风吹来,席卷起一股黑雾,慢慢朝着道观笼罩而去。
  然后,九只羽毛漆黑的怪鸟,同时张口。每一张嘴儿内都喷出一缕黑气,混合进雾气中,一同罩向道观。
  嗡!
  悬挂在观门之上的那面乾元镜忽而发动,射出一片灰蒙蒙的光,落在雾气内。
  只是雾气势大,铺盖而至,铜镜竟是招架不住,数呼吸间,啪的一下,就掉落下来,砸在地上,打破了。
  黑气裹挟着雾气,继续压落。
  黑暗中,忽然有人干咳一声。
  树上的九只怪鸟被惊动,立刻转头去看,就见到一个邋遢道人从巷道里走出来。
  “你真要保此子?”
  其中一只乌鸦,突地张口,口吐人言。
  道人冷言道:“汝犯吾道观,毁吾法器,却是过界了。”
  说着,一手伸出。
  他所在的位置,与这边之间,还有好一段距离,然而那手骤然伸长,长达十数丈,手掌更是变得巨大如扇,一下子就抓住九只乌鸦,狠狠一捏。
  嘙!
  长手缩回,恢复原状。掌心处,有一片翎羽,漆黑如墨,有灵异的光芒闪烁。
  九鸦被灭,雾气随即像潮水般退开,消散。
  夜空之上,明月当空,破云而出,天地又是一片清明。
  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出动了冥鸦,势在必得呀,就那么害怕此子金榜题名……”
  道人嘟囔了句:“只是竟然敢算计到本道头上来,还想来个调虎离山?找死……”
  说着,转身离开。
  由始到终,道观内一片平静,睡在房间的陈唐似乎一无所知。
  ……
  啪的一响!
  京城某地,一座方正庄肃的府邸内,书房中,古大人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
  突然间,其颈脖处一圈儿出现断裂,随即,一颗人头便掉了下来。
  没有头颅的身躯站起,迈前两步,蹲下去,双手将人头捡拾起,然后再安放回颈脖之上,拧了拧,重新拧紧了。
  神态木然,双眸却有怨毒的光芒流露而出,张口骂了句:“好个道人!”
  ……
  八月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凉。
  京城是真正的北地,不同于潘州,冬天来得早。
  九月下旬,贡院传来文书消息,今科天子试定了日期,从十月十五开始。
  对于古代的科举考试,陈唐颇有研究,也知道不同的朝代,考试规矩有所不同。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在殷国,又是另一番规矩。
  从童子试,到举子试,再到天子试,三大阶段。至于另一时空的会试、殿试,却一并合拢到天子试里来了。
  考完试后,金榜题名者,可参加琼林宴。
  宴后,各进士便可返乡,至于官职任命,皆有吏部安排。第一甲头三名者有机会直接留在京城,进入翰林院。其余的,基本都是安排到各地任职。
  整个流程,颇为缓慢,一年时间,都算快的了。有的人,要等两年,甚至三年,才接到公文。
  殷国立国数百年,到了如今,早已是机构臃肿,尾大不掉。每一个县城里头,人员都塞得满满的,很难有位置空缺。
  而每一届天子试,录取人数都会达到五、六百人左右。
  这个人数看似不多,但要明白的是,他们都是能当官的。
  而真正入品的官职,本就不多。
  数目多的是“吏”,是“役”。一个官位,起码搭配数十名吏和役,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
  这种制度有利有弊,但存在已久,早已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为了解决冗员问题,近年来,朝廷做了不少针对性的工夫,比如在举子试方面,施行名额限制,把人数压住。毕竟一年一考,考出的举子人数多起来,也不好安置。
  举子不同秀才,考得举人功名后,便有田产俸禄发放,基本属于国家供养的了。而到了进士阶层,领取的资源就更多了。又免除众多徭役,以及税赋,由此引发的弊端,数不胜数。
  当时间久了,土地兼并,豪族林立,一层层的剥削之下,最底层的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于是,上层建筑便出现多头现象,在野心与利益的驱动下,坐不住了,谈不拢了,很容易就产生矛盾与争斗,使得国土分裂,大乱起来。
  正如史书常谈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纵观历史,似乎每一个皇朝,都是这样崩塌下来的。
  是从上而下的崩塌。
  至于位于最下面的那些人,仿佛永远都是被欺凌,被镇压的份……
  陈唐到这殷国,在这方面倒是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不过受限于资讯的蔽塞,资料的欠缺,只能从宏观上做些分析。
  求生的方式有千百种,灭亡的形式却往往一致。
  这个王朝,不是他所熟知的任一存在,无法预知下一阶段会发生什么大事件,更别提改变历史的车轮了。他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分析问题,然后做出有利的预判,从而活得更好。
  好好地活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身边的人,周围的人,也能活得好些。
  能做到这一步,恐怕便要穷究一生了。
  面对满地枯黄,陈唐也不明白为何自己突然大发感叹起来,或者,是读书多了,总会有些不切实际的执著理想。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只是这般想法,总是沉重的,不够愉快,也不一定讨人欢喜。
  人心如水,太过于善变,兼且诡谲。
  时光似箭,到了十月。
  这时,陈唐要搬离道观,到贡院指定的客栈内住宿了。
  如斯安排,是朝廷照顾,也是为了统一管理,免得举子们出了差错,以至于错过天子试。
  算起来,只剩十来天时间,便正式开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