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大矿那又怎么了


小说: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   作者:青阳玄月   类别:现实百态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1077/ 为您提供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就出省口这个事儿,张小北就看出来了。
  GY资产是怎么流失的,一是缺乏监管,二是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
  没有让职工挣钱挣在明处。
  这种事情,自然是下面效仿上面。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
  这煤承公司的领导,肯定有一半个蛀虫在里面。
  没事儿,快了,煤焦领域反腐专项斗争等着你们呢。
  你们不把GJ资产当回事儿,难道还等着GJ把你们当回事儿?
  什么玩意儿,对不对。
  当然了,说到这里,张小北又想起了这不远处的大矿。
  这大矿,是属于滨煤集团的。号称唐省第一矿,之前提过。
  你说这产量能小的了?
  煤炭市场这么好,那效益呢?
  可是你看看人家的矿区建设,修建一个公园,妥妥的两个Y,就没了。
  没错,目前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等于文化硬件设施的超标需求啊。
  修建个公园,让职工们有个健身场所,这个无可厚非。
  煤炭效益好,职工享受发展的成果,应该的!
  可是豪华水幕呢?据说那玩意儿还能放电影呢!
  你放一个让大家看看?
  一次没见你用过啊!
  超大养鱼池呢?
  那锦鲤一条一尺多长,你换了几茬儿了?
  还有,那音乐喷泉一年咋没见你开过两回呢?
  请问,这些真的需要吗?
  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于有四个字没有做到。
  那就是——实事求是!
  这个是最难的。
  那要不然,金盛集团一个地方改制企业,能够荣登全省煤炭效益多少佳,你滨煤集团咋就没有上榜呢?
  相反,金盛集团的建设哪一样落下了?
  没有公园?没有医院?还是没有子弟学校?
  什么没有?一到夏天花红柳绿的,也挺好看啊!
  半花园式的矿井,咱们也有啊!
  可是翻看翻看造价,那才多少钱啊!
  但是,其他的,再看看社会责任担当,就2007年半年不到的时间,捐款就快2000万了。
  年初就为县里的公益事业捐了999万。
  县政府因为这个奖了金盛150万元,但转手就又捐给县医院了。
  捐款就是捐款,要什么奖励嘛。
  搞“村村通”建设,捐了150万,不久前雨季即将来临,防洪捐款又是个30万。
  前一段时间,给当地小学建设捐款200万。
  对了,为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捐款还有100万元。
  这是一下子能想起来的,还有没想起来的呢。
  对了,这不是很快就要高考中考了吗?这“贫困奖学金”又是个小100万。
  这是每年的基本动作。
  什么是干事儿,这才是干事儿啊!
  这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
  这叫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抓住了主要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真正抓住了龙海县老百姓的真正需求。
  物质文化的需求,那是从整个社会来说的。
  金盛是龙海县的金盛,自然要对整个龙海县的老百姓担起一份责任来。
  这才是好企业。
  可不像你大矿,跟GJ还讨价还价。
  有利润不想上交,尽想着截流搞项目花钱。
  虽然你的职工工资高一点,但你是省属企业啊,高一点没什么。
  我们金盛的工资跟改制之前相比,也翻了好几番呢!
  我们男职工都有生育保险,怎么样?那样比你少了!
  事儿就不是你们那么干呢!
  好吧,不说了,一说张小北就得感叹好一阵子。
  怪不得孔清荣同志对金盛评价那么高呢!对比也有点儿太明显了。
  当然,你也不能光挑人家毛病,说人家的不是。
  人家在技术上确实是先进,已经是综合采掘了。
  据说井下都是防暴车辆,车来车往。
  哪里像咱们矿,人还得跟“猴子”一样,坐“猴车”呢。
  但是我们是靠自己,你们花的是GJ的钱,那个不一样。
  就那个什么什么技术,你们彻底掌握了?
  不是有三个什么Germany的专家一直住在这儿吗?管吃管喝的。
  是,金盛现在是面临着人才短缺和技术不足,但是我们发展靠自己。
  腰板儿挺的直溜啊!
  这不是,张小北之前有一天见周睿的时候,周睿还说了,集团现在计划增能扩容,计划把所有的矿井都搞成综合采掘呢!
  总投资下来,六个矿,连技术装备带人员学习培训下来,一个矿至少一个多Y的投资。
  这叫手笔。
  要知道这个账可不是这么算呢,一个矿一个多Y,六个矿,六七个Y?
  错了!
  这采煤方法改革要干下来,时间得耽误半年呢啊!
  半年以内没产量,就在这大好的时候。
  三四百万吨产量,平均一吨不多算,600块钱。
  这是多少?20多个Y啊!
  还得给大家发上工资,交上保险。
  里里外外算上,多少钱?自己加法不错,脑细胞不在乎那几个的,算一算。
  当然了,这个事儿现在还在方案研讨阶段,但据说是2008年一开年,就要开始干了。
  不过似乎,张小北又想到了什么。
  对,是想到了张德茹处长所说的“雷霆手段”。
  看来,这大型国有企业也即将面临着改制啊。
  原有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已经有点不相符合了,各种弊端已经开始暴露出来了。
  有一句话很流行,叫与时俱进。
  社会发展了,经济进步了,体制和机制一样要跟的上,否则会落后的。
  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不能老让GJ承担无限责任。
  直到这时,张小北才对孔清荣同志的那句话,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争取把把金盛集团做成一个更成功的典型案例,给我们唐省的煤炭经济和社会经济蹚出一条好路子。”
  是的,尽管金盛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金盛集团的高层,尤其是刘向波董事局主席,已经从高度战略上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精准定位。
  连续几年了,都不分红,一直想要发展生产技术,建设人才队伍,承担社会责任。
  这才是一个伟大的企业,这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