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爱才之心


小说:擎明   作者:红色可乐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071/ 为您提供擎明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
  “不对!”
  毕竟是大学士,怎么可能轻易被表象迷惑。
  朱厚照虽然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是也不该那么厉害。
  肯定有人在搞鬼。
  走到朱厚照的书桌前,杨延和敏锐的发现,朱厚照的书上写满了奇怪的东西。
  那些的奇怪的东西,说他不是字吧,他还有规律,说他是字吧,自己还真没见过。
  这是什么东西,杨延和又自卑了。
  “太子殿下,你这书有些旧了,用老臣的吧。”说完将自己的递了过去。
  “夫子,让我用这本旧一些的就好了。”朱厚照笑的很是诚恳的说道。
  “拿来!”杨延和冷冷的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满腹委屈的将手里的交了出去。
  接下来的太子的诵读果然磕磕巴巴了,读一句,最多有半句是通顺的。一时间,杨延和反而开心了。
  这才是真实的太子啊!
  陈生沉浸在夫子的世界里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如果他知道朱厚照有做了坑队友的事情,早就抱着陈子姝扭头走了。
  太子愚笨,夫子疲惫,不得不歇息片刻。
  透过窗子,杨延和夫子又见到那个卖扫把的少年郎。
  虽然委身羊群中,但是那少年郎身上举手投足间都有一股难言飘逸的意味。
  少年郎手中一卷画,手中一根柳炭,细细描绘着什么,那投入的姿态,比起朱厚照来说,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风吹动少年郎的宽大圆领袍的绣边,竟然说不出的儒雅。
  这如果是自己的学生该多好啊。
  杨延和慨叹一声。
  夫子让一边诵读尚书,一边纠正朱厚照念错的地方,同时将一些复杂的字句解释给朱厚照。丝毫不管朱厚照委屈的表情。
  转眼间,那少年郎便放下手里的画作。
  拉着一个小姑娘的手,打了一套奇怪的拳法。虽然小姑娘打的扭扭捏捏,但是杨延和还是发现那套拳法不仅可以舒筋活骨,还建有阴阳平衡之道。
  心里暗暗赞叹,沧州府这么个小地方,怎么会培养出只有世家子弟才有的风韵。
  于是,杨延和夫子在教课的时候走神了。
  就连刘瑾都发现,这老夫子讲课心不在焉的。心里暗骂杨延和这家伙实在是狡猾,根本就不用心教导太子,好让太子受到皇上的责罚。
  草地上的陈生学了一些尚书的只是,正在慢慢的笑话,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吸引了杨延和的目光。
  那少年郎教导玩妹妹那套古怪的拳法。
  竟然从地上拿起一杆短枪,上下飞舞起来。
  这一看,杨延和更是吃惊。
  虽然杨延和是文人,但是也是见过京营的精锐训练的,那些京营将士的功夫明显没有眼前这个少年郎精妙纯熟。
  那身边的小姑娘也拿着跟小木头棍,上面插着个萝卜头,当做长枪,跟着那少年郎学习。
  那少年郎武的兴起,浑然不知道有人已经靠近他。
  杨延和好奇的走到陈生跟前。
  他要仔细观看少年的枪法,当目光走进的时候,却见那少年郎手中的长枪往前一送,只见长枪的长头颤抖,枪头连续刺入眼前的榆树上。
  榆树上每一个枪口都有三寸深。
  看的杨延和打齿机已经,嘴巴下面的胡须都被自己拽下来几根。
  那贴在树上的画作因为他一通刺杀,画作轻飘飘的飞了出去。
  杨延和伸手接过了那幅画。
  这种风格他见过,上一次太子拿着问他,这种画是不是很值钱。
  当时自己便被那画中的美丽打动了,而且这种风格自己也是第一次见,不得不赞叹他的价值。
  如今再次见到,更是让他大吃一惊。
  吃惊的不仅仅是画的艺术性,还有画中表达的境界。
  画中的少年郎,一身儒衫,却骑在战马上,腰里挎着宝剑,眼神中都是豪迈之气,身后站满了重甲的勇士,更是一脸的崇敬。
  画像的角落写着一首小诗。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四海平。
  “好画!好诗!好志向!自己教过两个孩子,一个杨慎,一个朱厚照,为什么这俩孩子就没有这份志向。自己真的好失败,不过上天给了自己这个机会,自己一定要将他收入门下。”
  “这位先生,您拿我的画做什么?”陈生躬身施礼,尊敬的问道。
  杨延和仔细打量眼前的少年郎,心里万千的感慨。
  这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礼物啊。如果自己不来沧县这个小地方,谁会发现这么一块美玉啊。
  自己要将他发掘出来,不然凭借着少年郎的资质,他早晚成为军方的将领。
  如此一个优秀的少年郎如果加入了军队,对士大夫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你喜欢读书吗?”杨延和捻着胡须,忍不住开口问道。
  “书籍是大明人进步的梯子,我自然喜欢读书了。”陈生恭敬的说道。
  眼前这个杨延和跟唐寅不一样,他纵然是和颜悦色的站在你面前,也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让人不由的从心底尊敬。
  “好一个书籍是大明人进步的梯子,那你可愿拜我为师,与我一起读书,不瞒你说,屋中的那少年郎是个贵人,只要你随我读书,将来你这志向必定会完成。”
  听了杨延和的话,陈生摇摇头说道:“对不起,我已经拜师了。”
  见到陈生竟然直接拒绝自己,杨延和大为吃惊,想到眼前的少年郎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以为家中有个秀才或者童声叫他读书,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当下也不隐瞒身份,开口说道:“我乃是大明的左春坊大学士,你若拜我为师,将来你的仕途必然一片坦途。”
  说完这话之后,杨延和又有些后悔了,眼前才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自己跟他说仕途又有什么意义!
  “仕途我自然要靠本事去挣,但是让我背叛我的老师我却做不出来的。我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也知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
  陈生这一席话说的有理有据,杨延和心里更是喜欢陈生了。
  尊敬自己的老师,在诱惑面前,依然要坚持自己的操守。这是多么好的孩子啊。
  但是让自己放弃这么好的孩子,心里又有些不舍。
  便开口问道:“那我问你,给你蒙学的老师姓甚名谁?”
  陈生回答说道:“我的夫子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
  听了陈生的话,杨延和勃然大怒,喝到:“混账,唐寅那种不知廉耻的人,也配教书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