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我要炼铜


小说:大隋至尊小纨绔   作者:金钩钓鱼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0150/ 为您提供大隋至尊小纨绔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从第二天开始,杨恩安排人一边开始筑城,一边开始扩建海港。
  经过询问那些俘虏,得知了这个岛上其实人还不少,尤其是岛的南面,可能还有五六万人。
  于是杨恩又派出人去联络,要他们归降,谁知这些人开始假意答应,后来一窝蜂的都逃到山里去了。
  杨恩心想,看来要他们接受统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这没有关系,只要从大陆开始移民,开始发配罪犯,这里的人口会很快增长。
  这里地势很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非常适宜农耕,按照自己的推算,不出十年,发展出一两万户不成问题。
  这些当兵的人,都是建安郡的农民,他们看见这里地势很好,土地可以任意耕作,而且有几年的免税期,很多人当时都动了留下来的念头。
  要知道,在对岸的大陆,平原地区的良田,大多已经被富人占领,或者被官员占领。
  ……
  杨恩有两个女子轮流相陪,日子过得还滋润,心想,怪不得人人都想当皇帝呢!后宫佳丽三千,每月轮流的侍寝,那日子当然不错!
  当然,前提是要注意节制,否则一般人身板吃不消的。
  历史上酒色过度的皇帝,或者说是很多皇帝,可是二十多岁就死掉了!
  杨恩在岛上呆了二十来天,一座小城就已经修好。目前岛上的蛮荒之人而言,这座小城已经足够了,他们不可能把这座城攻下来。
  ……
  回到岸边之后,已经快到十二月。
  杨恩要急着赶回去,并未停留。
  他把唯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要派人出海寻找几样农作物的事情,给桓勇做了详细安排。
  然后就带着王世充等人北行,非止一日,赶到鄱阳郡上饶县。
  “魏王,为何到此处来?此地太偏僻了!”王世充看着偏僻的小城,皱着眉头。
  “这样正好呀,将这些俘虏安排在此处,也不怕他们闹事。此处铜矿和金矿、银矿很多,也好解决他们生计问题,还会增加朝廷的收入!”杨恩笑道。
  那一万多名俘虏,留了几百户在当地耕种,那些人白天出门种地,晚上回城内居住,把他们的妻子儿女留在城内,也不怕他们逃跑。
  另外,上岸之后又安排了一部分,加上又赏赐了一部分给立功的官员,所以带到此地来的实际上只有一千余户,总共不到5000人。
  由于先前杨恩已经下达了命令,所以这里已经有了安置措施,那些俘虏到来之后,暂时有了安身之所。
  鄱阳郡杨郡守,自然亲自赶到上饶县来迎接杨恩一行。
  “魏王如果嫌此地偏僻狭窄,明日可以在鄱阳县暂住,那里的条件可好得多!”杨郡守说道。
  杨恩一听,什么?到鄱阳县?
  开什么玩笑!那里隔着好几百里呢,这里的事情办完了才差不多!
  于是他说道:“我看在县城也不错,就在这里住几天,把炼铜的做法搞起来再说,我估计有三四天就可以见到铜了!”
  什么?三四天?
  什么技术有如此之快?
  这时王世充问道:“魏王,上次下官听魏王说,这里要是搞好了,一年可以增加百万斤铜,不知鄱阳郡哪里有如此大的矿洞?”
  “是啊,下官也一直疑惑!下官虽然来此地不长,可是也有两年了,每年一个县都要跑一次。
  本地金、银、铜都是有的,其中银产量最高,因为这里有一座银山。不过要说到铜,整个郡一年的产量,也只有十几万斤!
  距离王爷说的一百万斤,可是有天大的距离!”杨郡守半信半疑地说道。
  旁边,上饶剩县的县官也交头接耳,根本不相信。
  “嗯!杨郡守说的有理,要说增加十万斤,多开几个矿洞,或许真有可能,不过一年百万斤,这怎么可能?”
  “魏王这次怕是说了大话,他又没来过此地,怕是听信了他人的道听途说吧?”
  “等会听听魏王怎么说!”
  “……”
  这时,心直口快的程咬金看众人不相信,又插话道:“诸位,我们魏王说的话,何曾有过假的?
  魏王说一年能够挣上百万斤铜,那肯定就没问题!你等居然不相信,真是气煞人也!”
  他对杨恩倒是非常佩服,因为自从跟着杨恩到现在,他发觉杨恩办事果断,性格非常沉稳,根本不像是信口开河之人!
  旁边的人见程咬金如此之说,都吓得不敢开口,不过心里确实不大相信。
  这时杨恩说话道:“诸位,我的炼铜方法有些不同,今日暂且安歇,明日我等到铜山一转,我把这炼铜的方法传授给你等,你等就知道了。”
  说完,他让杨郡守和张县令带路,一同赶到县驿馆休息。
  ……
  晚餐自然非常丰富,众人把酒言欢,尽兴而归。
  刚走进屋,阿雅过来小声禀告道:“王爷,刚才张县令送来两箱礼物,还有一封信!”
  杨恩一听,不觉眉头一皱,这是什么意思?
  想升官?
  他把信打开一看,不觉一愣!
  原来这个张县令,早年间竟然是父亲的书童!
  他送的这些礼物,并不全是给自己的,有一半是送给自己父亲的。
  哎!在此处遇见父亲的故人,这真的很难得!不过刚才饮酒之时,也未见他提起啊?
  正在疑惑的当口,忽然外边有人举报:“王爷,张县令求见!”
  “让他进来!”杨恩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
  很快地,张县令就走了进来:“下官参见魏王!”
  “哎呀,免礼!我不见这书信,还不知道张先县令原来是我父亲家中之人,快快请坐,阿雅,上茶!”
  “多谢魏王!”张先生非常客气。
  这张县令名叫张壅,三十五岁,看着面相倒是非常诚实。
  落座之后,杨恩问了张壅这几年的情况,因为他对这个人一点都不了解,也从未见过此人。
  “启禀魏王,下官蒙齐王抬举,离开王府之后,到蜀中新都县当了一任县尉……”张壅介绍自己大致经历,然后突然凑过身来,小声的对杨恩说道:
  “魏王,这杨郡守是燕王的人,卑职晚间上茅厕,在驿馆后花园中无意中听见他和陈将军的身旁的一位侍者,说着一些不利于王爷的事情,是关于这次琉求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