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三)


小说:回到宋末玩三国   作者:正版王启年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9888/ 为您提供回到宋末玩三国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说到金兵的战力,除了其地处东北苦寒之地,生理上士卒高大强壮外,便不得不提及其军制。
  以此时而言,其军制却为世上最先进却也是最残酷的制度。
  有得此等军制,完颜阿骨打以二千五百人起家,便于十年之间夺取得辽国,攻灭的北宋。
  这还是小事,五百年后,后金人只抄了老祖宗的军制一把,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家,赫然便攻灭了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明朝。
  以此时金人而言,其军制正为谋克猛安制度。。
  三百人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扣除掉伙夫等非战斗人员以及战损未能及时补充的情况,一猛安差不多下辖二千五百人。
  谋克之下,尚且设有伍长、什长、伙长等职务。所谓伍长,顾名思义,除了自己外,还能管四个人。什长下辖两伍,便是十个人。伙长则下辖五个什,这是名头的由来是因为往往五十个人一起吃饭。
  以上这些看起来没什么特殊之处,辽国、宋国也有类似的编制,只不过人数、名称略有出入而已。
  正如前文所言,画龙之事,全在点睛之笔。
  唯有金人以一条军纪前来点睛,整个军队战力便以几何倍数激增。
  哪一条军纪?
  却也很简单,就六个字:“上官死,下官殉!”
  作战之时,伍长战死,则其麾下其余四人一齐处斩;什长死,斩其麾下两名伍长;伙长死,则五名什长也活不成。以此类推,猛安若死,其麾下十名谋克也只能乖乖掉脑袋。
  如此一来,每逢争战,主将更本不用考虑士卒会不会退缩,只要自己往阵前一顶便可。
  猛安往阵前一顶,若是这货出了事情,麾下的谋克也活不成。故此其麾下的谋克只能拼死冲到猛安前方;见得谋克冲上前去,更下层的伙长也只能玩命,拼死护卫得上官。伙长玩命,什长更得玩命。一层一层往下传递下去,底下的士卒更得死命冲在前方。
  故此但凡金人作战,往往便是一往无前,死不旋踵。
  但凡冷兵器战争,其实赌得都是对死伤的承受能力。
  双方各一万人交战,一开始死得数百人,双方都没当回事,继续厮杀。
  待到各死得千余人,一方犹自不当回事,另外一方已经开始动摇。
  继续厮杀下去,总有一方先行崩溃。
  金人有得这种变态军制且能严格遵守,便有如作弊一般,即便士卒死光也不可能有动摇之时。故此每战只要金人未曾死绝,除非主将主动撤退,否则则败逃的必然是另外一方。
  但凡冷兵器战争,死伤十之一二发生在对攻阶段,十之七八发生在败逃阶段。
  另外一方既然败逃,自然是折损甚大。
  今日这一战,双方死于拼杀的各不过数百人,然则待到奚兵溃败,能活着回到营盘的已经不足五千之数。其余众人要么为金人所杀,要么为金人所擒。
  却说萧干于城墙上观看双方争战,见得金人彪悍若此,心中自是大惊,却也别无他法,只得据析津府而守,以待变故。
  又过得数日,平州、滦州等偏远地方士卒也入城相援。
  眼看着麾下十三万大军几乎聚集,萧干脸上却无半点喜色。
  实在是金人不好搞!
  金人彪悍,前次便已经证明了,派遣万余人前去“教训”金人没用,反则被金人“教训”了一番!
  如今唯一的胜算,便是以十三万大军一举压上,前后夹击之余,说不得还能破得金兵。
  只如此一来,双方死伤必重!
  自己这边的死伤倒是不用担心!如今南京道已经没有强敌,且奚人人多,大不了再征兵呗!
  担心就担心金人死伤太多!金人若是死伤太甚,自己必然同金主结下死仇。即便赢得此仗,却必然输掉帝位。
  只此时情形却又微妙起来。
  于萧干而言,金人前来惹事,自己只想先给其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之后,再同其讲道理。
  谁料得金人却浑身捆满渣药,你讲道理我不听,你要想给我教训,我却想同你分个生死。
  萧干犹自在犹豫,完颜斡鲁也不肯动作,双方只对峙得数日。
  这数日萧干能等得,完颜斡鲁也等得,唯有王猛便等不得了。
  何以故?军粮眼看着就要尽了!
  以此时而言,但凡朝廷将军队托付于大将领之出征,便相当于将一半性命交付在其手里,若再行将大量粮草拨付,便相当于将身价性命交付于其手中。
  出征将领有得军队在手,加之粮草无忧,分分钟便可起谋反之心,赵匡胤的例子这才发生得百余年。
  正如后世主官会亲自掌控人权同财权一般,为了牵制出征将领,朝廷必然得将粮草掌握在自己手中。除此之外,确实也是因为运输能力有限,无法一次性将大量粮草运送军前。且大军若有得许多粮草拖累,进兵亦或转移之时自然是迟缓不便,容易失去制敌良机。
  故此将领于境内剿匪,路途不远,则粮草必定是由后方逐日运来。只不过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导致粮草延误,便得于军中囤积些许粮草,这些粮草往往不会超过半个月之用。
  若是将领出兵境外,或者路途甚远,无法从境内逐日运粮前来,这也无妨!
  朝廷可以在中途设得粮仓数座,照样是日日运粮,只不过起点由境内换成这些粮仓。
  且这些粮仓必然不会交由出征将领管理,往往便是另外派一名同出征将领并无关系,亦或交恶的文官掌管。防得便是彼等勾结谋反!
  如今萧干年老,正是疑心渐长的时候。加之前次有得郭药师叛逃之事,萧干看谁都有疑心。此次王猛出兵涿州,距离析津府不算甚远,故此萧干便将粮仓设于析津府。
  南京道原本便不怎么产粮,萧干唯有将各州县微薄的粮草运入析津府中,再从析津府发运,遣人运去王猛军前。
  王猛军中只有得半月粮草储备。
  如今金人堵住了析津府南门,自然再无输送粮草的可能。
  自王猛回军开始算,到得如今也近半月之数。即便王猛再如何节省,其军中粮草已只足三天之用。
  萧干麾下虽有得十三万大军,其中精锐尽在王猛这五万士卒。若果然饿死得这五万精锐,析津府内的这八万步卒又有何用?
  三天时间,萧干不决断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