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破宋为救宋


小说:回到宋末玩三国   作者:正版王启年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9888/ 为您提供回到宋末玩三国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大雨倾盆,十丈之外不辨人影。
  如今正是春汛,又逢暴雨,白沟河内水势猛涨,平日里的小溪陡然变成大河。刚好隔开了南北对峙的两军。
  南岸,十万宋军精锐在河边立营扎寨,沿着河岸一直蜿蜒十几里。
  北岸,数十骑辽军远拦子正冒着大雨来回警戒巡逻,马匹踩在泥泞的土地上,一步一个趔趄。
  三十里外,一座孤零零的小城-新城。城墙上,一队队披着蓑衣,带着斗笠的守军冒着大雨来回走动。
  城内,逃难的老百姓冒着瓢泼大雨,携家带口的,推着简陋的家当朝四面城门涌去,却被守城的士卒阻拦在城门口,平民的哀求声同士卒的喝骂声响成一片。
  县衙大堂上,黑着脸的耶律大石正眯着眼睛,冷冷的看着下面众将。一位黑粗的将领正在大声嚷嚷:“林牙,本地男丁凡十二以上,七十以下者,当悉数征发。如此可得士卒三万。”
  话音未落,旁边的本地将领便站出来反对,顿时又吵成了一团。
  往昔风光无比的辽国,如今已经风雨飘摇。朝廷精锐已经被金人屠杀得干干净净,辽国五京之中,上京、东京、中京、西京相继陷落,如今只留下南京一道苦苦支撑。
  西京一失,就连天祚帝也不知所踪,生死不明,众人只好将南京道留守耶律淳扶上帝位,名为天赐帝。
  天赐帝甫一登基,便遣使向宋国俯首称臣,意欲求得宋人的援助,齐心合力阻挡北面如狼似虎的金人。
  然则并未等来雪中送炭不说,反倒惹得宋人落井下石。
  就在本月初,宋人调动十万西军精锐北伐,意图一举灭辽。
  前门猛虎犹在,后门饿狼复至。
  面对宋人十万大军的北伐,天赐帝东拼西凑这才勉强凑齐了二千人马,交由耶律大石这个从未上过战场的白面书生率领,前来新城抵御。
  地方不过八百步的小城,三尺来高的土围子,老弱病残的士卒,从未上过战场的统帅。不要说军中的将领,就连城中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这场仗输定了。
  夏天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须臾之后,云散雨收。
  城下不知何时已经来了一位翩翩少年。少年一手撑着一把硕大的黑伞,一手牵着一匹健壮的黑骡。
  城上一名守军摘下斗笠,探出头来,甩了甩头上的雨水,猛然间见着城下的少年。
  受南面宋国的传染,辽国也颇为重视文教。有辽一朝,读书人地位都高。
  当下守军便朝着少年高声喊道:“兀那书生,且速速逃命去休!勿要进城送死。”
  喊了几声,见得少年书生未曾离去,守军便转头与同伴调笑道:“城外来了个憨货!城里的人想逃还逃不出去,竟然还有进来送死的。”
  旁边众士卒一起探头围观。
  少年退后几步,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被狂风吹乱的衣服,朝城上拱了拱手,开口道:“烦请将军相报林牙一声,湘乡贡士王叶求见。”
  辽语“林牙”犹宋国“翰林”,耶律大石出身翰林,颇得民望,故辽地民间但以“大石林牙”或“林牙”呼之。
  “湘乡?南朝?”城上守卒们一听对方来自宋国,瞬间勃然大怒,好几把弓箭同时指了过来,同时纷纷开口骂道:“原来是背信弃义的南朝汉狗!”“杀了这厮!”“杀了这条汉狗!”
  眼见着就要开弓放箭。
  不杀使者是许多民族的天条,王叶赶紧开口喊道:“且慢!在下乃宋国信使,受宣帅所托,来见大石林牙。”
  闻听得对方乃使者,守军们也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中弓箭。
  这时候城楼上传来“啪”的一声耳光声,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直娘贼骂谁?老子也是汉人。”
  周围响起了一阵讨好的声音:“韩大哥!你不一样,咱们骂南朝汉人。”
  城墙上粗犷声音骂骂咧咧了几声,便探出一个满脸胡须的斗大头颅来,朝下看了看,开口喝道:“交出印信验看。”
  紧接着垂下来一个吊篮。
  穿越到这个世界才一个多月,王叶身上有个鬼的印信,除了一个籍贯湘乡没造假外,其余的什么贡士,什么信使全是瞎扯。
  此次之所以北上,为得便是联宋合辽共拒金人。若能奠定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便能抵御住金人的南下,自己也能从容谋划布局。
  若要联宋合辽,放眼辽国之中,唯有耶律大石可以担此重任。历史上辽国亡后,这货只以二百骑逃至中亚,十数年间便打下了诺大的一片基业,其地盘甚至并不输于辽国(史称西辽)。如此猛人,不选他选谁?
  却说王叶听得城楼上询问印信,赶紧开口道:“印信已丢。本官同林牙也有数面之缘,是真是假,一见便知。本官孤身一人,总不至于有诈吧!”
  这种事情应该没人敢冒充,一旦事发想死都难。城楼上商议了一阵,便有士卒噔噔蹬蹬下城前去报讯。
  有辽一朝,都受大宋影响特别深厚,当时辽国的文人士子,都以游学南朝为荣。
  耶律大石也不能免俗,当年在汴梁也曾风流过好几年,如今听得故人来访,自然不会拒绝。
  何况宋人大军压境,带几名自己的故人来做说客,那也是应有之义。
  少顷之后,城门大开,十来名士卒走了下来,分两列站在城门口戒备。
  旁边另有十来人横着长矛阻拦意图乘机出城的百姓。
  进门之时,王叶特意在络腮胡子面前停了一下,开口问道:“汉人?”
  络腮胡子脖子一挺,昂首回答道:“老子辽国汉人,并非宋国汉狗。”
  旁边的士卒一起大笑起来。
  老子是后世人,不是宋人!王叶讪讪的摸了摸鼻子,不再理会,拔腿往城内走去。
  耶律大石听得有故人前来,便也亲自迎了出来,顺便躲个清净。
  当下二人一相见,顿时大眼瞪小眼。
  自己游学汴梁已是十几年前的旧事。眼前的少年明显才十七八岁,当时撑死不过是幼儿而已,何来的故人!
  到底还是王叶机敏,见到对方由惊喜转而疑惑的表情,便知道正主儿出现了,赶紧上前行礼道:“重德兄,久违了!”
  耶律大石字重德。古人的名和号可以传的很广,字却不行。路边的叫花子都听说过苏东坡,甚至可能知道苏轼,但肯定不知道苏子瞻是谁。
  因为古人的字只有在亲友间使用,非关系亲近之人不能知晓。
  虽认不出来人,见到对方很熟悉自己,耶律大石却也不便造次,于是回礼道:“恕在下失礼,未知足下是?”
  王叶赶紧举手道:“好说,好说!眼下有十万火急之事,乞借一步说话。”
  耶律大石吩咐了旁边从人几句,然后对着王叶开口道:“既如此,后堂有请!”
  从人自去通知厅内吵闹的众人不提。
  一行人进了大门,绕过侧廊来到了书房。
  进得书房,不待耶律大石开口,王叶便抢先赔罪道:“林牙勿怪,在下其实与林牙素不相识。为求一见林牙,不得不行此下策。”
  耶律大石护卫闻言大怒,还敢有人涮林牙?走近前来便准备将此狂徒提溜出去砍了。
  耶律大石也不理会,转身就往外走去。宋人大军就在河对岸,刀都架到自己脖子上了,谁有空陪你瞎聊。
  王叶赶紧喊道:“且慢!在下专为助林牙破宋而来。”
  耶律大石闻言便停住了脚步,转身似笑非笑的盯着王叶,开口道:“甚是有趣!这边辽国刚出了个逆贼马植,助宋破辽。那边宋国也立马出了个逆贼,助辽破宋。”
  说完此语,又指着王叶的鼻子骂道:“本官生平最恨的便是吃里扒外的逆贼。斩了!”
  见到耶律大石正气凌然的样子,王叶也挺直腰板,双手背于身后,跟着正气凛然地开口道:“且慢!林牙何得将在下同马植逆贼并提?彼辈破辽为灭辽,在下破宋却为救宋。”
  耶律大石第一次见到卖国卖得如此正气凛然的,倒是怔了一下,转身走了回来,自顾自在主位坐下,转头吩咐一边的亲卫:“速速架起油锅!”
  然后对王叶开口道:”好一个破宋而救宋!本官倒想听听!一炷香功夫,倘能说服本官,自然万事皆休。”顿了一下,咬牙切齿地开口道:“若是不能,便请足下尝一尝五鼎烹的滋味!”
  便有亲卫依言点起线香,又有数名亲卫推门而去,很快门外便响起了架锅烧火的声音。
  耶律大石冷着脸,眯着眼坐在座位上,冷冷的盯着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