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豪气


小说:天下第二美   作者:桂仁   类别:经商种田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8632/ 为您提供天下第二美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谭迎春接了大姐手上汤药喝过,谭迎娇自悔失言,不好意思的告辞出去。
  谭迎春才悄声跟美娘说,“你别听我大姐的,她跟我娘一个德性,就知道催人生娃。你也别生得这么密,总得隔上一两年,养养元气才好。”
  岂止一两年啊?
  美娘早私下跟闵柏吹过枕头风了。
  在青州抗灾的三年期限未满之前,她都不打算再生第二个了。
  实在是精力牵扯不过来。
  多少正事等着她干呢,如今一个鸿姐儿都得不时丢给家里长辈照看。再来一个,更得太分神了。
  美娘不想对孩子们有所亏欠,所以想把间隔的时间拉长一些。
  好在殿下十分理解,且深有同感。
  美娘好歹还能在家,早晚和鸿姐儿相见,可他这三年,只怕是大半时间都得泡在青州了。到时孩子长牙学走路,他是一样都不能陪着,遗憾着哪。
  所以殿下还主动找二位太医,私下求教了一番。
  他担心美娘喝避子汤多了,会受了寒气,便问有没有男人喝的。反正他一个男人身子壮实,是不怕的。
  二位太医,傻眼了。
  从来这种事,都是女人承担,哪有男人肯操这个心?
  殿下就批评了他们的不上进。
  “从前没有,难道以后也不许有?那你们还想提炼那桔香做什么呢?”
  好吧,二位太医只得勉为其难,接了这个奇特的任务,前去研究了。
  但他们也不白干活。
  他们在汉王府卖力,家里的亲人可是如期又收到来自芜城的年礼。
  可不是送给青州基层官员们那般,一份一份的礼包。美娘给殿下这些家臣送礼,可是论车来计!
  粮食米面,柴炭布匹,风羊风鸡,火腿腊鱼,点心干菜,琳琅满目。
  当然还有原林的特供礼盒,仅从内部员工及这些关系户享用。
  无论是留着自用,还是送亲戚走礼,都特别体面豪气。
  白太医家的老祖母还健在呢,身子还健旺得很。一辆一辆数着车,发现不对劲了。
  问那侍卫,“哥儿,这别是弄错了吧?怎么比往年多了一车?你赶紧数数,别把别人家的,错给我们了,那回头就麻烦了。”
  侍卫乐呵呵道,“没错!今年咱们府上,不是新添了位小姐么?少夫人便说了,给各家多添一车精细东西,给各家老人孩子用的。您瞧这红糯米,可是专程从江南捎回来的。您老人家搁自己屋里熬粥去,可是能补养身子呢!”
  白老太太是个懂行的,嫁到太医世家多少年,张嘴就道,“红糯可是补养气血,养肝益气的好东西,你们少夫人也真是舍得。这么多家,得花多少钱啊?”
  “没事儿,我们少夫人高兴。还有这虾仁干贝,是殿下特意让人添进来的海产好货。别看如今缩得这么小小一只,您拿水发开,炖粥熬汤的搁上几粒,就鲜得很哪!还有这海鱼,拿水泡泡,然后搁油一煎,洒些葱花,就是极好的下酒菜了。过年时整上几盘,亲戚们来了,也尝个新鲜不是?”
  白老太太越发念佛,“真好真好。那你回去带话给我孙子,让他在王府好好干,别惦记家里。我们都好着呢,让他只管把殿下和少夫人,还有小小姐都照顾好了便罢。”
  “好咧!这还有您孙子带回来的赏钱呢,俱是崭新的大铜钱,也是生小姐时得的。专程说了孝敬您老人家,节下给孩子们发红包,我给您搬进屋啊。”
  白老太太越发笑眯了眼,等这侍卫小哥出来,老太太拉着人家,开始问上了。
  “小伙子多大了?爹娘呢?兄弟姐妹几个?说亲没有啊?要不老婆子帮你说个人家吧?”
  汉王府待遇这样好,老太太已经盘算起相熟人家的女孩,哪个适合嫁进去了。
  ……
  相似的一幕,四处上演。
  当然,今年的京城也不例外。
  方夫子的老爹,如今人家已经是方族长了。瞧着汉王府又送来的东西,可是趾高气昂,八面威风。
  故意当着一大家子人的面,指着方夫子的妻子道,“旁的就由爹来作主分了,只把那车精细之物拉回你自己屋去。别给那些不长眼的要走了,好好留着,给你们娘儿几个补补。回头再送些给你爹娘,也尝尝他们女婿送来的心意。”
  方夫人戴着美娘送的那枝金步摇,假假推辞几句,麻利收走了。
  只悄悄叫才学说话的小儿子,奶声奶气的去跟婆婆咬耳朵。
  “我娘说啦,回头咱们一起分,这也是爹爹,孝敬祖父祖母的心意。”
  嗯,当初方夫子在京城一番“努力”,又多了一个小儿子撑腰的方夫人,可是越发有大家主妇的底气呢。
  公婆待她厚道,她也要替丈夫,更加孝敬。
  ……
  以上俱是要烧钱的,所以赚钱也很重要。
  美娘今儿不仅是来探望谭迎春,更是商量正事的。
  江南岳溶溶已经说了,想要一批特别高档的原林系列,区分市面上已有的产品,谭迎春一面啧舌,感慨有钱人真多,一面想到,“那咱们何不连名字,也再起一个?”
  美娘也正有此意,只是一时还没决定。
  谭迎春却是笑道,“你若不介意,现成就有一个极好的。”
  二人同时脱口而出,“惊鸿!”
  美娘是不介意,把这份生意往后给她女儿的。
  所以用女儿的名字来命名,又有什么呢?
  只是原林发展到现在,光凭白龙观的道长们,已经不足以满足生产了。
  招人建厂,势在必行。
  且这些道长们更醉心于谈经论道,行善积德。已经跟美娘说了多次,想把手上事情分出去。
  所以美娘便想着,再建一个生产作坊。让道长们将各色产品的原料配好,交由他们生产就是。这样既好控制核心工艺,又能加快生产。
  只是要招人,除了信得过,还要细心谨慎。否则品质下降,那也砸招牌。
  谭迎春道,“不如咱们招人时,也弄一个苏栋那样的连坐制度。一个新人必得有数人相互担保,生产也分成小组,哪组出的问题,就扣他们工钱,想必能够好些。”
  美娘点头,却又叹气,“就算人能招来,包装也是难弄。那岳小姐还嫌弃我们如今的不上档次,说要么就用玉石。可我去工匠那儿打听,若用玉石来雕刻,只怕产量就太有限了。”
  谭迎春一时也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