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渐逝,玉兔初升三十五


小说:大唐三帝传   作者:丹妮尔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681/ 为您提供大唐三帝传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唐三帝传》更多支持!
  贞观二十二年八月初九。
  夜。
  长安。
  太极宫。
  千步廊。
  媚娘一身红衣,乌发盘作望仙髻,静静立于千步廊上,边看着山水池中的残莲,边等待着将要相见的人。
  不多时,一道微微有些佝偻着的影子,便悄无声息地走到她身后,静静地立着,沉默不语。
  良久,媚娘才缓缓开口道:
  “可惜了……虽然为了能使莲花冬日盛开,池中引了汤泉之水……
  却偏偏因如此,使得最该莲花盛开的时节,一片残莲枯叶。”
  那道影子——大唐太极宫内侍监王德——轻轻一笑,才道:
  “老奴上了年纪,却是不懂欣赏这些玩景儿的……不知武才人着老奴前来,有何要事相商?”
  媚娘闻言,含笑回头,一双明媚凤眼儿夜空中闪闪发亮:
  “的确……
  若依旧例,王公公此刻,理当去佛光寺,私祭旧人的……是媚娘无礼,劳得王公公劳累一番不说,还扰了王公公哭祭旧人的心思。”
  王德闻言,笑容不变,只是目光微微凉了一些:
  “武才人当真是知机的……
  不过老奴如此,却也当与武才人无关罢?”
  媚娘不笑,肃容道:
  “媚娘无礼,还请公公原宥,只是事牵公公与媚娘共同敌手,对方又是势大权大,不得不设法自保。”
  王德微微眯了眼:
  “才人这话却教老奴糊涂了……
  老奴与才人,何来共有敌手之说?”
  媚娘见他如此,也不再掩饰,单刀直入道:
  “媚娘若没记错,王公公也是太原王氏之后罢?而且这太原王氏与王公公……
  也有一番血海深仇不是么?”
  王德终于变色:
  “才人私下暗查老奴却是何意?
  便是老奴太原王氏出身,又与才人何关?”
  媚娘摇头:
  “本来与媚娘是无关的……可是若媚娘不愿死在太原王氏之手……
  那自然便得设法,请公公庇护。”
  王德闻言,双眼圆睁,精光四射:
  “才人此言何意?”
  媚娘看着王德,良久才道:
  “媚娘诚心而来,却无恶意,还请公公知悉。”
  王德看着她半晌,才悠悠道:
  “武才人本是后宫内职,主上正宫中,也没有甚么太原王氏一族的人能让武才人如临大敌至斯……
  这么说来,便是东宫中了?
  太子妃娘娘?
  可王德不明白了,为何太子妃娘娘要与武才人为难?”
  媚娘咬了咬下唇,终究还是决定放手一赌:
  “王公公您知道为何,只是需要媚娘点头……
  那媚娘点头便是。”
  王德闻言,见媚娘难堪至此,心知不宜再追,便点头道:
  “既然武才人如此坦诚相待,那老奴便谢过才人信任了……不过才人,才人的心思,老奴实在猜不透,以后也不会猜透。
  才人可知老奴之意?”
  媚娘默默点头,然后才道:
  “其实之前公公于刘昭训一事上多番相助,媚娘便已知公公有心替媚娘保守秘密……当真是多谢了。”
  王德含笑点头:
  “果然武才人是个极知机的。不过武才人,既然您也已然知道老奴的心思。那有何求,不妨明言。”
  媚娘看着王德,良久才道:
  “公公不喜太原王氏,尤其不喜大长公主……这些,媚娘都能理解。
  不过公公,以您今日今时的身分,实在不宜亲自动手……毕竟您还有陛下。若是让陛下知晓这些年来,您为了让太子妃失宠于太子殿下而所为之事,当真是会教陛下失望的……
  恕媚娘直言,以媚娘所见,公公却是当真视陛下为亲恩,不愿见其伤心的,不是么?”
  王德沉默良久,才沉声道:
  “武才人,您的确是这太极宫中第一聪明的女子——不过有一点,您却说得不是……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这与主上之亲恩,却无半点关系。何况主……”
  王德本欲说句“主上也未必愿意见那太子妃得宠”,又思及媚娘,乃硬生生改口道:
  “何况主上于朝堂之上,多受这些所谓高姓大家的制肘……若是这太子妃当真得了殿下之宠,只怕日后主上更难于国事家情之中得个平衡。”
  媚娘点头,轻轻道:
  “所以,王公公,媚娘倒有一计,请公公信服媚娘,可略使太子妃微微失势。不至于碍着公公复仇之事,也不会对主上有碍。”
  王德微微一讶,看着媚娘:
  “武才人请讲。”
  媚娘向前一步道:
  “殿下如今,是明摆着不当太子妃当回事儿,是故王氏一族,必然会费尽心机助其得宠。而且太子妃一无所出,自然更加焦急……
  毕竟,前朝不是没有新储登基之时,不立正妃而立侧嫔为后的先例……尤其太子妃又一无所出,且陛下近日龙体渐不安,想必她与太原王氏一族,必然已是急火焚心了。
  所以……
  王公公,您可曾见陛下猎兔?”
  王德见她话锋一转,竟然向着些不相干处,一时摸不着头脑,想了一想乃道:
  “主上颇爱游猎,老奴是跟着见过几次。”
  媚娘又笑道:
  “那公公当知,若是兔儿急了,也是会被逼着咬人的……”
  王德微微眯了眼:
  “武才人的意思是……太子妃近日,会有所动作?”
  媚娘犹豫良久,终究还是下定狠心道:
  “萧良娣本就尽受殿下宠爱,如今又再得孕,太子妃看似平静,实则只怕早已是五内如焚。若是此刻有人告诉她有什么办法,可使她一朝得子……
  想必以她与太原王氏的急迫,必然不顾一切要达成所愿的。”
  王德目光一亮:
  “可是有什么良策,能使她一朝得子?何况,她若得子,岂非日后更加势大?这样无论是于武才人,还是老奴,都是不乐见之态罢?
  所以……”
  “所以她不会当真得到育子之法——事实上,”媚娘思忖一番才道:
  “不瞒王公公说,媚娘闻得曾奉陛下之命,暗中为其诊过命脉的孙思邈孙道长道:太子妃本来是年轻体健的身子。先天也没什么不足,只是有些女儿家故有的虚寒之症,只要好生温养一番,便是可以得孕的。
  可不知是什么人,每月均于太子妃红事了毕之后,将一味蚤休(七叶一枝花)制粉,放于其饮食之中——
  孙道长曾言,道此物最能使女子避得孕事。是故青楼女子多有所用……
  王公公以为,是谁所为?”
  王德闻言,良久不语,半晌才道:
  “老奴说过,为报父母仇,则有些事,自然不得不坏了些规矩。”
  媚娘知道他如此一言,已然是承认下药者便是自己,于是便轻轻道:
  “其实王公公却不必如此……毕竟这王氏如何入的宫,陛下又是如何看她,王公公是最清楚的。
  想必若非陛下也是不喜她,公公再不会如此而为。”
  王德沉默许久,才道:
  “那么,现下武才人的意思是要如何?要老奴停了这般为事?想必不会罢?”
  媚娘摇头:
  “太子妃不当有孕。若她一旦有孕,目前朝堂上,陛下苦心经营多年,才得氏族五姓与关陇世阀互为制衡的局面必然被破。是故从一开始,王公公,太子妃的命运,便注定是大唐后廷中的一枚随时可弃之子。
  否则陛下又如何会这么多年对她之遭遇不闻不问?甚至……
  甚至是颇为向着太子?”
  王德目光精亮:
  “那就……”
  “可是咱们也不能动手。毕竟她身后现下站着的,是整个氏族,连国舅爷也不得不与她母家达成和盟。
  所以咱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给她一个希望,让她与太原王氏都松懈下来,相信自己的地位稳固之势,指日可待。
  然后……
  待着兔儿松了心之时,才趁其不备,猎其于眠中。”
  媚娘轻轻道。
  王德似有所悟:
  “武才人的意思……是要让太子妃知道有这么一道妙方,可使其得孕龙种,最好是那种可一举得男的妙方?”
  媚娘点头。(小说《大唐三帝传》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