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王箫恨已逝,今朝凤凰情正浓十五


小说:大唐三帝传   作者:丹妮尔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681/ 为您提供大唐三帝传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夜色阑珊。
  太极宫。
  整个冷宫之内,只有点点青灯,如莹头鬼火一般地亮着,仿似在指引着那些枉死魂灵们的归路。
  一道身影,就这么悄然地滑入了内庭之中,左右张望一把,这才谨慎地步入后殿。
  月光下,雪白锦袍,银袖长衽的沉书静静立着,听到声音之后,这才转头看向那个奔入的男子:
  “今日怎么这般晚?”
  “宫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整个长孙府都翻了天。所以才晚了些。可叫你久等了。”
  月光照着那张瘦削的脸,分外清楚。
  沉书看着他摇了摇头:
  “我无妨,倒是你,只要你没事就好。长孙无忌是个极老辣的人物,切莫叫他发现了你的行止,坏了事就是。”
  “下次我若一时不得来,你便自己先找个地方好好歇着罢!你的腿脚上又……”
  那人微语之后,便行沉默,半晌悄然叹了口气:
  “总之就是我的不是了,明知你脚上有旧伤,还要这般叫你等。”
  “难得咱们兄弟见一面,你怎么又说这些旧事?”
  “如何不说?这些年来,这些事已刻在我骨子里,成了血,成了骨,成了心……又怎么能说忘就忘?”
  那人激动反驳:
  “当年的事情,一幕一幕尚在眼前,那把砍中了你右腿的刀,还留在我眼前……
  我怎么能说忘就忘?”
  沉书沉默了,良久才轻道:
  “所以当年,你知道承乾的腿被废之后,才会那般欢喜么?你觉得,那便是报应,是因果,是么?”
  那人沉默了,良久才轻道:
  “是,当年也的确是这般想的。
  可现在……”
  那人摇了摇头,茫然道:
  “我却不知道了。因为现在,每日里看到那些来报承乾后人安的秘报,走到长孙无忌手上的时候,我可能还会高兴一些儿,因为他的表情是痛苦的。
  可是当看着它被送入宫中,想着那个坐在皇位上的……他会有什么样的表情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样的心情的时候,我又觉得,自己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也该受些报应。”
  沉书沉默,好一会儿才道:
  “所以当年,承训不肯坏了承乾的名声……不止是因为他抱持着身为父王的儿子这份骄傲,更因为他知道,承乾不该是那个为了父辈们的过往而背上因果的人。”
  那人又沉默了,良久才轻道:
  “你传信说,主上此番要行祭昭陵,却是咱们动手的大好机会……
  这是何意?”
  沉书轻道:
  “眼下皇权难压军权,若在此时,能够将军方最重要的人物,往主上身边推一推,将来咱们动手的时候,至少不会被掣肘。”
  那人目光一凝:
  “你的意思是,英国公李绩?”
  “他一向处身中立,是以向来于朝堂争斗之中不受人重视。
  可他到底是大唐的半壁之盾,若能得他向着主上之处偏移,那么日后舅甥相对立之时,有军权在手的主上,必然稳赢不输。”
  沉书沉声道。
  那人立时点头:
  “不错……
  若如此一来,长孙无忌便等同是要面对两个与他一般份量的对手……这样的局势,他必输。”
  想了一想,他却又点头:
  “好,我知道接下来该如何了,你也早些回去歇息罢!”
  言毕,也不待沉书再言,便自行离开,只留下一道背影而去。
  同一时刻。
  韩王别苑之中。
  已然将养好了身体的韩王,听毕了近侍传来的沉书细报,这才点头叹道:
  “果然,沉书是一发地行事端谨了……是块好料子,没白费了本王这些年磨炼于他。”
  那小侍却轻声道:
  “殿下,沉书大人向您请了意,说是明日一早便启程归府……”
  “传令,叫他却不必这般急着回来,先留在长安城中,仔细盯紧了太极宫里的一举一动,再行回报。”
  韩王闭着眼,只手撑首,轻声道。
  小侍不解:
  “殿下……”
  “眼下本王被那些人困在这里,消息极为不通。好不容易沉书在前方替本王打开了这么一条通路,却不能放弃了……
  传本王的话儿去,只说叫他在京中好生守着,一应京中人马事用,皆由他调动,只要能够尽快将宫中王萧二人下落与处境打探出来,并与她们二人身边的内线接了头尾,传递出消息来便好。”
  韩王这番话,却叫小侍不解:
  “王萧二人今日里这般被禁,摆明就已是废了的人了……为何殿下还要与她们相接应?”
  “本王不是要与她们接应,而是要确定,她们是不是真的还活在这世上。”
  韩王淡淡道。
  小侍一怔:
  “殿下是怀疑,她们二人已然……”
  “不知道,也只是有这种感觉而已……
  毕竟本王的这个侄儿,心思实在太深沉,本王也不敢说就一定全盘看通透了。但有一点……有那么一点……”
  韩王叹息着,起身,微有些吃力地撑着脚站了起来,然后在屋子中间走来走去,转了几圈之后才道:
  “若是此等事发,依理,本王这位好侄儿应该明白,这对他心心念念的那个武媚娘,却是天大的好机会……
  此时最应该做的便是将王萧二人之事宣扬到最大,闹到二人身败名裂,众人唾骂,然后借此良机将武媚娘推至前方,再为她布几个局,让她多挂些好名声在身上……
  这才是最恰当的方法……
  可是本王这个好侄儿,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韩王摇头,一边微思一边轻道:
  “这实在不得不叫本王怀疑,他是不是已然暗中动了手,叫王萧二人永失于这世上了。
  否则,他怎么就敢这般大胆,不但不在此时大加宣扬,反而还将此案交与大理寺定论……
  唯有一种可能,便是他已动了手,将此二女除去,逼得长孙无忌不得不替他收拾这个烂摊子,不得不替他将王萧二人定死了罪,以免将来不能顺理成章地将王萧二人的事情昭告天下。”
  小侍不解道:
  “殿下,依小的愚见,便是此时不杀王萧二人,她们二人也难逃罪了吧?实在不必要如此麻烦的。
  何况此时若王萧二人死,那所有人都只会怀疑是武媚娘下的手吧?”
  韩王摇头,半晌才轻道:
  “这也正是本王费解之处……
  总之眼下看来,还是先掌握了消息才是正经。你且传本王的令,叫他务必将王萧二人打探清楚,再设法与其身边的眼线接上消息。
  记得告诉他,若是王萧二人死,立时通报我。若是王萧二人生……
  那便叫咱们的人切勿擅动,只盯紧了她们二人举动,有什么及时回报便是!”
  “是!”
  次日,午后。
  太极宫。
  立政殿中。
  媚娘午休一起,便看到在榻边守着的瑞安。
  心下了然,起身,从明和手上取了香茶漱过口,这才轻道:
  “怎么了?”
  “娘娘,眼下有些人,可是上心起这冷宫里的事儿了。”
  媚娘心中一动,挑眉看着瑞安若有深意的脸,轻声道:
  “宫外的人?”
  “是。”
  “也是京外的罢?”
  “是。”
  “哪一位……罢了,也是多此一问,京外那几位出藩的虽则个个都盯着治郎这把龙椅不假,可这个时候有这个胆识与机知,敢来打探询问王萧二人之事的,也只有一位罢?”
  “娘娘****。”
  媚娘垂首,良久才道:
  “不过治郎此事办得极为机慎,眼下整个太极宫如同被锁,怕是他也不能肯定,所以想着要找个人,来探一探虚实罢?”
  “是。”
  “沉书?”
  “是。娘娘,要不要咱们见一见这沉书先生,也好提点他一番。”
  “……你以为他是谁?既然能被你们称为一句先生,又身为隐太子的血脉,那这等看透事脉的本事与眼光,便不是虚的。
  所以实实在在,却不必咱们操心,他自会让韩王相信,王萧二人尚且活在世上的。——只是,若要让韩王对此事深信不疑,却还需要咱们相助,安排一番。”
  瑞安点了点头,又轻道:
  “那娘娘的意思是……”
  “我记得萧氏生前,最爱猫,是不是?”
  “是。”
  “王氏生前,最爱什么?”
  “除去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之外,便是绘卷。”
  “那好,你去先传一道令,就说我这些日子,每夜里总听到有猫叫,却叫得烦人……正宫之中是没有猫了,可掖幽庭里却还有好些,便将它们尽数清除便是。”
  “清除?”
  “若是下令尽数驱离,却远不若清除二字,能给韩王殿下带来更多的疑问,与相信的可能。”
  媚娘若有深意道。
  瑞安微一怔,便立时了然:
  “是啊……若非有心叫那些爱猫之人心痛,娘娘何必如此重令?”
  媚娘点头叹道:
  “只可惜了那些无辜枉死的小性命……无论如何,你们还是尽量小心着些儿,能少伤一条,便少伤一条,能赶走一条,便赶走一条。”
  “瑞安明白。那王皇后处……”
  “传我令,如今冷宫深冷,无奈窗纸轻薄……便赐些厚些儿的无用纸头,与他们糊窗子罢!”
  媚娘淡淡道。
  瑞安立时明白:
  “可不是?皇后画的那些十不像九的东西,正应了当窗子纸的份儿呢!若是叫韩王知道了,只怕也会以为,是娘娘存着心气儿要气死王氏,所以才叫人贴在她眼前儿呢!”
  瑞安含笑道:
  “娘娘****,瑞安这便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