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6526/ 为您提供明末小兵传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二日不到午时,杨铮就收到了许靖忠的消息,说是递运所刘大人完全同意,可以随时看货交易。
杨铮与许靖忠吃过了午饭后,不想过多耽误,便匆匆赶去了递运所。
徐州递运所与其他运河重地的递运所相同,也是沿着大堤修建,码头旁一排的栈房,看起来整齐有序,每座栈房都设有库子多人看管。这递运所也比王旷的管河处富裕多了,有大小船十几只,还有牛马车多辆,人力的独轮车更是好多。
许靖忠通报后,没等多久,从一简朴庄重的门房里走出四人。他们红光满面,笑声高亢嘹亮,身材圆润,隔着老远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温暖。
近了,通过寒暄得知,一个刘大使,一个冯攒典,还有两个皂隶。至于小小的皂隶为何同流,这杨铮就无法得知了。
杨铮没心情跟他们过多寒暄,直接步入正题,想到他们仓库看看。
虽然语气多有不敬,谁叫杨铮是大金主呢?四人依然笑容可掬,就如后世贪官奸商们横眉冷对千夫指,对待大客户的态度却是没话说。
在冯攒典的盛情指引下,杨铮一众进入栈房,果然琳琅满目的军资物料,让人目不暇接。
冯攒典连声赞颂杨公子福气好,这批军货也不过刚到十多天,若放在一个多月前,肯定没货。
刘官也在旁笑呵呵的保证,这些军货物资杨公子尽管挑选,挑多少,他们卖多少,有多少订单他们全部吃下,口气非常的豪迈。
杨铮冷哼,不是你们的,当然不心疼!
若是大明官吏都是这种人,大明焉有不亡的道理!
看着几人的嘴脸,杨铮一阵厌恶,心想若是自己管理徐州,定将他们一锅端了。
杨铮在栈房内看着,物资很多,种类齐全,比如他们栈房就分甲乙丙丁戊等字号库。
甲字库有各类布匹、颜料、或生产颜料的原料,银朱丹黄什么。
乙字库有各类的军用胖袄、战鞋、军裤、军士裘帽等。
丙字库有荒丝、吐丝、棉花等。
丁字库有桐油、漆胶、黄白麻、生铁、熟铁、铁线、山羊皮、绵羊皮、翎毛等。
戊字库有盔甲、弓箭、腰刀、明弦、撒袋等。
又有广积库,收贮有火器、火药、硫黄与硝石。
不愧是递运所,杨铮看得心头火热,恨不能全部买下来,物料之多之丰富,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从这里买,总比冒着风险四处购买划算的多。
许大喜父子也是第一次见到,啧啧称奇,许靖忠还是万年不变的严肃表情,只不过此时阴沉的可怕。
看过几个仓库,杨铮心中有数,接下来,就是购买了。
看着刘大使等人期待的神情,他询问物价。
刘大使与冯攒典相视而笑,果然大生意上门了,当下由冯攒典热情应答。
“回公子,这边的生铁每斤价银一分二厘,寻常熟铁一钱二分,多炼好铁每斤银一钱五分。”
“回公子,这边的硫磺每百斤价银四钱。”
“回公子,这边的铅,每斤价银四分。”
“回公子……”
价格还算公道,起码比徐州市面上的价格低上不少。
杨铮最关心的便是火药,当下询问了火药价格。
冯攒典客气道:“回公子,这火药每斤银八分三厘,百斤八两。”
然后在另一处库房,杨铮看到了自己迫切想要的火药。不过杂质很多,与平乡县购买的火药差不多。
有总比没有好,待买过去后,重新过滤筛选,杨铮张口要五千斤,这可把刘大使等人吓了一跳,自己虽然贪了些,可也不敢把所有的火药都卖掉!
经过谈价还价,卖给了杨铮三千斤。
同时还伴有大量的火绳铅弹。
还有精制鸟铳,每杆八两,杨铮要了二百杆。
生铁,杨铮要了三千斤。
熟铁,要了两千斤。
多炼好铁,要了一千斤。
硫磺,要了一千斤。
作子弹的铅,要了八百斤。
黄铜,要了五百斤。
长枪一千,腰刀一千,圆盾一千,箭矢五千。
还有布匹,棉花,桐油,胖袄,战靴,军裤,裘冒,甚至盔甲铁甲,杨铮也花了高价买来几十副。
买买买,杨铮毫无顾忌,花钱不眨眼。
许大发父子在旁满脸的可惜,显然是心疼银子就这么花出去了。
刘官等人却是乐开了花,笑的眼睛都不见踪迹,甚至到最后都已经麻木,这公子的胃口也太大了!
在路过一个仓库时,杨铮还看到了十几门的虎蹲炮与佛朗机。
杨铮表示有兴趣后,刘官等人却吓了一大跳,这东西它们可不敢卖,就是虎蹲炮也不行。
杨铮很眼热,不死心道:“一百两一门,我要两门!”
刘官仍是摇头。
“二百两,我要三门!”
……
经过杨铮的不屑努力,递运所的这帮官员还是没能扛住银钱的诱惑,以每门三百两价格,卖给了杨铮五门。
到此,杨铮的买买买行程也终于告于段落,粗粗估算,他花的银子不下于六千两,整个递运所上下都笑得合不拢嘴。
就算打点后大头被上头拿走,他们每人至少也可获得十年的额外收入,特别刘大使,每年的俸银不过三十一两五钱二分,这次他可以获得多少?这种好事,一年捞一两次就足够过非常优越的生活。
杨铮拒绝了刘官等人的晚宴邀请,他急着把购买的物资送回山寨。
而有许总旗的做保,刘官也相信杨铮,所以不再勉强,只殷勤的让冯攒典带着手下,将货物装上船只,送到杨铮指定的地方即可。
银子到了管河处再给,这也是杨铮与他们提前说好的,可谓送货上门,货到付款。
……
到了管河处后,杨铮把银两结清,又多塞给了冯攒典一百两,道:“冯大人,以后要是再有货物到来,麻烦派人到管河通知一下,我相信还有很多豪强愿意购买的!”
冯攒典激动得不能自已,做了几年的买卖了,就没见过这么大方的,忙点头道:“公子放心,在下一定留意,就是没有它也会有!”
……
送别了冯攒典,杨铮把许靖忠的那一份也给了。
许靖忠收好银子,意味深长的问道:“杨兄弟,实话告诉大哥,你到底有没有骗我?”
杨铮笑了笑,道:“许大哥,我说了,我一直是大明的官,现在是,将来是,死了还是!”
杨铮与许靖忠吃过了午饭后,不想过多耽误,便匆匆赶去了递运所。
徐州递运所与其他运河重地的递运所相同,也是沿着大堤修建,码头旁一排的栈房,看起来整齐有序,每座栈房都设有库子多人看管。这递运所也比王旷的管河处富裕多了,有大小船十几只,还有牛马车多辆,人力的独轮车更是好多。
许靖忠通报后,没等多久,从一简朴庄重的门房里走出四人。他们红光满面,笑声高亢嘹亮,身材圆润,隔着老远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温暖。
近了,通过寒暄得知,一个刘大使,一个冯攒典,还有两个皂隶。至于小小的皂隶为何同流,这杨铮就无法得知了。
杨铮没心情跟他们过多寒暄,直接步入正题,想到他们仓库看看。
虽然语气多有不敬,谁叫杨铮是大金主呢?四人依然笑容可掬,就如后世贪官奸商们横眉冷对千夫指,对待大客户的态度却是没话说。
在冯攒典的盛情指引下,杨铮一众进入栈房,果然琳琅满目的军资物料,让人目不暇接。
冯攒典连声赞颂杨公子福气好,这批军货也不过刚到十多天,若放在一个多月前,肯定没货。
刘官也在旁笑呵呵的保证,这些军货物资杨公子尽管挑选,挑多少,他们卖多少,有多少订单他们全部吃下,口气非常的豪迈。
杨铮冷哼,不是你们的,当然不心疼!
若是大明官吏都是这种人,大明焉有不亡的道理!
看着几人的嘴脸,杨铮一阵厌恶,心想若是自己管理徐州,定将他们一锅端了。
杨铮在栈房内看着,物资很多,种类齐全,比如他们栈房就分甲乙丙丁戊等字号库。
甲字库有各类布匹、颜料、或生产颜料的原料,银朱丹黄什么。
乙字库有各类的军用胖袄、战鞋、军裤、军士裘帽等。
丙字库有荒丝、吐丝、棉花等。
丁字库有桐油、漆胶、黄白麻、生铁、熟铁、铁线、山羊皮、绵羊皮、翎毛等。
戊字库有盔甲、弓箭、腰刀、明弦、撒袋等。
又有广积库,收贮有火器、火药、硫黄与硝石。
不愧是递运所,杨铮看得心头火热,恨不能全部买下来,物料之多之丰富,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从这里买,总比冒着风险四处购买划算的多。
许大喜父子也是第一次见到,啧啧称奇,许靖忠还是万年不变的严肃表情,只不过此时阴沉的可怕。
看过几个仓库,杨铮心中有数,接下来,就是购买了。
看着刘大使等人期待的神情,他询问物价。
刘大使与冯攒典相视而笑,果然大生意上门了,当下由冯攒典热情应答。
“回公子,这边的生铁每斤价银一分二厘,寻常熟铁一钱二分,多炼好铁每斤银一钱五分。”
“回公子,这边的硫磺每百斤价银四钱。”
“回公子,这边的铅,每斤价银四分。”
“回公子……”
价格还算公道,起码比徐州市面上的价格低上不少。
杨铮最关心的便是火药,当下询问了火药价格。
冯攒典客气道:“回公子,这火药每斤银八分三厘,百斤八两。”
然后在另一处库房,杨铮看到了自己迫切想要的火药。不过杂质很多,与平乡县购买的火药差不多。
有总比没有好,待买过去后,重新过滤筛选,杨铮张口要五千斤,这可把刘大使等人吓了一跳,自己虽然贪了些,可也不敢把所有的火药都卖掉!
经过谈价还价,卖给了杨铮三千斤。
同时还伴有大量的火绳铅弹。
还有精制鸟铳,每杆八两,杨铮要了二百杆。
生铁,杨铮要了三千斤。
熟铁,要了两千斤。
多炼好铁,要了一千斤。
硫磺,要了一千斤。
作子弹的铅,要了八百斤。
黄铜,要了五百斤。
长枪一千,腰刀一千,圆盾一千,箭矢五千。
还有布匹,棉花,桐油,胖袄,战靴,军裤,裘冒,甚至盔甲铁甲,杨铮也花了高价买来几十副。
买买买,杨铮毫无顾忌,花钱不眨眼。
许大发父子在旁满脸的可惜,显然是心疼银子就这么花出去了。
刘官等人却是乐开了花,笑的眼睛都不见踪迹,甚至到最后都已经麻木,这公子的胃口也太大了!
在路过一个仓库时,杨铮还看到了十几门的虎蹲炮与佛朗机。
杨铮表示有兴趣后,刘官等人却吓了一大跳,这东西它们可不敢卖,就是虎蹲炮也不行。
杨铮很眼热,不死心道:“一百两一门,我要两门!”
刘官仍是摇头。
“二百两,我要三门!”
……
经过杨铮的不屑努力,递运所的这帮官员还是没能扛住银钱的诱惑,以每门三百两价格,卖给了杨铮五门。
到此,杨铮的买买买行程也终于告于段落,粗粗估算,他花的银子不下于六千两,整个递运所上下都笑得合不拢嘴。
就算打点后大头被上头拿走,他们每人至少也可获得十年的额外收入,特别刘大使,每年的俸银不过三十一两五钱二分,这次他可以获得多少?这种好事,一年捞一两次就足够过非常优越的生活。
杨铮拒绝了刘官等人的晚宴邀请,他急着把购买的物资送回山寨。
而有许总旗的做保,刘官也相信杨铮,所以不再勉强,只殷勤的让冯攒典带着手下,将货物装上船只,送到杨铮指定的地方即可。
银子到了管河处再给,这也是杨铮与他们提前说好的,可谓送货上门,货到付款。
……
到了管河处后,杨铮把银两结清,又多塞给了冯攒典一百两,道:“冯大人,以后要是再有货物到来,麻烦派人到管河通知一下,我相信还有很多豪强愿意购买的!”
冯攒典激动得不能自已,做了几年的买卖了,就没见过这么大方的,忙点头道:“公子放心,在下一定留意,就是没有它也会有!”
……
送别了冯攒典,杨铮把许靖忠的那一份也给了。
许靖忠收好银子,意味深长的问道:“杨兄弟,实话告诉大哥,你到底有没有骗我?”
杨铮笑了笑,道:“许大哥,我说了,我一直是大明的官,现在是,将来是,死了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