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6526/ 为您提供明末小兵传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这个典型的北方村子只有零零落落几间屋舍,像是被人遗弃了。因为这样的村子劳力不多,又处于偏僻之地,没有哪家豪强愿意收拢他们归于自己的庄上。小村落没了圩墙防护,村人敦厚不知变通,所以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死亡!
杨铮命人把村里的尸体集中到一块,顺便挖个坑埋了。
村里唯一的青砖瓦房也颓败不堪,院门看起来还算完整,不过两边的院墙全都倒塌,石砖散落一地。正房只有一间,却没了屋顶,里面到处残留焚烧损坏的痕迹。
院子倒是挺大,稍加整理一番,应该可以住下一些人。
把马匹牛车都牵到此处,与没了围墙的院子连成一块,一是安全,二来也可以保暖。
安排妥当后,接下来便是找水做饭。结果众人很不幸的发现,这个村落没有水,唯一的一处水井也是位于这院子当中,不过却是死水,还有尸体一具,污浊散发着恶臭。
杨铮没有办法,只能让人拉着牛车往回赶了四里左右,从漳水河那里取水。
这取水如此困难,倒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等到拉水的牛车回来,天已经大黑了。
扩建的院子燃起了四个火堆,旁边还有许多从屋舍里拆下来的柴木,门窗等。
趁着还未吃饭,手下弟兄训练不敢怠慢,或是练习刺杀,新加入不久的则练习队列。
“抬枪!”高魁高喊,旁边赵大喜几个队长也各自监督。
“杀!”
众人一凛,几百杆长枪同时刺出,密丛如林,整齐肃然。
“抬枪!”
“杀!”……
兵士训练吸引了绝大部份人的目光,他们惊奇同时,也心下宽慰,有了如此强军,还有什么可怕的?
高魁这农家汉子自从被提拔做了一队之长后,也是格外上心,此刻他嘴里说着:“给我使劲地刺,眼前就是鞑子,就是匪贼,他们无恶不作,恶贯满盈,如果不想死,你就要比它们刺的更快,刺的更准!”
钱家森等工匠早也开始忙活,他们有种感觉,军爷对新鸟铳很着急,迫切需要看到他们的工作成果。所以众工匠一到了村落,便马不停蹄开工。
有了水后,胡秋娥开始带领妇女们淘米做饭。一口锅里炖着马肉和猪肉,另外四口大锅里熬着粥饭。在离开平乡时,众人早已烙好了充足的面饼,现在拿出来放在稀粥里,正好可以吃个饱。
那些新加入的难民看着眼前种种,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秩序井然。
看着分到手里的面饼稀饭肉汤,许多人激动落泪,只是庆幸自己跟对了人。
其余人看着这种情况,一面自豪的同时,也是若有所思。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幸亏遇见了军爷。军爷似乎与众不同,不贪图钱财,武艺高强,又会书写,好像没有军爷是不会的。众人不知道徐州宿州在何处,也不知路上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他们只知道,跟着军爷走没有错。
如果军爷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那天下就没有人可以解决了!
众人吃好后,开始各自忙活起来,兵士继续训练,新加入的百姓把身体清洗干净,换上杨铮原有老人的衣服。孩子们天真烂漫,在一块空地上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他么时而大叫,时而激烈,像李颜娘赵舒等没有加入的孩童都给他们加油助威。
大人们看了,会心一笑,如果每天这样无忧无虑那该多好。
李有银在给受伤的弟兄查看伤势。可以看到,这二十三人身上用于包扎伤口的布料俱是上好的绸布。按照杨铮规定,每块绸布在更换之前,必须要用开水煮上一刻钟左右。
众人感叹可惜,杨铮后世体弱多病,接触不少,按照本地语言模糊地解释了一下。
众人顿时明悟,像那伤口缝制,却是以前闻所未闻,不用施药,只是像衣物般缝制起来即可。而且效果看起来非常不错,一些自己都认为无可救药的弟兄就这样活了下来。
李有银也是被这样高超的医术所折服。
李有银是杨铮与鞑子大战解救出来的百姓,三十多岁,广平府曲周人士,身体修长,面容白净,看起来更像一书生。他也确实念过几年学堂,可几年下来依然懵懂,连基本的三字经都念不全,家人也就断了科举入仕的念头,让他专心学医,好子承父业。
这次的逃难,父母被杀,在轮到自己时,李有银临机一动,喊出了自己是郎中后,才与妻儿免遭毒手。
李有银不是没有听过鞑子的残忍,这次与妻儿被抓,万念俱灰,本想一死了之,可却终咽不下这口恶气。
一路混沌走来,直到被杨铮兄弟生死解救,又看到杨铮在县城的种种作为,钦佩同时,也有了追随的念头。
杨铮对李有银也很重视,毕竟以后打仗少不了,所以给他配了几个手下。
李有银走了过来,恭敬揖礼道:“军爷,现在药材不多,天气又严寒,最好弄些止痛草药和生姜驱寒!”
杨铮点了点头,对李有银的表现也很满意,说道:“这个我会想办法!李医士辛苦了!”
李有银受宠若惊,慌忙道:“这是属下应该做的,当初如果没有军爷舍命杀敌,也就没有今天的李某,所以谈不上辛苦不辛苦。”
……
杨铮躺在正屋里的墙角下,盖着毯子,地上铺着杂草,两边是赵舒与李颜娘两个小家伙。
正屋面积不大,自然容不下这一千多人,他们大都挤在院里或是大车旁,都在篝火热量覆盖的范围。
小家伙都已熟睡,杨铮则是无心睡眠,看着不远处的火堆,心中思绪万千。穿越到此不过两个月,从孑然一身,到手下一千八百多人,战马五十五匹,完全超出自己的意料。
队伍虽然看起来强大,其实不过草草搭建而已,他们不属于黑,也不属于官府,就怕一个不小心,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
杨铮很焦急,只想尽快找寻一落脚处,发展壮大。
新加入的难民有八十五人,杨铮已让施厚泰做登记。里面有青壮三十人,暂时归入辎重队。
现在共有兵士六百二十人,扣除骑兵五十二人,辎重四十人,余下的四百七十人统统归于战兵。
战兵草草分为六队,每队八十人。杨铮领一队,许大发领一队,高魁与赵大喜各领一队,剩下的两队由提拔上来的岳柱和罗就业带领。
骑兵只能由杨铮与许大发带领。
许大喜跟随杨铮左右,算是护卫。
辎重交由施厚泰管理,每天支出多少,剩余多少,都要做好记录。同时他还要负责孩童的教习与物料队伍的统计工作,一人身兼数职,可谓繁重。这也是杨铮为什么要招揽韩束的缘故。
虽然工作繁重,可施厚泰却精神抖擞,像是焕发了第二春,丝毫看不出任何疲惫。
医护队共有八人,由李有银带领,平时负责队中的救治工作。由于李有银识字,还会帮忙做一些施厚泰的工作。
工匠四十多人,由钱家森带领。
队中的女人由胡秋娥与最早跟随杨铮的老人带领。她们主演负责沿路采集,做饭,还有衣物的清洗工作。
这便是杨铮现在的草台班子,虽然寒窘,可众人尽心尽力,也让杨铮很满意。
现在仅仅只是开始,不可能什么都一蹴而就,杨铮能做的就是尽量挖掘她们的潜质,从璞玉到未来的独当一面!
杨铮命人把村里的尸体集中到一块,顺便挖个坑埋了。
村里唯一的青砖瓦房也颓败不堪,院门看起来还算完整,不过两边的院墙全都倒塌,石砖散落一地。正房只有一间,却没了屋顶,里面到处残留焚烧损坏的痕迹。
院子倒是挺大,稍加整理一番,应该可以住下一些人。
把马匹牛车都牵到此处,与没了围墙的院子连成一块,一是安全,二来也可以保暖。
安排妥当后,接下来便是找水做饭。结果众人很不幸的发现,这个村落没有水,唯一的一处水井也是位于这院子当中,不过却是死水,还有尸体一具,污浊散发着恶臭。
杨铮没有办法,只能让人拉着牛车往回赶了四里左右,从漳水河那里取水。
这取水如此困难,倒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等到拉水的牛车回来,天已经大黑了。
扩建的院子燃起了四个火堆,旁边还有许多从屋舍里拆下来的柴木,门窗等。
趁着还未吃饭,手下弟兄训练不敢怠慢,或是练习刺杀,新加入不久的则练习队列。
“抬枪!”高魁高喊,旁边赵大喜几个队长也各自监督。
“杀!”
众人一凛,几百杆长枪同时刺出,密丛如林,整齐肃然。
“抬枪!”
“杀!”……
兵士训练吸引了绝大部份人的目光,他们惊奇同时,也心下宽慰,有了如此强军,还有什么可怕的?
高魁这农家汉子自从被提拔做了一队之长后,也是格外上心,此刻他嘴里说着:“给我使劲地刺,眼前就是鞑子,就是匪贼,他们无恶不作,恶贯满盈,如果不想死,你就要比它们刺的更快,刺的更准!”
钱家森等工匠早也开始忙活,他们有种感觉,军爷对新鸟铳很着急,迫切需要看到他们的工作成果。所以众工匠一到了村落,便马不停蹄开工。
有了水后,胡秋娥开始带领妇女们淘米做饭。一口锅里炖着马肉和猪肉,另外四口大锅里熬着粥饭。在离开平乡时,众人早已烙好了充足的面饼,现在拿出来放在稀粥里,正好可以吃个饱。
那些新加入的难民看着眼前种种,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秩序井然。
看着分到手里的面饼稀饭肉汤,许多人激动落泪,只是庆幸自己跟对了人。
其余人看着这种情况,一面自豪的同时,也是若有所思。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幸亏遇见了军爷。军爷似乎与众不同,不贪图钱财,武艺高强,又会书写,好像没有军爷是不会的。众人不知道徐州宿州在何处,也不知路上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他们只知道,跟着军爷走没有错。
如果军爷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那天下就没有人可以解决了!
众人吃好后,开始各自忙活起来,兵士继续训练,新加入的百姓把身体清洗干净,换上杨铮原有老人的衣服。孩子们天真烂漫,在一块空地上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他么时而大叫,时而激烈,像李颜娘赵舒等没有加入的孩童都给他们加油助威。
大人们看了,会心一笑,如果每天这样无忧无虑那该多好。
李有银在给受伤的弟兄查看伤势。可以看到,这二十三人身上用于包扎伤口的布料俱是上好的绸布。按照杨铮规定,每块绸布在更换之前,必须要用开水煮上一刻钟左右。
众人感叹可惜,杨铮后世体弱多病,接触不少,按照本地语言模糊地解释了一下。
众人顿时明悟,像那伤口缝制,却是以前闻所未闻,不用施药,只是像衣物般缝制起来即可。而且效果看起来非常不错,一些自己都认为无可救药的弟兄就这样活了下来。
李有银也是被这样高超的医术所折服。
李有银是杨铮与鞑子大战解救出来的百姓,三十多岁,广平府曲周人士,身体修长,面容白净,看起来更像一书生。他也确实念过几年学堂,可几年下来依然懵懂,连基本的三字经都念不全,家人也就断了科举入仕的念头,让他专心学医,好子承父业。
这次的逃难,父母被杀,在轮到自己时,李有银临机一动,喊出了自己是郎中后,才与妻儿免遭毒手。
李有银不是没有听过鞑子的残忍,这次与妻儿被抓,万念俱灰,本想一死了之,可却终咽不下这口恶气。
一路混沌走来,直到被杨铮兄弟生死解救,又看到杨铮在县城的种种作为,钦佩同时,也有了追随的念头。
杨铮对李有银也很重视,毕竟以后打仗少不了,所以给他配了几个手下。
李有银走了过来,恭敬揖礼道:“军爷,现在药材不多,天气又严寒,最好弄些止痛草药和生姜驱寒!”
杨铮点了点头,对李有银的表现也很满意,说道:“这个我会想办法!李医士辛苦了!”
李有银受宠若惊,慌忙道:“这是属下应该做的,当初如果没有军爷舍命杀敌,也就没有今天的李某,所以谈不上辛苦不辛苦。”
……
杨铮躺在正屋里的墙角下,盖着毯子,地上铺着杂草,两边是赵舒与李颜娘两个小家伙。
正屋面积不大,自然容不下这一千多人,他们大都挤在院里或是大车旁,都在篝火热量覆盖的范围。
小家伙都已熟睡,杨铮则是无心睡眠,看着不远处的火堆,心中思绪万千。穿越到此不过两个月,从孑然一身,到手下一千八百多人,战马五十五匹,完全超出自己的意料。
队伍虽然看起来强大,其实不过草草搭建而已,他们不属于黑,也不属于官府,就怕一个不小心,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
杨铮很焦急,只想尽快找寻一落脚处,发展壮大。
新加入的难民有八十五人,杨铮已让施厚泰做登记。里面有青壮三十人,暂时归入辎重队。
现在共有兵士六百二十人,扣除骑兵五十二人,辎重四十人,余下的四百七十人统统归于战兵。
战兵草草分为六队,每队八十人。杨铮领一队,许大发领一队,高魁与赵大喜各领一队,剩下的两队由提拔上来的岳柱和罗就业带领。
骑兵只能由杨铮与许大发带领。
许大喜跟随杨铮左右,算是护卫。
辎重交由施厚泰管理,每天支出多少,剩余多少,都要做好记录。同时他还要负责孩童的教习与物料队伍的统计工作,一人身兼数职,可谓繁重。这也是杨铮为什么要招揽韩束的缘故。
虽然工作繁重,可施厚泰却精神抖擞,像是焕发了第二春,丝毫看不出任何疲惫。
医护队共有八人,由李有银带领,平时负责队中的救治工作。由于李有银识字,还会帮忙做一些施厚泰的工作。
工匠四十多人,由钱家森带领。
队中的女人由胡秋娥与最早跟随杨铮的老人带领。她们主演负责沿路采集,做饭,还有衣物的清洗工作。
这便是杨铮现在的草台班子,虽然寒窘,可众人尽心尽力,也让杨铮很满意。
现在仅仅只是开始,不可能什么都一蹴而就,杨铮能做的就是尽量挖掘她们的潜质,从璞玉到未来的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