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赶路


小说:明末小兵传   作者:月强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6526/ 为您提供明末小兵传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李颜娘是赵乐爹娘逃难时路边捡来的。可能是出于善心,也可能是别有所用,一路跌跌碰碰来到了这里。
  和其他两个小家伙一样,无不是面有菜色,形容枯槁,四肢干瘦有若骷髅。
  四个人就这么沉默着,依靠在火堆旁,待快燃烧完后,杨铮又去屋里把砸烂的桌椅板凳门窗等抱出来,不让火熄灭。
  杨铮决定再等一个晚上,如果他们的爹娘没有回来,就算三人是个累赘也要带上。单纯的留在此地,没有饿死,怕是夜里的气温也会要了他们的命!
  至于去哪,暂时先找个大点的城镇,有了人气,怀里的银子才有用处。
  现在应该往南走了十几里,很快会到平乡县,再往西南走一段路,便是鸡泽。卢象升兵败贾庄后,高起潜与他的大军不战而溃,也不知鸡泽是否还有人气,有没有被兵痞肆虐过?
  杨铮现在很疲惫,需要休憩,可又不敢放下心来。现在外面混乱的很,兵痞,乱民,鞑子,甚至普通百姓都不可靠,深沉睡去,指不定就会被别人绑了去,当作肉粮吃了。
  该有的谨慎还是要有!
  与杨铮的谨慎相比,三个小孩子倒没有太过顾及,趁着火的烘暖,依偎在一起,瞌睡起来。
  杨铮也不去打扰,一手立着斩马刀,还在一旁审视拨弄着柴火,好让它们继续燃烧下去。
  申时左右,突然从破败的院墙处传来动静,还伴有窃窃话语。
  杨铮一凛,提起战马刀,快速从柴房处闪出,躲在一角落。
  三个小家伙都已进入睡梦中。
  只见那人工垒成的半人高院墙外,有一男一女,俱是蓬头垢面,小心翼翼。女的先翻越进来,那男的一面帮衬,一面四处张望。
  两人都进来后,快速向厢房走去,一壁轻声道:“乐儿,舒儿,娘亲回来了!”并没有任何动静。不一会儿,里面传来各种翻腾声和两人的急切声,还伴有妇人的哭泣。
  “不用找了!”杨铮对他们的身份不再怀疑,于是喊道。
  两人听到话声,从房里奔出,那男人手里不知何时找了根木棍,结果看到杨铮的装扮,却是吓坏了,怔在当场。
  回过神后,两人跪在地上,磕着响头,边说道:“军爷饶命,军爷饶命!我们马上走,马上走!”
  可能是认为自己私闯了民宅,心里过意不去。
  杨铮看到他们确是吓坏了,不忍道:“起来吧,你们的孩子都在柴房里睡着了!自己过去看吧!”
  两人不敢相信,男的颤颤噤噤站了起来,说了一句“谢军爷!”后,便往柴房跑去……
  ……
  杨铮又烤起了马肉。
  那二人拥着自己的孩子,尽是关切。可能是杨铮的军服关系,两人很是拘谨,脸上还带有畏惧。
  两大三小都不说话,痴痴望着杨铮手中的马肉。
  烤好后,杨铮先割了三小份,递给了小家伙们。
  “谢谢哥哥!”赵舒甜甜道。
  “谢谢哥哥!”赵乐与李颜娘有些内向,还是照说了。
  杨铮又割了两块递给二人。
  “谢谢军爷!”
  这位军爷真好!与以前见到的全然不同。
  二人接过后,不顾烫热,直接往嘴里塞去。
  杨铮割下一块,慢慢吃着。
  两人吃得很急,时不时噎着,杨铮递去水囊。
  “谢谢军爷!”
  一共烤了四斤多的马肉,三个小家伙没吃多少,杨铮虽然很饿,可也腻了,只吃了一小块,余下的三斤俱被二人吃掉。
  “我叫杨铮,是卢总督麾下将士,你们何人?”待他们吃饱后,身份还是问清楚一点好。
  “草民赵大喜,这是浑家胡秋娥。”二人赶紧站了起来,恭谨回答。
  胡秋娥还做了个万福。
  “哪里人?”
  “草民与浑家都是真定府临城人士!”
  “奥,听孩子们说,你们一早出去找粮了?可曾找到?”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李颜娘,杨铮很关心她未来的出路。
  二人面目愁容,丧气道:“回军爷话,未曾找到。”
  “如果没有遇上我,那你们又要饿上一天,而且我知道,外面已没有任何可食的东西,到时你们会怎么办?”
  赵大喜目光闪烁,站立不安,胡秋娥也变得紧张起来。
  果然!
  杨铮顿时站立起来,气势逼人,森然道:“有没有想过烹食人肉?”
  赵大喜与胡秋娥听到后,心中有鬼,再加上杨铮的压迫,立马仓促跪下,惶恐道:“草民不敢,草民从来没有吃过人肉!还望军爷饶命啊!”
  胡秋娥也道:“民妇不敢期瞒军爷,我们离家时身上还有些碎钱,所以一路讨要到了这里!”
  三个小家伙好奇看着这一切,不明白刚才还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杨铮也不想过多追究,说道:“没有最好!如果让我发现你们敢做出这种丧尽天良之事,无论如何势必取你们性命!”
  二人唯唯诺诺,绝对保证。
  ……
  对于明天往南走的决定,赵大喜和胡秋娥不敢过分表示。
  当夜,杨铮让他们收拾好行头,另外只要是可以用来保暖的布料全部扯下,盛水的陶器瓷罐尽量多拿。明天一早行动,提前打包好,不至于到时乱了手脚,也希望可以在城门关闭前到得了县城。
  而赵大喜与胡秋娥也觉得呆在此地没有希望,跟着杨铮走未尝不是好事。杨铮有武力,还是官兵身份,所以一路上安全有了保证,不必再提心吊胆。
  更重要的是杨铮有肉!虽然不多了,但对于活了近三十年的赵大喜与胡秋娥来说,却是无比的诱惑!
  第二天一早,天气依然寒冷,众人收拾妥当,开始出发。
  杨铮的双手用撕碎的布幔包起,头部也包裹起来,只留下眼睛看路。
  三个小家伙更是如此,从脚到头,无一不是在千疮百孔的衣服外面又包裹了一层,容易冻伤的脚和手甚至裹了三四层。
  赵大喜与胡秋娥走在最后,他们的防冻措施与杨铮相同。两人此时用一根长长的木棍抬着水桶,里面不但放着剩余的马肉,还有一些完好的陶罐,盛满了烧开的水,不过现在全都冻住了。
  二人身上还背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按杨铮的意思是全部扔掉,轻简上阵。但在二人看来,却是浪费,所以一再表示不会拖累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