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生命签证》上映


小说:烂片终结者   作者:太散   类别:娱乐明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3977/ 为您提供烂片终结者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7月15日,陈一果和刘老六一起出席《生命签证》的首映礼。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张国师看起来年轻了一些。张威平还是老样子,像个笑面虎一样。看到陈一果来了,还专门把他拉到一边去叙旧了。其中的用意,不言而喻。
  实际上,自从王小鸥说过有人想要通过她跟陈一果拉上关系后,陈一果就知道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推动,张威平只是其中之一。
  让小公司的人过来试探一下想法,如果真的有跳槽的打算,他们再出手。
  只可惜他们不知道,陈一果是666传媒的股东之一,还跟刘老六有着非同一般的合作关系,他是不可能离开的。而且,陈一果目前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刘老六。只不过,太多人被利益迷昏了头脑,根本看不到这些。
  看着跟他不断客套的张威平,还有注意到这边动静,准备过来插一脚的华亿老总王仲军,陈一果忍不住笑了起来。
  “说什么好事呢,陈导,有兴趣跟哥哥说说吗?”王仲军笑着问道。
  “没什么,很久没和张总见面了,叙叙旧而已。”陈一果笑着说道。日子久了,陈一果也学会了跟这些老狐狸打交道,便宜肯定是占不到,不过自保有余。
  “呵呵,陈导最近有什么新剧本没有,咱们两家可以合作啊。”王仲军笑着问道。
  对于王仲军的问题,陈一果笑而不语,张威平则是怒目而视。
  “最近恐怕是不行了,我的处女作还没上映呢。等电影上映了,才能决定下一步的动作。”陈一果也没有把话说死,反正跟恶人有刘老六来当。
  随便客套了几句,陈一果就离开了。跟这帮老狐狸聊天是真够累的,有这种时间,他宁愿去改编剧本。
  不知道为什么,陈一果特别怀念之前忙着改剧本的日子,虽然很枯燥也很无聊,精神压力还特别大,还偶尔被原编剧的脑回路给逼疯。但好像自己更加适合那样的日子,跟这些老板们打交道,心太累,太不习惯了。
  陈一果第一次觉得,刘老六是对的,他就当个纯粹点的电影人好了。和这帮老板混的时间长了,难以保持初心,写出来的剧本慢慢也就变味了。
  很快,首映式开始了,放映厅内满满的全是人。这样的场面,陈一果在陈恺哥导演的首映式上已经见到过一次了。而这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一部能够斩获金棕榈大奖的电影,感兴趣的人还是很多的。
  在例行的介绍了影片的主要演职人员后,影片正式开始了。
  跟陈一果的设想一样,影片是以倒叙形式讲述何凤山的事迹的。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头中两位主要人物,都是本人出演。那位老人,真的是当年被何凤山拯救过的一位犹太人,而片中的女儿角色,也是由何曼礼女士亲自出演。
  在听说了何凤山先生的事迹即将被搬上大荧幕后,何曼礼女士非常的感动和兴奋,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据,更愿意亲自出演女儿的角色。
  在和张国师商量后,同意了她的请求,专门来到何曼礼女士的家中,拍摄了这个影片开头。
  随着老师开始讲述他的故事,影片的时间节点转回到1938年。奥地利人民,用鲜花和掌声迎接德国人的入侵,却换回来德国人疯狂的杀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影片的主色调,从之前的明艳,变得昏暗。
  在展现WYN的犹太人遭受纳粹的屠杀与破坏时,选择一种很少见的视角,是一种纯粹的旁观者视角。并没有刻意展现犹太人的苦难,也没有刻意的渲染纳粹的残暴。就好像一个历史亲历者,在观众的面前很平静,也很客观,不含喜怒的讲述着当年发生的事情。
  这种视角,让陈一果很难受。
  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原因。因为,这样的视角才是属于何凤山的视角。而自己之前的剧本,多数情况下,还是以犹太人的角度去看待很多问题。这样的做法,不能说错,但并不符合何凤山的身份。
  的确,何凤山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也拥护人道主义。但首先他是华国的一名外交官,他要为华国服务。而后来,随着惨案的增多,让何凤山的视角慢慢变化,也燃起了对WYN犹太人的同情心,才最终打开了签证之门。
  这样的镜头语言,是陈一果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特别是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的应用,别说是陈一果,就连陈恺哥都比不了。国师,到底是国师。于细微处见真章。光是这种拍摄技巧,就够陈一果学习一辈子的。
  对比一下《不二神探》,影片的趣味性和悬疑性或者不错,但纯粹的摄影技巧方面,没有丝毫值得称赞的地方。不是说好的电影一定要使用某些高深技巧,而是作为一个导演,是一定要有所追求的。只要不是单纯为了炫技,最终舍本逐末就好。
  影片还在继续。因为不断为犹太人派发签证,引起了纳粹的不满。这时候,纳粹军官出场了。
  如果忽略了纳粹军官出场时的环境,观众们或许不会把他当成是一名纳粹,或合适一名反派。
  他站在主人家的书架前,仔细的打量着书架的每一本书,上面有很多哲学方面的书籍,这是他最喜欢的。
  而这家的主人,犹太夫妇,被几名纳粹士兵围在中间,惊恐的看着军官在书架前,不断的徘徊。似乎,很担心这位军官发现什么。
  终于,军官在书架上看到了一本他很喜欢的书,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著作《权利意志》。然后,竟然和犹太夫妇开始讨论哲学,讨论艺术。
  很难想象,这会是一位手中占满了血腥的纳粹军官所做的事情。
  实际上,纳粹的最高领袖同样有着很高的艺术素养,而且坚持素食,不沾烟酒。单纯从生活习惯看,很难相信这样的一个人会犯下种族灭绝这样的罪孽。
  在用比较艺术的方式杀死犹太夫妇,以及藏身于书架背后的犹太小女孩后,军官离开了。他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要去对付一位来自于华国的外交官。
  对于纳粹军官的阻挠,何凤山灵活运用外交手腕,以未接到华国外交部的禁令为理由,拒绝了纳粹军官的建议,继续为犹太人发放签证。
  纳粹军官走了,但是他脸上的阴霾与冷笑,让何凤山明白,后面的局势肯定还会越来越紧张,自己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果然,驻德大使来访,要求何凤山暂停为犹太人发放签证。这一次,再使用应付纳粹军官的说法是没有用的。所以,他换成了华国特有的官场政治,先是用钱贿赂,拖延时间。不行的话就拉大旗扯虎皮,暂时震慑对方。甚至连装病的法子都想出来了。
  何凤山,费尽心力与驻德大使虚与委蛇,总之就是拒不执行驻德大使的命令,不停止发放签证。
  另外一方面,在WYN,不断有犹太人被抓走送进集中营。甚至白天的时候,能够看到有士兵在街边枪杀犹太人。一位士兵不愿意对孩子下手,被纳粹军官枪毙了,理由是违抗军令。
  在何凤山的眼中,这位军官不像是一个人,更像是一个机器,严格执行其领袖命令的机器。眼神中的狂热,与表情上的冷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最让何凤山人感觉难以接受的,是其他民族的人,就在旁边冷冰冰看着犹太人被屠杀,连没有一丝的同情都没有,反而是十分庆幸的样子。
  奥地利其他民族的这种冷漠和麻木,激怒了何凤山,也让他下定了决心,帮助更多的犹太人。为此,华国驻WYN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没有了午休时间,要一直不停的工作,为犹太人办理签证,但没有人因此而抱怨过。
  而剧情也从这里开始,变得越加沉重。官场智慧已经越来越帮不上何凤山,驻德大使给予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直接从国内找来人,以查账为名,刁难何凤山。受此影响,领事馆不得不暂停了发放签证的工作。
  幸好来查账的人是怀有人道主义之心的爱国人士,认为领事馆的账目没有任何问题,不存在任何收受贿赂行为,让何凤山逃过了一劫。
  但来自于纳粹军官的阻力却越来越大,士兵在领事馆门前站岗,甚至会进入使馆内搜查,以房子属于犹太人,收走了房子。
  这个时候,何凤山的妻子,这个一直在背后支持她的女人,拿出了全部的存款,为何凤山租了一间小房子,让他可以继续工作。
  而此时,驻德大使也卷土重来,给何凤山下了最后通牒,必须暂停发放签证的工作。而这一次,没有退路的何凤山只能选择了死扛。坚持,除非得到明确的命令,不然绝对不会暂停手中的工作。于是很快,何凤山被调离WYN。
  而电影,也在这样的氛围下结束了。
  这是一部让人感到痛苦的电影。因为自始至终,你都没办法露出笑容。
  这是一部很难听懂的电影。明明是一部国产电影,但因为背景剧情的原因,影片中有大段大段的德语对话,这让习惯了全中文,或英语对话中文字幕的观众,很不适应。
  这是一部很难看懂的电影。因为张国师使用了太多的光与影,省略了太多了对白。让观众,只能通过镜头去感知何凤山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张国师所要表达的内容。
  这是一部很真实的电影。所有的服装、道具和化妆,甚至布景,都尽可能的重现了1938年的WYN。甚至就连片中何凤山的憔悴,也是陈道铭老师熬了两个通宵后,真实表现出来的。
  这是一部看了以后,让人很不舒服、很想骂人的电影,不是因为观众没看懂,而是看的太懂了。当何凤山落寞离开WYN的时候,很多人都理解了为何谭嗣同会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正是何凤山此时内心世界的最真实写照。
  虽然影片让人很压抑,但不得不说,张国师成功了。向世人证明,那个曾经拍摄了《黄土地》和《红高粱》的张国师,又回来了。
  “哗啦啦......”
  影院里安静了五分钟后,掌声终于响了起来。且,一波未止一波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