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370/ 为您提供清穿之蒙古皇后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见到这股功德,顾芳怡的心里却是毛毛的,甚至还有些恶念的想到,要是自己时不时来这么一下,是不是功德就积攒的快一些。
不过顾芳怡也只是想想罢了,却是不可能真的这么做,天道的空子如果是这么好钻的,恐怕这天下早就是满天神佛了,还要人干嘛,就像刚刚那样,顾芳怡如果下一次再弄出这种事来,天谴的威力便会翻倍,到时候,哪怕只是天谴的威压都足以要了她的命。
再说了,古人都相信,天子乃是上天之子,一旦人间有什么灾祸,便是天子失德,自古帝王宣称君权神授,一次两次这样还没事,帝王可以下罪己诏,让天下臣民知道自己常常自省,对国家安定有着好处,这才是顾芳怡得到功德的原因。
若是顾芳怡真的这么做了,俗话说的好,水满则溢,过犹不及,一旦这样的事情多了,怕是天下臣民都会想是不是君王无道,苍天示警,到时候天下大乱,这份因果也会落在顾芳怡身上。
这可不比大清因果还可以慢慢还,惹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到时候业力缠身,便是满天神佛都吃不消,恐怕业力一生,顾芳怡就会被业火活活烧死了。
不过就算真的可以,顾芳怡也不敢这么做,不提别的,就说刚刚那一次的天谴,虽然没有落下来,但那股威压顾芳怡相信她这辈子也不会忘掉,那感觉就好像是一叶小舟处于汪洋大海之中的那种渺小的感觉,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等顾芳怡收回目光,看着秦嬷嬷和苏氏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疑惑的瞅了两人一眼,然后看向还嘬着自己手指头的二格格,微微皱了眉头,却不是顾芳怡对于二格格有什么想法,而是顾芳怡刚刚想到,既然不能对凤命之人做出什么举动,为什么自己救治了二格格却没有受到天道的反噬呢。
顾芳怡仔细想了想,自己之所以会帮助二格格祛除死气,乃是因为这二格格唤醒了自己心中的那股慈悲佛性,让自己心境越发的完整,这才让自己动了慈悲之念,为她祛除了死气。两者之间却是存在这因果关系,自己不过是为了偿还因果才给了二格格灵水,因果之道乃是天地至理,自然不会受到天道反噬了。
而自己想要钻空子为孝庄续命,已经涉及到了干扰天地运转,自然天道示警,有所反应了,两者一个是有意谋划,一个是无意中的机缘巧合,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想通了这一点,顾芳怡对于因果之道也有了些明悟,其实,修士是不可以干涉人间王朝的运转的,不过自己欠了大清的因果,所以做一些增强大清国力的事情是在偿还因果,所以天道没有反应。
可是一旦自己对孝庄或者康熙做些什么,那就不仅仅只是增强国运了,甚至有可能干扰大清的国运运转,到时候一旦大清国运减少或者缩短,那就是在干涉天道运转了,自然有天道示警,降下天谴了。
想通了这一点,顾芳怡知道了,就好比是一些小说中写的一样,大势不可改,小势可改,历史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但那些对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人或事却不可以有所改变,就好比康熙削藩一事,你可以让他削藩变得困难,却绝对不可以让他削藩失败一样。
于此同时,顾芳怡也知道了自己当初避世不出的想法有些错误了,毕竟自己是佛修,而不是道修,一味地避世不出虽然可以明哲保身,但距离自己还清因果却还差的远了。
佛修和道修不同,佛修讲究入世,红尘炼心,集万民之愿,众生之心,突破人身之灵,飞升极乐;道修则不同,道修讲究出世,飘然世外,看云卷云舒,观花开花落,明天地至理,天人合一,从而举霞飞升。
如今顾芳怡不仅仅是佛修,而且已经是康熙的妃子之一了,身上可谓因果缠身,虽然顾芳怡已经找到了方式方法可以消除自己欠着大清的因果,可是顾芳怡却是忘了一件事,自己是来自蒙古的妃嫔,身上还肩负着蒙古和满洲之间纽带的作用,如果自己不能真正融入这个社会,就算还清了大清的因果,自己也没办法真正飞升。
就好比之前一样,顾芳怡借助两宫皇太后之势,借助杜尔伯特氏的手段,借助乌日娜残留的性格,在宫里顺风顺水,可是结果呢,差点被乌日娜残留的性格所感染,居然忘记了自己属于佛修的那股慈悲之念。
想通了这一点,顾芳怡嘴角露出一个笑容,扫了一眼看着顾芳怡脸色一会儿好一会儿差的秦嬷嬷和苏氏说道:“本宫和二格格母子连心,倒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血浓于水啊,你们看,这二格格可是含着本宫的手指都不肯动口呢?”
听到顾芳怡这么说,秦嬷嬷一愣,不知道顾芳怡怎么突然说出这种话来,倒是苏氏反应迅速,连忙接过话头,有些讨好却又不谄媚的说道:“娘娘说的极是,奴婢纵使是得了天大的恩赐能奶上二格格几口,也没见着这二格格和奴婢这般亲厚,可见这母女连心不是白说的啊。”
这两人却是说起慌来一点都不带脸红的,好好的一个和顾芳怡没有半点关系的二格格就好像是顾芳怡怀胎十月生下来的一样,丝毫没顾忌着二格格的生母董氏此时此刻还在偏殿之中昏迷不醒。
看着周身气度完全不一样了的顾芳怡,秦嬷嬷眼中满是疑惑,是在是想不通这性子暴虐的顺嫔娘娘怎么一下子转了性,难不成真的是把这二格格当成自己的亲生闺女了,秦嬷嬷可不信,不过就算心中有所不解,秦嬷嬷也不敢多问,看着和顾芳怡说说笑笑的苏氏,眼中划过一丝忌惮。
顾芳怡可不知道秦嬷嬷因为苏氏的到来而有了胁迫感,只是觉得这苏氏还算的上是个可用之才,看着苏氏,心中隐隐有了定计。
不过顾芳怡也只是想想罢了,却是不可能真的这么做,天道的空子如果是这么好钻的,恐怕这天下早就是满天神佛了,还要人干嘛,就像刚刚那样,顾芳怡如果下一次再弄出这种事来,天谴的威力便会翻倍,到时候,哪怕只是天谴的威压都足以要了她的命。
再说了,古人都相信,天子乃是上天之子,一旦人间有什么灾祸,便是天子失德,自古帝王宣称君权神授,一次两次这样还没事,帝王可以下罪己诏,让天下臣民知道自己常常自省,对国家安定有着好处,这才是顾芳怡得到功德的原因。
若是顾芳怡真的这么做了,俗话说的好,水满则溢,过犹不及,一旦这样的事情多了,怕是天下臣民都会想是不是君王无道,苍天示警,到时候天下大乱,这份因果也会落在顾芳怡身上。
这可不比大清因果还可以慢慢还,惹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到时候业力缠身,便是满天神佛都吃不消,恐怕业力一生,顾芳怡就会被业火活活烧死了。
不过就算真的可以,顾芳怡也不敢这么做,不提别的,就说刚刚那一次的天谴,虽然没有落下来,但那股威压顾芳怡相信她这辈子也不会忘掉,那感觉就好像是一叶小舟处于汪洋大海之中的那种渺小的感觉,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等顾芳怡收回目光,看着秦嬷嬷和苏氏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疑惑的瞅了两人一眼,然后看向还嘬着自己手指头的二格格,微微皱了眉头,却不是顾芳怡对于二格格有什么想法,而是顾芳怡刚刚想到,既然不能对凤命之人做出什么举动,为什么自己救治了二格格却没有受到天道的反噬呢。
顾芳怡仔细想了想,自己之所以会帮助二格格祛除死气,乃是因为这二格格唤醒了自己心中的那股慈悲佛性,让自己心境越发的完整,这才让自己动了慈悲之念,为她祛除了死气。两者之间却是存在这因果关系,自己不过是为了偿还因果才给了二格格灵水,因果之道乃是天地至理,自然不会受到天道反噬了。
而自己想要钻空子为孝庄续命,已经涉及到了干扰天地运转,自然天道示警,有所反应了,两者一个是有意谋划,一个是无意中的机缘巧合,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想通了这一点,顾芳怡对于因果之道也有了些明悟,其实,修士是不可以干涉人间王朝的运转的,不过自己欠了大清的因果,所以做一些增强大清国力的事情是在偿还因果,所以天道没有反应。
可是一旦自己对孝庄或者康熙做些什么,那就不仅仅只是增强国运了,甚至有可能干扰大清的国运运转,到时候一旦大清国运减少或者缩短,那就是在干涉天道运转了,自然有天道示警,降下天谴了。
想通了这一点,顾芳怡知道了,就好比是一些小说中写的一样,大势不可改,小势可改,历史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但那些对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人或事却不可以有所改变,就好比康熙削藩一事,你可以让他削藩变得困难,却绝对不可以让他削藩失败一样。
于此同时,顾芳怡也知道了自己当初避世不出的想法有些错误了,毕竟自己是佛修,而不是道修,一味地避世不出虽然可以明哲保身,但距离自己还清因果却还差的远了。
佛修和道修不同,佛修讲究入世,红尘炼心,集万民之愿,众生之心,突破人身之灵,飞升极乐;道修则不同,道修讲究出世,飘然世外,看云卷云舒,观花开花落,明天地至理,天人合一,从而举霞飞升。
如今顾芳怡不仅仅是佛修,而且已经是康熙的妃子之一了,身上可谓因果缠身,虽然顾芳怡已经找到了方式方法可以消除自己欠着大清的因果,可是顾芳怡却是忘了一件事,自己是来自蒙古的妃嫔,身上还肩负着蒙古和满洲之间纽带的作用,如果自己不能真正融入这个社会,就算还清了大清的因果,自己也没办法真正飞升。
就好比之前一样,顾芳怡借助两宫皇太后之势,借助杜尔伯特氏的手段,借助乌日娜残留的性格,在宫里顺风顺水,可是结果呢,差点被乌日娜残留的性格所感染,居然忘记了自己属于佛修的那股慈悲之念。
想通了这一点,顾芳怡嘴角露出一个笑容,扫了一眼看着顾芳怡脸色一会儿好一会儿差的秦嬷嬷和苏氏说道:“本宫和二格格母子连心,倒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血浓于水啊,你们看,这二格格可是含着本宫的手指都不肯动口呢?”
听到顾芳怡这么说,秦嬷嬷一愣,不知道顾芳怡怎么突然说出这种话来,倒是苏氏反应迅速,连忙接过话头,有些讨好却又不谄媚的说道:“娘娘说的极是,奴婢纵使是得了天大的恩赐能奶上二格格几口,也没见着这二格格和奴婢这般亲厚,可见这母女连心不是白说的啊。”
这两人却是说起慌来一点都不带脸红的,好好的一个和顾芳怡没有半点关系的二格格就好像是顾芳怡怀胎十月生下来的一样,丝毫没顾忌着二格格的生母董氏此时此刻还在偏殿之中昏迷不醒。
看着周身气度完全不一样了的顾芳怡,秦嬷嬷眼中满是疑惑,是在是想不通这性子暴虐的顺嫔娘娘怎么一下子转了性,难不成真的是把这二格格当成自己的亲生闺女了,秦嬷嬷可不信,不过就算心中有所不解,秦嬷嬷也不敢多问,看着和顾芳怡说说笑笑的苏氏,眼中划过一丝忌惮。
顾芳怡可不知道秦嬷嬷因为苏氏的到来而有了胁迫感,只是觉得这苏氏还算的上是个可用之才,看着苏氏,心中隐隐有了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