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中南开垦团


小说:汉第三帝国   作者:步惊俗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3086/ 为您提供汉第三帝国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延熹四年大跃进的成功,让刘曜解决了基本的后顾之忧。
  以当今东汉的冶炼技术,炼纯铜毫无压力,炒钢法炼钢也能实现。
  简易有线电报的铜线与制造自行车的钢材,都可以正常的制造出来。
  麻烦的是从鹿角藤之中提取橡胶,和利用还原反应提炼纯铅制造原始的铅蓄电池,以及铸造圆柱形滚柱、铜线。
  解决这几个麻烦,让刘曜花了很大的功夫。
  为了压榨鹿角藤之中的天然橡胶汁,刘曜与张家兄弟还搞出了简易的压榨机。
  橡胶汁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
  得到了原胶之后,想要弄出耐磨耐寒耐高温的轮胎,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化学实验,尤其是硫化。
  这都需要花时间,刘曜为此费了许多脑筋。
  张家兄弟的技艺高超,铸造滚柱不在话下,更是在刘曜的设想下,发明出了人工挤压铜线的设备。
  最难的是提炼纯铅!
  中外古炼金家和炼丹家们对铅和铅的一些化合物进行了实验。
  例如在东汉术士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中说:“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即还原法制纯铅,用后世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就是:Pb3O4+2C——→3Pb+2CO2↑。
  科技方面顺利完成,医疗卫生方面也按规划,正常完成了建设。
  尤其在百姓集团商社综合医馆问世之后,以方便携带、方便服用的细小丸剂成方药品,和疑难杂症住院治疗观察,甚至会诊的诊疗方式,给当地及周边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百姓集团医馆未来会在益州全郡十六个县各建一馆!
  最最最重要的,百姓集团医馆的收费真的不高!
  有人发烧咳嗽,本以为得了伤寒,怕是不能活了,甚至认为就算能治好也要花光家中积蓄。
  这人到了百姓集团医馆挂号就诊后,竟然只花了一百零五钱,买了二十一包细小丸药。
  此人按照医嘱,每日三次,一次一包,餐后用温开水顺服。
  服药第二日此人的烧就退了,第四咳嗽基本消失,第五日食欲恢复,第六日基本康复,第七日则完全康复。
  有如神迹的故事,最是容易传播!
  于是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益州郡周边九郡的百姓,都知道了百姓集团医馆的存在。
  甚至到了延熹五年正月里,还有永昌、交趾、九真等郡的病患慕名来百姓集团医馆求诊。
  经过康复患者的口碑宣传,自此以后,百姓集团商社逐渐成为了仁义厚道亲民的代名词。
  而这些外来者回去之后,自然免不了要炫耀一番在益州郡的见闻。
  比如平坦与坚硬到骇人听闻的水泥路,比如涵盖了日用百货、时蔬、鱼肉、服装、陶器等成百上千中商品的“超级综合”商场,再比如神奇的马桶、淋浴、算盘。
  然而,奇特的水泥路、奇特的商场、奇特的马桶、淋浴等,只是让这些外来者觉得新奇与吃惊。
  或许回去之后,和旁人炫耀一番见闻,时间长了也就忘记了。
  但是,当这些外来者见到保安队骑着两轮自行车在大街上巡逻的时候!
  他们会误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
  当发现眼前看到的一切并非幻觉之后,他们内心的震惊,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只有三个字最贴切——毁三观!
  自行车与综合医馆的问世,就像两颗天外陨石,一前一后落入了由西南十郡组成的大湖。
  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浪花,令整个湖泊发生了两次剧烈的震动!
  “之前听人说益州郡多好,我还不信,这下我信了!”
  “我若能生活在益州郡该多好?”
  “百姓集团商社何时来我们郡开设医馆、镖局、商场啊?”
  “淋浴和马桶简直太贴心了!必须买回家!”
  ......
  由益州郡发出的剧烈震动,令越隽、永昌、牂牁(zāngkē)、九真、日南、交趾、郁林、合浦、苍梧等西南九郡的百姓,越发的想要了解百姓集团商社。
  就这样,大量的外来人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自发的从四面八方涌入了益州郡。
  刘曜原计划是等过两年,手里有兵有马,能勉强自保的时候,再开启中南半岛三角洲平原垦田计划。
  但在延熹四年年底见回归的刘传喜后,他改变了主意!
  刘传喜告诉刘曜,他之所以能在凉州购置牧场,买到马匹,顺利建立马场,多亏了陇西郡刺史从事董卓帮助!
  董卓!
  “我的人在凉州搭上了董卓这条线?”这是刘曜当时心中的第一个念头。
  他记得历史上的董卓比刘表大十岁左右,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跟羌人首领的关系不错,成年后在老家的郡府当过官吏,属于地方豪强。
  刘曜没记错的话,恒帝驾崩那年,羌人叛乱,董卓当时担任军司马,才算正式步入军方系统。
  他穿越那年发生了朱达造反的事件,是公元157年,至今已过去五年。
  而他记得汉灵帝是公元167年上位的,也就是说五年后恒帝才会驾崩。
  因此,此时的董卓还是一个三十岁出头,在家乡过着潇洒生活的豪强!
  为了维护与董卓的关系,刘曜让镖局派人先送了两套淋浴、马桶给董卓。
  紧接着,他制定了对陇西郡的商业拓展计划,刘传喜为计划首席负责人。
  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两年内把百姓客栈与镖局开遍陇西十一个县!
  只有客栈与镖局!
  延熹五年。
  春三月,初五。
  风和日丽。
  在滇池县北城门的墙头上,刘曜被贾小六、陈群庆、刘彪等人簇拥着,正在等待城外三千人的列队。
  望着眼下的三千多人,刘曜甚是欣慰,他觉得未来一定是光明且充满希望的!
  这些人都是经过两个月“军训”的“自愿者”。
  所谓“军训”,即刘曜照搬后世大学生入校军训的那一套。
  至于所谓的“自愿者”,其实是一些被百姓集团商社“移民福利”驱使的中南半岛开拓者。
  没错,就是中南半岛的开拓者!
  短时间内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令益州郡目前的消化能力难以承受。
  与其留这些人在益州郡开垦山地,不如忽悠他们去中南半岛三角洲开垦平原。
  “那里气温较高,有野人出没,不过大都瘦小如猴!”
  “那里有毒蛇猛兽,但野兽也怕人多!”
  “那里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两熟,亩产至少三到四石!”
  “是至少!”
  “一年两熟,合计就是亩产至少六到八石!”
  “那里是百姓集团的土地,凡是集团义客身份,自愿前去的,五年内免租!其他赋税由百姓集团代缴!”
  “如果你能开垦十亩地,一年亩产至少六到八石,粗算五年收入至少三百到四百石!”
  “你没听错,是三百到四百石!”
  “前三年,我们百姓集团会免费提供医药、农具等,帮助大家更快更好的适应那里的生活!”
  宣传队保持着通俗易懂的宣传特点,直白好理解,每个人都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如今大多数农民的亩产都在一石,中等田可以亩产两石,上等为亩产三石。
  百姓集团商社不会骗人,已经说明了也有被野人或者毒蛇猛兽侵害的危险。
  “一年两熟,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我要去,总比回家等着饿死强!”
  “至少百姓集团不会坑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