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诈降的谣言


小说:功盖三分国   作者:阳懿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1691/ 为您提供功盖三分国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西城县城外,汉中军大营。
  持续了两天的秋雨,到了傍晚时就成了大雨滂沱,看样子三两天内是没有放晴的可能的。汉中军将士全都缩在营帐中,瞅着帐外的迷蒙雨雾出神。
  他们抵达西城县附近好几天了,再怎么严防死守,有些消息还是从西城县中流传了过来。
  譬如,杨任、杨柏等人,已经投降了西城县中的那位刘皇叔。
  再譬如,刘皇叔麾下的将士粮饷待遇等等。
  其中,最令汉中军将士羡慕嫉妒的,就是刘皇叔旗下的将士们的粮饷待遇。
  “倘若,咱们要是也有这么好的粮饷待遇,那该多好啊?”
  许多将士瞅着秋雨,心中却都是这个想法。
  帅帐中,张鲁却在大发雷霆。
  将士们知道的那些消息,张鲁自然也知道了的。只是,张鲁关注的重点,却并不是刘备旗下将士们的粮饷待遇,而是杨任等人居然向刘备投降了!
  张鲁自认,他对杨任等人还是不错的,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他依之为心腹的家伙,居然向刘备那厮投降了。而且,直到今日,他张鲁才知道,杨任他们投降了。
  妄他张鲁原本还以为,杨任他们战殁了的呢!
  “这就是你们杨氏兄弟,对我张鲁的忠诚?”张鲁虎视着杨松,质问着。
  杨松冷汗淋漓,惶恐伏地道:“臣罪该万死,还请主公恕罪。实在是臣也不知道,杨任和杨柏他们会投敌的啊!”杨松的辩解中,语气不仅是惶恐,甚至有点如泣如诉的样子。
  杨松心中其实也非常郁闷的。
  他就搞不明白了,杨柏和杨任怎么就投敌了呢?
  即便不想杀身成仁,逃亡或者做俘虏,这都没问题的,他们却为何就投敌了呢?
  这不是陷他杨松于不利境地么?
  这让主公还怎么信任他杨松?
  杨柏脑袋容易进水也就罢了,杨任还是有些能力的大将,他怎么也做出这种糊涂事呢?
  这已经不仅仅是陷他杨松于不利,还会让汉中杨氏整个家族,都陷入不利境地的。真以为他们汉中君臣相得,张鲁就不会对他们杨氏家族动手?
  现在,杨任和杨柏投敌了,等班师回到南郑城,张鲁只怕立马就会对杨家举起屠刀!
  此时此刻,杨松不仅惶恐郁闷,心中更是对杨任和杨柏破口大骂。
  这两位兄弟,确定不是专门坑他杨松的么?!
  张鲁和杨松,毕竟是多年的君臣,也是多年的好基友。愤怒过后,张鲁也知道,这件事情也确实怪不到杨松的头上,谁家没有出现一两个败类呢?
  “如今,杨任他们投敌的消息,已经在全军传开了,这对军心士气很是有些动摇。”
  “说说吧,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愤怒过后,张鲁坐回帅案之后,询问着杨松。
  这么些年,好基友杨松是什么德行,张鲁还是深知的。杨松或许很贪财,但对他张鲁还是忠心耿耿的。而且,这么些年下来,杨松为他出谋划策也不在少数。
  所以,对杨松,张鲁还是很信任的。
  只是现在,这份信任已经打了折扣罢了。
  杨松伏地寻思,很快就想出了一个计策来。
  “禀主公,杨任和杨柏他们不是真心投敌,而是诈降!”
  杨松抬头,目光炯炯盯着主公张鲁,说道。
  闻言,张鲁刚刚平息的怒火,瞬间又被点燃。拿起帅案上的一份竹简,直接就砸在杨松的脑袋上,张鲁怒道:“诈降?诈降需要丢掉上庸城么?”
  “上庸城城高池深,有两万大军驻守,张任真要忠心耿耿,又怎么会丢掉上庸城?”
  杨松摸着额头上被砸出来的一个包,苦笑道:“主公,不论杨任他们是否诈降,咱们现在就要宣扬,他们是诈降于刘备的,此乃一石三鸟之计。”
  “一者,宣扬杨任他们是诈降于敌军的,这有利于安抚我军的军心。”
  “再者,咱们宣扬杨任他们是诈降,这个消息必然也会传到西城县城内。主公试想,到时候,刘备他们会怎么看待杨任他们,还会信任他们么?”
  “届时,刘备很有可能斩杀他们,最少也会圈禁监视他们。”
  “这多少也能一泄主公心头之恨!”
  “三者,当诈降的消息传递到西城县城内时,杨任他们若不想被杀,或者被圈禁,必然有所行动。这就是逼他们,充当咱们的内应,到时候,杨任他们不是诈降也须得是诈降了。”
  也亏得杨松脑瓜子灵活,瞬间就将不利消息转化为有利的。
  当然,杨松这么做,虽然是一石三鸟之计,其实更是在拯救杨氏家族。
  “若这个计策真的成功了,回到南郑城之后,主公总不会再抄没杨家的吧?”
  杨松伏在地上,心中默默想着。
  至于杨任和杨柏的死活,杨松这时却顾不得了。
  那两个坑兄长的货,死了才好呢!
  ……
  西城县,府衙,右军师庞统正在跟主公刘备下棋。
  秋雨绵绵,城外虽有大敌压境,但雨中却不好攻城,西城县一时倒是清闲下来,刘备和庞统君臣二人,正好闲谈两手,以纾解压力。
  “禀军师,探子密报!”刘备的亲卫统领,匆匆进来禀报道,并递上了一份密信。
  这名统领却是陈到,陈叔至。此人在徐州的时候,就投奔在刘备帐下的,有关、张、赵在手,许多有能力的武将,有些时候刘备其实都会忽视掉的。
  譬如这陈到,原本一直就是刘备亲兵营的低级军官,攻下上庸城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军师诸葛孔明重视陈到,刘备这才对陈到另眼相看了几眼。
  就是这几眼另眼相看,刘备终于发现了,陈到确实是一枚人才。
  其武力,虽还没到凝罡境,却也处在随时就会突破的边缘。
  兼且,陈到也知道兵法,能够统兵,还忠心耿耿的。
  他刘备东奔西走这么多年,就是最落魄的时候,陈到居然也没有离他刘备而去。
  如此忠心耿耿的大将人才,刘备发现之后,怎么可能再屈才?
  然后,陈到就被提拔成了刘备的亲兵营统领,随时侍卫在刘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