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西夏皇帝来武夷


小说:南宋逍遥   作者:山青水长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105/ 为您提供南宋逍遥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二十九章西夏皇帝来武夷
  汇丰银行的股东大会开完,林风樊利向赵桔汇报江南造船厂和运通货运的一年状况。林风先把运通的账簿交给赵桔看,一边述说运通迄今业绩:运通的货栈已经遍布大宋各地,几乎每条官道上都有运通的车辆行驶。旗下镖师、脚夫和辅助人员达到六万多人,骡马有上万匹。今年运输收入480多万两,除去各类支出,净赚180万两。说完就把一半红利交与赵桔,赵桔说声“愧领。”吩咐司马寺缴去公府府库。
  樊利接着把江南造船厂的情况对赵桔说:现在船厂有一万六千石(800吨)的大船坞四座,八千石(400吨)的中型船坞六座,明年可生产大船十二艘,中型船二十四艘。公府去年预定的六艘都已交付,最后一艘在上个月下水。因为今年扩大船坞和建造配套各类工厂,船厂基本没有盈余。赵桔听后满意,对樊利说:“辛苦樊老板,江南造船厂有今天之规模,你功不可没啊!”樊利谦逊说:“全仗小公爷栽培,可惜今年没有红利可分。不过明年我们可以大赚一票,那些海商可是对我们的大海船垂涎已久,愿出二十万两价钱购买呢。”赵桔指着他笑说:“你心动了?没有答应他们吧?”樊利讪笑说:“心是动了,可是没您点头我哪敢答应他们。”赵桔沉思说:“明年还是不能卖给海商。”“啊!”樊利肉痛轻呼。赵桔笑说:“别急,我给咱们找个好的买家,包你富贵兼得!”“小公爷,有这般好事?”林樊二人来劲问。
  赵桔悠哉的说:“过两天我去向官家游说,让朝廷把明年的造船都包下!”樊利问:“朝廷要海船作甚?难道官家也要做生意?”“水军!海军!”赵桔说:“当今官家一心图制,有一支强大水军在长江甚至是黄河中游弋,你们说江南是不是固若金汤啦?”“着啊!”林风一拍大腿说:“如果真能如此,官家当不吝赏赐,到时樊兄千万莫忘了提携小弟。”樊利乐得大笑,心中憧憬加官晋级的风光。
  赵桔知道升官对他俩来说,比赚钱更有吸引力。于是说:“这船价还是我来谈,我怕你们喜欢之下,会把船白送出去。”二人都为自己刚才失态有些不好意思,赵桔笑说:“为国报效的事要做,但钱也要赚,有钱才能造更好更大的船再去报效朝廷不是?”二人“诺诺”应承,觉得赵桔的话说得不差。
  晚上,赵桔请来赵构,两人在房外露台喝酒,一边在小炉上烤小牛肉。酒至稍酣,赵桔命侍从们出去守住门口,赵构见突然谨慎,便问:“桔弟,你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吧?”赵桔说:“九哥,您还记得咱们前些日子提过偷袭金国锦州的事吗?”“记得!当然记得!”赵构一时来了精神说:“怎么样?海船有着落了吗?”赵桔没想到他的积极性这么高,接下来的话也就好讲了。
  赵桔说:“江南造船厂明年会有三十六艘海船下水,其中十二艘就是小弟出洋用的那种一万六千石的钢骨船,几番行驶下来性能当是绝佳。”赵构连声称好道:“那就全数卖与朝廷吧,钱你们照算。”赵桔说:“这大船呢,海商愿意出二十万两求购,中等船八万两也抢着要。”赵构倒吸一口冷气,如此一算,没有四百万两银子下不来,建这支水军差不多可以新编数十万护军了。虽然今年朝廷税赋破纪录达到三千多万贯,而且都是实打实的银子和汇丰铜钱,让赵构大大宽裕了一番,但是这四百多万两可不是小数目。赵构不禁皱眉叹息,赵桔转而说:“不过呢,小弟同林风和樊利商量,大伙愿意以对折价售卖朝廷。”赵构闻言大喜:“林樊二位卿家忠心可嘉,朕当重赏他们。”
  赵桔拿出几张图纸给赵构看,指着图纸解说:“我们造的船都没配置远程兵器,就像没牙齿的老虎,咬不了人。九哥请看,若是在两舷安装这种青铜火炮,多少金兵战船也让它灰飞烟灭!”赵构怀疑问:“有这么厉害?这火炮如何用于水战?”赵桔仔细把火炮研究所刚研制成功的前膛炮向他详尽介绍。其情状好似前世的军火商在推销自己的杀人利器,连他自己也隐隐觉得邪恶。可是赵构却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问些杀伤效果和操作方面的问题。
  大宋皇帝被卖力的军火推销员说服,当即拍板订购六百斤的铜炮一千门,各类炮弹六万发。接着,购销双方开始煞有介事的讨价还价,赵构哪里是赵桔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接受全盘报价:火炮每门二百两,实心弹每枚一两,开花弹每枚二两,发射药每十包一两,这笔交易总价三十万两。赵桔安慰性的许诺:己方将提供免费培训以及售后服务。
  双方约定对此项交易保守秘密,不对外泄露火炮来源,只说从大食海商处购得,货款合并计入购船费用。
  有了新海军,赵构为谁去做统帅伤起脑筋。他对赵桔述苦,眼下可信任的将领不多,有勇有谋的都在护军担任要职,一时抽调不开。赵桔笑言:“九哥所要之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赵构一拍脑袋欣喜说:“对呀!桔弟你就是上上之选,我封你做辅国大将军,专门统领这支海师如何?”赵桔一翻白眼:“哥哥想哪里去了?小弟说的是岳飞岳鹏举!他已在呆武夷县半年多,想法性子大有改观,您可尝试夺情起复。”赵构恍然大悟,笑说:“我也是想岔了,把你扔到海上去,你姐姐还不跟我大闹?哈哈!”“请。”赵桔拿起酒杯敬赵构,赵构一饮而尽说:“等明儿我便修书给二位宰相,让他们同枢密院和户部一起商议一下,早些拨银子过来,让岳飞开年就去黄浦港训练海师军卒。”赵桔问:“朝里不会反对吧?”赵构满不在乎说:“无碍的,朝廷早就想要一支水军封锁长江,而且他们手上有钱!哈哈!”
  酒后闲聊,谈起岳飞赵构还是有顾虑,说:“这个岳鹏举啊,带兵甚是了得,可惜国事上没一点头脑!还要麻烦桔弟去开导,不然此人到了海上更难驾驭。”继而半开玩笑说:“若是他以后再刚愎自用,弟弟就去把他换下来,谁叫是你作保的呢。”赵桔不认账说:“小弟只管举荐,后果概不负责。”又添上一句说:“不过,小弟再举荐一人,此人乃韩世忠的长子韩三泰,心眼灵活,去做岳将军的副手倒也不差。”
  赵构指着赵桔笑说:“平时看你漫不关心国事,瞧你举荐之人,无一不是最合朝廷心意的。”岳韩两家皆为将门,往常竞相立功,暗自较劲。有那韩三泰一旁监督,皇帝就不怕岳飞率性胡为,当时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
  两人讲完正事,赵桔开门叫侍从们进屋,几人拉开桌椅“斗地主”。没打上几局,林黛敲门进屋,见官家也在,一福后站在赵桔身后看他打牌。小姑娘每晚睡前都会来看望赵桔一次,有她的关心,赵桔对唐家小姐的相思淡忘不少。
  赵构一边打牌一边暗暗观察林黛,见她眉宇端庄,艳而不俗,站了许久也不见厌倦之色,可谓良配之选。看了一阵牌,林黛去煮了一壶茶,倒几个杯子,递给每个人。金骰、司马寺忙起身谢过,赵构和赵桔点头称谢。
  随后,林黛去赵桔卧室,把床上被子铺好,出来便向官家和少爷告辞,赵桔起身送她,林黛出门一笑说:“少爷莫送,官家等着呐。”赵桔回头一看,屋里几个人都伸长了脖子看他俩,老脸一红,眼看林黛娉婷离去。
  等赵桔回到桌边,发现牌友憋着笑,相互挤眉弄眼,便板起脸说:“打牌,打牌。”众人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
  复兴二年的新春,武夷县热闹非凡,各处人流如织,店铺客栈宾客盈门。武夷公府内也是一片喜气洋洋,因为有两桩婚事要先后举办,年初三,三老爷赵仞和武信府张宽家千金张小小大婚。一桩是秦雯和赵元霸的婚礼,定于初五在四方楼宾馆办酒席。他俩在欢乐谷中一见钟情,此后一直眉来眼去,府中人大多知道。去年底赵元霸去央太君,太君高兴地一口答应,还叫唐然收秦雯做女儿,公府以小姐仪程送嫁。
  初三那天,赵仞高头大马、八抬花轿前往张家在新区的别墅去接新娘。途中,武夷乡民夹道道贺,抛洒香花彩绢无数。迎亲返回时,张宽果然用载满八辆马车的嫁妆陪送其后。
  婚礼在五角大楼的食堂举办,双方的亲属和好友都去观礼,赵构和唐杼也去祝贺,喜得张宽夫妻合不拢嘴。赵桔跟在父母后面见过新婶娘张小小。小小听到些杭州的事,轻声问他:“桔儿,你最近好些了么?”“那个。。。三婶,侄儿已经大好了。”“那你贺礼送了吗?”“送了,按当时说好的,两千块银圆。”新娘叹气说:“我和你三叔就你这么一个侄子,怎么说你也得另外送几样新奇物件道贺的。”赵桔一头暴汗,想她还没进门就敲上竹杠啦。再说新婶娘比自己大不过五六岁,现在一口一个侄儿,当真让人不自在。
  可是又不好拒绝,三叔在一旁笑眯眯看着他呐。赵桔强作欢颜道:“呵呵。。。侄儿早就预备下东洋明珠两颗、起泡葡萄酒六瓶作为贺礼,就是这些天脑子乱,忘了。”“哦,桔儿还要多休息呢。”赵桔刚松口气,张小小又说:“明珠还是桔儿自个留着吧,太君已赏下八颗,要不成换一块怀表好么?”赵桔肉痛直掐自己手心,脸上还是陪笑道:“全听三婶吩咐。”赵桔这次回家就将四十颗珍珠进献给太君,太君把官家赐他本人的十颗给他,当场赏大房二房各八颗,前日又在三房赵仞的彩礼中添了八颗。所以张小小对明珠也不十分稀罕,却十分眼热赵桔制作出来的计时怀表,这次趁机讨要。
  一对新人欢喜,接着心满意足地去对二哥二嫂见礼,唯独留下赵桔在那里对着他们的后脑勺一通发功。太君招手唤他,等到身边低声说:“你这小气毛病得改改,你家三叔自小疼你,自家人多送些贺礼也不枉。”赵桔回说:“但她不是呀。。。”“混账!”太君低声骂。
  婚宴中,六瓶气泡酒被一一开启,“嘭嘭”声中,人们抢着品尝。赵仞搂住赵桔眉开眼笑说:“桔弟,这六瓶可不算贺礼呦,明儿记得再补上。”赵桔不看他说:“知道啦!”赵桔一竖拇指说:“桔儿就是够朋友!”说完摇摇晃晃去找赵仁碰杯。赵桔望着他的背影,郁闷说:“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到了闹洞房时,赵桔偷偷往里挤,却被唐杼揪住衣领拖出新房,口里教训:“你个少年,混在大人里面做啥?”赵桔原本想好捉弄新人的计划无疾而终,只能暗自叹气:“这回便宜你们两个了!”
  初五,秦雯出嫁。赵桔陪在身旁送她出门,秦雯说:“少爷,奴婢怎么敢当?”赵桔笑说:“姐姐照顾弟弟我这么多年,不送心里过意不去呢。”说着对新郎官说:“元霸,我姐姐虽然嫁你,可我们不论郎舅关系。”赵元霸裂开大嘴笑:“少爷,小的可不敢叫您小舅子。”赵桔又对一旁张恒说:“你家姐姐虽做了我婶子,但你也莫想抢我一辈。”张恒陪笑道:“小的怎敢做侯爷表舅。”唐然走过来催:“桔儿,你在啰嗦些什么?你姐姐该上轿了。。。”
  当晚,赵元霸辞去宾客回到洞房,见秦雯正对着一面光亮镜子梳头。他稀罕问:“娘子,谁这么阔气,送如此大礼?”秦雯眼眶发红说:“我家弟弟。”说着指着镜子上一溜金字念:“贺姊姊秦雯、姊夫元霸喜婚,弟赵桔敬上。”赵元霸感动道:“看来我要去学识字了。”
  新年中,武夷一派热闹景象,整日里爆竹声不断,焰火彻夜燃放。一日傍晚,在四方楼内的牛排馆,有四个客人引起小二的注意。虽然他们穿戴宋人衣冠,然而特有的口音和容貌,让小二认定那都是胡人!反正来得都是客,能进武夷四方楼的必不是等闲之辈,于是也不多嘴,殷勤去招呼。
  眼下整个武信府被朝廷列为大宋重地,其中武夷县更是重中之重,沿途都是层层盘查,一般没有来历的人可到不了这里。因此,小二们也不担心,看这帮人出手阔绰,当作是西洋来的海商。
  等酒菜上齐,那其中一个魁梧汉子对为首的中年人说:“陛下,哦。。。毕老板,这里好像比咱们兴庆府还繁华咧。”那中年人瞪了他一眼低声说:“闭嘴!不许你说话!”
  说话的这人正是西夏皇帝李乾顺!这次他带着两名卫士和一位谋臣辗转千里来到这里,可不想到了目的地而功亏一篑。说漏嘴的是他的卫士梁铁砣,号称大夏第一力士。此时他正据案大嚼,吃得冒汗也不敢夸赞一声盘子里的牛排。李乾顺不理他,转首问旁边的谋士李世明:“世明,宋国怎么出了这么个好地方?以前都没听说过。”李世明吃得正欢,听皇帝问才停下回:“老板有所不知,宋国出了个奇才,正是这武夷公爷!他自从汴梁回到这里,励精图治,才有了这番光景。”“哦。”李乾顺有所领悟问:“那我们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这号人物呢?”李世明回:“宋国京师才俊颇多,可能在人堆里显现不出来。”说着把一块牛排塞嘴里含糊说:“老板,您也快吃,凉了不好吃。”李乾顺暗骂:“奶奶的!朕在兴庆府不曾断过你们牛羊,到这里胃口怎么这般好?”可是眼见一大盘香气扑鼻的牛排所剩无几,忙去拣了块送进嘴里,发出一声满足地长叹。
  武夷的牛排味美多汁,等李乾顺闭眼享受完毕,睁眼再看盘里已是空空如也,立刻怒喊:“小二,再来两盘!”
  等到他们吃完三盘,两个人进店找人,小二和老板都去招呼。李乾顺擦嘴叫:“林兄,怎么这么晚才来?”来的是林风和樊利,林风拱手笑说:“不好意思,毕老板,让您久等了。”林风二人刚一坐下,整个店老板伙计都忙着为他们摆桌递热巾,殷勤的样子让西夏人浑身肉麻。
  林风告罪:“毕老板,刚才正巧被我们小公爷叫去问话,他一啰嗦,我俩才误了时间。”接着慷慨说:“当作赔罪,你们这次在武夷的开销容小弟请。”李世明一竖拇指赞:“林老板豪爽!”李乾顺气得差点把小指头捅他鼻孔里,心中悔恨:“怎么带这般不争气的家伙出来。”
  樊利对老板说:“先给我们开两瓶葡萄酒,再准备上等牛肉,待会小公爷可能要来。”老板一听,当时就乐疯了,小公爷可是好久没光顾他们店了,赶紧着去预备。
  等葡萄酒上来,李乾顺等人都觉酸涩没有米酒好喝,樊利笑说:“众位请和着牛肉吃着看。”他们一试,当时就把米酒杯子推开,大呼:“好酒配好肉!”林风趁便介绍樊利:“这是小弟搭档,官家刚封的朝请大夫樊大人。”樊利得意说:“贤弟不也是同样!哈哈!”李世明知道一些宋朝的官制,心想:“怎么一个从五品官职就把他们乐成这样。”继而问:“如果夏国、金国皇帝请二位去做三品官,你们愿不愿意?”林樊二人大笑:“不去!不去!”西夏人等不觉默然。
  就听餐馆中一阵轻声欢呼,有人说:“是小公爷来了。”这时,赵桔领着林黛走进来。顷刻间,所有座上的武夷人起身致礼,赵桔不觉有些尴尬,慌忙拱手回礼。林黛却是从容,向大家略微一福。
  李乾顺惊叹:“宋国竟有如此美人!”林风沉声说:“这是我家小公爷的。。。嗯。。。女朋友!休得唐突!”李乾顺欠身说:“毕某失礼,莫怪莫怪。”
  赵桔选了个临窗的位子,拉开椅子让林黛先坐。李乾顺看了,心想:“那小公爷端是体贴,瞧那姑娘喜欢的。”
  赵桔先前听到林风报告,说在扬州碰到几个夏国客商,吃下大宗货物毫不还价,让他狠狠赚了一票。那些人随后要求购买十万斤以上镔铁,说价钱好商量,只要能帮助偷运到夏国就行。林风知道金国一向对夏国封锁钢铁贸易,自从朝廷大举南撤,西北官军也跟着退出平凉,夏国已不再与大宋接壤,想进口钢铁必须经过金国的占领去。这事做起来难度极大,唯一一条路只能从吐蕃和金国结合部走,可是若被金兵发现袭击车队,难免财货两空。林风犹豫再三,不敢答应,就让他们跟随自己来武夷请示公府,再做决断。
  赵桔听了林风的话,思索一番后说:“卖给他们可以,但是我们不帮他们运。过会我去奏明圣上,请旨在金国、吐蕃和我大宋的三角地带的西和州开个榷场,让他们自行前来采购,货一出门,我们概不负责。”
  听了他的话,林风和樊利心里有了底,告辞去四方楼找西夏人商谈。他们走时,林黛正好来等赵桔,听他俩约好去四方楼牛排馆吃晚饭,才有林风对餐馆老板说的那回事。
  送走林樊二人,赵桔让林黛稍等,匆忙跑去找赵构,把刚才的话和自己的想法讲给他听。赵构也知道西夏缺铁,急需好钢武装军队,而金国对他们封锁极严,不然也不会辗转千里跑来采购。听过赵桔分析,他觉得是个挑起金夏两国争端的好机会,将来西夏很可能为了钢铁同金国爆发冲突,那对大宋而言可是莫大的好事。
  赵构当即答应在西和州开设榷场,对外宣称与金国、吐蕃进行贸易,暗中则帮助西夏走私钢铁。
  赵桔得到皇帝的肯定答复,马上告辞,兴冲冲地带林黛一起去吃晚饭。
  当赵、林二人坐下没多一会,牛排馆陆续进来许多客人。赵桔林黛相对无语,来的都是武夷公府的人:太君和武夷公夫妇、还有赵仁夫妻、更过份连赵构和唐杼也来凑热闹,坐在那里笑盈盈地看他们。赵桔不觉羞恼,当时起身要走,林黛只能好言相劝。
  等酒菜上来,赵桔不自在说:“黛妹,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那什么。。。这里太乱。”“好了好了。”林黛安慰说:“少爷就陪大家吃顿饭又如何?来,我们干杯!”赵桔同她碰杯一饮而尽。
  几回酒下来,餐厅中的注意力渐渐分散,除了几个仰慕林黛的女子请林黛在她们香帕上题字,其他人各顾各饮酒聊天。
  李乾顺看着有趣,问林风:“林老板,那位就是你们的小公爷?”“是。”林风和樊利一起回答。“可否引见一下?”“不行!”二人坚决回答。樊利补充说:“他正在谈情说爱,我们还是不要去招惹为妙。”
  李乾顺暗想:“爱屋其乌啊,此厢人对武夷公子都如此尊敬,那武夷公该是怎样般的神人啊?!”
  那边桌上,赵桔不再拘束,低声说笑话逗得林黛直乐,她那“咯咯”的笑声感染整个餐厅,唐杼忍不住拉着赵构一起去坐他们一桌,接着太君和赵亿、赵仁夫妇也一起坐,都问刚才说的什么笑话。
  赵桔讨厌他们不请自来,默然抗议。林黛笑着同大伙复述:“少爷说,一位读书人三十岁时,妻子生出个儿子,取名学问,为的是希望自己有学问可以高中。四十多岁时,第二个儿子出生,便取名年纪,为的是感叹年纪虽涨,功名却无。等到六十,须发皆白仍是名童生,加之高龄生子,胡乱取名笑话。”“那又如何?”众人询问。林黛一边笑一边说:“一日,他们家三个儿子上山砍柴,傍晚老公问老婆儿子们收获几何?老婆说,学问一点没有,年纪堪堪一把,笑话倒有一担。”顿时,所有人笑作一团。
  趁着场面热闹,赵桔遥向林风举杯点头,林风会意转头对李乾顺低声说:“朝廷已决定在西和州开榷场,李老板想要钢铁我们今后在那边交易。”李乾顺立刻惊喜,盘算起如何瞒过金国边军,把货物运回国内。
  等西夏皇帝回过神来,赵桔那一桌更是热闹。李乾顺羡慕他们那里快活,对林风说:“林老板,你认得小公爷,我们是否也可以去结交一番?”林风摇头道:“算了,那边都是小公爷最亲近之人,咱们去了说不上话。”李乾顺只能作罢,但心有不甘说:“小公爷风采照人,在下十分仰慕,毕老板能否递个话,能不能相邀吃顿饭?”林风笑道:“话我一定带到,我们小公爷极好说话,如果不忙,他未必不肯。”李乾顺闻听大喜,也就不急于与一时,端起酒杯跟林樊二人互敬豪饮起来。
  当赵桔那一桌尽欢而散,当李乾顺醉眼看到那赵桔候在门边,拉着门敬让同桌几拨人出去。不解问林风:“林老板,难道那一桌的客人都比小公爷尊贵?”林风表情神秘地说:“不可说,不可说。”樊利笑说:“咱们小公爷为人谦逊,一般老人女子都会让门。连我们兄弟他也会等着让过哩,只是我们不敢越礼而已。”李乾顺暗暗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