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出海


小说:南宋逍遥   作者:山青水长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105/ 为您提供南宋逍遥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二十七章出海
  获得皇帝亲口授权,赵桔此次出海再我束缚,高兴之下与赵构在路上胡说古今,还说了些海外奇谭给赵构听。赵构听后悠然神往,几乎忍不住要求赵桔带他出海观光。
  车马行到京师,赵桔向皇帝皇后道别,皇后道:“赵桔,你莫一去不归,否则怪不得本宫御驾亲征把你抓回,让你享用一顿老拳!”赵桔笑说:“不敢有劳娘娘拳师,到时遍体鳞伤不好见父母耳。”赵构听了话不由暗自担心,等赵桔走后问唐杼:“杼妹,桔弟会不会一去不回?”“傻啦!”唐杼嬉笑道:“他在大宋有的享受,何用在海外吃苦。我是提醒他莫逞勇气,伤在野林风浪里。再说他精得像猴一样,手下还有那么多忠心侍从,想让他吃亏?九哥您也太多虑了。”说着潇洒前行,赵构还不放心,追上去问:“果真无事?”皇后一挥袍袖说:“无事,无事。”接着说了句:“反正谁伤着了我家弟弟,官家为他报仇便是了。”
  七月十七,赵桔到达黄浦港,受到赵龙和樊利等隆重欢迎。赵桔入住新建成上海宾馆,这名字是他起的,当时黄浦江边第一座宏伟建筑。随后几日,三艘大海船纷至下水,赵桔亲笔题名为“武夷号”、“黄浦号”和“庐州号”。典礼中,他穿着海军服,检阅全体船员。许多黄浦乡民前来观礼,见到船上船下服装统一,行列整肃,不禁心中生出一番崇敬。
  赵桔仿前世英国海军少将为自己配饰,金泉、司马寺和谢大方配上校,金骰配少校。其他船长穿上尉服,船员都按级配士官和士兵服。随后,赵桔颁布海军操典,要武夷子弟和一些船工背记操练,纯熟之后才命三船协同列队出吴淞口,日日巡回演习。期间船员们苦不堪言,却无一人畏难退出。
  八月末,黄浦江西岸下水道和道路路面全部竣工,赵小楼率领武夷建筑设计院搬迁而至,浦西于是开始大规模的建设高峰。杭州到黄浦港的道路昼夜川流不息,源源不断地运输各类物资。
  九月中,经过两个多月的苦练,武夷船队基本达到出海要求。赵桔率四舟出海,其中多了一艘刚下水的“栀子花号”,满载烈酒和丝绸瓷器,经黄海入渤海,在辽东半岛尖部靠岸,与等在那里的完颜突兀汇合,用货物交换了银两和满船的马匹牛羊。突兀预先得到情报网通报,掩人耳目提前买下还是一片荒野的前世旅顺港湾,并收购大量牲畜,赶到那里圈养等候武夷船队的到来。
  交易完毕,赵桔毫不耽搁,船队径直驶回黄浦港。
  这次航程来回,船队获利一十六万两白银,外加两千多头牲畜。赵桔稍事休整,把白银载重换成精铜。装卸时间,船员稍作休整。十月初六,全队再次出发,开往日本大阪府。
  七天后,船队顺利抵达大阪港。如此大的舟船靠岸,引来当地日本官府惊慌,马上传信禀告平安京的崇德天皇,说有大宋巨船队停靠码头。翌日,日本太上皇鸟羽上皇亲自率武士前来约见,赵桔当即宣布宋皇的旨意,要求把大阪作为两国通商口岸,一切大宋商人船只不得阻拦。
  鸟羽上皇虽然一向仰慕中土文明,却不愿与其过份接近往来,于是婉言推托。待宋人舰上床弩发出数十枚爆炸榴弹,顷刻摧毁海边一座礁石。鸟羽被其威力震慑,不得不勉强应允。赵桔达到目的后很是高兴,命手下搬出一台座钟作为答谢礼物,看着这件制作精美的神奇报时器具,鸟羽上皇立刻转忧为喜,痛快地答应赵桔之后的所有附加要求。
  当两千多头牲畜从船上下来时,日本朝野上下更是欢喜羡慕。他们的畜牧业极为落后,每一头牛马不啻于一件珍宝,当即按赵桔开价,爽快运来用上万斤白银悉数买下。接着,船上又卸下一万多斤精铜,日本人兴奋地要搬金子来换,被赵桔阻止道:“不必用金子来买,只须用硫磺装满我们船舱即可。”
  日本诸岛火山众多,最不缺硫磺,鸟羽上皇连忙下令全国征集。于是,日本人用了七天时间才将四艘巨舟装满,赵桔也得空在大阪盘桓数天,发现城市的规模和江南一个小县差不多,民房低矮破旧,百姓穷困潦倒,他们见到大宋船员登陆饮宴挥霍,无不瞠目结舌。
  十月中,赵桔告别日本朝院上下,领船队返航黄浦港。鸟羽上皇在相送时,进奉宋皇100颗上等海珠,另外还单独送了黄浦侯大人30颗。
  返航途中,跟随出海的林风在陪赵桔海钓时悄声问:“小公爷,您这两趟一共赚了多少?”赵桔笑答:“不算硫磺,大概有三十多万两吧。”“呦!那么好赚呀!”林风惊呼道。赵桔笑说:“你想做啊?让给你。”“不要,不要。”林风忙摇手说:“海路行商是赚头大,可是来回海浪颠簸小的消受不起。”两人一起大笑,赵桔说:“为了犒劳林老板这趟辛苦,今天我们吃海鲜火锅!”
  侍从们在甲板上起炉烧水,几条钓起的石斑鱼被挖鳃去肚,赵桔亲自切成薄片。之后,他教林风等人用筷子夹鱼片在滚水中涮着吃,几片鱼肉下肚,围吃众人都呼鲜美。不一会,连那锅涮鱼的鲜汤也被瓜分一空。
  当船队回到黄埔港,赵桔下令全员奖赏一万两,并给假三天,引来海员们一通丢帽欢呼。经过两次出海试航,武夷船队的航海技术日臻完美,让赵桔对将来的远航充满信心。
  一个月不见,黄浦港已变了一番面貌。四眼望去,无数的繁忙工地。黄浦江边,汇丰银行大楼也在施工当中,上海外滩的繁荣景象初露雏形。
  待船员休整完毕,赵桔命司马寺为领队,再次率船队北航,其中又有江南造船厂交付的一艘“武信号”加入。走的还是原来航线,在旅顺港继续同完颜突兀秘密交易,装载牲畜后再回黄浦港转运大阪。
  赵桔送走司马寺,自己带着金泉、金骰、谢大方和张恒等人,前往京城杭州递交日本天皇的国书。张恒这次跟随赵桔出海,赵桔见他机灵,便命他临时顶替司马寺,充作自己侍从。
  到了杭州,赵桔上朝递交国书,并将130颗明珠进献给了皇帝赵构。国书中崇德天皇称大宋为上国,称大宋皇帝为叔父,两国世代邦交。也请皇帝多多扶持,日本朝廷愿以大宋马首是瞻,永远不背离。赵构御览之后大喜,交给秘书少监命当场宣读。朝中立时一片歌功颂德,对赵桔也是夸赞有加。
  御史大夫汪伯彦出班问道:“圣上,这日本国书上写得是100颗明珠,为何少保献上的是130颗?”赵构也是奇怪,转问赵桔。赵桔答道:“陛下,恕臣遗漏,那多出的明珠是日本鸟羽上皇送赠予微臣,微臣不敢私纳。”他说得轻描淡写,朝臣却是心头一震,都想:“传说武夷上下皆清廉守信,黄浦侯居然对私礼也毫不贪图,如此实诚也是少见。”
  汪伯彦感动说:“少保纯真,臣虽年高,自今日起亦要以他为表率,行公事不图私利耳!”左相吕颐浩也出来说:“武夷公府上下一直为朝廷助资出力,从不贪功邀赏,今日圣上必要善加宣慰,以勉励他们的报国之心也。”其他大臣也纷纷附议请旨。
  赵构正愁无法公开偿付武夷兵器所的新式装备钱,此朝议正中下怀,微笑宣旨道:“武夷赵府忠心体国,功业卓著,晋封赵亿为国公,赏银二十万两。赵桔年少,不再加封,明珠三十颗原数赏还,另赐十颗以兹褒奖。”赵桔连忙跪地领旨谢恩。大臣们对圣上赏赐武夷公府巨额银两已经习惯,当下也无异议,赵构挥袖散朝。
  朝后,许多大臣邀约赵桔共赴酒宴,赵桔告以旅途劳累推却,但不好驳请客人面子,答应余下几天摆席赔罪。众官见他原先冠玉般的脸变得黝黑,也是十分怜惜这位少年,都叫他安心休息,等身子养好了再聚不迟。
  赵桔回湖西宾馆不久,赵构和唐杼的车马进了小楼,在赵构的小楼内摆下酒菜,三人一起吃午饭。唐杼看着赵桔被海风吹黑的脸,心疼道:“赵桔,瞧瞧你这副鬼样子!赶车的也比你白净,以后再不许出海了!”赵桔连声说:“好,好。”接着,皇帝问起航海的事,赵桔便详细对他讲述。当听说海豚引路,海鸥伴舟和鲸鱼喷水时,赵构和唐杼二人连呼奇妙。赵桔问:“桔弟,那鲸鱼如此之大,不会是古书上的鲲吧?”赵桔笑说:“可能是的,古人见过的东西比我们多。”赵构一阵嘬舌。
  赵桔又讲起旭日东升和海上升明月的瑰丽景象,皇帝夫妇听得如痴如醉,唐杼也不管先前不让赵桔出海的训诫,积极要求赵桔带他俩驾船出去观赏一次。
  睡了几日懒觉,赵桔连日开晚宴约请那些交好的大臣。其余白天,便在西湖和杭州城内体会宋时风光。
  一日中午,他正在城内一家饭庄品尝江南小食,一群操着汴京口音的官宦子弟走了进来,为首一人还配着银鱼袋。他们旁若无人地在一张大桌边坐下,点下满满一桌的酒菜,然后吆五喝六地大吃大喝。
  赵桔最烦吵闹,顿时没了心情,命张恒买单,自己起身要走。想不到那边桌上一个纨绔拍桌子叫:“兀那蛮子休走!小爷喜欢热闹,等小爷们吃完才许你走!”赵桔等人因为海上航行,脸色较黑,那人便把他们当作沿海客商。金泉当时就要过去收拾他,被赵桔伸手拦住,对那边笑笑回去坐下。店里的客人许多也想快些吃完离开,看到这副情形也都低头不敢做声。
  赵桔吩咐侍从们不要发作,静静听那桌人讲话。这些人开始时只说些青楼艳事,言语粗鄙不堪。说着说着就聊到朝廷中的事情,一人说:“听说没有?这次官家赏了黄浦侯家二十万两银子!”一人接口说:“怎么不知道,还赏了四十颗明珠呢!”桌上发出一阵艳羡之声,为首一人叹了口气说:“若论起来我还是他堂兄,我家在汴京时与武夷公府是世交,我爹过世后才淡了交情,”接着又不忿地说:“赵桔这小子运气好,仗着他老爹伴过驾,才得了官家恩宠。同样是侯爷,他现在是有钱有邑地,而我家祖封的平山县被金兵占去,断了邑收,只靠这点俸禄过活,根本不够花销呢。”其他人也是叹气,沉闷一阵子后,就开始相互拼酒,不多时便有人醉了。
  赵桔闻言知道这是一批随驾南迁的落泊贵族,失去邑地加之杭州最近物价高涨,单靠朝廷俸禄已不能维持以往花天酒地,不由的替他们可悲。
  当这批人喝到末节,竟洒起了酒疯,指着店家和客人大骂南狗。骂完一通后,一个个摇摇晃晃向外走,无一人上柜会账。掌柜上前讨要,却招来他们一通拳脚。赵桔心中嫌恶,拉过掌柜说:“这酒席我来付,莫与他们计较。”为首之人指着赵桔大舌头说:“算你识趣,本侯爷下次赏你。”
  这边的吵闹,引来了吉安府的巡捕,见到其中一人佩银鱼袋也不敢上前。就见一名将领着兵丁过来,问了缘故皱眉。那名小将正是韩世忠的长子韩三泰,他本不想多事,可是惊喜望见赵桔在店中安抚鼻青脸肿的掌柜,而他的四名侍从正怒目瞪视一干纨绔。
  韩三泰觉得巴结赵桔的机会来了,大吼一声:“统统拿下!”手下巡捕兵丁早就忍不住这班人跋扈,闻听命令,马上冲上去把他们打翻在地、锁上镣铐。
  韩三泰入店向赵桔拱手说:“黄浦侯,三泰无能,让您受惊了。”店内众人闻听全都一震,原来这位少年就是名动京师的黄浦侯。那些被擒的纨绔一下子蔫了下来,心头不由着慌。
  赵桔暗地里责怪韩三泰多事,现在抽身也不可能了。走到那个自称自己堂兄的侯爷面前,淡淡地问:“请问兄台大名,贵府在汴京是何封号?”那人酒醒了大半,气焰顿消,小心回答:“在下赵权,原在东京平山县公府。”赵桔在老太君那里听说过他家,还真是世交,便和蔼问:“权堂兄,令堂可好?太老夫人还安健吗?我家太君一直惦记。”赵权听了心中感动,泪止不住流下来答道:“都好,只是我不肖,一直受她们教训。”赵桔说:“堂兄也是孟浪,地无分南北,皆是大宋国土,人无分贵贱,皆为天子之民,你们以北贱南,难道不怕官家震怒吗?”赵权哭泣说:“我知错了。”赵桔凛然说:“堂兄今儿是上府尹大堂领王法,还是弟弟送你回去领家法?”说着回身对饭庄掌柜拱手说:“掌柜的,愿你能看在晚辈的份上,饶过他们这一遭。”掌柜的慌忙回礼说:“不敢当侯爷求情,今儿这事小的不敢再提。”
  赵桔瞪着赵权说:“堂兄想好了没有?去哪里挨板子?”赵权知道利害,赶忙向掌柜的长揖谢罪。掌柜的见一个侯爷跪下,吓得连忙跪地说:“不敢,不敢,可折杀小的了。”其他人也明白了形势,也都向掌柜长揖谢罪。
  赵桔吩咐金骰塞给赵权一块金圆,赵权会意,将金圆递给掌柜说:“晚辈酒后失礼,这钱就当掌柜就医问诊之用。”掌柜还待推辞,被赵桔摆手拦下。
  完事后,赵桔对韩三泰说:“韩将军,事主已不究,今儿就让我作保,放过这一干人,我自带堂兄回家受罚如何?”所谓民不告官不究,韩三泰乐得放赵桔一个人情,命手下去解除镣铐。
  赵桔拉起赵权说:“堂兄,请带我去见伯母和太君。”说完,也不看那帮纨绔子弟,架着赵权上马车。路上,赵桔命金骰买些糕点作为见面礼物。
  在赵权的指引下,赵桔他们几辆马车到了城北一座府邸,赵桔看了觉得寒酸,暗恨赵权在外花天酒地而不顾家中生计。府中一名苍头仆人来开门,赵桔扶着赵权说:“请去禀报,原武夷侯府家的孙子赵桔拜见。”
  随着他们进去,赵权家里老少妇人都到大堂迎接。赵桔向赵府太君施礼,太君微笑请座,问:“桔儿,贵府太君身子可好?”赵桔起身道:“老太太康健,只是常念起您和平山公夫人。”她唏嘘说:“都老了,你小时候我都抱过你,不想一会这么大了。”赵桔平添一丝温暖,动情说:“太君若有闲暇,可去武夷住一阵,和我家老太太说说话也是好的。”太君点头说:“好好,我也想在在世时去见见老姐姐。”接着她又问:“你怎么跟你堂兄混在一处,他可不是一个好人,带也把你带坏了。”
  赵桔马上告状:“堂兄在外吃饭不给钱,还打人家掌柜,还欺负侄孙呢。”赵权用幽怨眼神回报他。太君大怒,指着赵权喝问:“赵权,你可认?!”“孙子有错,可是我没有欺负黄浦侯,是我那班兄弟言语冲撞了他。”“混帐!没有你在,他们敢如此霸道!”太君怒不可遏道:“来人,拖下去打五十板!”堂上无人敢劝,上来几个老仆把赵权架了下去。赵权的母亲和夫人只能“嘤嘤”哭泣,赵桔对她行礼说:“老夫人、嫂嫂,莫怪小弟无情,哥哥在家受些教训总比让朝廷处罚要好。”太君大声叫好,说:“瞧瞧!这才是自家兄弟,你们平时都拦着护着,真要捅破天去,我们家这些女人还有什么奔头!”
  等到赵权被打得屁股稀烂扶上来,赵桔估摸伤势也无大碍,便起身向太君告辞。太君一拍椅手说:“不许走!我还有话问你,吃过晚饭再走。”赵桔满头暴汗,不敢推辞,只能陪笑留下。
  晚席上来,赵权换过衣服一瘸一拐来陪,不过屁股底下垫了两张棉垫。席间,太君对赵桔说:“老身听皇后娘娘说,桔儿做出好大一份事业,前阵官家还封了太子少保,可否让我家赵权跟从你一起做事?”赵桔说:“太君过奖,侄孙没那么大本事。哥哥大才,侄孙如何敢支使。”太君翻脸说:“赵桔!少敷衍老身!你不答应,我就去跟你家太君去说,我想她也不会忘了我们两家几辈子交情。”赵桔忙道:“太君息怒,只要哥哥应允,侄孙岂敢不从。”不等太君说话,赵权踊跃说:“我答应你!反正咱哥俩有什么不好说话。”太君大骂:“混帐!你小子敢跟黄浦侯称兄道弟?当今官家也叫他声御弟,你不过是个泼皮破落户,论你也配!”说着又火气上来下令:“来人,把这不肖的东西拖下去,再打二十!”赵桔和赵权都吓了一跳,齐声说:“不要!”
  赵桔惊讶怎么这个太君和自家太君一般脾气,刚猛得狠。赵桔劝道:“太君放过哥哥吧,他受了那些个板子已经不支,再打要出人命了。不如我替哥哥受了这二十板。。。”赵桔说到这里,一想这话有点慷慨,到现在还没受过宋朝的板子,不知道轻重,万一这太君认真,打下去不一定好受,就连忙接着说:“侄孙年少,要不,让侄孙的随从张恒来代领吧?”张恒冷汗直流,心想:“我与你年纪相仿,就不年少啦?小公爷,您老人家还专挑我这个软柿子捏呀。”老太君大笑:“好!好!你个精灵鬼,怪不得你家太君喜欢你,让你一打岔,我气都没了。哈哈!”听了这话,张恒暗自庆幸,这场灾祸算是躲了过去。
  赵桔看着张恒这副样子,就不想放过他,说:“太君不必客气,还是让张恒领这二十板吧,不行再加个倍,让您消消气。”张恒当时要晕过去,看得太君大乐,连老少二位夫人也展颜而笑。
  一阵笑过后,太君面露慈祥地对赵权说:“权儿,你虽算是黄浦侯的堂兄,可你比他差远了。我见他受辱而不惊,有荣而不傲。你有这番胸襟么?你看那张恒小哥也不是寻常人家出身,却一心跟随,你又如何放不下这副空架子?”赵桔听了大奇:“这可是个老妖怪啊,连张恒的官宦身世都看出来了。”
  赵权也知道攀上赵桔的好处,忙道:“太君的吩咐孙儿明白,以后一切唯黄浦侯是从!”太君大感满意,回头对赵桔说:“桔儿,这样可以了么?”赵桔头大说:“太君,我原来不相信有妖怪,但见了您和我家太君就信了!”他话一出口,举座皆惊,看着老太君不敢说话。太君毫不在意,反而欣喜大笑:“哈哈!我唐家女子本不少妖怪,老一代的就剩你家太君和我了。年轻的也就是杼儿那个妮子了。哈哈!”赵权从未见祖母如此高兴,一张老脸竟焕发出青春的颜色。赵桔却一旁纳罕:“黄浦公唐家出来的女子竟然都是一般脾气。”
  黄浦家世代名门,尤以女子聪慧著名,由唐起始,封皇后者十数。连枝牵脉者,封国夫人无数。不是靖康之难尽毁其家男子,绵延几代应该不出侯爵。武夷太君唐政和平山太君唐敏是嫡亲姐妹,只是因为国难分离,才失去联系。
  一顿晚饭后,太君也不留恋赵权,要他当晚便随赵桔去。眼看赵权一瘸一拐跟赵桔上马车,赵权母亲和夫人忍不住落泪,太君低声道:“你们要想自家儿子、夫君建功立业,今日就该喜欢。我观黄浦侯早晚要拜相封王,赵权伴着他,将来不定把他爹爹的公爷帽子给戴回来。”
  赵桔一行匆匆赶到西门,城门正要关闭,金泉忙去招呼。正跟门官交涉时,吉安府尹王石从门楼上下来,见是赵桔车驾笑着过来见礼。二人见面别有一番欣喜,聊了一会话,王石下令放行,临别前还附耳对赵桔说:“三泰这个笨蛋,今儿差点把平山侯抓进大牢,还多谢小公爷周全,不然下官的麻烦就大了。多谢!”赵桔一笑上车,挥手道别。
  回到湖西宾馆已是深夜,赵桔安排赵权去睡,自己修书给家里,说明自己在杭州等司马寺出海回来,再回府相聚。末尾把平山侯家的事情说了,请示可否邀请平山府一家来武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