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74359/ 为您提供野侃大唐之野人归来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终究一个年龄较大的宫女的一腔真诚的劝说使崇羽终于开了窍:
“你仔细想想你们俩的地位和处境,如果不来个大的改变,你们俩很难有结果,就算有了结果,在一起也不会幸福。因为不改变被‘呼来唤去’的命运,随时都有分离的痛苦,甚至是再也见不了面。
但是,如果你去考武科,一不小心成了武状头,皇上乐了,封你一个大将。到时候,你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娶玄露了呀。你放心,你走了,我们会照顾好她的。”
“我又没说硬是不去。你们说得对,又对我好。刚才没答应玄露,是因为……是因为我以为她厌嫌我了,支我离开育芳苑,就像……就像管家婆一样。”崇羽嗫嚅说。
“也难怪,上次吓怕了,你就长心眼了,心眼儿比藕眼儿还多。放心吧,对你,我们哪有歹心啊?”那宫女又说,“玄露还在房里生气呢,是你错了,还不去赔不是?走吧,我们会帮你哄她的。”
崇羽同意去长安参加武举考试,并且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备考期间一切都听从玄露的安排。玄露喜出望外,给他精心制定了一份儿备考计划:
上半天,天亮早起,有难度,由玄露负责催早起;半个时辰练习摔跤,陪练者——白果树;一个时辰培训,学习宫中礼法,讲师——玄露。
下半天,半个时辰举重,重物为半个磨盘;一个时辰练习射箭。晚上,至少半个时辰陪玄露聊天,数星星等等。
在宫里懒散惯了的崇羽开始很难坚持学习和锻炼。
他见玄露每天天蒙蒙亮就去叫他起床,陪伴他锻炼,之后又给他讲课,总之,一天到晚都陪在他身边,有督促,也有鼓励,她却为什么不累呢?因为她用笑意掩住了倦容。
他感动了,于是开始发奋,很快就改掉了懒散的习惯,全力以赴地备战考试。
一个月下来,效果十分明显。
他懂得了宫中基本的礼节,比如见了皇上称“陛下”,见了太子称“殿下”等等,以免吃不开而影响成绩;陪他练习摔跤的那棵白果树彻底被他“撂倒”了;还有那箭靶已是“千疮百孔”;练举重的地儿,已被磨盘砸成了一个坑。
是赶考的时候了,玄露凭着太子令牌找人给崇羽备好车马,并且挑了一个识字的车夫。
育芳苑的姐妹们备办的行李大包小包的差不多有一马车。玄露只挑了几样叫崇羽带上,说他又不是去长安卖货的,应轻装上路,姐妹们若能帮凑点路费就更好了。于是,姐妹们把从管家婆的屋里搜得的银两拿出来,热心资助崇羽。
动身去长安的那天,下着大雪。临别时玄露嘱咐崇羽说:“到了长安,进城的时候,你向官兵求助,就说你是太子举荐去考武举的,并出示令牌,自然会被顺利送进考场的,考场上就靠你自己啦。
如果考好了,封了将什么的,有不懂的,你该向懂的人请教学习。”车轮滚动起来了,她望着渐渐远去的崇羽,眼睛湿了,失声喊着:“阿羽,努力啊,我等你回来,一定要回来……”
漫天雪花模糊了她的视野。
马车出了洛阳城,直奔西都长安。
崇羽凭着太子令牌得以顺利参加考试。考试那天,女皇亲临现场监考,场面那是相当壮观,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第一场考摔跤。
擂台上冲上去几百考生,当然崇羽也在其中。考生们都成双成对抱好,一阵急骤的鼓点响起,他们马上相互扭动起来。
崇羽三下五除二将对手撂倒,第一个胜出,场下一片欢呼。其他考生像醉汉似的没劲儿,崇羽急了,又冲上去稀里哗啦把他们一对一对地举起来,扔在脚下,场下一片惊呼。
第二场,射箭。
考试用的弓箭可不是一般的弓箭,它是当年薛仁贵用过的,不是神力根本拉不开。
其他考生都像弹了几下单弦而已,唯有崇羽大吼一声,拉弓如满月,朝天射出,不知箭最终落在了哪里。
第三场,举重。
考试举的重物并不是磨盘,而是青铜鼎。从小到大九个鼎依次排开,崇羽一马当先抱起最大的那个举过头顶,还气定神闲。
考官就叫三个美女坐在鼎内,崇羽再举,结果鼎纹丝不动,因为那三个美女实在是太丰满了。其他考生有的怕砸脚就放弃了考试,有的试了却不能挪动最大的鼎一分一毫。
自然崇羽就得了武状元,被女皇封为“护驾大将军”,并赐以“武”姓。
重羽终于有姓氏了,而且天下数一数二的尊贵。
武崇羽很快得到女皇的器重,被委以重任——统领保卫宫廷的禁军。
武崇羽不懂军事,就向其他武将虚心请教,因而他结识了不少优秀的朋友,比如耿介老将魏元忠,鲜卑族悍将李多祚等。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武崇羽学习到了很多军事知识,基本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了,不至于天天担心下岗。
工作稳定了,感情的事儿就突显出来了,对玄露的思念化除了一切杂念,从而占据了他整个心灵世界,挥之不去。
-------------------------------
长安三年(公元703年)九月
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俩再次构陷太子。“二张”状告太子左庶子(太子的下属)兼宰相的魏元忠心怀不轨,因为魏元忠私底下议论:“皇帝年老,不如侍奉太子长久”。
魏元忠是护国英雄,曾经平定徐敬业扬州叛乱,此人仗义耿直,一直是二张的眼中刺。
二张并以提拔升官为诱饵让凤阁舍人张说(yue)作伪证。凤阁就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凤阁舍人就是草拟诏旨的人,文学造诣极高。
张说自然不傻,他有自己的立场。正当在皇上面前对质时,张说顶住压力,给二张反戈一击,对皇上说二张逼他作伪证。
这次武则天端平了这碗水,叫二张不要再这么闹了。
但是,武则天都到了广场舞都跳不动的年纪了,还是那么敏感,那么放不下事情。表面是主持了公道,但是背后她还是下了手,以绝后患。
耿直老将魏元忠被贬到端州做县尉(广东),张说被流放到钦州(广西),那时候都是不毛之地。
“你仔细想想你们俩的地位和处境,如果不来个大的改变,你们俩很难有结果,就算有了结果,在一起也不会幸福。因为不改变被‘呼来唤去’的命运,随时都有分离的痛苦,甚至是再也见不了面。
但是,如果你去考武科,一不小心成了武状头,皇上乐了,封你一个大将。到时候,你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娶玄露了呀。你放心,你走了,我们会照顾好她的。”
“我又没说硬是不去。你们说得对,又对我好。刚才没答应玄露,是因为……是因为我以为她厌嫌我了,支我离开育芳苑,就像……就像管家婆一样。”崇羽嗫嚅说。
“也难怪,上次吓怕了,你就长心眼了,心眼儿比藕眼儿还多。放心吧,对你,我们哪有歹心啊?”那宫女又说,“玄露还在房里生气呢,是你错了,还不去赔不是?走吧,我们会帮你哄她的。”
崇羽同意去长安参加武举考试,并且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备考期间一切都听从玄露的安排。玄露喜出望外,给他精心制定了一份儿备考计划:
上半天,天亮早起,有难度,由玄露负责催早起;半个时辰练习摔跤,陪练者——白果树;一个时辰培训,学习宫中礼法,讲师——玄露。
下半天,半个时辰举重,重物为半个磨盘;一个时辰练习射箭。晚上,至少半个时辰陪玄露聊天,数星星等等。
在宫里懒散惯了的崇羽开始很难坚持学习和锻炼。
他见玄露每天天蒙蒙亮就去叫他起床,陪伴他锻炼,之后又给他讲课,总之,一天到晚都陪在他身边,有督促,也有鼓励,她却为什么不累呢?因为她用笑意掩住了倦容。
他感动了,于是开始发奋,很快就改掉了懒散的习惯,全力以赴地备战考试。
一个月下来,效果十分明显。
他懂得了宫中基本的礼节,比如见了皇上称“陛下”,见了太子称“殿下”等等,以免吃不开而影响成绩;陪他练习摔跤的那棵白果树彻底被他“撂倒”了;还有那箭靶已是“千疮百孔”;练举重的地儿,已被磨盘砸成了一个坑。
是赶考的时候了,玄露凭着太子令牌找人给崇羽备好车马,并且挑了一个识字的车夫。
育芳苑的姐妹们备办的行李大包小包的差不多有一马车。玄露只挑了几样叫崇羽带上,说他又不是去长安卖货的,应轻装上路,姐妹们若能帮凑点路费就更好了。于是,姐妹们把从管家婆的屋里搜得的银两拿出来,热心资助崇羽。
动身去长安的那天,下着大雪。临别时玄露嘱咐崇羽说:“到了长安,进城的时候,你向官兵求助,就说你是太子举荐去考武举的,并出示令牌,自然会被顺利送进考场的,考场上就靠你自己啦。
如果考好了,封了将什么的,有不懂的,你该向懂的人请教学习。”车轮滚动起来了,她望着渐渐远去的崇羽,眼睛湿了,失声喊着:“阿羽,努力啊,我等你回来,一定要回来……”
漫天雪花模糊了她的视野。
马车出了洛阳城,直奔西都长安。
崇羽凭着太子令牌得以顺利参加考试。考试那天,女皇亲临现场监考,场面那是相当壮观,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第一场考摔跤。
擂台上冲上去几百考生,当然崇羽也在其中。考生们都成双成对抱好,一阵急骤的鼓点响起,他们马上相互扭动起来。
崇羽三下五除二将对手撂倒,第一个胜出,场下一片欢呼。其他考生像醉汉似的没劲儿,崇羽急了,又冲上去稀里哗啦把他们一对一对地举起来,扔在脚下,场下一片惊呼。
第二场,射箭。
考试用的弓箭可不是一般的弓箭,它是当年薛仁贵用过的,不是神力根本拉不开。
其他考生都像弹了几下单弦而已,唯有崇羽大吼一声,拉弓如满月,朝天射出,不知箭最终落在了哪里。
第三场,举重。
考试举的重物并不是磨盘,而是青铜鼎。从小到大九个鼎依次排开,崇羽一马当先抱起最大的那个举过头顶,还气定神闲。
考官就叫三个美女坐在鼎内,崇羽再举,结果鼎纹丝不动,因为那三个美女实在是太丰满了。其他考生有的怕砸脚就放弃了考试,有的试了却不能挪动最大的鼎一分一毫。
自然崇羽就得了武状元,被女皇封为“护驾大将军”,并赐以“武”姓。
重羽终于有姓氏了,而且天下数一数二的尊贵。
武崇羽很快得到女皇的器重,被委以重任——统领保卫宫廷的禁军。
武崇羽不懂军事,就向其他武将虚心请教,因而他结识了不少优秀的朋友,比如耿介老将魏元忠,鲜卑族悍将李多祚等。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武崇羽学习到了很多军事知识,基本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了,不至于天天担心下岗。
工作稳定了,感情的事儿就突显出来了,对玄露的思念化除了一切杂念,从而占据了他整个心灵世界,挥之不去。
-------------------------------
长安三年(公元703年)九月
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俩再次构陷太子。“二张”状告太子左庶子(太子的下属)兼宰相的魏元忠心怀不轨,因为魏元忠私底下议论:“皇帝年老,不如侍奉太子长久”。
魏元忠是护国英雄,曾经平定徐敬业扬州叛乱,此人仗义耿直,一直是二张的眼中刺。
二张并以提拔升官为诱饵让凤阁舍人张说(yue)作伪证。凤阁就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凤阁舍人就是草拟诏旨的人,文学造诣极高。
张说自然不傻,他有自己的立场。正当在皇上面前对质时,张说顶住压力,给二张反戈一击,对皇上说二张逼他作伪证。
这次武则天端平了这碗水,叫二张不要再这么闹了。
但是,武则天都到了广场舞都跳不动的年纪了,还是那么敏感,那么放不下事情。表面是主持了公道,但是背后她还是下了手,以绝后患。
耿直老将魏元忠被贬到端州做县尉(广东),张说被流放到钦州(广西),那时候都是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