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神石并不神(2)


小说:野侃大唐之野人归来   作者:野人公民.CS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74359/ 为您提供野侃大唐之野人归来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神卜翁问,除了找石头,女皇还有什么吩咐。
  庐陵王才想起女皇还有一个交代:三个储君候选人到了归州,谁若记得就去九湖坪探察一下薛刚的情况。
  神卜翁这才茅塞顿开:这才是女皇的心思,试宝不如试心,她要的不是神石而是一颗为江山社稷着想的心。薛刚造反是危及江山社稷的大恶,无疑是皇上的一块心病,谁能除得她的心病,谁就更可能是她所要选的继承人。
  庐陵王先不以为是,因为女皇交代此事只是一带而过。不过,深想一下,如果命令他们去做,他们只会被动的去遵从,就考验不出谁能主动担当维护社稷安稳的大任。
  神卜翁分析,薛刚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他的土地净莲军师还能左右局势,已经说服薛刚“开山以自强”,向深山进军,开发熊山。但是总会有一天局势不可控制就像绝堤的洪水!大周虽与契丹打得紧,但朝廷不会急于捅九湖坪这个狼窝。一旦庐陵王被立为储君就能让薛刚师出无名,失道寡助。
  眼下就怕打草惊蛇,一旦惊动薛刚,他势必会提早反叛。武氏兄弟没得到神石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不如把神石让出来,一来让武氏兄弟去争抢神石,狗咬狗一嘴毛;二来可保庐陵王父子平安回宫。
  神卜翁出一计策,在刺史府恢复神石之光。
  神卜翁取来一个大葫芦,拧开塞儿,然后朝里面吹吹气儿,葫芦就变大了,足够大时,将神石丢进去,拧紧塞,最后弹葫芦几个“脑瓜嘣儿”,葫芦就缩成原来的大小了。
  底朝天倒过来摇一摇,徒然葫芦里有了光亮,里面最亮的像薄云里的月亮,那块儿想必就是神石了。满座的人看得瞠目结舌。
  神卜翁解释,神石是个灵物,见了尘埃就不发光。要使神石恢复本色得用水洗,这水也不能见尘埃必须是源头活水。
  葫芦里的水取自‘香溪源’——香溪的源头,无比清冽,香溪哺育过绝代佳人王昭君——可谓灵水。于是灵葫芦、灵石、灵水合为一体就出现了奇观。
  葫芦被他们挨个儿把玩一番,都爱不忍释,大饱眼福之后,庐陵王叫李重角把它放在庐陵王的枕头边上。
  接着他们就开宴了,满座的人都给“未来天子”敬酒道贺,庐陵王尽情畅饮,来杯不拒,一一回敬。三巡过后,他就醉得王八认不得鳖了,或胡言乱语,或击碗而歌,丑态百出。
  庐陵王喝得烂醉,次日醒来,果然不见了神石,也不见了武氏兄弟。他对神石还心有不舍,自言自语:唉,不见就不见了,不见了好,免得为它提心掉胆的。
  神卜翁回送郎山之前,拉庐陵王到僻静处,终于说出李重角真正的身世:李重角是席禛的亲外孙,并不是庐陵王的儿子。
  庐陵王不敢相信,明明李重角少一根小趾,那是他当年给儿子做的记号,再说了,是神卜翁指引他们相认的。
  神卜翁环顾一下四周,才道破天机:李重角天生一对犄角,因为他本是“牛首人身”的神农转世,远古炎帝神农氏死后被封为‘火德王’,他是一条神火龙。但是火龙投胎必丧母。
  当初唐中宗李显被贬途中,龙子被野人夺走,不幸夭折,太上老君就将神农的元神赋给龙子,并让他投胎姜家,才保母子平安。那么,庐陵王儿子身上的记号自然就在角儿身上。
  庐陵王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庐陵王跟李重角的这段‘父子奇缘’并没有结束。神卜翁建议庐陵王仍旧把李重角带回宫去,并支持他弃文从医。作为医药与农业的始祖——神农,他转世其志在医不在文,在民不在官!
  神卜翁找到李重角,索要他的魔笛,关于转学的事儿,他已说服庐陵王了,这次回宫李重角一定要攻读医学,不能再操心庐陵王的事情,更不要搅和到腌臜的宫廷纷争里面。
  魔笛交给神卜翁保管,等李重角完成学业再到送郎山去拿。
  不拿魔笛沾惹是非,用心学习不去管宫里的事儿,这李重角都答应,就是不能没有魔笛,因为每次他遇到困难时都有它相助,它是他的好朋友。
  神卜翁激将他,又没决心了吧,没准儿拿魔笛惹出祸事,连上学的机会都没了。宫里太黑,不能搅和进去。
  李重角倔强了一会儿,到底极不情愿地交出了魔笛。神卜翁随后交给李重角两封信函并叮嘱他回宫后务必将其中一封递给太医署的长官,另一封递给宰相狄仁杰。
  之后神卜翁就骑上白鹿回送郎山去了。李重角留不住他,只好目送他远去。神卜翁再三回望,然后哼起了丧鼓歌。
  李重角不再逗留,跟着庐陵王动身回宫。崇羽也跟了去,因为他心里有一种使命:保护李重角并催促他早日回家并赴熊穴窟救母。
  席禛老两口、姬如和她的养母一直把他们送到城外,临别时李重角许诺学业结束后他会专程回归州看望刺史一家。
  ………
  又一次单调疲乏的行程,终究到了都城,李重角将一切的不愉快抛在脑后,迫不急待地拥抱家人。
  庐陵王打发崇羽跟护送的官兵一同回归州,崇羽却赖着不走。李重角才劝庐陵王留下崇羽,崇羽禀性忠厚,又有一身力气,就被安排在“育芳苑”做守门将,也就是女校的小保安。宫女常叫男奴才们骚扰,需有人看护。
  崇羽老实巴交的,他并没发现这是美差。
  在离家近半年的时间里,李重角不仅想念家人还想念同窗们。回家后的第二天他就跟着兄弟姐妹上学去了。
  李重角给同窗们分享在归州的见闻,讲起香溪时,他说一代佳人王昭君就曾住在香溪附近的村子里,她每天去河边洗衣。有一次她佩戴的珍珠项链掉到水里去了,从此河水变得又无比清澈,还带有香味,所以就叫它“香溪”。
  没想到严于治学的孔学士已被调走,李重角对崇文馆寒心了。
  裹儿告诉他,孔学士被调任校书郎了,同窗们都认为是武崇训捣的鬼,估计是武崇训在女皇面前说了孔学士的坏话。自从孔学士走之后,同窗们开始孤立武崇训。
  没过几天,李重角告诉同窗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他要转学读医。马上周围呼声一片,有的说他是迷糊了,偏要做一个甘愿活在别人的痛苦里的大夫;有的说他没眼光,自毁前程。只有李仙蕙不反对,她相信人各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