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钱粮


小说:系统三国之我爹是袁术   作者:写成屎也完本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73288/ 为您提供系统三国之我爹是袁术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袁耀从当利口移到了秣陵城内。
  虽然他明确规定士兵不得劫掠,但战后萧条还是免不了的,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商铺也都关门大吉。
  袁耀刚到秣陵就召集众将,目的是分配攻城任务,因为刘繇的主力已经被歼灭,所以要趁这个空档尽快抢占地盘,否则被刘繇缓过劲来再次招兵买马就又是麻烦。
  秣陵西、南两个方向共有县城12座,袁耀便命座下两个独立领军的将军张勋、张英分别取之,至于是招降还是攻打,就交给鲁肃决定了。
  丹阳另有三县在秣陵的东面,袁耀交给了孙策去取,这是他第一次放孙策单独领兵。
  并且若是孙策这次老老实实的完成任务,袁耀就准备升他官了,因为他的功勋到了,加上之前为袁术拿下整个庐江郡的功勋,已经可以拜将了。
  这也是袁耀这段时间开始破格提拔鲁肃、张英、太史慈为将军的原因,必须得有人牵制孙策了。
  为了能在跟荆州决战之前占领吴郡和会稽,孙策的本土优势就不得不利用起来。
  孙策接到军令很是兴奋,似乎也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的任务除了拿下秣陵东面的湖熟、江乘、句容三县以外,还要越过丹阳边境,继续往东进入吴郡领地,拿下曲阿和丹徒两个吴郡县城。
  跟吴郡其他靠近杭州湾的县城不同,曲阿和丹徒离丹阳郡较近,并且靠近长江,而且之前就控制在刘繇手中,所以袁耀打算在吴郡太守许贡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先夺过来,在还没搞清楚许贡的政治倾向前,所以先下手为强。
  还有个重要原因是,袁耀要准备一个入海口,而这两县在这个时期是离长江入海口最近的城池。
  后世的扬中、南通市、崇明岛等地现在都在海里,还没有被长江的淤泥冲刷出来,甚至上海现在大半都在海底。
  袁耀要是打算在这个时代,在长江入海口建造一座城池或海港的话,那就无法跑到原上海的位置去建了,因为那里现在在海底,应该叫“入海”,想建“上海”只能在丹徒附近选址建造,也就是后世的内陆城市镇江市附近,现在这里才是沿海地区。
  因为少了两千年时间的冲刷和沉淀,汉末的江东比之后世的江南土地面积要少不少。
  袁耀夺取这个入海口的目的是要建造海港,因为系统科技树中的《罗盘》科技离完成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为防止意外还是先拿到沿海地区为妙。
  造完海港之后,袁耀就能建造全风帆海船,然后就可以去中南半岛和印度把占城稻和棉花的种子买回来。
  这两个让人丰衣足食的宝贝,越快拿到手越好,特别是占城稻,袁耀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
  按照现在的航海技术,并不是不能从江东到达中南半岛的,只不过要靠桨手划上万里海岸线到达目的地,沿途必须得有一条连串的海港补给线供桨手们上岸休息和补给,但很明显,这时候的中国沿海可没有这么多的基础设施。
  所以想要完成远距离航行,只能靠全风帆海船的超远程续航力来完成了。
  这也是袁耀先研究《罗盘》科技的主要原因,先从技术上准备大航海时代。
  至于商品和市场什么的以后再说,因为他现在还有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养兵养吏的钱粮……
  前文说到光靠丹阳一郡,若不加税的话每年只能收约45万斛田赋,而袁耀5万士兵一年需要吃掉108万斛,这明显是不够的。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税,但能不能加还要商议一番后再决定。
  相对于中原是袁氏的根据地,江东之地的人并不是很欢迎袁氏入主,若再加税给了某些人借口,需要应对什么麻烦需要搞明白后再决定。
  否则盲目的执行出现无法预料的错漏就得不偿失了。
  除了养兵的粮食外还有军饷及俸禄,这些是可以用金钱来发放的,那就涉及到一个税赋。
  汉朝的税赋主要就是人头税,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人活着就得给国家交钱。
  包括每户每年需要缴纳200钱的‘户赋’;
  凡是1岁~14岁的孩子,不分男女,每年还要交纳23钱的‘口赋’;
  成人的人头税叫‘算赋’,15~56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交纳120钱;
  商贾和奴婢加倍,每人每年240钱;
  还有成年男子无法服徭役和兵役的话,可以每年交300钱代替,是为更赋。
  还有一些商业税和关税因为在这个时代的规模较小,就不一一例举了。
  之所以浪费唇舌说这一套税制,是因为你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想知道大汉的人头税收大概有多少,只要将人口数量乘以100,就能得出个大概数值。
  例如和帝元兴元年,大汉有户9237112,口53256229人,当年的人头税约收到53.575亿,差不多就是人口的100倍。
  其他的商税之类就没算在这里,因为这时代人头税才是主要税收。
  所以丹阳郡有人口63万人,差不多就可以得出人头税一年有6300万左右,差距不会太大。
  或许当年制定这套税制的人,可能为了迁就这个时代的官员的数学能力不好,故意按人口结构凑整了也说不定,这样确实能给地方官吏省出不少工作量。
  既然知道了丹阳大概的税收,还要知道袁耀需要负担的俸禄。
  丹阳领16县,满万户的大县县令俸禄千石,月俸80斛谷;小县县长600石,月俸70斛谷;次县长300石,月俸40斛谷。再加上各级年俸收入200-360石的县丞、县尉;年俸收入百石左右的斗食、佐吏等等,光丹阳郡县级单位的俸禄,一年至少要拿出1000万钱出去。
  这是按平价粮算的,天下太平时粟米220钱每斛。若碰到灾害和战争那就没准多少钱了,几千几万前都有过。
  这些是地方郡县上的俸禄,相对于军队的军饷都是小头!
  袁耀的5万大军一年军饷57.36万斛,合12619.2万钱……
  总之,袁耀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查证,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想要养活他的军队所需的钱粮,至少要两个半的丹阳郡才行。
  这还是没算生产克隆人的粮食!
  现存的30万斛粮食恐怕不够袁耀两月的消耗,特别是在战时,还要征发民夫运粮,边运边吃……
  占城稻是远水,救的也是人口过亿的大火,袁耀的得另想办法解决眼前这军饷过亿的近火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