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71517/ 为您提供政路沉浮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韩老弟,不为别的就为你这话,我姜树刚也得帮你。”姜树刚被韩俊峰的真诚感动了,“不过,这个资金是县扶贫办直接划拨的。镇里扶贫这块工作归柳镇长管,最好找找他,让他帮着到扶贫办跑跑。听说这个柳镇长上边有关系,我相信他一去准成。”
柳刚是凌远县干部改革时上边派下来的副镇长,原本当时韩俊峰以为吕子正会为自己求情提升为副镇长的,没想到吕子正拍拍屁股去别的地方当书记,却把自己的事情给扔在脑后。不过现在已成事实,韩俊峰此时的心态也早就平和了,他现在想的就是要修路,至于过去的那些事情也就抛诸脑后。
“好!那我就去找柳镇长说说。”韩俊峰说着向姜树刚告辞,去了柳刚的办公室。
进了柳刚的办公室,韩俊峰看柳刚正在低头写着什么。他就站在门口,仔细端详着这个比自己略大的柳刚。柳刚国字脸,体格健壮,握笔的手显得很有力,浓眉大眼,皮肤黝黑,看上去像是当过兵的样子。
正在韩俊峰仔细瞧着柳刚时,柳刚停下笔看了看韩俊峰,然后笑着说道:“别在门口站着,来坐。”柳刚起身将韩俊峰让到办工桌前的座位上问道:“你有什么事?”
“柳镇长你好!我是虎山村和大石匠村的驻村干部韩俊峰。听说县扶贫办下来一批贫困地区道路建设扶持资金,虎山村和大石匠村因为交通不便,发展一直落后。我们想请柳镇长帮帮忙,能够从县扶贫办申请一些资金,帮助两个村进行交通建设。”
柳刚想了想:“修路是好事,可是我听说,以前镇里也想为这两个村修路,可是计算下来,就算是要修普通的村道这条路下俩也要近百万。就算是县扶贫办可以给一部分资金,恐怕这缺口也很大啊。”
柳刚说的和姜树刚说的差不多,韩俊峰心想看来这个柳刚对镇里情况了解的挺细,不是个酒囊饭袋。韩俊峰说道:“柳镇长你说的没错。这个路如果真是让工程队来修,绝对少不了这个数。我知道镇里财政困难,所以就和两个村的村干部们商量,可以组织村民自己来修这条路。我们申请一些钱一方面是买一些修路需要的*等必要物资,还有就是给修路的老百姓一点象征性的补贴。修这条路是为两个村的发展,我相信老百姓会支持的。”
听韩俊峰说完后,柳刚点点头:“这个思路不错。不过修路毕竟是大事,这其中有不少技术问题。我们还是要找一些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扶贫资金这一块,我可以帮忙。正好后天,我要去县里开会,到时候咱们可以到扶贫办去一趟。”
韩俊峰没想到柳刚竟然答应的这么痛快,他赶紧站起来感激地说道:“柳镇长,我代表虎山村和大石匠村823户老百姓谢谢你!”
柳刚笑了笑握住韩俊峰的手:“谢我干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要我说他们应该谢谢你才对。对了,这么大的事情,我看也应该和米镇长说一声。”
柳刚带着韩俊峰来到米一川的办公室把虎山村和大石匠村要修路的事情说了,并且说了打算发动群众修路的想法。米一川对这个事情也表示支持,并当场答应两个村修路镇里出5万。米一川还对柳刚说,上一次两个村公路规划的图纸还在交通局,他让柳刚到交通局去跑跑,最好能请一个专家过来指导。
这一趟来镇里,韩俊峰的收获颇丰。回到虎山村,韩俊峰就召集两个村村干部开会。会议开始,韩俊峰说道:“我和王支书、曾支书商量过修路的事情,两位支书都表示支持。昨天,我去了镇里,把修路的想法向镇领导汇报了一下。米镇长很支持我们修路并表示镇里能拿出5万元资金进行支持。县扶贫办今年下来一笔农村道路建设扶贫资金,明天我和柳镇长去县里,估计能申请下来十多万。至于工程图纸和技术指导,镇里也会想办法帮我们解决。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让大家讨论一下看一看,我们修路还存在哪些困难。现在是准备阶段,我们把困难估计的足一些,到时候应对起来就从容一些。”
燕长青说道:“蟠山的气候大家也清楚。冬天天气寒冷,土地被冻得很结实。这个时候不适合修路,要修路就要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修。这春有春种、夏有夏忙、秋有秋收。能够抽出来的时间不多,这人力是个大问题。人力不够时间就要拉长,时间拉长这资金就会投入多。以前组织的修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好几次没弄成。”
韩俊峰想了想说道:“燕长青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关键。春种、秋收,这两个季节是关键时期,耽误不得。夏忙的时候,可以让妇女去忙。春种、秋收加起来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还剩六到七个月,我们就要用这段时间,把路修通。还有,现在虽然天冷,但是开山不成问题。拿到规划图,我们可以先把这件事干起来。”
曾福全说道:“如果按照交通局的规划图,修路需要占用一些村民的土地。这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我们总要给老百姓一个说法。”
韩俊峰想了想:“咱们两个村村委手里有没有集体机动地,如果有可以给占地的村民进行调剂吗。再说修路是为了大家都能尽早致富,我相信大家伙都能理解。如果没有机动地,我看可以把站的土地均摊在全村人身上,这样的话合情合理,我相信大家应该能理解。”
韩俊峰说完,环视了一下众人,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大家都说出来。现在就是找问题的时候。”
此时,王长水敲了敲烟袋,说道:“我在这山里住了几十年了。对虎山村和大石匠村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不便。因为这个问题,虎山村老百姓受穷了几辈子,还有不少人因为有疾病路不好走耽误医治丢了命。俊峰,是个外乡人,虽说是来咱这里当驻村干部,可是他完全可以不用管这费力不讨好的事。人家现在主动要修路,而且主动去给咱跑这跑那,咱做为当地人还有什么可说的。今天,我在这里表个态,虎山村全力支持修路,没有困难。”
王长水这话一说,曾福全就低下了头。大家也不再说什么了。韩俊峰听了王长水的话心里一阵感动。他觉得这位老支书还是懂自己的心的。见大家没什么话说,韩俊峰说道:“在这里,我要感谢王支书的支持。不过,回去后大家还是要多征求村民的意见。村民有什么想法,要及时反应上来。这样我们才能减少以后的阻力。我看村委会可以每个村干部包几个小队,挨家挨户征求意见。这也是对修路的一次宣传。”大家都点头同意韩俊峰的做法。
散会之后,韩俊峰来到了朱老汉家里。朱老汉的儿子媳妇打工还没有走,一家人正围坐在炕上有说有笑。在浓郁的亲情包围中,朱老汉这个念过古稀的老人好像一下子年轻了20岁,脸色红润而有光泽。看到韩俊峰来了,朱老汉忙起来招呼韩俊峰。
韩俊峰坐下,先是问了问朱老汉的儿子在外打工的事情。朱老汉的儿子叹气说:“咱农村人,没学历。出去打工就是靠力气吃饭。我和我媳妇在一家砖厂帮人家抓砖坯,一个月累死累活下来两个人也没几个钱。除去房租和吃喝,一年下来也就剩几千块钱。这家里的房子破了,孩子要上学,把这些一弄就没了。”
韩俊峰看着朱老汉儿子粗糙的双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韩俊峰就转了话题问道:“你们对修路有什么看法?”
朱老汉的儿子一听,两眼放光:“修路这可是一件大好事。这些年我在外面打工,发现城里人现在富了,反而是更喜欢吃农村的东西了。他们都管那啥叫绿色食品。这要是路通了,我就专门在家里弄点山货、野果什么的,到城里去卖肯定能够挣大钱。”说到这里他又追问了韩俊峰一句:“老弟,你说修路是真的吗?”
韩俊峰笑了笑:“当然是真的。只是咱们镇里穷,一下子那不错那么多钱去找工程队修,这一回修路恐怕只能依靠咱们老百姓自己了。”
朱老汉一挥手:“路是给虎山村修的,享受实惠的是虎山村的老百姓。这不靠自己,还能靠谁。这条路早就该修了,要是真修路,我老头子第一个上去。咱们虎山村穷就穷在没有一条好路上。”
听了朱老汉和他儿子的话,韩俊峰的心里热乎乎的,看来这一次决定修路应该是做对了。不过这只不过是一家一户的看法,韩俊峰还是觉得应该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毕竟两个村将近3000口人,大家的想法肯定不一样,思想工作还是要走到前面。
柳刚是凌远县干部改革时上边派下来的副镇长,原本当时韩俊峰以为吕子正会为自己求情提升为副镇长的,没想到吕子正拍拍屁股去别的地方当书记,却把自己的事情给扔在脑后。不过现在已成事实,韩俊峰此时的心态也早就平和了,他现在想的就是要修路,至于过去的那些事情也就抛诸脑后。
“好!那我就去找柳镇长说说。”韩俊峰说着向姜树刚告辞,去了柳刚的办公室。
进了柳刚的办公室,韩俊峰看柳刚正在低头写着什么。他就站在门口,仔细端详着这个比自己略大的柳刚。柳刚国字脸,体格健壮,握笔的手显得很有力,浓眉大眼,皮肤黝黑,看上去像是当过兵的样子。
正在韩俊峰仔细瞧着柳刚时,柳刚停下笔看了看韩俊峰,然后笑着说道:“别在门口站着,来坐。”柳刚起身将韩俊峰让到办工桌前的座位上问道:“你有什么事?”
“柳镇长你好!我是虎山村和大石匠村的驻村干部韩俊峰。听说县扶贫办下来一批贫困地区道路建设扶持资金,虎山村和大石匠村因为交通不便,发展一直落后。我们想请柳镇长帮帮忙,能够从县扶贫办申请一些资金,帮助两个村进行交通建设。”
柳刚想了想:“修路是好事,可是我听说,以前镇里也想为这两个村修路,可是计算下来,就算是要修普通的村道这条路下俩也要近百万。就算是县扶贫办可以给一部分资金,恐怕这缺口也很大啊。”
柳刚说的和姜树刚说的差不多,韩俊峰心想看来这个柳刚对镇里情况了解的挺细,不是个酒囊饭袋。韩俊峰说道:“柳镇长你说的没错。这个路如果真是让工程队来修,绝对少不了这个数。我知道镇里财政困难,所以就和两个村的村干部们商量,可以组织村民自己来修这条路。我们申请一些钱一方面是买一些修路需要的*等必要物资,还有就是给修路的老百姓一点象征性的补贴。修这条路是为两个村的发展,我相信老百姓会支持的。”
听韩俊峰说完后,柳刚点点头:“这个思路不错。不过修路毕竟是大事,这其中有不少技术问题。我们还是要找一些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扶贫资金这一块,我可以帮忙。正好后天,我要去县里开会,到时候咱们可以到扶贫办去一趟。”
韩俊峰没想到柳刚竟然答应的这么痛快,他赶紧站起来感激地说道:“柳镇长,我代表虎山村和大石匠村823户老百姓谢谢你!”
柳刚笑了笑握住韩俊峰的手:“谢我干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要我说他们应该谢谢你才对。对了,这么大的事情,我看也应该和米镇长说一声。”
柳刚带着韩俊峰来到米一川的办公室把虎山村和大石匠村要修路的事情说了,并且说了打算发动群众修路的想法。米一川对这个事情也表示支持,并当场答应两个村修路镇里出5万。米一川还对柳刚说,上一次两个村公路规划的图纸还在交通局,他让柳刚到交通局去跑跑,最好能请一个专家过来指导。
这一趟来镇里,韩俊峰的收获颇丰。回到虎山村,韩俊峰就召集两个村村干部开会。会议开始,韩俊峰说道:“我和王支书、曾支书商量过修路的事情,两位支书都表示支持。昨天,我去了镇里,把修路的想法向镇领导汇报了一下。米镇长很支持我们修路并表示镇里能拿出5万元资金进行支持。县扶贫办今年下来一笔农村道路建设扶贫资金,明天我和柳镇长去县里,估计能申请下来十多万。至于工程图纸和技术指导,镇里也会想办法帮我们解决。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让大家讨论一下看一看,我们修路还存在哪些困难。现在是准备阶段,我们把困难估计的足一些,到时候应对起来就从容一些。”
燕长青说道:“蟠山的气候大家也清楚。冬天天气寒冷,土地被冻得很结实。这个时候不适合修路,要修路就要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修。这春有春种、夏有夏忙、秋有秋收。能够抽出来的时间不多,这人力是个大问题。人力不够时间就要拉长,时间拉长这资金就会投入多。以前组织的修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好几次没弄成。”
韩俊峰想了想说道:“燕长青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关键。春种、秋收,这两个季节是关键时期,耽误不得。夏忙的时候,可以让妇女去忙。春种、秋收加起来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还剩六到七个月,我们就要用这段时间,把路修通。还有,现在虽然天冷,但是开山不成问题。拿到规划图,我们可以先把这件事干起来。”
曾福全说道:“如果按照交通局的规划图,修路需要占用一些村民的土地。这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我们总要给老百姓一个说法。”
韩俊峰想了想:“咱们两个村村委手里有没有集体机动地,如果有可以给占地的村民进行调剂吗。再说修路是为了大家都能尽早致富,我相信大家伙都能理解。如果没有机动地,我看可以把站的土地均摊在全村人身上,这样的话合情合理,我相信大家应该能理解。”
韩俊峰说完,环视了一下众人,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大家都说出来。现在就是找问题的时候。”
此时,王长水敲了敲烟袋,说道:“我在这山里住了几十年了。对虎山村和大石匠村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不便。因为这个问题,虎山村老百姓受穷了几辈子,还有不少人因为有疾病路不好走耽误医治丢了命。俊峰,是个外乡人,虽说是来咱这里当驻村干部,可是他完全可以不用管这费力不讨好的事。人家现在主动要修路,而且主动去给咱跑这跑那,咱做为当地人还有什么可说的。今天,我在这里表个态,虎山村全力支持修路,没有困难。”
王长水这话一说,曾福全就低下了头。大家也不再说什么了。韩俊峰听了王长水的话心里一阵感动。他觉得这位老支书还是懂自己的心的。见大家没什么话说,韩俊峰说道:“在这里,我要感谢王支书的支持。不过,回去后大家还是要多征求村民的意见。村民有什么想法,要及时反应上来。这样我们才能减少以后的阻力。我看村委会可以每个村干部包几个小队,挨家挨户征求意见。这也是对修路的一次宣传。”大家都点头同意韩俊峰的做法。
散会之后,韩俊峰来到了朱老汉家里。朱老汉的儿子媳妇打工还没有走,一家人正围坐在炕上有说有笑。在浓郁的亲情包围中,朱老汉这个念过古稀的老人好像一下子年轻了20岁,脸色红润而有光泽。看到韩俊峰来了,朱老汉忙起来招呼韩俊峰。
韩俊峰坐下,先是问了问朱老汉的儿子在外打工的事情。朱老汉的儿子叹气说:“咱农村人,没学历。出去打工就是靠力气吃饭。我和我媳妇在一家砖厂帮人家抓砖坯,一个月累死累活下来两个人也没几个钱。除去房租和吃喝,一年下来也就剩几千块钱。这家里的房子破了,孩子要上学,把这些一弄就没了。”
韩俊峰看着朱老汉儿子粗糙的双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韩俊峰就转了话题问道:“你们对修路有什么看法?”
朱老汉的儿子一听,两眼放光:“修路这可是一件大好事。这些年我在外面打工,发现城里人现在富了,反而是更喜欢吃农村的东西了。他们都管那啥叫绿色食品。这要是路通了,我就专门在家里弄点山货、野果什么的,到城里去卖肯定能够挣大钱。”说到这里他又追问了韩俊峰一句:“老弟,你说修路是真的吗?”
韩俊峰笑了笑:“当然是真的。只是咱们镇里穷,一下子那不错那么多钱去找工程队修,这一回修路恐怕只能依靠咱们老百姓自己了。”
朱老汉一挥手:“路是给虎山村修的,享受实惠的是虎山村的老百姓。这不靠自己,还能靠谁。这条路早就该修了,要是真修路,我老头子第一个上去。咱们虎山村穷就穷在没有一条好路上。”
听了朱老汉和他儿子的话,韩俊峰的心里热乎乎的,看来这一次决定修路应该是做对了。不过这只不过是一家一户的看法,韩俊峰还是觉得应该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毕竟两个村将近3000口人,大家的想法肯定不一样,思想工作还是要走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