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才子不才


小说:大宋一品驸马   作者:温七郎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68672/ 为您提供大宋一品驸马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次日上午,景河书院的士子来了不少,当然,像段月容所说的郭明才和韩棱都是有来的。
  大家在庭院坐下之后没多久,柳味便走了来。
  今天的天气并不如柳味昨天说的那样春光明媚,相反,今天的天气略有阴沉,好似欲雨未雨。
  不过柳味来了之后,并没有表现出一点尴尬亦或者不好意思的意思。
  他在众人跟前坐下后,笑道:“诸位都是我长安城的才俊,今天请大家来也就是认识一下,相互之间切磋一下才艺,谁如果才情不俗,那对明年的科举考试可是大有帮助的哦。”
  柳味说完又露出了一丝浅笑,而所有人在听完柳味这话后皆是一震,柳味是什么人,他是大宋的风云人物,更是当朝宰相,如果能得到他的肯定,那明年的进士资格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吧。
  大家的积极性被柳味的一句话给调动了起来。
  当然,柳味也知道自己的这句话很容易引起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做文章,但为了防止某些人藏拙,他必须这样做。
  开始之后,柳味就出了几道题让大家来做,比如什么治国之道之类的,这样就显得他真的是在替朝廷选拔人才。
  这样说完后,才开始切磋诗词。
  柳味出了不少题让这些士子书生作词,大家表现的都很积极,柳味在一旁仔细听着,他发现,虽然段月容说郭明才和韩棱两人的才情最好,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这些人当中,至少有三个人的才情是比郭明才以及韩棱好的,而这三个人皆是段石死后,古羽从其他地方招来的士子书生。
  柳味从这些情况已经隐隐猜到了一丝端倪,但他并没有露出任何一点的疑惑,而是像平常那般跟这些人交谈,偶尔评论诗词。也是很公正。
  整个盛会很不错,大家畅所欲言,各施才能。
  这样快到尾声的时候,一名士子突然提了个建议,要柳味也作一首词来。
  对于这些人的提议,柳味并没有推辞,他以大家最后所作的以春为题。写了一首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一首玉楼春出,顿时引得众人纷纷叫好,倒是段月容却显得很平静,只是她虽然平静,内心却也被震撼到了,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词写相思。倒是比一个女子还要细腻的。
  段月容是个女子,而女子多情,篇爱此类词,她以前对柳味倒不觉得有什么,总觉得那些人对柳味的吹捧过于言过其辞,可今天见柳味当场作了这么一首词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沦陷了。
  风微微有些寒。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惊雷,接着便下起雨来。
  雨并不算大,但这盛会却难以继续了,众人陆陆续续的离开,很快整个府衙只剩下了柳味他们这些人。
  细雨,春愁。
  柳味望着段月容笑了笑:“段姑娘有没有发现今天这些人的异常?”
  段月容还在想那首词。不过在柳味开口后她还是做了回答,其实在今天盛会的途中她就发现了异样。
  “大人也发现了?其实今天小女子也觉得奇怪,那郭明才和韩棱一直都是景河书院的大才子,今天他们的诗词也未失常,但却不及那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子,实在是奇怪至极的,而且那几个士子小女子也从来不曾听说过。”
  段月容说完。柳味点了点头:“没错,这的确是奇怪的,而那几个才情不错的,是古羽收的外地学生,本官觉得他们很可疑。”
  “大人的意思是?”
  柳味笑了笑,这件事情他多多少少已经有了点眉目,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验证自己的猜想。
  来到书房找到诸葛匹后,柳味给诸葛匹了几个名单,要他将名单上的人调查清楚,诸葛匹领命后,柳味又派人给郭明才送了一封信,邀他在明月楼相见。
  ----------------------------------------------------
  春雨渐渐的大了,明月楼在晚上很繁华热闹,因为这是一家青楼。
  柳味见到郭明才的时候露出了一丝浅笑,郭明才却是一惊,他实在不明白柳味为何要在这样的地方见自己。
  二楼的房间很安静,两人坐下后,柳味笑着问道:“郭才子可没少来这个地方玩吧?”
  郭明才突然一愣,他的确经常来明月楼玩,他在这里的相好也不少,而这事柳味竟然知道,这就说明柳味对他是有过调查的。
  他突然不安起来。
  虽然在大宋朝,士子来青楼玩耍不算什么,可对于那些主考官的印象还是很不好的。
  “柳大人说那里话,草民也不过是偶尔来之罢了。”
  柳味笑了笑:“郭才子不必紧张,其实本官并不反对男人来这种地方,更何况郭才子这样的才子肯定收风尘女子的欢迎,是不是?”
  郭明才尴尬的笑了笑,而这个时候,柳味突然又道:“只是郭才子的一些癖好太过另类了。”
  郭明才突然傻眼了,他望着柳味久久说不出话来。
  “柳……柳大人说什么,草民不明白。”
  柳味耸耸肩,笑道:“不明白有不明白的好处,不过只要本官明白就好了。”
  柳味并没有过多解释他所说的郭明才的癖好是什么,但他相信此时的郭明才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大人……大人,您可不能把这些事情说出去啊,草民还没娶妻呢,要是这事传出去了,谁还肯嫁给草民啊。”
  “放心,本官知道分寸,但本官替你保密,你是不是应该帮本官做点什么事呢?”
  “请大人吩咐,只要草民能做的,一定不会推辞。”
  “你一定能做。”说着,柳味拿出了一封信:“这里面有写我要你做的事情,你只需要按照信上说的去做就行了,其他的不用考虑,而如果你没有按照本官吩咐的去做,那么很可惜,你这一辈子就完了。”
  说完,柳味起身,并且扔了一锭银子:“今晚你可以在这里随便快活,钱本官替你出了。”
  郭明才傻愣着,他战战兢兢地打开了柳味给他的信,当他看到信上内容后,突然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虽然柳味替他出了钱,可今天晚上他却实在没有心情在这里玩女人。
  夜色深沉,春雨迷离。
  在这样的一个深夜,魏王一个人进了行宫。
  进得行宫,他将今天柳味召见长安士子的事情跟赵匡胤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说完后又替自己解释:“皇兄,臣弟本不想将此事禀报于你的,只是柳味做的这些实在太不把圣上放在眼里了,他这是公然在拉帮结派啊,这个头可不好,如果我们大宋臣子都这样,谁还想着治理国家?大唐之所以从繁华到衰败,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党派之争?”
  魏王说的义愤填膺,忧国忧民。
  赵匡胤听的却是冷冷静静,平平常常,好像根本没把魏王说的话听在耳里,魏王一开始说的兴起,乃至他发现自己的皇兄一点反应没有,不由得暗自嘀咕了一下。
  “皇兄,您看这事?”
  “这事柳味以及对朕说过了,朕也同意柳味这么做,既然来了长安,不对长安士子一番考核怎么能行?”说到这里,赵匡胤语气突然一冷:“你该不会想要朕亲自去考核他们吧?”
  魏王心头一沉,连称不敢,自从上次在长安城门处赵匡胤遇刺后,谁都不敢提要赵匡胤见谁谁这样的话题了,因为这样的话题随时都有可能被贼人利用。
  赵匡胤见魏王如此,心中暗叹,自己的这个弟弟还是想对付柳味啊,晋王没有来,是他不知道这事呢,还是对于柳味做的事情他太过清楚了?
  赵匡胤发现自己的这两个弟弟真的很不一样,相比之下,晋王比魏王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至少在赵匡胤看来,一个宠辱不惊的人,比一个什么事情动不动就大声嚷嚷的人要更令人信服,更有城府一些。
  魏王离开行宫之后,赵匡胤站在窗前遥望,今夜无星无月,春雨催眠,可他却没有一点睡意,如今大宋正与南唐打仗,可他却不能够随便回去,长安城的天花虽然已经解决,可他来此的真正目的却一点眉目没有。
  柳味,柳味。
  他实在有些不明白,为何聪明如柳味者,找个人就这么难呢,而且他现在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破案上。
  春风吹来,夹着雨丝,打在脸上有一些凉意,长安的夜雨是充满了诗意的,这诗意仿佛浑然天成,不用你开口,那诗意就突然袭上了心头。
  赵匡胤明白,世上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唐诗璀璨,是后人无法逾越的丰碑。
  那么日后,当后人评论宋朝汴京的时候,会想到的是什么,是清明上河的繁荣景象,还是宋词?
  /html/book/23/2395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