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南唐南唐


小说:大宋一品驸马   作者:温七郎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68672/ 为您提供大宋一品驸马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哦,那李煜是来还是不来?”
  赵匡胤望着大殿上的卢多逊,饶有兴趣的问道。
  其实就算卢多逊不说,赵匡胤也知道答案,那李煜胆小的要命,生怕来觐见后再回不去,那里肯来?
  他只是很好奇李煜找了什么借口。
  “回圣上,那南唐国主李煜称生了重病,不易远途跋涉,不肯来。”
  卢多逊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又嚷嚷开了。
  “岂有此理,身为我大宋附属国,竟然不来觐见,他还反了不成。”
  “可恶,一个小小南唐,竟然敢如此……”
  “圣上,出兵灭了南唐……”
  百官义愤填膺,都觉得李煜太过狂妄了,竟然不把他们大宋朝廷放在眼里,加上五代十国的历史刚过去不久,大家的心中还都有一股英雄血气,因此纷纷表示要灭了南唐。
  赵匡胤却是笑而不语,南唐他迟早都是要灭的,只不过现如今的南唐并没有想象中的弱,而且如今的南唐极其繁华,就算他们大宋真能灭了南唐,可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
  大宋刚跟南汉打了一场,元气尚未恢复,不易再动兵戈。
  就在百官议论纷纷的时候,赵匡胤也冷哼了一声:“这个李煜,真是越来越不把我这个大宋皇帝当回事了,众位爱卿,你们觉得朕应该如何教训李煜才是?”
  赵匡胤虽然觉得不易动兵,可身为大宋皇帝,该有的气势还是要有的,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而赵匡胤说完这句话后,群臣百官纷纷要求攻打南唐,站在大殿下的晋王久久不语,直到他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才终于站出来将大宋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让众臣明白,现在不宜跟南唐动兵。
  如今晋王都这么说了,百官还能怎样?
  只是南唐不能攻打,这个气还是要出的,就在晋王说完那些话后,卢多逊突然站出来道:“圣上,南唐国主如此狂妄,我大宋必须派使臣教训一下他才行。”
  卢多逊一言出,众臣皆扬言赞同。
  赵匡胤也有此意,因此问道:“谁愿担任出使南唐的使臣?”
  当赵匡胤的话说出来后,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出使南唐可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搞不好是要折进去的,谁敢去?
  赵普见此,心中暗动,道:“回圣上,既然此事是卢大人提出的,不妨让卢大人去,为我大宋争光添彩也好。”
  赵普因为自己儿子进士及第一事跟卢多逊有些不对付,一直都想找机会教训一下卢多逊,如今见此机会,他又怎么可能放过?
  卢多逊也是个极其聪明的人,自从慕容博败后,他立马调转马头投靠了魏王,如今听到赵普此言,也很快明白赵普这是要害自己,只不过他觉得赵普还嫩了一点。
  “微臣身为大宋臣子,愿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不过出使南唐,微臣有一更合适的人选。”
  赵匡胤哦了一声,问道:“何人?”
  “时任兴王府的知府大人柳味柳驸马,柳味身为我大宋驸马,其身份自然是足够的,而且柳驸马才情学识在我大宋几乎已无人能敌,唯有他去,才敌得过李煜在才情方面的刁难啊。”
  卢多逊这么一说,群臣皆觉有理,古往今来,所有的出使活动都不过是两个国家为了各自朝廷的荣誉而进行的斗争,若能争得荣誉,那就是朝廷功臣,可要是出了丑,那就是朝廷的罪臣。
  无论是谁,都不想看到大宋使臣在南唐出丑,如此一来,也只有柳味这个才情绝绝的人最为合适了。
  潘美本来还在怨恨卢多逊刚才的话,可听到卢多逊此言之后,顿时明白过来,那柳味立了大功,本事又惊人,卢多逊便褒扬他一番,然后再将出使南唐的事情交给柳味,如此一来,就算有人反对,怕也是反对无效吧。
  潘美觉得,在耍阴谋诡计这方面,他跟卢多逊还真差那么一点点。
  此时的卢多逊站在大殿上,神情平静,赵匡胤微微凝眉,他又怎不知出使南唐之危险,如果柳味真的去了南唐,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可卢多逊说的也有道理,纵观整个大宋朝,才情比得上李煜的又有谁?
  恐怕只有柳味最合适了。
  就在赵匡胤犹豫的时候,晋王站了出来,晋王本就不想柳味再继续呆在兴王府,如今卢多逊提出要柳味出使南唐,可谓是正合了他意的,柳味不用呆在兴王府,又不用回京,他也就不用担心柳味做大了。
  “皇兄,微臣觉得让柳驸马出使南唐很合适,而且以柳驸马的聪明才智,必定能够化险为夷,为我大宋争光。”
  晋王很明白自己这个皇兄的担心,因此才说柳味能够化险为夷,而他们这么一说,赵匡胤立马放下心来,微微颔首,道:“来人,传朕旨意,命柳味出使南唐。”说到这里,赵匡胤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说道:“出使队伍比以往要壮大一倍,朕要南唐国主看看我大宋气势。”
  赵匡胤虽然这么说,可大殿上的很多人都明白,赵匡胤这是害怕柳味出什么闪失,因此才将出使的队伍壮大一倍的。
  赵匡胤说完,随即命赵普就出使队伍的人选做安排,既然是出使,各类人才皆要有一些的,要有能文的,也要有能武的,能够机智调度的也必须不缺才行。
  赵普连连领命,退朝后便去朝廷各个部门选拔人才。
  ----------------------------------------------------
  退朝后,京城的浓雾已散,不过却有黑云压城。
  不多时,已是飘起淅沥沥的秋雨来。
  朝廷要派柳味出使南唐的事情很快传开了,而京城百姓对柳味的崇拜一直不曾消减,因此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高呼,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出使南唐的危险,他们只是觉得柳味此去,比能打出大宋的威风来。
  赵普对柳味的印象不错,因此为了柳味的安全,他挑选的侍卫都是最为厉害的侍卫,而除此之外,他还挑选了几个最为可靠的人来暂时充当出使队伍的头领。
  汴京城离南唐都城金陵是比兴王府与金陵的距离要近好多的,因此赵普不可能让那些出使队伍先到兴王府然后再跟着柳味去金陵的。
  从京城出发的出使团队要直接去金陵,然后在金陵城外等候柳味,跟柳味碰面后再直接进入金陵城。
  因为此,一路上出使团队必须加倍小心才行,不可出一点乱子,这也是赵普必须派信得过的人带队的原因。
  而赵普选的这几个人分别是时任兵部侍郎的吕端,以及驸马曹。
  吕端三十多岁,办事很稳重,且善文能武,是朝中难得的清臣,由他领队,再为合适不过,曹无疑高强,跟柳味又熟稔,他是一定要去的。
  当然,曹之所以要去,有很多原因也是他自己要求的。
  就在赵普挑兵点将一番准备的时候,赵匡胤下的诏书已是快马加鞭的向兴王府赶去。
  而此时的京城,却并不平静。
  却说晋王回到开封府后,将今天早朝上的事情跟苏另看说了一遍,然后征询苏另看的意见,苏另看想了想,苦笑了一下:“晋王这可是帮了卢多逊的,卢多逊已是投靠魏王,早晚是王爷的敌人。”
  “无妨,苏先生只说让柳味去南唐妥还是不妥吧?”
  “纵观整个大宋,能敌得过李煜才情的也只有柳味,不管妥还是不妥,只能他去。”
  听苏另看这样说,晋王稍微心安,可就在这个时候,苏另看又道:“此一去南唐,必定是风雨欲来风满楼,凶险是少不了的,若柳味真有什么不测……”
  苏另看突然停了下来,晋王心头一沉,不知为何就突然想起了柳味的英姿勃发,想起了他那绝艳的诗词来。
  许久之后,晋王叹息了一声:“时也命也,一切随他吧。”
  苏另看点点头:“确也只能如此,不过很多事情,属下觉得王爷还是要做好准备的,趁赵普没有将出使名单全部定下之前。”
  “哦,这本王做什么准备?”
  “南唐是富饶之国,李煜虽无心政事,可朝中并不乏能人,我们的人去了南唐,难免不被那里的繁荣所迷惑,因此王爷派几天探子混入出使队伍是很必要的,而且……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兴许能产生作用也不一定。”
  晋王思虑了一番苏另看之言,最后点了点头。
  而就在晋王做了这个决定的时候,魏王和卢多逊以及陈臣都在往出使队伍中加人,而且他们的目的各有不同。
  魏王和卢多逊因为觉得柳味已是投靠晋王,因此想要想办法弄死柳味,让晋王在朝中失去一大足有实力之人,而陈臣则是在寻找时机。
  这一段时间里,陈舒的肚子一点反应都没有,这让陈臣渐渐失去了耐性,依附于魏王又让他心有不甘,因此,他很需要寻找一个契机,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他野心大,不想只当某个王爷的附庸,因此他觉得有必要跟南唐合作。
  ...
  /html/book/23/2395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