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太白金星下凡


小说:文武双状元   作者:王三福   类别:架空历史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66763/ 为您提供文武双状元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不大一会,小兵来报:“将军,十四辆马车少了一辆,三十八人,只有三十七具尸体,缺少一名,丞相夫人白小颖不见了。”
  张超下令:“兄弟们,继续追杀,不要留下一个活口。”
  随着一声令下,黑衣人各自上马,舞动手中宝剑,徐徐向南而去,继续追杀左丞相王伦的妻子白氏小颖。
  再说,庄长王利一队祈雨人们,被眼前瞬间一幕都吓傻了,八个小伙抬着闫奶奶的塑像,也不知轻重了。
  他们都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像中了定身术,又似是木雕泥塑一般,吓的魂飞三千里,魄散九云霄,如痴如呆。
  过了一会儿,求雨队伍,好像从噩梦中惊醒,像呆鸡一样回到了现实。
  庄长王利说:“乡亲们,今天咱们也不祈雨了,在这昏君掌朝的年代里,一天不知枉死多少英灵和忠臣义士。”
  “你们看,今天就是活生生的一例,丞相王伦,一心为国为民,他做事真是上对得住朝廷,下对得住黎民百姓,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今日也遭此魔掌,这就是君不正民不服,为什么老天三年不下雨,这就是皇上无福民遭难,天不下雨人完蛋。”
  王利又看了看这无头的三十七具尸体,十分痛苦的说:
  “乡亲们,咱们先把这些仁人义士的尸体埋掉吧,死者为大,让他们入土为安。”
  庄中有个胆子最大的人,叫宋大胆,他用粗线把死者的头缝在脖子上,还有的肠子淌在了肚皮外,也给他把肚皮缝好。
  有人到集市上买来了三十七张席,乡亲们就这样把死者的尸体埋葬在了东岭坡土地里。
  再说,当今的周顺皇帝为什么由一个好的皇帝,变成了一个魔鬼癫狂帝?
  然后又成了个最高首领杀人狂,专杀朝廷要员呢?为啥三年不下雨?这事还再从三年前说起。
  在三年前一个春季的日子里,皇帝周顺带领文武群臣登上了祭坛,祈求上天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先念了一遍祈祷文书,然后把文书升天,皇帝带领众大臣行礼磕头已毕,都纷纷下了祭坛。
  这天,玉皇大帝正坐在凌霄宝殿,文东武西两厢站立,位列仙班,忽然看到太白金星慌慌张张双手捧了一份祭文来到了凌霄宝殿。
  对玉皇大帝说:“玉帝啊,地球凡间奉上祭文一份,请玉帝过目。”
  玉帝接过祭文一看上写:“玉皇大地,地球皇帝周顺带领群臣,感谢玉帝对尘世凡间的恩典,凡间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年年都有大好的收CD是拜您所赐,今天已将猪二十头,牛十五头,羊三十头,骡马各二十头。”
  “纸马香课无数奉上孝敬玉皇,敬请大帝恩赐凡间今年有个好收成,周顺特率众臣稽首拜上。”
  玉皇大帝接过祭文一看冲冲大怒:心想,好一个周顺你掌管凡间地球大地,竟敢与朕相提并论。
  朕是神界的皇帝,一切神圣之王,天庭之魁首,朕上掌三十六层天空,下握七十二层地门,掌管一切神圣、佛仙,代管人间地府。
  朕是何等的尊贵,何等的威严,朕掌管的是圣洁而又美好的天宫,周顺你就是我脚趾下的一个凡间土皇帝。
  竟敢同朕称兄道弟,化为一级,真是罪大恶极,你今天的作为,就应该下十八层地狱……
  太白金星见玉帝大怒,忙问是怎么一回事?
  这时玉帝将祭文递给了太白金星,老星君接过一看,大吃一惊,祭文上第一句本来是玉皇大帝,而错写为玉皇大地。
  大地就是土地、地上的皇帝,老星君看了心想,周顺简直是胆大包天,竟敢与玉帝称兄道弟。
  这时,玉帝下玉旨,让太白金星下界查看民情,凡间这几年按理过得不错。
  怎么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又是怎么解释。
  在七十二层地界中,这些年对地球人间恩赐最多,高粱头像扫帚,而且叶叶生穗,粒粒都饱满。
  谷子像棒槌,都是一颗顶九穗,谷粒如核桃,大豆长得像大扫帚,豆粒像碗口。
  小麦粒子像水杯,玉米棒槌像暖瓶,老爱卿,你下界去看个究竟。
  又传玉旨让千里眼,在天宫北门看看现在的人间趋势。
  让顺风耳,听听凡间发出的是何等的声音,二人领玉旨照办。
  太白金星领玉旨,从南天门一线天下界,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道,手摇佛尘来到人间化缘。
  这天,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门前,见一个农村夫人,从灶房中手托一个大油饼出来,热气腾腾,香气逼人。
  老星君见状连忙说:“女施主,贫道来此化缘,是否把您手中的油饼给贫道一点充饥。”
  民妇看了道士化缘,不但不给,反而口出狂言:“你这个杂毛老道,天天念无量天尊,手摇毛毛就饱了,还用化缘吗?”
  “这个油饼我舍不得给你,是给我周岁的孩子暖肚子用的,这几天,他拉肚子”说罢朝主房走去。
  太白金星又来到了一个村庄,到了一户人家门口,见一个六十多岁的男子,手提一个木桶出门喂猪。
  看到桶里面有几大碗饺子,好像是昨天下午剩下的,男子来到了猪圈旁边,一下把饺子倒进了石槽子里。
  这时,老道对男子说:“施主,我到你家中喝杯水如何?”
  男子说:“好吧,您随我来。”
  老星君就随男子来到了院中,就听到灶屋里有一个老人的喊声:“儿啊,娘三顿没吃饭了,饿死了。”
  老星君听了就问男子:“贫道看你年龄不少,还上有高堂老母,真是福分。”
  男子说:“我的母亲已经九十高龄了,就是天天和我的老婆合不来,我老婆回娘家已经三天了。”
  老君说:“你老婆不在家,你九十的老母怎么还大喊饿死了?”
  男子说:“没事,破屋撑塌萨,饿不死。”
  太上老君说:“我到你娘亲屋里一看。”
  说罢,他就来到了老夫人住的灶房中,老星君一看,房屋矮小,门窗不大,满屋里黑暗,再加上长年烟熏火燎,呛气逼人。
  道人在灶屋里找老太太,可怎么也没有找到,于是就喊:“老人家,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