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修路序曲


小说:回到汉朝当老师   作者:郝赵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66527/ 为您提供回到汉朝当老师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霍去病,绝对是为军事而生的。
  这一点,燕铭坚信。看到他身侧的骑兵,一水儿的青壮年,腰间挎着燕刀,背后背着军用弩。更有意思的是在他们的战马边上,都挂着一排排的长枪。
  这样看来,我们的霍少还是喜欢最原始的杀戮。
  燕铭相信,无论这个世界被他改造成什么样子,霍去病终将走上历史的舞台。
  在霍去病的陪同下,燕铭进入了云中城。
  骄傲的霍少,在老师面前锋芒尽去。
  云中城的老人都认得燕铭。虽然几年没见,可当年的燕侯是在这城中用脚步丈量过每一寸土地的。
  自发的,云中城的人们汇聚在了一起,夹道欢迎。
  更有人遥遥的喊着燕侯的称呼。
  霍去病隐约听到过燕铭在云中城的一些事迹,却不知道他如此的受欢迎。
  看到自己的老师名望如此,年轻的霍少脸上觉得倍儿有面子。
  云中的街道也是经过修葺的,不过大抵还是燕铭在这里打下的基础。
  简略的和霍去病聊了聊,燕铭才知道,卫青已经不在这里驻守。
  现在的云中城,最高军政长官,就是霍去病。
  卫青则向北拓展,在北方的赵信城基础上,建造了一座新城。
  据说新城还是老徐派去的人建造的。一切都仿照燕铭设计云中城和茂陵邑的样子。
  当然,新城不叫赵信城,名字是定北城。
  燕铭叨咕着定北二字,心中感慨。
  大汉朝从建国开始,就受到了匈奴的骚扰。持续六七十年。
  历经高祖,文景两位皇帝,到了汉武帝时期,才算是攒下一点儿家底儿,可以和匈奴人叫板。
  若不是自己到来,改变了许多东西,恐怕这场战争还会持续很多年,拖垮大汉朝。
  “老师,不如我们明日启程,去看看我舅舅?”霍去病说道。
  “你是一城主政官员,轻易离开,怎么行?”燕铭笑道。
  霍去病飞扬道:“男儿励志少年时,岂能因为俗物耽搁了飞扬的胸襟?恨我生的晚,匈奴灭的早!”
  燕铭一愣,还真是飞扬少年,这样的人迟早是要上战场的。
  “好好做准备吧。大汉还有更强大的敌人。”燕铭拍了拍霍去病的肩头说道。
  “更强大的敌人?”霍去病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漠北的匈奴都被打跑了。西域那边的几个小国家,听说匈奴灭了之后,都依附于我大汉。东边,老师前几天刚刚灭了朝鲜,攻击扶桑。还有什么拿的上台面的敌人呢?”
  燕铭正色说道:“这个世界,大的很。我们只不过是在其中一块儿大陆上。西域再往西很远,如今有一个罗马帝国。他们的皇帝,也想要往东探测。我已经遇到他们前来的使者了。”
  “罗马?”霍去病眼神亮了起来。
  “对,那是一群没长毛的泰迪军团。”燕铭说道。
  “没长毛儿的泰迪?”这个词汇,霍去病是不懂的。
  燕铭笑了笑说道:“总之,他们和我们,就完全是两种人。说的话也彼此不通。生性野蛮,你做好和他们战争的准备吧。”
  霍去病立刻来了精神,非让燕铭详细的说说罗马的事儿。
  对于古罗马,燕铭知道的也不多,甚至有什么有名的皇帝,他都不知道。
  只好捡着自己知道的说。
  霍去病显然意犹未尽。
  在云中城小住两日,燕铭才起身离开。
  霍去病百般不愿老师离开,却也没有办法。
  毕竟此时已经不是在学堂之中。
  胡德庸算是霍去病的师兄,走之前,两个人抱了一下。
  “师弟当扫平天下,卫我大汉。”胡德庸说道。
  “师兄开山修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霍去病倒是喜欢胡德庸洒脱捣蛋的性格。
  “等我会一会罗马,就和你去修路。”霍去病想起了窦文窦武,两个人不是也在修路。
  胡德庸在他结实的肩膀上捶打了一下说道:“将来你打到哪里,我就把路修到哪里。”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看着两个年轻人的约定,燕铭很是欣慰。
  虽然年龄相差不是太大,可这两个人毕竟是自己的弟子。
  有徒弟如此,倒也满足。
  从云中城离开,就是漫长的考察之路。
  云中往北,山岭渐渐多了起来。
  想在山岭之中修建铁路,要么开山,要么找到一条通路。
  燕铭和胡德庸的身影几乎在每一座山包面前,都会停留。
  当他们再次回到新北城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敲定。
  在两个人手中和心中,都存留了一张详细的,长安到新北城的地图。
  那个地图上,包括每一个山包,每一个沟壑。
  接下来,就是铺设路基,开山。
  这都是需要人力来完成的。
  好在,燕铭和胡德庸再山岭之中规划寻找。尽量让铁路再山谷之中通过。
  实际上需要开山的地方,并不多。
  胡德庸的干劲很足。他就要去开山。
  修路,只有把山都开了,然后才是其他的东西。
  燕铭倒是没让他着急动工,而是和墨铮等人,把修路的事儿,作为一个课题,让科学院的人研究。
  墨家的科学是实践科学,绝对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
  说道开山,就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开山的工具。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新北城,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
  当这一切筹划好了的时候,燕铭会给刘彻递交一份奏章。
  想要靠新北城的人手完成修路的大事儿,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必须要刘彻调动中原的力量,规划好路线,然后从两头开始开山铺路。
  因为铁路的重要性,刘彻已经让窦文从马路的铺设上下来,只让窦武一人负责铺设马路。
  而窦文则按照燕铭和胡德庸提出的设想,研究起了铁路。
  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
  倒是燕铭这个不专门研究的人,悠闲了下来。
  新北城的学堂成了他最长去的地方。
  给孩子们上上课,告诉他们一些新的知识,燕铭很有乐趣。
  苦的是韩嫣。
  他带兵进攻扶桑,一切都很顺利。
  只是登陆之后,受到了扶桑人的拼死抵抗。
  经常有不要命的扶桑人,自杀式进攻。
  在扶桑岛国的陆战,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