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胡人戍边


小说:盛世:长安城下   作者:靥凝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57665/ 为您提供盛世:长安城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边疆因为有了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这是唐朝名将的镇守,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
  距离安史之乱还有不到十年的时间。
  可是整个朝堂已经乌烟瘴气。
  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玄宗下了一条让人难以理解的诏书。
  他让文武百官齐聚尚书省,然后大家一起挑选每年藩属国进贡的贡品;正常情况下都以为他是要送给杨贵妃,毕竟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杨贵妃。
  可……这次并不是。
  他把文武百官挑出来的供品装车送到了李林甫的家里。
  而且玄宗还把李林甫的家作为临时朝廷。
  百司都在李林甫宅第集合,台省居然空无一人。
  只有左相陈希烈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没有一个人和他一起。
  这个时候,李林甫的儿子李岫正好在朝廷担任将作监,他总觉得自己老爹这样风头太盛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但是他又不敢直接跟自己老爹说,每天惶惶不可终日。
  有一天他跟自己老爹游后园,刚好看到杂役在修剪院子里的花草;于是指着那个杂役跟他老爹说。
  “大人您一直处于政治的核心,为相多年,结怨满天下。”
  “如果有一天祸至,恐怕想做一个杂役都不太可能。”
  李林甫很不高兴:“天下大势就是如此,我也是被卷进来的,我没有办法。”
  李岫看到自己老爹生气了,也不敢再多说。
  只能说李岫的妈教育的好,不然就他老爹这样的,怎么可能教育出来一个三观这么正常的儿子。
  在李林甫之前,丞相皆以德度自处,从来不会把权力扩大到这种程度;也因为他们忠心为主、与世无争,从来不惧怕会有人针对他们。
  无论是出行还是上朝,身边儿不过一两个侍从而已。
  士民们在街上撞见他们,也不会躲避,就像普通的官宦人家一样。可是李林甫因为把朝堂内外都得罪了个遍,再加上报状一直在公正客观的评价他。
  导致百姓们对他都没什么好印象。
  他自己也不是不知道,他当然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人刺杀。
  所以,他出门的时候,最少准备一个步兵和骑兵混合而成的、一百多人的队伍为左右翼,整得跟皇帝出行似的。
  而且他出门的时候,会让人提前清场,而且一直把百姓们驱逐到距离他一百多步之外的地方;即使他根本不走那边。
  当然,像这种贪生怕死的人,对自己的姓名都是很看重的。
  他家弄的就跟一个军事堡垒似的,整个地面都是用大块儿的石头垒起来的;墙壁也是用厚厚的石板制作的。
  唐朝的建筑大多以夯土和木质为主,很少会有人用石头来建房子;一方面是因为石头开采不容易、这样做的房子价值非常贵,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石头太沉,唐朝的粘合剂根本粘不牢。
  李林甫完全不care,他家的墙是照着长城建造的,墙体足足有一尺多厚;石块儿和石块儿之间咬合的非常紧,完全不担心坍塌的问题。
  尽管这样,他还是派人严加防守;不仅如此,他每夜都会不停的变换自己的房间。
  有时候,他家里人都找不到他在哪里。
  这就是明显的被迫害妄想症啊!
  这是病、真得治。
  不过他也是活该,人生就这么四五十年,原本可以当一个好官、千古留名,他非要当一个遗臭万年的千古J相。
  不光干预政治,还试图架空玄东;整个朝堂、禁中,除了高力士之外,全都是他的人。
  如果不是高力士一直暗中保护李亨的话,性格懦弱的李瑁应该就会成为下一任傀儡皇帝。
  大唐绝对会提前覆灭的。
  天宝六年末,唐朝边疆大将,已经全部被胡人担任。
  自从唐朝兴盛以来,边疆就一直不安定。
  也正是因为这样,边疆常年都派重兵把守。
  太宗李世民一向谨慎,他当然害怕那些人手中握有重兵,万一谋反了怎么办?
  所以,他一向用忠厚名臣来担任边疆主帅;这些人都是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人品自然信得过。
  尽管这样,太宗还是不放心。
  他当然不会让这些人在任地有足够的时间筹划谋反;节度使一律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
  在边疆里的立了大功的人,常常如朝为宰相;如李靖、李绩、郭元振、张嘉贞、张说、李适之等人。
  只有极少数的将领是由胡人担任的,但是他们一般不会被委任特别重要的职位,即使文才武略都特别杰出的唐初名将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人。
  他们不过也是被任命为了“二把手”,依然需要受节度使的管制。
  开元以来,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而且他仗着大唐国泰民安、盛世繁华,想要一统天下。
  于是为边将者,十几年都不换地方,节度使开始连任甚至久任;皇子庆、忠诸王等,以及宰相萧嵩、牛仙客,开始遥领。
  盖嘉运、王忠嗣都一个人身兼好几个节度使、开始兼统。
  J相李林甫为了专权,欲杜绝边将入相之路;以胡人都不怎么认识汉字为由,跟玄宗说。
  “那些文弱书生,怎么可能会懂得如何带兵打仗?真到了战场上,肯定会胆怯害怕,不能立战功。”
  “不如任用贫寒胡人。他们勇敢习战,而且出生贫寒、没有背景,不存在反叛。”
  “只要陛下施以恩惠,则胡人必能为朝廷尽死。”
  玄宗于是听从李林甫的计谋,任用安禄山为节度使。
  到了今年年末,诸道节度使全是胡人;如:安禄山、安思顺、哥舒翰、高仙芝等。
  如果安禄山、安思顺和高仙芝、哥舒翰一样、一心为主也就罢了。
  那娃儿从担任节度使那天开始,就开始不停的出幺蛾子。
  为了建功立业,主动攻打奚和契丹;为了建造自己的部队,整垮了王忠嗣。
  甚至在十年以后,他和史思明发动了几乎斩断了大唐根基的安史之乱。
  我跟高仙之提过:
  现在天下的精兵良将都在边疆地区,万一暴乱从内部的起来,大唐岌岌可危。
  他根本就不相信,还说我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