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增设五道


小说:盛世:长安城下   作者:靥凝   类别:两晋隋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57665/ 为您提供盛世:长安城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转眼就到了九月。
  这两年以来,塞外一直下雪,导致关中地区降雨稀少。
  降雨稀少,粮食减产;关中地方的粮食价格直接翻了三倍。
  物价上涨过快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跌。
  这个时候玄宗准备把帝都迁到洛阳去;洛阳一直以来都是粮食产量的重要区域之一,迁都洛阳有利于保证粮食的供给。
  可是长安是整个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洛阳也是首都,但文化发展跟长安还是有些差异的。
  玄宗犹豫了,于是召见诸位大臣和他们商量一下,到底该怎么办。
  京兆尹裴耀卿持反对意见,他说:
  关中是本朝帝业兴起之所,在此地立都已经百年之久。无论怎么样也不应该搬迁到其他地方。
  东都洛阳虽然也是三都之一,但是和长安不可同日而语;贸然迁都,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
  长安地处山地,正是由于这样导致长安耕地稀少;耕地本来就稀少,再加上今年降水稀少,才导致今年的谷物收成低。
  以前太宗、高宗时,所需禄米不多,每年由东都运来一、二十万石,这些粮食就足够长安居民的供给。
  但是现在,人口增长迅速,连官员的数量都增加了一倍。
  需要的粮食也比之前增加了数倍,但是依然不够。
  我认为,如果能将司农局征收的粮食全部运送到洛阳,然后再由东都转运到关中,只要关中经常保持数年之储,就不担心水灾、旱灾了。”
  玄宗点了点头。
  裴耀卿接着说:
  但是,还需要陛下在渡口设置一个大粮仓。
  由于吴人不习惯在黄河漕运,粮食运到河边,便久停不再前运;唐朝开始,整个国家的耕地集中在南方、仰赖南粮北运。
  在渡口边停留的时间越长,遭受贼人惦记的概率就越大;往往这个停留的时间最少也需要七到十五日。
  这简直就是在为贼人提供机会,之前的时候也出现过粮食丢失过的情况。
  我认为,应该在汴河和黄河交汇的地方设置一个大粮仓,用来储备粮食。
  然后让商船把粮食卸在这里,他们把粮食卸下之后就可以离开了。
  这个时候,国家派遣船只把这些粮食运往洛阳。
  既可以保证粮食的安全,又可以快速的运往。
  但是洛阳到长安,一路上水运条件不好;最难过的地方在三门。
  我认为,应该在三门东,西再分别设置一个粮仓,作为中转仓。
  到时候船只如果到了这个地方整个赶上水流湍急的时候,就把粮食卸在这里;等到水流平稳下来之后,再继续前进。
  如果遇到急需用粮的时候,还可以从这边儿另辟山路,用马车运送。
  等到粮食到了黄河、渭水交界的地方。汉朝、隋朝时废弃的粮仓还可以修复以后重新利用起来。
  再往前,就是一片康庄大道,可以一路直到长安。
  玄宗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在这些地方设置粮仓,以备粮食不够用时周转粮食用。
  今年十月,玄宗下令把分天下为十五道,各置采访使。
  在此之前,唐朝把天下分为了十道。
  公元六二七年二月,太宗巡视了全国的州县,将把整个大唐版块儿分为了十道,即:
  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把原本的郡县制改成了州县制,每条道下面,管辖若干州。
  这个十道制度整整使用了一百零六年。
  今年,玄宗觉得原有的制度太过于老旧,再加上他这两年巡视洛阳及周边地区,觉得需要把这些地方再细分一下。
  于是,决定分天下为十五道,设置采访使。
  十五道分别为:
  京畿道、都畿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淮南、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是原有的江南道分开的、黔中、剑南、岭南道。
  全部洗牌之后,驻所所在地也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原本没动的那些,驻所所在地不变,增设的那些需要重新定义驻所。
  经过玄宗以及文武大臣们的一致商讨,定下了十五个区域政治中心。
  京畿道是西京长安,都畿道是东都洛阳,关内道由京官领、不设驻所。河南道依旧是汴州、河东道仍是蒲州,河北道由幽州改为魏州,陇右道仍然是鄯州,山南东道驻所定在襄州,山南西道定在了梁州,淮南道定在扬州,江南东道是原本江南道的苏州,江南西道定在南昌,黔中道定在黔州,剑南道依旧是原本的成都,岭南仍是广州。
  采访使作为最高监察人员,均以“六条”检察非法。
  除了京畿道、都畿道两畿用御史中丞担任之外,其他的由刺史担任。
  非中丞、刺史官有迁免,则采访使无废更;也就是说采访使一但罢免,不会再重新录用。
  采访使如果想要变革旧的规章制度,只需要提前申报就行。
  至此,具有浓重的唐朝色彩的区域分化正是完成。
  “道”并非行政区,故采访使非行政首长。
  唐行政区依旧是州、县两级,“道”的数目有多有少,道的辖区有分有合,然州、县区划一直不曾改变。
  至于都护府、都督府、节度使、元帅、总管等等,虽然各自有各自辖区,但也是有州、县组合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