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经营江苏


小说:中华一帝   作者:南宫子俊   类别:清史民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53205/ 为您提供中华一帝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这一仗打的非常漂亮,三艘英舰毫发无损的被擒获了,舰上人员编制齐全,有炮手、旗手、水手、各种修理工等等。这对于研究英国军舰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而且对海军的筹建和训练有莫大的帮助。
  奕䜣派人沿着运河把他们押送到安庆,成立安庆军械所,设置军事管制区,调派专门人才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尽早实现兵舰自造,改造水师兵船,为建造军舰做准备。
  顺藤摸瓜,通过审讯英军,已完全掌握了贩卖鸦片的下家,立即采取行动,迅速追缴。最后,打死打伤土匪数百人,俘虏四千多人,起获鸦片一千多箱,缴获洋枪一千多支,另外还有十多门火炮。看来殖民者也学会运用策略了,利用一些汉奸小人治理中国,达到侵略中华的目的。
  巡抚李星沅也取得圆满胜利,起义农民已经被镇压下去了,领导人金德润被判处死刑,立刻斩首。奕䜣很想救他,可是皇命难为,只能按旨意行事,李星沅亲自监斩,如此一场农民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对比中国和英法力量对比,差距在武器上,客观的讲,对中国的威胁只能局限于海上。要想大规模侵略中国,甚至瓜分占领中国,还没有那个力量。因此,中国能否强盛,能否称霸于世界,在内不在外,国民思想落后,过于中庸,少了些霸气。而且,卖国求荣,敢为叛贼汉奸者大有人在,往往在人数上大大多于侵略者。
  现在的大清国,国力衰退,民怨四起,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无恶不作。号称八十多万的清军,竟然打不过不到一万人的英法联军,绝对不是枪炮不如人,而是当权者的腐败无能和中国人民的民族大义。
  当时大清国有四万万人,国土面积一千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英法联军。在陆地上,如果战法得当,全民参战,他们将寸步难行。所以,奕䜣根本就不把英法列强放在眼里,当务之急就是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学习,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获取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知识。
  一个月的时间,江苏省全境范围内如同下了一场暴雨,把一切污垢冲刷的干干净净。受伤最严重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地主,几乎要家破人亡,大片良田土地丧失。各地涌现出新一批大地主,兼并了大片的土地,最奇怪的是只问其名不见其人,就连这些地主的府邸也找不到。
  道光帝对奕䜣他们的成就非常欣慰,下旨封赏,江苏巡抚李星沅和两江总督璧昌都归于嘉奖。奕䜣把暴乱的起因、经过和后果详细的上奏给道光帝,添油加醋,说的非常严重。另外,提出解决的办法,从军事到经济,从工商业到农业,并作出保证,一年后,上缴岁收两千万两白银,三年后再无一百姓闹事。
  当然,想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有前提的,必须授予奕䜣绝对的权力,包括官吏的任免权和全省的兵权。这可不是小事情,一旦放权,很可能造成激发兄弟之间的争斗。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道光帝密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心中有愧,感觉对不起皇六子奕䜣。而且看在每年两千万两岁银的份上,想尝试一下,也算是对奕䜣的补偿吧,就这么一个省份闹不出什么乱子。。
  道光二十五年国库收入四千五百万两白银,今年估计也超不过这个数,恭王爷竟然把天都吹漏了,立下军令状,让江苏一省为朝廷贡献两千万两白银的岁收。道光帝和百官都难以置信,当堂拍板,道光帝金口许诺,如能做到,加封皇六子亲王爵,同时答应了奕䜣的要求。
  事不宜迟,奕䜣马上大刀阔斧的大干起来,首先拿旧军队开刀,开始整顿江苏境内的八旗兵和绿营兵,还有内河和沿海水师。从国防军中挑选出数百名教官,以连为单位分赴各营,进行全面整顿工作。凡是三十岁以上的士兵全部清除,总兵、提督和都统等武官要进行考核,不合格者立即罢免。
  剩下来的官兵要经历三个月的集训,然后再综合考查,各项科目都达标者留用,不达标者剔除。江苏省驻防部队约有五万多人,包括各州县衙役,通过一番梳理整顿,真正能留下来的不足两万人,可见当时的清朝****到什么程度。
  不足两万多人的旧军队全部集中到苏州、无锡和镇江一带,建制和官阶不变,只是训练内容和作战计划由国防军统一制定。
  除了一个警卫团留守在江宁府外,其余的国防军都驻扎在扬州的江北大营,并且制定了一份招收预备役计划,建立民兵制度,由驻各州府国防军负责训练整编。到年底的时候,新增预备役五万人,三个月集训后,每天两个时辰的训练计划,平时参加劳动生产,种田养家。
  之所以进行的如此顺利,有赖于奕䜣对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对地丁银的重新界定。封建社会的土地政策分国有制和自耕制,历代田赋徭役都十分繁重,特别是战争时期,抽丁加赋,官逼民反。
  清朝实行地丁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其封建性仍然使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中。现在奕䜣成了江苏省最大的土地拥有者,开始变革土地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
  奕䜣取消农民的劳役,降低农业税,减少税收科目。明确规定,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口分田,生产所得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获。国家按每个家庭所拥有的田亩数收取公粮,作为税收,剩余的全归农民自己所有。
  同时奖励有计划的开垦荒地,有能力的农户可以以承包的形式租赁,生产所得除了缴纳租金外,全归自己所有。另外,奕䜣以各种名义兼并的大地主土地,除了一部分分给农民为,其余的以国有制公司的形式经营,为以后机械化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配合新的土地政策,奕䜣成立了国家粮食局和粮油集团,一个是粮食管理机构,一个是经营机构。分别负责公粮的征收以及农民多余粮食产物的公平交易,江苏省的官吏不再拥有田地赏赐,全部这算成俸银和俸米,并且增加了两成。
  好的政策需要有人去执行,这就不得不变革各州府的官员了,同样采取多方面考核的办法选出优秀官员,出任合适的职位。这么一挑选,很多贪官污吏纷纷落马,才智学识和办事能力差的也被拒之门外,只有一半的官吏符合要求。奕䜣为他们办了培训班,定期进行思想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跟着自己的思维做事。
  江苏省的商业经济十分发达,自去年工商执照制度实行以来,各行各业已经步入良性发展阶段,盐业和棉纺业在江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还有丝绸业,苏绣享誉国内外,江苏的经济繁荣日新月异。
  经过将近半年的经营,江苏省被打造成特区省份,一切政策制度都是新的,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水稻产量翻了一番,工业正在从手工作坊向机械化转变,特别是棉纺织业,有了机械作坊。到年底,全省工商业税收达八百万两白银,新增企业两千家,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为了保障这来自不易的成果,警察体系率先在江苏省完善起来,半年里,警察局机构已经完善到县一级,职责范围完全取代了衙役,刑侦、缉毒和执法,分工明细,责任明确。
  对于这些变化,道光帝看在眼里,迷惑在心里,实在不明白奕䜣在搞什么。奕䜣的保密工作十分到位,任何新政策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让人错误的认为,处处都符合律法,并无不当之处。
  江苏这里刚平静下来,广州又出事了,爆发了群众围攻外国商馆的斗争。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很多外国官员、水手、商人等以征服者自居,在广州横行霸道,干尽坏事,中国民众对此极为愤慨,多次掀起抗暴自卫斗争。
  道光二十六年(1846)闰五月十五日,英国商人金顿无故殴打中国水果摊贩,激起民愤,广州民众纷纷奔赴现场,包围了外国商馆。傍晚,愤怒的群众高喊着“打洋鬼子”、“杀洋鬼子”的口号冲开了英国商馆的大门,将其院墙推倒,窗户砸烂。
  英国领事一面派人通知广州官府,一面命外国武装匪徒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三人,打伤六人。示威群众并未被侵略者的暴行吓倒,反而越聚越多。后来清兵将示威群众强行驱散。两广总督耆英唯恐人们“散而复聚”,特命“文武委员,连日金带兵差,无分昼夜,常川驻扎”,为侵略者充分保镖。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群众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抗暴自卫大示威被镇压了。
  耆英已经投靠了皇四子奕詝,这个老奸巨猾的东西,政治嗅觉十分灵敏,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判断出皇四子继位的可能性大。立刻摇尾向奕詝讨好,种种举动都不在按奕䜣的命令行事,看来有必要更换一位两广总督。
  奕䜣也不是傻子,他得到的情报更加准确,储君已立,但不是自己。看来有必要做些事情,让皇四子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