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图组


小说:卑鄙在汉末   作者:神圣智狼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50872/ 为您提供卑鄙在汉末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图组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jpg
  东汉时期全图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1.jpg
  司隶校尉部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2.jpg
  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刺史部
  徐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下邳国 潘旌
  青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东莱郡 葛卢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4.jpg
  东郡齐国间诸郡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5.jpg
  冀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常山国 都乡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6.jpg
  荆州刺史部
  荆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南阳郡 成都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9.jpg
  扬州刺史部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11.jpg
  益州刺史部北部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12.jpg
  益州刺史部南部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13.jpg
  凉州刺史部
  凉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汉 阳 郡 兰干
  武 威 郡 左骑
  张掖属国 候官 左骑 千人 司马官 千人官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14.jpg
  并州刺史部
  并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太原郡 于离
  上 郡 候官
  西河郡 乐街 平陆 益兰
  五原郡 &文国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15.jpg
  幽州刺史部
  幽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玄菟郡 上殷台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16.jpg
  交州刺史部
  交州刺史部无考县名
  苍梧郡 鄣平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17.jpg
  西域都护府
  http://www.sinomaps.com/non-cgi/usr/39/39_80_18.jpg
  鲜卑等部
  东汉时期图组编例
  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三幅,简图一幅,插图三幅。
  二、全图画出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的疆域政区包括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所察各郡、国(王国)、属国和西域长史府辖区,以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汉朝内部画出十三部界,标注部名和部刺史治所;画出大部分郡、国治所;西域只标出国名,不画界。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各族之间不画界线,惟鲜卑按其大致活动范围画界。
  三、分幅图按汉朝当时的监察区司隶校尉部和十二刺史部分为十二幅,另西域都护府一幅。司隶、豫州、荆州四幅,各附插画一幅。
  四、东汉永和中的行政区划以一百另五郡、国、属国统辖一千一百八十个县、邑、道、侯国、公国。郡、国、属国用注记分别,治所符号相同。邑、道、侯国、公国治所一律用县治符号,注记不予区别。
  五、东汉仅少数边郡设置都尉,在其治所旁加注记表示。又设有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东夷校尉等主卫护内附诸族,中惟前二者有治所可考,即在其治所旁加注表示。
  六、郡、国、属国的名称、辖境和治所,都按《续汉书·郡国志》画出。《续汉志》所载以顺帝永和五年簿籍为据,但是年九月上郡、朔方二郡已内徙于冯翊、五原,而《续汉志》仍列出全部属县;章帝章和元年置阜陵国,永和时见在,而《续汉志》竟不载,因无可确考,姑从《续汉志》画出。
  七、已废或后置的郡县择要画出,用聚邑级符号注记。
  八、西域都护府以和帝永元六年至安帝永初元年(公元94-107年)为准,治所作郡治处理,所辖属国的首府作县级处理。校尉、都尉等治所用县治符号,其他各城皆作聚邑处理。诸国辖境用表面注记标示其大致地区。
  九、水系泽薮除据《续汉志》画出外,又据《后汉书》纪传、《说文》、《周礼》郑玄注、《水经》、《汉书》注引应劭说予以增补。凡较大水道湖泊不见于东汉记载而前代已见后代仍有者,画出而不加注记。
  十、鲜卑等部简图一幅,以桓帝永寿二年至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56-178年)为准,画出鲜卑及其西北诸部境内著名山川、庭帐和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