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丁思觐的乌龙


小说:代周   作者:八无和尚   类别:五代十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47012/ 为您提供代周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战局就是这样,很难说谁包围谁。
  只要在包围的几个关键点顶住,被包围就会变成反包围。
  而包围者自然成了被包围。
  周宗舍不得丢下他一万大军,那么,选择就只有一个,北上。
  而潭州城中,百里无忌已经得到战报。
  丁思觐不知所踪,南唐军截断右路大军的补给线。
  这次百里无忌不再象上次那样急于派兵增援或者平乱。
  百里无忌好整无瑕,一兵未派。
  有四厢禁军在,潭州必在。
  潭州在,补给线自然必通。
  如此,还需要增援吗?
  百里康一个新生的名将,若手中有五千余骑都不能搞定,要特战军何用?
  这是百里无忌心里话。
  命运,本身就是个变数,想让变数,成为定数,那就如同想掌握自己命运一般艰难。
  ……。
  周宗命令迅速前进,同时命令南下的一万大军北返与主力汇合。
  周宗的应变没有错,以佯攻为手段,待南下大军北返与自己汇合,再决定如何应对。
  但他却没有预料到,五千余众的骑兵正在峡谷出口的转弯处等着他。
  百里康再次选择转弯处做为奔雷厢骑兵冲锋的起始处。
  是因为这个地方确实太好了。
  两军接近时,南唐军士兵眼睛不会转弯,自然看不到骑兵,看不到就没有防备。
  等南唐军穿过峡谷时,离转弯处不过三里。
  这个距离,骑兵一冲锋,就是南唐军士兵听见、看见……。
  一切都晚了。
  结局没有任何悬念,百里康再次以傲人的战绩为他在楚国的战功册上添上浓浓的一笔。
  五千余骑的冲锋声势无人可以比拟。
  当年七百余骑的同时冲锋就已经能荡平整个峡谷。
  而如今,这个数量变成五千。
  夏天暴风雨前的那一声声炸雷,令再胆大的人都心惊肉跳。
  而五千余骑的蹄声就是无数炸雷在无何止的炸响。
  加上地面的震动。
  无穷无尽。
  也只有云扬那种狠人,能以同等的兵力以人命硬抗了下来。
  纵然如此,他所率的黑旗卫也残了。
  何况当时还有火器的辅助。
  南唐军溃散得很快。
  周宗做了俘虏时,都不明白楚国怎么会有如何数量庞大的骑兵。
  但这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成了俘虏。
  日后该怎么活下去。这才是他心中最为迫切的想法。
  ……。
  丁思觐已经顺利攻下仅一千守军的袁州。
  正确地说是进入袁州。
  黑旗军的大名如雷贯耳,天下鲜有不知道的。
  驻守袁州的一千守兵知道来者就是心中仰慕已久的黑旗军时,便大开城门,亲切地将丁思觐所部迎进袁州城。
  一千对五千?还有不知道是真是假的火器?
  傻子才去招惹他们呢。这才是一千南唐守军的真实想法。
  本来战局到此已经可以结束。
  胜负已分,楚军以强大的实力完胜三万南唐军,活捉镇南节度使周宗。
  但这个时代的消息闭塞,传输不便。
  当丁思觐攻下,不,进入袁州时,从身后斥候传来的消息是,南唐军兵分两路,一路南下截断楚国右路大军的补给线,另一路北上进攻潭州。
  这消息对于丁思觐来说,无疑于晴天霹雳,本想以趁虚占领袁州之大功抵擅改命令的罪过,不想闯下如此大祸。
  丁思觐无法选择,也没得选择。
  只能以这是密令也由,继续策动特战军破阵厢东进,以争取更大的功劳来弥补过错。
  而对于顺利占领袁州的破阵厢将士来说,深信这肯定是楚王的安排,不然怎会如此轻易就拿下袁州。无论在黑旗军还是特战军士兵的心里,楚王百里无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于是,将错就错的丁思觐率领破阵厢将士在袁州经过短暂休整补给后再次东进,向周宗的老巢洪州进发。
  还好,丁思觐虽然鲁莽,但终究心中还是有百里无忌的存在,动身前派了一个士兵向潭州传递了自己已经占领袁州并向洪州进发的信息,这也为战后百里无忌赦免他留下了借口。
  自然,现在丁思觐是不知道的。
  ……。
  此时,云扬、百里义所部已经轻易攻克英州,兵临兴王府城下。
  而潘崇彻、王定保各率建武军、宁远军“击退”了来犯的楚国二路大军,踏上救援兴王府的道路。
  百里康则动用了一千骑兵,押解周宗及解除了武装的近万南唐俘虏浩浩荡荡地返回潭州,自己率余下的骑兵迅速追击南下的南唐一万大军。
  只一个时辰,就与接到周宗命令北返的南唐大军迎面撞上,不需要热身,也不需要动员,百里康率四千骑兵如狼入羊群般开始收割人命。
  可想而知,这支可怜的南唐军半天之内接受了两次相反的命令,好不容易完成转向,却不料遇到如凶神恶煞的四千骑兵冲锋,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迅速地被击溃。
  北返道路上的一万南唐军就象一方长条冰块,被一根烧红的铁棍穿透般,瞬间融化了。
  用抱头鼠窜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官道上全是被丢弃的军械和辎重,溃兵们迅速没入官道四周的树林、田野。
  不到半个时辰,一万大军,死伤者不到七百人,俘虏者不到两千人,余者皆失踪了。
  也许这种景象对于当时并不奇怪。
  士兵心中没有忠诚,只是会了吃饱而从军,既然打不过,逃之夭夭便在情理之中。
  ……。
  次日,当百里康押解第二批俘虏回到潭州时,潭州城中的百姓自发来到南城门口,夹道欢迎。自从潭州百姓帮着百里无忌打赢了高保融之后,心中便莫名地有了一种自豪感和一种由衷的存在感。百姓真正觉得潭州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土地,他们为这城流了太多的血……。
  无数百姓和众多少女的热情点燃了百里康麾下的特战军奔雷厢士兵,没有人能抵抗百姓的欢呼,那种自豪感无于伦比。
  潭州的百姓不知道,自己此次的自发欢迎举动,在特战军士兵心中无意地种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为谁而战。
  知道自己为谁而战的士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