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灭楚战争(八)


小说:代周   作者:八无和尚   类别:五代十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47012/ 为您提供代周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此时,百里康部已过湘乡,直插建宁。
  十二月二十九。
  百里无忌所部在潭州城外五十里处与云扬部会师。
  随后由云扬部封锁潭州北门,百里无忌所部辗转潭州东门。
  等待于存忠部到达西门,形成围三阙一的包围圈。
  并分给云扬部一个轮炮营。自此每隔一个时辰就在东、北二门发动一轮炮击。
  ……。
  于存忠部尾随刘言、王逵所部到达玉潭。
  刘言、王逵不敢再退,后面便是都城潭州。
  两地相距甚近,楚王马希范的申饬信已经在刘、王二人手中。
  背水一战无可避免。
  刘言、王逵将二者军队混编,各率七千余人排兵玉潭城外,以求与黑旗军决战。
  二人心思非常简单,既然守不住城,那就野战吧。
  既然挡不住你的炮弹,那就让士兵肉搏,这样,你还敢一起炸吗?
  理是这么一个理,但他们似乎忘记了,黑旗军有一点是楚军,哪怕是禁军都不曾有的。
  那就是魂,军魂。
  没有任何犹豫,在视野中见到尾随而来的黑旗军时。
  刘言、王逵同时发出进攻命令。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楚军首先迎接的是六波手榴弹的爆炸,虽然损失不菲,但这次楚军没有溃散。
  士兵经历过几次火器爆炸的震撼之后,便会有一种免疫。
  最主要的是刘言、王逵身先士卒,这给了楚军强大的信心。
  于是,两军在接近到一里地时,同时发起了冲锋。
  两万多人的冲锋肉搏。
  不留余地的决战。
  一方是尽全力赌生存的慨然。
  一方是背水而战的激昂。
  残肢,断臂。
  悲鸣,怒吼。
  楚军的精锐直到今天才真正有机会展现出它的实力。虽然这实力爆发得太迟,虽然这实力得爆发来自心中憋屈的发泄,一直被黑旗军压着打的憋屈。
  一样的人,一样的决心。
  一样的将,一样的拼命。
  军人的荣誉,此刻正挥发得如此酣畅淋漓。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风凄凄,日黯然。
  这一刻注定成为所有人这辈子最惨痛的记忆。
  数十年基业的楚国在最后一刻喷发出最强的呐喊。
  战斗自辰时持续到申时,已经四个时辰。
  遍地的死尸间,活着的人依旧在拼杀。
  没有援兵,没有指挥。
  唯有一死,而已。
  你一刀,我还你一剑,我命换你命。
  你不欠我,我亦不欠你。
  ……。
  于存忠拄着刀在大口喘气,刀锋已钝。
  身上已经有数道血口子了,但他丝毫不觉得疼。
  在这一刻,他不觉得敌人可恨,心中只有敬意。
  势均力敌的敬意。
  纵然下一刻,自己或许就死在对方的刀下。
  刘言已经倒下,王逵依然在挥刀。
  王逵不知道刘言是否已经死去,但他知道纵然自己今天胜了,也改不了楚国将亡的结局。
  可那又如何?
  既然要死,那便死。
  有这么多士兵陪着,去了阴间自己一样是将军。
  天开始黑了,刀刃相交的声音渐渐缓下来。
  一天的厮杀没有吃喝过任何东西,人总归是人。
  士兵已经渐渐无力,甚至抡不动手中的兵刃。
  除了眼神依然盯着对方。
  直至连眼神也渐渐无力。
  血,已经汇聚成溪。
  战场上除了伤者的呻‘吟再无声息。
  活着的人连呼吸都觉得好累。
  这时,若有一个小孩过来将能杀死所有活着的人。
  ……。
  十二月三十,大年夜。
  楚国都城,潭州。
  黑旗军二万余人分别封锁潭州城东、北两门,潭州城内近四万大军不敢出城一战。
  潭州城中。
  楚王府议事堂。
  马希范已经累了。
  骂累了。
  刘言、王逵战败退至玉潭的坏消息传来,马希范就已经开骂了。
  骂到斥候传来南逃之路已经被黑旗军封锁,这个更坏的消息传来时,马希范已经骂累了。
  他闭着双眼,靠在椅背上。
  社稷怕是要断送在自己手中了,马希范纵然昏馈,但这种觉悟还是有的。他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静江节度使的三万援兵打通南逃之路与潭州城中的守军汇合,这样自己才能逃出潭州城。
  幕僚们和臣下们都在两侧坐着发呆。
  在座的诸人心里都明白,楚国怕是要亡了。
  如今黑旗军兵临城下,便再无一人敢领军迎战了。
  十八学士之一拓跋常上前谏道:“大王,虽然眼下庆州军进逼潭州,但潭州城中尚有近四万大军,潭州墙高城坚,有四万兵守城必可等到静江节度使的援兵到来。”
  拓跋常向来不为马希范所喜,这人仗着有点才学,经常“教育”马希范这个那个的,非常令人生厌。马希范依旧闭着眼,不睬他便是。
  丞相李弘皋上前谏道:“大王,拓跋学士言之有理,固守城池是上策。”李弘皋亦属十八学士之一。
  马希范依旧没有睁眼,他对李弘皋没有好感。
  去年马希范“微服寻芳”时,街上遇见一美人,哪曾想已为人妇,不得已杀了她丈夫,抢进王府,不料这女子刚烈,没等成就好事,便撞墙自杀了。此事被李老儿得知,缠着马希范念叨了整整几个月。
  郎官廖光图上前谏道:“大王,如今南去之路已经被断,虽然已令静江节度使马希瞻率三万大军来援,但臣下以为,不如……。”廖光图亦属十八学士之一,不过他与马希范有点臭味相投,皆喜饮酒作乐之事。
  闻言睁开双眼,开口道:“廖郎官想说什么?”
  廖光图:“臣不敢说。”
  马希范:“廖郎官但说便是,某不怪罪于汝。”
  廖光图:“如此臣便放肆了,某以为大王可派人与庆州军议和。”
  此语一出,举座竟未有一丝声音。
  换做往昔,此时恐怕已经一片喝斥之声了吧。马希范心中叹道。
  马希范扫视了一下诸人,问道:“李相以为呢?”
  丞相李弘皋:“若只是议和,倒可以为之,但若是投降,大王必不能为之。”
  “那就这样吧,廖郎官便辛苦一趟,出城与那百里无忌谈谈。”
  马希范做出决定,他明白,所有文臣武将投降之后,日子都能过得很好,甚至还能被重用,唯有他能保住一条命就是上天开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