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闻道楼观 讲经诵经


小说:洪荒之以道为尊   作者:四而居士   类别:神话修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43370/ 为您提供洪荒之以道为尊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终南山,道教圣地。
  张继先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来到这第一福地。
  在山不远的村庄,他硬是没有找到王中孚。
  别说少年王中孚了,就连稚子王中孚都没有找到。
  他这时候才记起来,王中孚应该还当过伪齐的武举人。
  而伪齐的建立,是北宋灭亡的时候,也就是二十七年后。
  看来自己来早了,而且通过王中孚修内丹是不可能了。
  自己在北宋灭亡就死了,而那时候王中孚还没有修道,连武举人都不是。
  灰心丧气的他,住宿在一个姓王的家里。
  临走前,那家主人希望张继先帮忙给他后代取一个名字。
  张继先看他妻子都没有,就想着后代的名字,心中不知道该是什么心情。
  “就叫中孚吧。”
  说完,张继先才发现,自己找到王中孚的概率真低了。
  如果没推算错,这个可能是他的老爸,现在还没有娶到妻子。
  看他家境,估计也得两三年,然后怀胎十月后就是四年后。
  看来内丹只有后期自己的机缘,他知道自己会学到内丹术,但是早点学会,就多一分成仙的机会。
  放下心情,和小翠他们游走在终南山。
  山清水秀,灵气逼人。
  一进山,张继先就深吸一口气,吐出尘世浊气,吸进仙界灵气。
  山上的楼观派已经势微,不复再唐朝的风光。
  几个道士懒散的坐着功课,看见张继先四人,以为是香客,连忙迎上来。
  结果看张继先的打扮,暗叹倒霉,以为又是一群挂单道士。
  “小道龙虎张继先,求见道录。”
  “这里没有道录,只有提点。”
  道士话中充满了骄傲,这里就是没落,也是宫,而不是观。
  张继先也不再说话,独自走到石壁前,观看《道德经》。
  这字远看似话,近看是字,笔画之间,字字之间,似有无穷妙趣。
  在石壁前,张继先感觉到道的存在。
  他陷入到寂寥的境界,无所知,而无所不知。
  为学日进,为道日损。
  道不可学,道不可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简单的话,在这石壁前有了新的解释。
  一者无也,混混沌沌,是万物之始。
  无生有,有为天地,是为二,是万物之母。
  天地之间冲荡的灵气,飘荡成气,流动成水,静止为物,故为三。
  天地无言,冲气以为和,故曰三生万物。
  张继先望着天地开辟,诞生万物的场景,对这片天地更有了一番理解。
  在上山前,他对道士什么,全是书本里面的知识。
  在上辈子,他看到很多专家讲述什么是道,但是却没有任何印象。
  在这石壁前,他隐约看见了道是什么,也感受到一句话的含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惜他现在对自然地理解太少,对着《道德经》也只领悟了一点皮毛。
  不过,他很满足,因为他找到了寻道的足迹。
  这比成仙更令他高兴,毕竟成仙者多如牛毛,闻道者寥寥无几。
  他从石壁回到尘世的时候,那群道士已经恭恭敬敬的站在他身后。
  在他静观石壁时,道童已经告诉这些道士,这位小道士是当今圣上亲封的虚靖先生。
  楼观道士马上改**度,希望这个总领天下道教的天师能给自己门派复兴带来一次机会。
  “愿先生看在同为老君门下的份上,为楼观上下讲经说法。”
  张继先点点头,按照道统来说,楼观和天师道都是供奉太上老君。
  现在很多门派,上清一脉供奉元始天尊,皂阁派供奉灵宝天尊。
  看他答应,这些道士连忙主持素斋,就凭虚靖先生在此讲经说法,楼观就可以吸引到不少香客。
  讲经的位置就是老君当初传下五千言的讲经台,楼观道士巴结之心可想而知。
  张继先看到楼观没落至此,不由伤心。
  唐初楼观掌门岐太平壮兴了楼观派,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位岐真人云游去了蜀中。
  在那里创立了后面威名显赫的蜀山派,成为剑仙九派的第二位成立的门派。
  蜀山在道教默默无闻,直到陆仿佛和李长寿,剑仙才被世人所知。
  张继先看着自己的蒲团放在老子昔日讲经地方,深深的行礼。
  然后坐到蒲团下面,开始颂经。
  他将《道德经》念诵了五遍,没有任何讲解。
  楼观道人也没有在意,反正请他来就是过场,愿意讲述就讲述,不愿讲述就算了。
  他们虽然盯着张继先,但是心神不知云游去哪里。
  张继先也没有在乎这些,有缘者,诵经也可问道,无缘着,灌顶也不知。
  在朗诵中,他似乎回到千里前,讲经台上坐着一个白发老人。
  那老人身长九尺,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头上有三条皱纹。
  张继先一眼就看出了这是老子,无论是道观里面,还是上辈子在梦里,都见过这位圣人。
  他变为伊喜,静静的聆听这位老人的讲述。
  他感觉自己似懂非懂,好像明白这道是什么,有不明白这什么。
  在老子讲述完五千字,张继先还沉醉在道众。
  没有任何人发现,在讲经台的东边,一道似龙的紫气在向讲经台飞来。
  紫气停留在讲经台上空,等待什么。
  张继先醒来的时候,刚好颂完最后一句,那紫气也消失了。
  “诸位,回去吧。”
  张继先看着道人走完后,对着讲经台九叩首。
  他没有想到自己在这楼观会收获这么多,虽然不知道,但是已经能隐约窥伺到一点道的痕迹。
  “好无聊呀。”
  小翠可怜的望着张继先,道士们好歹也常读道德经,她一只狐狸,对这繁杂的经文,一点兴趣都没有。
  “此中妙趣,难于君说。”
  张继先摸摸她的头,他不强求这只狐狸要明白这经文的意思。
  道法自然,她作为一只狐狸,不需要经文引导,便可以明白什么叫自然。
  张继先仰头望天,望着渺渺星空。心想千年前,伊喜也是这样仰望的。
  不过伊喜比他幸运,看见紫气东来,得老君亲自讲解大道。
  ps:关于前面有一个问题要修证,宋徽宗称呼林灵素为聪明神仙,今天查阅《林灵素传才发现》。诸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