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七 亭中小会


小说:紫烟箩之梦中听闻   作者:渤海三郎.QD   类别:时空穿梭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41909/ 为您提供紫烟箩之梦中听闻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彩茵芸很快被这园中的美景所吸引了,满眼的古木参天,假山奇洞,花径石桥。特别在亭子中观看,另有一番境地。
  正当沉浸在这其中时,突然有人从背后用双手蒙住了她的眼睛。
  她顿觉天地之间一片黑寂。之前熟悉的影子又回荡在眼前。
  她猛地转过身来,发现原来是文怡的弟弟文康。
  这时文康还来不及收手,彩茵芸一把抓住他说:“你这个坏弟弟,姐姐还以为黑天了呢!说完冲着其他人浅笑了起来。”
  文淼看到此处,不觉心中一阵闷意,他拿起酒杯,对着大家说道:我先敬大家一杯!说完一饮而尽。
  文怡看见此景,笑着说道:“既然文淼都干了,我们也别闲着了,来大家一起举杯,为我们的相识而庆祝!”说完就把酒喝了下去。
  大家见状,也都一饮而尽。
  文怡放下酒杯,起身走到彩茵芸身边对她说道:“妹妹,不知你诗词功底如何,不如趁着这景色填一首词如何?”
  彩茵芸答道:“姐姐,好是好,只是有些词牌的格律,记不清了。”
  文钰听后,对着彩茵芸说道:姐姐,这有何妨,我有办法,你稍等一会。
  说完对着仆人喊道:“来人呀,去我书房把钦定词谱和词林正韵取来。”
  仆人听后,就急冲冲的朝文钰书房跑去。
  这时不知道,彩茵芸从哪里来的兴趣,对着大家说道:“大家谁知道词的渊源吗?”
  文怡答道:“知道的不全,妹妹既然这样问,想必妹妹知道,说与我们知道可好呀!”
  彩茵芸说道:“看姐姐说的,妹妹我知道的也不全,说的不好,还请大家别见外。”
  众人齐声说道:“不会的,我们学习还来不及呢!”
  于是彩茵芸讲道:“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国,真正形成是在唐朝,而盛于宋朝。
  《旧唐书》上有云:“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当时音乐盛行,每个城里都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节拍,改编创作长短句,这就是最早的词。
  唐朝文人不是很推崇它,把它视为诗余小道。不过仍然有很多文豪来写,有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
  到了晚唐和五代,比较出名的就是温庭筠和“花间派”,还有南唐后主李煜。
  词到了宋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盛态,有柳永代表的婉约派,苏轼代表的豪放派。人才辈出。可谓大观。
  近代以来则有纳兰容若、朱彝尊、项廷纪、蒋春霖、王国维等。作词堪为上乘。而王国维写的人间词话,更是详细的阐述了词的境界学。”
  “好了,我就知道这些,你们补充吧!”说完彩茵芸,对着众人笑了笑,并坐了下来。
  此时亭子中想起了异常热烈的掌声。
  文怡对彩茵芸说道:“想不到,妹妹真是博学多才啊!”
  彩茵芸则谦逊的说道:“姐姐,我只是偶尔看过!”
  “偶尔看过,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啊!”文淼笑着说道。
  “是呀!姐姐真是有学问。”文澜崇拜的说道。
  这时文怡站起身来,对着众人说:“我也来现个丑,讲讲我知道的。”
  众人一听这话,就又齐声的说:“好呀!都等着呢!”
  于是文怡讲道:如今学习词学的入门书,叫做《白香词谱》。它是前代靖安人舒梦兰编选的。全书收录了比较通用的调谱。适合初学者练习之用。
  若要探寻词谱之全,则必是康熙年间,陈廷敬、王奕清等主持编撰的《钦定词谱》,虽然仍有疏漏,但目前可称全本之善。
  至于韵书一类,则必依清人戈载的《词林正韵》。
  词者,依调填词。调则有长短之分。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一首词,有一段的,则唤为单调,有两段的,则称双调,有三段或四段的,则称三叠或四叠。
  小令字数在五十八字以内。中调字数则在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之间。
  最多字数的长调,则能达到九十一字以上。目前最长的长调——《莺啼序》,则多达二百四十字之多。”
  “好了,我也说完了,大家有什么疑问吗?”文怡笑着对大家说道。
  “讲的真是太好了,姐姐知道的也是很多呦!”说着彩茵芸走上前去,拿着酒杯,敬起文怡来。
  “大家吃,别光傻听着,来,菜都凉了。”文淼边说着,边给彩茵芸夹起菜来。
  大家看文淼对彩茵芸这般殷勤,都把目光投向了彩茵芸。
  彩茵芸见状,也感觉到有些尴尬,于是对着文淼说道:“表哥,我自己来吧!你吃你的。”
  文淼看着众人的眼神,视乎也意识到了什么不对,忙拿筷子给众人夹起菜来。
  “我还以为文淼哥,就向着茵芸姐姐一个人呢!看来是妹妹理解错了。”文澜调皮的对着文淼说道。
  “哪里会,我只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罢了。说来都是妹妹,我怎敢偏颇?”文淼相当有理地,对着众人解释道。
  这时一直默默不做声的文康,听见这句话,赶忙起来拿筷子,夹了一道菜,放到了彩茵芸的碗里来,并对彩茵芸说:来,茵芸,尝尝这个,这个菜叫“偶心有你”是用新鲜的莲藕和李子肉烧制出来的。
  彩茵芸一面道谢,一面品尝起这道菜来。心中别提多高兴了。眼睛一直游荡在文康身上。
  文淼见状,强忍心中痛处,站起来对着大家说道:来,我干了,大家随意!说着将满杯的酒,喝了下去。
  文怡看到此处,再也坐不住了,她拿起酒杯,对着众人说道:“旁人喝酒都行个酒令什么的,咱们虽然不懂这些。但是咱们却可以行诗令。每个人各说一句,谁说不上来就罚谁喝酒。大家看怎么样,省的有的人啊,一没意思,就喝独酒。”说着文怡用眼睛,瞟了一下文淼说道。
  文淼一听文怡这话,不觉脸红了起来。
  文怡见没人出来反对,于是笑着,对着众人说道:“我先来,你们可要接好了。我的起句是:“东君昨夜游小院”,茵芸该你了。”
  “百艳芳菲趁月间”,文澜妹妹,该你了。”彩茵芸看着文澜,笑着说道。
  “啊!该我了啊!”文澜假装惊讶的问道。
  “是呀!澜妹,说不上来,可是要罚酒的啊!”文怡嬉笑着对文澜说道。
  “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紫袖轻盈帘幔舞”。文淼哥,该你了,呵呵呵。”说完就笑着朝文淼望着。
  文淼听后,眼角略带醉意的说道:“秋千荡罢又凭栏”,文康!该你了。”说完用犀利的眼光,看了一眼文康说道。
  文康看后说道:“该我了,让我想想。有了,“欲问伊人心中事,”文钰你的了。”
  “该我了。。。,可我。。还没想好呢,不如让彩正先来吧!”文钰听后,慢慢吞吞的说道。
  文怡一听这话,对着文钰说道:“别说那些废话,不会,就罚酒!”
  众人听后也起哄的说道:要罚!要罚!
  文钰见此,也只好,拿起酒杯,一口气,喝了下去。
  “彩正,该你了。”文澜笑眯眯的望着彩正说道。
  此时,所有的目光都停留在彩正身上,他看着众人,口里慢慢的吟出“犹卦周公梦里缘”。
  众人听后,连连叫好。
  这时候,那个去文钰书房,取钦定词谱和词林正韵的仆人回来了。
  文钰笑着说道:正好,那就请茵芸姐,填一首,让我们学习一下吧!
  彩茵芸走到亭子里的石桌旁,蘸了毛笔写了起来。众人上来围观,不禁叫好。
  只见她写道:
  好时光
  眺望石桥重宇,花径漫、逈迷踪。把酒慰天天不语,尘烟一场空。妙境山倚翠,似阆苑、隐仙宫。欲觅登玄路,畅意舞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