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二 缘由


小说:紫烟箩之梦中听闻   作者:渤海三郎.QD   类别:时空穿梭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41909/ 为您提供紫烟箩之梦中听闻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星宿辰列,五岳列章。山河瞬变,帝业惊惶。不知世间换了几家的天下,在饱经战火洗礼的古城,生养着两个书香世家。
  一个是文家,文家的祖上,是前代的一名官员,他积攒了不少金银珠宝。
  据说在前朝亡后,从京城他的官邸,抬出了二十八口巨棺,里面装的不是逝者,而是满满的金砖和银砖。还有各种玉翡珍奇,名家字画。
  一直抬到古城文府的老宅子里。当时的古城人们看后,传出一首歌谣如下:棺材盖,大又宽,里面黄金装满贯。陆陆续续人影乱,买来江山何足叹!
  从此文家,过上了富可敌国地资本生活。而这位用棺材运财的老太爷名叫文商。他在回到古城的第二年,就一病不起。叫来郎中,折腾了几回,也不见效,他就驾鹤西去了。(这真是:读书郎,十载忙,蟾宫折桂慰辛偿。谁料福来权御忘寒窗。香风苑,温柔境,美人床。田间壮志,且随靡欲赴黄梁。凤府乌纱民心凉。心也黑,眼也盲。金砖银砖填满房。财积多时人却亡,富贵如今问阎王。)
  她与老婆卢氏(先亡)育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早夭)。
  大儿子名叫文许酬,在省里的革命军政府工作。他有一女两男。女儿名叫文怡,一儿名叫文钰,另一儿名叫文康。老婆赵氏死于兵乱。
  二儿子名叫文许疆。他是古城市长的秘书。膝下只有一儿,名字叫文淼。
  文商的小儿子,名叫文许悠,之前是前代古城的总兵,后来投靠革命军,官至古城革命军团长。他生有一女名叫文澜。是他和妻子冯氏所出。冯氏是古城时报的主编。
  另一个是彩家。彩家的老爷爷,名叫彩胡,是古城一家颇具规模的纺纱厂的厂长,除此之外,其手中地产之多,骇人听闻。
  彩胡与妻子涂氏共生有一儿三女。儿子名叫彩匡项,三女分别名叫彩旭、彩彤、彩罗,又分别嫁到了崔家(前朝崔侍郎家族,与文商同榜同科)、文家、和徐家(原古城知府家族,换代后仍然执掌古城)。这三家都是古城名噪一时的望族。
  彩匡项在彩胡去逝后,成为了彩家产业的继承人。继续管理、打理着彩家的一切。然而他并不甘心当个商人,他时常通过他的姐姐彩彤,向他的姐夫表达他愿意花钱,捐个官做的意图。
  他生有一女名叫彩茵芸,生有一儿,名叫彩正。妻子孙氏,是革命军将领孙大帅的掌上明珠,可惜在给他生第三个孩子的时候,连同未出世的孩子,一起难产死掉了。
  从此,彩匡项发誓不再续娶。自己一个人,含辛茹苦的培养两个孩子长大。
  又因为彩彤下嫁给了文许疆。所以文彩两家的关系尤为微妙。
  *
  *
  话说一天,文淼在街上,巧遇了一位身姿纤巧,好似身缀仙气的女人,她长着一双充满柔情并会说话的大眼睛,玉骨莲肤,娇靥添花,天然的眉心一点,一身贵族气息的洋裙和一双粉色的高跟鞋,真是让人一见,顿生爱慕之心。
  那面来的小姐手持一把花折伞。上面画着空山浣纱图,并附写着唐人得一首小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好一首摩诘的律诗!”文淼不禁地叫起好来。
  “好什么好!你是谁?我跟你认识吗?”彩茵芸谨慎疑惑的望着文淼问道。
  在她眼前的公子,体态大致为眉如墨画,唇线朱红,貌似潘安,体态适中。他是谁?
  一个念头不停的在彩茵芸心中荡漾。
  “姑娘不要误会,我只是看了你伞上的诗,由感而发,并无恶意。”文淼谦逊的说道。
  彩茵芸听后,调皮的说道: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说完高兴的朝东宇街头走去。
  文淼还没有回过神来,一晃眼功夫,人却不见了,只留倩影,依稀残留在前面的街角。
  话说彩茵芸,独自朝东宇街头东面走来。只见一座坐北朝南的庞大府第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文家。大门以朱漆涂色,墙也已朱漆涂色,窗户亦是。这座住宅整整占了文安、东宇两大街头,气势逼人。
  且说彩茵芸正在欣赏文家的门面,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位,身着中等的老人。问道:“请问您是彩府的小姐吗?
  “是,请问有事吗?”彩茵芸答道。
  “姑娘你刚来呀!二太太已在书房候你多时了。”
  彩茵芸一听这话,在家丁的陪引下,心似触电,狂奔至书房。
  看见她姑妈后,才慢慢的说了声:“姑妈,芸儿我........有事来晚了”。
  文二夫人道:“你真是.....有事来晚了吗?呵呵呵,行了,姑妈也没怪你呀!快把头抬起来,瞧,这俊的丫头,在外留洋都有些傻发了。”
  这时彩茵芸才抬起头来。她被这里的繁华惊呆了。
  她看见的是一间四大间的书房,里面的墙同外面墙色一样,都是用朱漆涂得。正面台设八条案,旁边金楠太师椅。上书匾额“旺明治策”四个大字。
  地上铺着凤凰牡丹红地毯,左面是多宝格,右面地座上,放置着青花龙纹大缸,里面放的全是画轴,正堂墙上是一幅瘦金体的宴山亭,好不华贵。
  这时文二夫人问她道:“芸儿你怎么了,说宝傻,宝还真傻了。呵呵呵,随之大笑了起来。
  此时彩茵芸也刚明白过来,说道:“姑妈别笑人家嘛!羞死了。”
  文二夫人道:“好了,别害羞了,跟姑妈我来。”
  说着她们进入了靠西边的门。只见豁然的房间里,异然的出现了一条长廊。上面精刻着历史人物和所发生的典故。长廊的尽头是一个汉白玉大门。石门里以碾为锁。
  只见文二夫人站到旁边的一个物件上,这东西好像是翘翘板似的,文二夫人往上一踩,石门立刻就开了。
  里面的书橱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书。很多很多,难以计算。
  彩茵芸随手拿起一本书来,居然发现这是宋时陶诗刻本,相当罕见。
  彩茵芸几乎惊呆了,问道:“姑妈。这是什么地方呀!”
  文二夫人说:“这是你姑父的藏书宝地呀!”
  “啊!”彩茵芸道:“那这里叫什么呀,姑妈?”
  “你自己看堂额呀!”文二夫人瞅着彩茵芸说道。
  彩茵芸听后慢慢地抬起头,只见大堂中间的堂额上书写着“惠贤鸿儒”四个金色大字。
  匾的下面有一个圆形的图案。由于石室光线昏暗,远观很难看的清图案是什么。
  于是彩茵芸好奇的走上前去,发现这是一个太极八卦图案的石门。上面左右各刻着一句诗,分别是:书中贵宝藏幽处和一朝探取四海倾。
  正当彩茵芸纳闷这两句诗时。
  这时文二夫人拿来一套书递给彩茵芸说:“这是乾隆时的内府刻本钦定词谱,很难得的。”
  “姑妈听说你研究诗词,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所以把它送给你。你快拿书走,从后门走。”
  彩茵芸好奇的问道:“姑妈为什么呀!”
  文二夫人道:“一会你那着了魔的哥哥就要来了,他也是个诗词虫。一天到晚跟你姑父说:“要在文府建什么诗词社,不思前程,都把你姑父气病了。姑妈是怕他夺了去,当作宝似的捧着,这样他不就更魔怔了吗。”
  这时文淼恰巧路过这里,看见平时封闭的小院门开着,就好奇的走了进来。
  刚走到长廊里,就听见好像有人在说他,他也没细听一下原由,就发起少爷脾气说道:哈哈,谁在说我,反了他不成!”
  话说文二夫人听见外面有人说话,就加快了步伐走了出去。似乎有种担心,萦绕在她的脸上。
  一出石门看见原来是自己的儿子在叫喊。这才放下心来,望着文淼说道:“呦!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文二少爷回来了”。
  文淼一看是自己母亲,顿时慌了神跪着说道:母亲.........孩儿,知道错了。
  “你这孩子,毫无礼数,应是欠着打了。”文二夫人假装出一副威严的样子说道。
  “不..母亲,儿子已经知道错了?何必一定要打呢?”文淼不知所措的说。
  只见文二夫人的眉色降了下来,温和的说道:“好啦!娘跟你开玩笑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那可不行,儿子得看看里面什么样子的。说着文淼走进“惠贤鸿儒”而来。
  一进门,便看见有个女的在那翻看着什么。
  彩茵芸一看有人来,也转过头来看去,顿时二人都傻了。
  他们心里都纳闷了。难道他就是多年不见的表哥?难道她就是多年不见的小妹?想完后,二人就谁都开始不言语了。
  沉寂了一会之后,文二夫人互相的看了看他们,并笑着说道:“呵呵呵,怎么都不认识了。”
  于是就开始,她是你表妹,你是她表哥的介绍开来。
  这时文淼方开了口说道:“刚才真是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
  “呵呵,是呀,可不是嘛!”彩茵芸也说道。
  这时屋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文二夫人见状,悄悄的挪到了彩茵芸身边,将词谱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