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斩草除根


小说:战国大帝   作者:梦吴越   类别:上古先秦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6701/ 为您提供战国大帝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中郎令赵定国昂首挺立,站在齐孟面前。
  齐孟大喜:
  “好!中郎令果然是宋国栋梁,关键时刻还是赵定国有担当,寡人有了赵定国,就像周武王有了姜尚,齐桓公有了管仲,秦孝公有了商鞅!好啊!好啊!”
  赵定国手足无措,神色茫然,国君表现的过分夸张,是个人都会受不了。
  “将军还有疑虑?”
  “哦,没有,末将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四周剑拔弩张的气氛消失不见,众人如释重负,终于有人愿意去楚国送死,好,那就去死吧。
  事不宜迟,齐孟下令道。
  “中郎令明日启程,出使楚国!”
  太傅上去一步,忧心忡忡道:
  “君上,中郎令忠勇可嘉,乃陷阵杀敌的良才,只是这出使他国,靠的还是三寸不烂之舌,单凭勇武,“
  荆叔段接过话头。
  “钱粮不足,如何交好楚王?”
  两位心腹大臣所言不假。没有口才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花钱才能趟路子,古往今来都是这个道理,总不能空手套白狼管楚王要兵要粮食吧,楚国可不是钱多人傻的地儿。
  “楚人贪婪成性,怕不能满足,”
  “与楚人交好,无异于与虎谋皮。”
  群臣议论纷纷道。
  这群奇葩既不迎战,也不寻求外援,就等着看宋国被灭?
  齐孟嘿然一笑,继续说道。
  “楚国地方千里,物产富饶,盛产犀牛,大象,良马,楠木,樟木,天下美玉和氏璧出自楚国,因此楚国不缺精良铠甲,不缺良弓利箭,不缺珠宝玉石,宋国国土狭小,且处于四战之地,田地荒芜,楚王也是看不上的,总之,但凡宋国有的,楚国都有,宋国没有的,楚国也有,”
  目光落在太史萧一民身上,萧一民家历代在宋国为官,树大根深,是这群顽固派的代表。
  “萧大人,听说你府上七小奴模样很是俊俏呢,大人年老体衰无福消受,不知楚王可否看得上?”
  萧一民老脸涨的通红。
  “君上笑谈了,臣府上奴婢年老色衰,怎会入楚王法眼?”
  “寡人笑谈而已,太史不必介意,楚王好细腰,宋国女子膀大腰圆,楚人无福消受啊,哈哈。“
  “哈哈哈哈。”
  沉默许久的大臣们像是突然满血复活,跟着国君哈哈大笑起来。
  齐孟目光扫视群臣,众人纷纷低头。
  倘若交好楚国,少不了要出钱出力,大家又不傻,没人愿意掏钱。
  “虽然如此,虽然楚王未必看得上宋国这点珍宝珠玉,可是这点诚意还是要给的。”
  “唐鞅那逆贼不是搜刮了不少好宝贝么?不如,不如为国所用!转送楚王,诸位以为如何?”
  不等群臣反应过来,就听齐孟扯着嗓子喊:
  “赵定国!”
  “臣在!”
  赵定国轰然向前。
  齐孟将虎符递给中郎令,下令道:
  “你持寡人虎符调集商丘军,到大司马府上抄家!抄家所得,全部押送回宫,遇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中郎令接过虎符,手指颤抖,站在原地不动,去唐鞅府上抄家,没有千把号人是搞不定的。
  “持寡人虎符,商丘城中兵马都受你调遣,还不快去!”齐孟厉声喝道。
  “诺!”
  赵定国不敢迟疑,奉命离去。
  群臣骇然。
  唐鞅府上三千门客,如此抄家灭族,城中还不得血流成河?
  几千人的性命在戴偃口中简直就是儿戏!
  其实大司马府上的门客也就七八百人,以这些人的操守,树倒猢狲散,不等大军赶到,早就溜之夭夭了。
  群臣当然不是为唐鞅鸣不平,他们在意的只是自己。
  羊毛出在羊身上,唐鞅搜刮钱财有一部分就是来源于他们自己,戴偃不将这些钱财物归原主,还摆出副量宋国之国力,与楚国之欢心的架势。
  所谓断人财物,犹杀人父母。
  “敢问君上是不是要将抄家所得献于楚王?”
  公大夫肖一民豁然而起,作为保守势力的代表,他已经忍耐戴偃很久了,想到自己在城南经营的十多家酒肆被唐鞅搜刮一空,他忍无可忍。
  “正是。”
  齐孟在心底冷笑,刚才怎么不吭声,现在刀夹在脖子上了知道喊疼了。
  “唐鞅祸国殃民,劫掠百姓,君上为民除害,除掉此贼,举国称赞,百姓所受损失,理应偿还!“
  萧一民义愤填膺道:
  “而今君上要将百姓钱财送给楚王,于公,愧对宋国宗庙社稷,于私,愧对百万黔首!”
  一席话说得铿然有声振振有词令人感动不已,齐孟伸手抹去眼角泪珠。
  “公大夫口才甚好,不去楚国实在是可惜了!”
  萧一民没有接过话茬,旁边几位大臣跟着附和。
  “太史所言真是,宋国历代国君皆体恤民情,不与民争利,当年宋襄公与楚人交战,不擒二毛,不击半渡,这都是爱人的表现啊!君上不可违背祖例啊!”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齐孟诧异,孟子的话现在都记得了,平日里鱼肉乡里盘剥百姓时这些家伙怎不引经据典。
  抬头朝心腹使了个眼色,荆叔段心领神会,转身对公大夫说。
  “齐人兵临城下,国库空虚,难以支撑,既然诸位如此爱国爱民,不如从公大夫做起,捐献钱财,粮草,以渡国难,如何!“
  萧一民脸色铁青,目光逼视荆叔段,恶狠狠道。
  “左大夫谈笑了!要捐也是你先捐!你捐了,老夫自然惠捐!”
  荆叔段还要说话,被齐孟伸手挡住。
  “既然公大夫已经表态,那就无需多言了,荆叔段,你带头捐钱!”
  “诺!”
  萧一民脸色铁青,却也无可奈何。
  “好了,谁愿与中郎令同行,说服楚国援宋,公大夫,你愿意么?”
  萧一民听了这话,差点被气死。
  “老臣年老体弱,不堪舟车劳顿,君上另择高明!”
  荆叔段勃然大怒。
  “君上!萧一民目无国君,臣请杀之!”
  刚除了唐鞅,再杀公大夫,其余人还不得反了?
  打老虎要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
  “退下!”齐孟大声呵斥,荆叔段兀自愤愤不平。
  “退下!”齐孟又叫了声,左大夫这才悻悻然退去。
  “公大夫年老体弱,不去也罢。”
  齐孟现在还不准备和萧一民一伙决裂,毕竟自己根基未稳,大开杀戒恐怕会出事。
  抬头望向群臣,希望有人能毛遂自荐。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而已,这些人对戴偃恨之入骨,巴不得宋国早些灭亡。
  太傅缓步上前,齐孟连忙摆手道。
  “太傅年事已高,就不要再去楚国了。”
  这样危险的任务当然不能让申不益去,也不能让荆叔段去,这两个人心腹留在自己身边比较妥当。
  太傅干咳道,“臣举荐一人,口才雄辩,无人能敌。”
  战国时代能人辈出,宋国虽小,却也产生过不少名人,不知申不益说得这位是哪个?
  “哦,是谁?”
  申不益一字一句道:“宋人惠施。”